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冀春鑫) 「我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之前路過的時候知道今天有這個美術展,所以特意帶孩子過來感受一下」「非常具有藝術衝擊力,在展覽當中欣賞到了黃河下遊壯闊的自然景觀,真切感受到了了母親河的宏大氣度」······
1月9日上午,山東藝術學院「黃河入海——黃河灘區主題美術作品展」在山東省文化館開幕,吸引了不少美術愛好者前來觀展。本次展覽共持續5天的時間,於1月9日到1月14日在山東省文化館二樓、三樓西側展廳舉辦。
「這是在最冷的時候做的最溫暖的事。」王力克展覽開幕式上如是說到。他講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象徵。黃河入海是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交匯點,是中華民族走向開放、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的生動意喻。「黃河入海」美術作品展不僅呈現黃河下遊壯闊的自然景觀,力圖發掘齊魯黃河的文化風貌,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黃河灘區人民生活變遷的傾情描繪,以紀實手法勾勒出文脈深邃的齊魯文明在新時代厚積薄發、濃墨重彩、創造嶄新未來的美好藍圖。
此次展覽分為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壁畫、水粉和綜合材料等畫種,共展出作品100餘件,在展現黃河灘區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的同時,集中展示了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重大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出了灘區共產黨員、建設者和普通群眾的感人形象和嶄新精神面貌,也體現了山藝師生的初心和使命,展現出新時代山東人民面向未來的偉大力量。
在展覽上,有這樣一幅畫格外引人注目。清澈的目光、根根分明的頭髮、毛衣上小毛球、平整的畫布······種種細節讓眾多參觀者誤以為是一張照片,這就是趙暘的油畫作品《遠方的風景》。據作者介紹,這幅作品大約耗時兩年的時間才完成,一有時間就不斷創作、修改,最終形成了這幅作品。
據了解,兩年多來,山藝師生堅持深入灘區社會,用鏡頭、影像、畫筆觀察描繪現實,創造藝術典型,還創作了紀錄片《河水洋洋》,舉辦了《初心辭》黃河灘區主題攝影展等,向社會展示了大批精品力作。
王力克《灘涂夕陽》(油畫)
王克舉《果洛—東傾溝》(油畫)
趙暘《遠方的風景》(油畫)
丁浩《棹舟濟水話新茗》(雕塑)
李洋《朝陽》(水粉)
盧曉峰《黃河人家》(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