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山東藝術學院「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在山東省文化館開幕。展覽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藝術學院主辦,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山東省文化館承辦,山東藝術學院藝術實踐與創作處協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李國琳,山東省教育廳總督學劉欣堂,山東省發改委二級巡視員宋偉,山東省發改委灘區遷建推進組副處長李陳春,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山東省文化館館長王衍良,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張宜,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省青年美協主席楊曉剛,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駐會主席團委員孫肖嘉,濟南市美術館副館長張輝,山東畫院青年畫院院長常朝暉,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院長王力克、紀委書記胡鳳瑩、黨委委員蘇茂興以及省內美術界的專家學者、山東藝術學院師生代表、各界朋友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山東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孔祥華主持。
張望代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對展覽的舉辦表示祝賀,對山東藝術學院和省文旅廳共同舉辦此次展覽表示感謝。他指出,本次展出的作品是近兩年來國內以「黃河」為主題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藝術界、美術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對國家改革發展和黃河灘區建設成就進行的新的藝術表達。本次展覽的許多作品,都是山東藝術學院師生利用採風等形式,親身到黃河岸邊開展藝術實踐、精心創作的成果,體現了師生為人民創作、為時代畫像的藝術追求,刻畫反映了黃河在新時代的壯美變化和國家重大改革建設的成就,充分體現出作為文藝工作者的文化擔當和歷史使命,對山東美術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王力克在致辭中表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象徵。黃河入海是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交匯點,是中華民族走向開放、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生動意喻。「黃河入海」美術作品展不僅呈現黃河下遊壯闊的自然景觀,力圖發掘齊魯黃河的文化風貌,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黃河灘區人民生活變遷的傾情描繪,以紀實手法勾勒出文脈深邃的齊魯文明在新時代厚積薄發、濃墨重彩、創造嶄新未來的美好藍圖。2018年6月,省委書記劉家義同志到山藝調研座談,倡導「以藝術的方式」表現黃河灘區遷建和脫貧攻堅,「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為山藝藝術創作指引了方向。兩年多來,山藝師生堅持深入灘區社會,用鏡頭、影像、畫筆觀察描繪現實,創造藝術典型,創作了紀錄片《河水洋洋》、舉辦了《初心辭》黃河灘區主題攝影展等,向社會展示了大批精品力作。本次展覽,既是黃河灘區主題性美術創作的集中成果展示,也是山藝師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藝術精品奉獻人民的又一次生動實踐。通過藝術創作,學校師生深刻感受到了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增強了用藝術形式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意識。
此次展覽分為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壁畫、水粉和綜合材料等畫種,共展出作品100餘件,在展現黃河灘區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的同時,集中展示了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重大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出了灘區共產黨員、建設者和普通群眾的感人形象和嶄新精神面貌,也體現了山藝師生的初心和使命,展現出新時代山東人民面向未來的偉大力量。展覽自1月9日到1月14日在山東省文化館二樓、三樓西側展廳舉辦。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原 崔博 通訊員蘇茂興王立燕 孫磊王蒙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