寧波銀行:營收增長強勁、資產質量較好 成本收入比居高不下

2020-12-23 同花順財經

截至2019年底,A股共有13家上市城商行。其中,寧波銀行在《銀行家》發布的「2018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報告」中,在3000億元以上城商行榜單上位列首位,並獲得了2018年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城商行」稱號,銀行整體經營水平較為優秀。寧波地處長江三角洲,是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

發達的二三產業和富足的老百姓為寧波銀行創造了優渥的成長土壤。同時寧波銀行通過引入新加坡華僑銀行,並與政府聯合控股,其經營效率得到了提升。不過股權過於分散也導致其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正值我國整頓金融風險、深化金融開放之時,寧波銀行的良好表現為我國銀行股權改革,引進外資提升效率的途徑提供了良好的樣本。此外,寧波銀行服務本地的戰略選擇及戰略定力也為諸多銀行提供了參考。

一、經營持續向好,資產質量優異,成本收入比略高

截至2019年3季度,寧波銀行總資產約12397億,同比增長14.14%。前三季度營收255.53億元,同比增長20.37%,歸母淨利潤107.12億元,同比增長20.04%,不良貸款率0.78%,撥備覆蓋率525.49%。收入及利潤方面增長強勁,增速位於可比同業(指上市城商行,下同)前列。

(一)收入利潤增長強勁

自2013年以來,寧波銀行始終保持較高的利潤增長水平,2014年後以遠高行業平均的增速,年同比增長率高達約20%,居可比同業前列。營收方面同比增速自2015年急速下滑,從27.09%下滑至7.06%,2017年同比增速觸底回升,截至2019年三季度(下稱2019Q3),寧波銀行營收增速回升至20.44%。

圖1:寧波銀行營收&淨利潤同比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二)資產質量較好

寧波銀行不僅營收增速較高,資產質量也長期保持較好。不良率、關注類貸款佔比、逾期貸款佔比及撥備覆蓋率均為上市銀行最好水平。

截至2019Q3,寧波銀行不良率僅有0.78%,為上市城商行中最優水平。2017、2018年,其不良率分別控制在0.82%、0.78%,也為最優水平。同時寧波銀行撥備覆蓋率高達525.49%,為所有上市銀行中最高。從不良貸款情況來看,寧波銀行三季度關注類貸款佔比僅有0.57%,為可比同業最優。整體而言寧波銀行資產質量可算比較優異。

圖2:寧波銀行不良率&撥備覆蓋率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三)總資產增速放緩,淨資產增速提升

寧波銀行近年來淨資產增速提升較快,但總資產增速逐年放緩。寧波銀行總資產同比增速自2012年的43.39%下降至2018年的8.18%,2018年底有所回升,截至2019Q3總資產增速回升至14.14%。淨資產方面近年來大幅提升,自2016年的11.73%提升至2019Q3的44.04%。

圖3:寧波銀行總資產&淨資產同比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四)成本收入比略高

自2012年以來,寧波銀行成本收入比一直高於可比同業平均水平,2019年三季度寧波銀行成本收入比在所有上市城商行中最高。另外據零壹智庫統計,大部分上市城商行近年來成本收入比均在下行,但寧波銀行比值卻居高不下。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寧波銀行在其他數據表現都特別好的情況下,成本收入比卻不佔優勢。

圖4:上市城商行成本收入比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據寧波銀行財報,其2015年至2019Q3的管理費用同比增速分別為:34.84%、21.99%、8.22%、13.66%、21.77%,若對比其同期營收增速27.09%、21.16%、7.06%、14.28%、20.37%,其管理成本較同期營收增速更高,這意味著寧波銀行的管理成本或許過高。

為探究成本較高原因,我們分析了其員工薪酬體系,分析發現上市城商行中,寧波員工薪酬水平並未顯著高於行業均值。2018年寧波銀行發放薪酬總額64.31億元,同比增長17.89%,但其管理成本卻上升了34.84%。另外寧波銀行員工總數13893人,人均薪水約46.29萬。相較上海銀行的53.6萬及北京銀行的46.55萬略低,故並非員工薪水問題導致的管理成本偏高。

劉全峰(2019)認為,較高的集中度是降低一類代理成本(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捷徑;同時,較高的股權集中度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第二類代理成本(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同時,第一類代理成本往往受到高管所持股份比例影響,且呈現負相關。

二、戰略投資者引進或對其業績產生正向影響

(一)股權分散,政府和外資攜手控股

寧波銀行具有相對分散的股權結構,第一大股東寧波開發投資集團持股比例19.99%,國有股東和外資股東持股比例接近。2003年,我國為了加快金融改革,調整了外資銀行準入的政策,由過去以引進國外銀行來華開設分支機構的重心轉移到倡導外資銀行與我國本地銀行加強業務協作及股權合作,加快中資金融機構的重組和改造(傅強,2009)。

2006年,我國取消了外資銀行客戶和地域的限制,將外資銀行引入我國參與銀行間市場競爭的決心凸顯,也倒逼我國商業銀行進行改革,提升效率,國內銀行競爭壓力加劇。同年5月,寧波銀行率先引進新加坡華僑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與當地政府共同控股。新加坡華僑銀行是東南亞第二大金融服務集團,也是國際上具有最高評級的銀行之一,擁有穆迪Aa1級評級。新加坡華僑銀行的到來為寧波銀行注入了活力。

目前寧波銀行由寧波市政府及新加坡華僑銀行以及雅戈爾集團聯合控股。這種股權結構,一方面克服了國有銀行股權結構單一的問題,另一方面分散持股賦予了管理層較為寬鬆的經營空間,避免股東之間因矛盾影響公司正常經營、也避免一家獨大、監督過緊導致的經營風險增加等問題。

表1:寧波銀行十大股東

資料來源:企查查,零壹智庫

(二)股權改革―引入戰略投資―上市流程提升效率

許多學者對商業銀行經營效率影響因素方面做了廣泛的研究。不少實證研究表明,股權結構對銀行的經營效率存在顯著影響。傅強和潘璐(2009)的研究就發現,商業銀行引入外資戰略投資者可促進銀行效率的提升,另外銀行實施「財務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上市――完善治理制度」路徑可顯著提升銀行效率。

從發展路徑上看,寧波銀行先是由政府控股,再引入國外戰略投資者,然後上市。早些年,監管要求國有銀行需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方可上市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但多數學者持「支持」立場,認為引入海外戰略投資者可有效打破國有資產壟斷,引入競爭機制,學習其現進的管理經驗,引入金融產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從而提升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就目前看來,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在我國商業銀行體制改革和上市中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就寧波銀行的經營成果看來,這樣的股權結構及流程推進也確為有效。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的不斷深化,股權結構可以說將從更深層面影響銀行未來的發展。在以前金融市場開放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場變化較為緩慢的情況下,銀行決策效率、成本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尚非特別重要。而在市場利率逐步走低,金融科技引發的銀行業變革中,銀行效率及公司治理將面臨嚴峻挑戰。而有著優秀股權結構和治理水平的銀行或將具備更強大的競爭力。

三、地方特色造就差異化「貸款傾斜」

目前,在全面整治金融風險的政策大背景下,監管層引導金融機構「脫虛向實」、「回歸本源」,尤其是城商行和農商行,堅持「立足當地、不跨區域」的中心。在此背景下,城商行及農商行與當地經濟情況捆綁在了一起,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及潛力將對當地城商行、農商行的經營產生顯著影響。

(一)公司類貸款向第三產業傾斜

寧波市地處長江三角洲,2018年GDP總量1.07萬億,人均GDP13.26萬,居我國前列。經濟動能足、居民富裕,為商業銀行在當地開展企業貸款、消費信貸業務提供了優渥的基礎。長三角、珠三角不同於我國其他地區,該地區經濟高度發達,居民更為富裕,第三產業較為發達且相較於工業發展潛力更大,於是該地區商業銀行在信貸選擇上將產生一定「差異化」傾斜。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寧波第二產業佔GDP總量51.25%,第三產業佔據GDP總量45.9%,2017年同期這一比重分別為51.87%、44.98%。整體看來二三產業發展較為均衡,第三產業佔比不斷提升,且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從寧波銀行公司貸款結構上看,佔比最大的為製造業16.92%,其次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8.25。水利、環境及公共設施管理8.25%及房地產業5.36%佔比也較大。因二產和三產結構佔比近似,貸款結構上也出現了相應的「傾斜」,第三產業貸款總量甚至略超第二產業。

不過今年以來,因中國製造2025計劃等,高端製造業貸款佔比提升,製造業貸款投放整體有所增加。另外,從近幾年全行業貸款數據來看,服務業貸款總量逐年提升,從2010年的第七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三位,逐漸逼近製造業(《十九個一級行業信貸資產全景圖》,零壹智庫)。

(二)個貸定位「高端」,專注零售

在第二三產業同樣發達、居民相對富裕的長三角地區,堅持「專注零售」,「定位高端」、「市場化經營」的戰略定力為寧波銀行帶來了豐厚的利潤。據寧波銀行財報,其公司貸款佔比自2012年起開始逐年下降,自2012年的71.21%下降至2019Q3的57.16%。同期個貸佔比逐年增加,自24.46%上升至30.41%,且仍有繼續提升的態勢,2018年個人貸款同比增長29.72%(圖5)。

圖5:寧波銀行個貸及公司貸款佔比

資料來源:零壹智庫

個人貸款中,零售貸款及經營貸款保持著較高增速。2018年個人消費貸款大幅同比增長31.7%,個人經營性貸款同比增加20.92%,遠超對公業務。同時2018年寧波銀行開始實行「211計劃」,客戶有效下沉,逐步推動創新。另外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外向型經濟為中間業務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隨著金融創新的逐步突破以及我國金融開放逐步深化,中間業務增長空間依然較大,在聚焦個人業務的同時,也應關注中間業務產品的開發。

四、啟示

我國近年來致力於推進金融開放,年內已出臺19條開放措施,金融開放政策加速落地。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十一條舉措。鼓勵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養老基金管理公司、貨幣經紀公司等。正值我國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加速落地,引進具有專長的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或為不錯選擇。

一方面,從本國銀行角度,擴大金融開放的政策下,外資金融機構進入我國將加速推進我國銀行市場化運行,加大金融機構間競爭,商業銀行將不斷尋求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途徑。另一方面,從外資角度,因我國金融業發展具有本國特色,加上外資金融機構在我國的金融資源相對缺乏。另外政策又鼓勵外資參股我國金融機構,兩者合作便成了一種外資進入中國的最佳途徑。

引進財富管理方面具有專場和國際影響力的機構,有利於引入國際上資產管理行業先進成熟的投資理念、經營策略、激勵機制和合規風控體系,還有利於豐富我國銀行的金融產品供給,促進我國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在這一層面,寧波銀行「股權改革――進入戰略投資者――上市」的成功路徑為我國金融機構股權改革提供了寶貴的樣本。

來源: 零壹財經

相關焦點

  • A股36家銀行2020年一季度排名:鄭州銀行資產質量墊底
    2020年一季度營收排名第一位的是工商銀行,為2269.79億元,同比下降3.62%。營收規模超過2000億元的另一家銀行為建設銀行,一季度營收金額為2093.95億元,同比增長11.94%。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一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1,867.06、1,481.06億元,營業收入為766.03億元的招商銀行排在第五名,同比增長11.44%。
  • 寧波銀行,高增長之淚
    一、 大銀行做不好,小銀行做不了 寧波銀行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4月24日發布了2019年年報。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13,177.17億元,比年初增長18.03%;各項存款餘額7,715.21億元,比年初增長19.30%;各項貸款餘額5,291.02億元,比年初增長23.31%;實現營業收入350.81億元,同比增長21.2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7.14億元,同比增長22.60%。
  • 浙商銀行發放貸款破萬億佔總資產超55% 成本收入比降至26.24%
    受此影響,報告期內浙商銀行發放貸款及墊款利息收入達551.14億元,同比增長25.18%,帶動當期利息淨收入增長28.38%至338.74億元。另一方面,浙商銀行全面強化成本管控收效明顯。年報顯示,2017年至2019年浙商銀行業務及管理費由109.19億元增長至121.6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5.56%,遠低於同期營收增速;近三年成本收入比分別為31.91%、29.69%、26.24%,呈下降趨勢。
  • 成本收入比三連降 農行2019年業績穩健增長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成本收入比三連降 農行2019年業績穩健增長2019年農業銀行營收和淨利潤尤霏霏 製圖⊙黃紫豪 ○編輯 陳羽農業銀行30日發布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盈利穩健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272.68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120.98億元,同比增長4.6%,淨息差同比小幅收窄至2.17%,同時資產質量保持良好水平,不良貸款率為1.4%,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
  • 中金公司:預計2021年上市銀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9.2%
    我們預計上述不利因素或於2021年消除,非息收入增長加快,其中,資管類業務收入、信用卡業務收入、結算支付業務收入、投行業務收入、金融市場業務收入均可能成為銀行新型利潤增長點。具體來看:信用卡業務營收貢獻度近年來明顯提升。持續披露信用卡業務收入的樣本銀行2015年信用卡業務收入對營收貢獻僅為17.8%,2019年該數據提高17ppts至34.5%。
  • 寧波銀行資產過萬億 新增貸款以對公為主
    【財新網】(記者 韓禕)寧波銀行(002142.SZ)倚仗「大零售」戰略一直保持了較好的資產質量,去年業績顯示公司已經邁入「萬億銀行」俱樂部。新的經濟形勢和監管環境下,該行的新增貸款加大對公司業務的布局。
  • 拆解國有六大行盈利能力:郵儲銀行成本收入比超高背後的秘密
    2019年對工商銀行而言意義非凡。這一年,該行總資產突破30萬億元大關;實現營業收入 8551.64億元,增長10.5%;實現歸母淨利潤3122.24億元,增長4.9%。對商業銀行來說,除了營業收入、資產減值損失,成本收入比也是決定其淨利潤表現的關鍵因素。
  • 大同銀行領42.2萬元反洗錢罰單,資產質量呈現連續下滑趨勢
    該行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資產總額為420.60億元,較2019年年末下降5.72%;負債總額為397.64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6.08%;所有者權益總額為22.96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0.21億元;實現營收3.43億元,同比下滑25.6%;實現淨利潤0.35億元,同比下滑76.4%,下降幅度近8成。
  • 三因素驅動營收增長 農行管理層預判兩類行業資產質量存較大不確定性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8月31日下午,農業銀行(601288.SH,以下簡稱「農行」)舉辦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會上農行高管對資產質量、利潤增速、信貸投向等市場關心的銀行業問題予以解讀和回應。截至6月末,農行總資產26.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4%,其中貸款14.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9%;存款20.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
  • 2020《紅周刊》上市銀行競爭力排行榜:寧波銀行居首位
    《紅周刊》的樸素使命,是為資本市場找到中國最好的商業銀行,而上市銀行又代表著中國銀行業最好的資產質量。為此,《紅周刊》精心構建了一個涵蓋財務指標和監管政策指標的評價體系。這個評價體系,基於申萬銀行業分類,共計40家以內地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商業銀行進入我們的評價範圍,其中AH兩地上市的,只選A股一家。
  • 一文詳解銀行非息收入結構:哪些業務貢獻度在上升
    銀行的收入以及收入增速很重要,但結構更重要——利息收入要穩健,非息佔比也應上升。券商中國記者梳理上市銀行半年報發現,上半年A股上市銀行營收增速明顯回升,88%的銀行都實現營收正增長。除利息淨收入得益於多數銀行淨息差同比回升,實現同比增幅高於營收增速外,非利息收入的增長也不容忽視。上半年,26家A股上市銀行實現非利息淨收入1.42萬億元,同比增長5.6%,在營收中的佔比同比基本持平。
  • 富國銀行(WFC.US)交叉銷售增長空間有限,亟需尋找增長新動力_鳳凰網
    反觀投資銀行業務佔比較高的花旗銀行,其混業程度更高:07年末富國銀行貸款佔總資產的66%,而花旗集團僅佔35%;富國銀行存款佔負債的65%,而花旗集團僅佔40%。08年花旗銀行在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營收同比下降34%,而富國銀行總營收為419億美元,相對07年394億美元增長了6.4%,其中淨利息收入增長率為19.9%。
  • 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 中信銀行:資產質量比以前壓力要大
    而在銀行業高管看來,這是銀行主動應對不確定性的主動調整。「從實際情況來看,中信銀行上半年營業淨收入情況比較好,本行口徑同比增長達到了10.6%。」方合英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但是利潤的負增長的主要的原因還是疫情的這種的影響,資產質量還是比以前的壓力要大一些。延期還本付息的政策到期後,也對資產質量形成衝擊。這就不得不讓銀行提早準備。
  • 德意志銀行一季度核心業務收入上漲 戰略轉型穩步推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驕)德意志銀行集團(下稱德意志銀行)日前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期內核心銀行業務收入增長,資產負債結構保持穩健。德意志銀行資本充足率仍遠高於監管的最低要求,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該行貸款損失準備計提較去年低峰時期有所上漲。
  • 銀行成本收入比排名,郵儲銀行也太高了
    來源:銀行家雜誌、銀行家服務號 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是銀行經營效率的直接體現。該指標反映了銀行每一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的成本,成本收入比越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表明銀行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
  • 21金融研究丨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資產質量承壓 銀行業持續加大對公貸款的投放力度,但對公業務資產質量仍面臨極大壓力。 根據21金融研究院梳理,36家上市銀行中,22家銀行披露了公司貸款不良率,其中10家銀行不良率上升,9家銀行不良率超過2%。
  • 唯一一隻PB高於2倍的銀行股,寧波銀行憑什麼?
    即便是城農商行盤子比較小客觀上股價波動較大,那為何是寧波銀行PB超過2倍呢? 撥備覆蓋率全行業第一,資產安全墊夠厚 寧波銀行的業績基本面十分優秀。
  • 柳州銀行存貸款餘額穩步提升 成本收入比歷史最優
    新華財經南寧1月16日電(王琦)來自柳州市國資委的消息表明:2019年全年作為柳州市國資控股的地方法人機構,柳州銀行業務穩步前行,集中表現在資產總額、存貸款餘額等方面。2019年柳州銀行報表數據顯示:資產總額達到1279億元;貸款餘額602億元,比上年增加48億元,增幅8.72%;存款餘額823億元,比上年增加69億元,增幅9.16%;成本收入比32.53%,比2018年下降1.82個百分點,為歷史最優水平。
  • 中信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91.74億元 同比增長4.77%
    原標題:快訊|中信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91.74億元 同比增長4.77%
  • 三季度:江蘇14家非上市農商銀行資產經營變化如何?
    今年9月末該銀行的存放同業、拆出資金、買入返售、應收融資租賃4項同業資產餘額合計462.57億元,比年初增長28.59%,在三大類資產中增幅最高。值得一提的是,14家農商銀行中有江南農商銀行、海門農商銀行、姜堰農商銀行、射陽農商銀行、溧水農商銀行、如皋農商銀行和盱眙農商銀行7家披露了三季度末的信貸資產質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