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青年巖裡政男

2021-02-20 獅子山下

點擊上方獅子山下關注香港最新時事

筆者:盧永雄

巴士的點評

談到國歌、談到中國抗日戰爭,想起很多故事。我小時候住在深水埗的一家商舖,閒著沒事,天天坐在門口看街,經常見到一個「乾淨」乞丐走過,這個乞丐和其他的乞丐很不同,陸軍裝髮型,穿著背心短褲,衣褲雖然已經變得灰白,但頗為乾淨,想是經常洗換。這個乞丐不大講話,街坊都稱呼他「日本仔」。

後來聽爸爸說,「日本仔」是二戰時侵略香港的日軍,戰後日本投降,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他滯留在香港,一過就是幾十年。我當時覺得他的人生很悲慘,被國家派到異地打仗,最終流落異鄉,與家人永久分離,終生行乞過活。

人的命運難測,就在這個「日本仔」從軍打仗的差不多時候,一個叫巖裡政男的日本青年,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讀農林經濟科讀書。二次大戰開始,巖裡政男被徵召轉讀日本預備士官學校炮兵科。他的兄長巖裡武則同樣被徵召入伍,被派到東南亞打仗,最後在馬尼拉之役戰死沙場,其靈牌被供奉在靖國神社之內。

巖裡政男留在日本作戰,在名古屋當炮兵士官,在二戰最後階段,以高射炮迎戰對日本本土大舉轟炸的美國戰機。二戰結束後,巖裡政男於一九四六年一月乘坐日本郵輪「米山丸」回到臺灣,在臺灣大學重新就學。這個巖裡政男,就是李登輝,後來臺灣的總統。

你可能會問,為甚麼好好一個中國人,會改了一個日本名字?這就要回看臺灣的歷史。在「甲午之戰」後,中國大敗,中日於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把臺灣割讓予日本。在李登輝長大的年代,臺灣就像其他殖民地一樣,實行日語教育。李登輝看的是日文書,懂得日文,不太懂中文。當時也有相當數量的日本人移民臺灣,成為臺灣高一等的民族。臺灣最高級的學校,只讓日本人子女入讀,華人只可以讀次一等的學校。反過來說,臺灣人能夠到日本留學,就是一個鍍金的行為。

日本開始部署侵華的同時,推動了一個「皇民化運動」,逐步把臺灣、北韓、琉球(即今日的沖繩)以及中國滿洲國等殖民地的人民,同化成大日本帝國的皇民,既防止這些殖民人民地在戰時造反,也把他們納入日本軍隊,充實日本兵源,到各地打仗。

李登輝就改了巖裡政男這個日本名字。試想一個只懂日語、有著一個純日本姓氏的人,他也分不清自己是日本人還是殖民地的人,這是一個消滅民族的計劃。

試想如果日本人能夠沉得住氣,沒有在一九三七年發動侵華戰爭,也沒有參與二次大戰的話,今天的歷史便要改寫,中國東北一大片土地、臺灣、北韓最後可能被日本完全同化,成為日本帝國的部份。當地的人經過一兩代之後,便完全變成日本人,不再是中國人、朝鮮人。你今天去沖繩旅行,那裡已是日本一部份。過去,沖繩以前是臣服於中國的琉球王朝。現在,你已分不清琉球人和日本人。

國際的舞臺,就好像森林一樣,並不講道義,也不講原則,只講強弱。強國吞併弱國,弱國民族湮滅。臺灣之所以走上臺獨的道路,部份的歷史根源,就是其殖民地時代的親日背景。李登輝在二戰之後五十年成為臺灣的總統,他經常自命是日本人,不是中國人。

香港人身處的英國殖民地時代,不像日本殖民地那樣的徹底殖民化。香港人仍然有較強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反而在回歸之後,變得例外。

我談到國歌,說到民族精神,講到抗日歷史,並非想宣揚一種仇日心理。我覺得無論是小時候遇到的行乞的「日本仔」,抑或巖裡政男,都是時代的受害者,他們只不過是被激進政府播弄,成為政權的犧牲品。

無論如何,中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民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一席,得來不易。我們對國歌,應應該抱有一份崇敬、一份感情。

(原文出自2017年9月2日頭條日報)

(圖片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蓋棺論定李登輝(巖裡政男)的叛國四大罪
    李登輝生於臺灣被日本殖民時期的臺北淡水,祖藉福建龍巖。抗戰勝利當年,他22歲。李原名巖裡政男,光復後改名李登輝。龍巖李氏,因此取日本姓為「巖裡」。他的兄長叫巖裡武則,是日本皇軍,在太平洋戰死,靈牌奉祀於日本靖國神社。李幼時唸私塾,以日文發音誦讀論語孟子,還讀古事記,平家物語,玉勝間,源氏物語等,受正規日式教育。
  • 日本人巖裡政男——李登輝簡史
    早在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因此當李登輝出生時,臺灣已經被日本統治了近三十年時間。三十年的殖民統治徵服不了中華民族,卻能徵服某些天生腦後有反骨的叛逆者。李登輝的哥哥李登欽曾參加日軍,在菲律賓執行軍事任務,然後死於戰爭。後來李登輝退休去日本訪問,還曾打著思念兄長的名義參觀靖國神社,激起華人一致譴責。
  • 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他還有個名字,巖裡政男,為什麼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逝世,享年97歲,曾被蔣經國嘆息,看錯人了,李登輝祖籍是福建永定,出生於臺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可是翻下他的簡歷,為什麼有一個貌似日本的名字【巖裡政男】,難道他真的是日本人嗎?
  • 臺海觀瀾|別了,李登輝;別了,巖裡政男
    1940年,佔領臺灣的日本殖民當局發起更改姓名運動,李登輝改名為巖裡政男。故而,李登輝有兩個正式的名字。李登輝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日據時期,從1923年出生到1946年。李登輝屬客家人,祖籍福建永定,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臺北州淡水郡三芝鄉(今臺北縣三芝鄉)埔坪村。
  • 「巖裡政男」死了,他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他做過的事、說過的話,網友們提到就咬牙切齒,這裡就不再過多贅述,他炮製了「兩國論」,甚至還有「七塊論」,不僅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謀求所謂「臺灣獨立」,而且公然叫囂要將中國分裂為「七塊」,相對於「李登輝」這個中國名字,「巖裡政男」這個日本名字更加符合他的人設,有網友毫不客氣地罵他是「千年王八萬年龜」。
  • 李登輝的日本身世之謎與親日仇中
    因為這己不是依法行政的問題,而是政治責任的問題;結果覆示是改名可以但改姓不可以,一方面保住日人內心不想讓臺灣人魚目混珠地當日本人,一方面也依法準了申請人改名而有下臺階。1930年代末在臺日人雖曾就臺灣人的更改姓名事展開激烈爭論,惟直至1940年1月27日,總務長官電令各州知事廳長「關於本島人姓名變更文件」,修正戶口規則第三十條如附件,姓名變更許可方針,申請當事人必須是國語常用家庭、必須具有致力涵養皇國民資質之意念深厚且富公共精神者,具備以上兩條件,且經知事或廳長認為適當,才予許可。1940年2月11日,是日本皇紀紀元2600年的黃道吉日。
  • 與抗日將領們同葬在五指山,親日的「巖裡政男」是否會汗顏?
    7月30日,寶島一個日文名叫「巖裡政男」的男性老人,以97歲高齡去世了。據悉,他將被埋葬在寶島五指山軍人公墓的「特勳區」。這個公墓,正式名稱為「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位於臺灣省新北市汐止區五指山山區。黃埔軍校畢業後,被派往日本戰野炮兵學校進修。正是由於由於這次進修,使得彭孟緝對炮兵有著精深的研究。1936年4月,彭孟緝被任命為陸軍炮兵學校重炮兵團團長。而這個團,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機械化重炮團。抗戰期間,彭孟緝參加過淞滬會戰、長沙會戰,升至陸軍總司令部中將炮兵指揮官。
  • 日本新增1253例確診病例 最後一個「零確診縣」失守
    原標題:日本新增1253例確診病例 最後一個「零確診縣」失守   巖手縣知事達增拓也(巖手放送)   海外網7月29日電 日本最後一個「零確診縣」——巖手縣29日首次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此日本所有47個都道府縣均出現了確診病例。
  • 想做「日本人」的李登輝,是如何成為寶島發展歷史的罪人
    關於李登輝是不是日本人,這個論題已經討論了非常久了。主要原因是:說是日本人吧,族譜上明明寫著祖籍是福建永定人;說不是日本人吧,其一生都極其向往日本,甚至一度將自己的名字改成日本名字:巖裡政男。2017年7月,臺灣天空傳媒曾以「歷史大審判!
  •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李登輝?
    李登輝自己說,十七歲那年日本人發起皇民化運動,因此改名「巖裡政男」。  更誇張的是他哥,李登輝說,「李登欽的日本精神很強,很日本化,他是日本籍的臺灣人,也就是日本人。」    在李登輝他哥決定下,全家都改姓「巖裡」,其中「裡」為了保留漢姓中的「李」。「巖」可能是因為他們家族祖先在大陸時,居住在龍巖。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李登輝?
  • 二戰時期日本的「皇民化」運動,後患無窮
    當時日本駐臺灣總督安藤利吉即策動一些日軍中的軍國主義分子和「皇民」在臺灣建立起「臺獨」組織,這是「臺獨」活動的發端,後被粉碎。1947年,二·二八事件本來是反對國民黨暴政的,可是事件發生後,被毒化的「皇民」青年奔走相告興奮不已,借臺灣同胞反抗國民黨腐敗統治的機會,渾水摸魚,更有甚者穿起過去的舊軍服或學生服。
  • 戚嘉林:李登輝日本身世與親日仇中之謎
    但在當時這樣的政治氛圍下,李登輝是在念小學「公學校」時就取名「巖裡政男」。李登輝是1929年六歲時始入三芝公學校上學,後因父親職務遷調關係,曾經轉學在南港、三芝、淡水等三所小學就讀,於1935年淡水公學校畢業。
  • 李登輝就是「日本最喜歡的臺灣人」
    資料圖:李登輝1月11日在最新一期的日本《文藝春秋》雜誌上發表新的言論,他稱,「多說幾次也一樣,釣魚島就是日本的領土。日本絕對不要對故弄玄虛的『中華帝國』做出讓步。」圖為李登輝與訪臺的日本自民黨前首相安倍晉三會面。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1月12日消息,臺灣《中時電子報》12日發表了一篇題為《李登輝,究竟是臺灣人或日本人?》
  • 新發現的一個好用的日文辭典
    根據維基百科對這三個辭典的介紹:《大辭林》是日本的三省堂所發行的中型日語辭典,目前與巖波書店的廣辭苑並為日本最主要的兩部中型日語辭典。另外大辭林都會附上重音標示。最近一次的改訂是在2019年出版。其書籍版收錄約238,000個詞彙,網上版則約有257,000個詞彙。大辭林亦積極開放電子版本。
  • 《巖波日本史》是這麼來到大陸的
    巖波書店這套日本史,將日本列島出現人類到現代(2000年前後)的通史劃分成9個時期。每一階段對應了一卷。這套日本史之所以要鄭重冠以「巖波」,還要從日本百年學術出版社巖波書店的巖波新書說起。1937年,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一直視中國為恩人的巖波茂雄先生極度憤慨,他認為日本不應該如此沒有教養地對待恩人。於是,巖波茂雄立志編輯出版「巖波新書」,讓日本人學習中華文化,感念恩情。
  • 自稱日本人,參拜靖國神社,稱釣魚島是日本領土,扒一扒,李登輝到底...
    李登輝有很多個標籤,農業經濟專家,臺共地下黨員,國民黨前主席,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臺獨」精神領袖,還有,「巖裡政男」。這些看起來頗為矛盾的標籤,都在他一人身上呈現。在臺灣的不同群體中,他具有非常不同的評價。在兩岸關係中,他是惡化和疏離兩岸關係的重要推手。李登輝有兩個名字,除了中文的李登輝,他還有一個叫做「巖裡政男」的日本名字。
  • 日本設計界網紅nendo在東京疊起了一個商業綜合體
    這次,由佐藤大領導的日本設計工作室nendo,在東京的daikanyama社區疊起了一個商業綜合體。該商業綜合體是為一家以支持日本文化和體育領域而聞名的服裝公司Onward設計的。設計團隊解釋說:「綜合體中提供的服務和其深思熟慮的設計旨在展示和傳達公司獨特而廣泛的活動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