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就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著唐太宗「李世民」

2020-12-22 十二少白

說到唐太宗李世民,單論武功,秦皇漢武稍遜一籌,若論文治,文景也難比擬。

然而,李世民有如此成就, 最該感謝的,或許不是凌煙閣上那二十四人,而是他表叔楊廣。

楊廣是誰?

楊廣就是人稱隋唐第一敗家子隋煬帝。

▲ 在他繼位之前,隋朝可是當時已知世界最強大,最富足的國家,可是他只用短短14年間,就敗光父親留下的美好江山。

你說楊廣昏庸無能?那倒也不是。

年輕時的楊廣,上馬橫下馬賦詩,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可問題就出在他不是隋文帝的長子而是次子。

次子?次子有什問題?

如果「隋文帝」楊堅一直只是北周的隋國公,楊廣是不是長子都不是問題。然而,當楊堅篡周自立後,文武雙全的楊廣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 楊廣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封晉王,任并州總管,後來兼任河北道行臺尚書令,隋滅陳之際,楊廣的身份是淮南道行臺尚書令兼任滅陳軍隊統帥。

當然,這些官職都只是要領,實際政務不可能交給楊廣,真正統領軍隊的也是韓擒虎等將領,然而,滅陳之後,楊廣的名望已經遠遠壓過他的哥哥〈太子楊勇〉。

身為晉王的楊廣,滅陳之後改鎮守揚州,這時候的楊廣,雖然身處富裕的江南,然而他作風簡樸、平易近人、禮賢下士、謹慎小心,種種跡象顯示,他比楊勇更適合繼承皇位。

一邊是嫡長子,佔著大義的名分,一邊是軍功顯著聲望日隆的藩王。

就像灑狗血的連續劇,用尾巴想也知道接下來的劇情。

▲ 雖說孤獨皇后〈文獻皇后獨孤伽羅〉老是洋洋得意,認為古來奪嫡之爭是因為後宮爭寵,如果像隋文帝那樣只有他一個老婆,五個兒子又是同個媽生的,兒子們絕對兄友弟恭。可惜,她錯了,皇帝那寶座,不要說是親兄弟,連親爸親媽都沒情好講。

楊廣就在幹掉哥哥逼退父親〈另一種觀點認為, 楊廣弒父〉的情況下登上皇帝寶座。

戰功卓越的次子、封無可封的軍功、弒兄逼父,楊廣與李世民何其的相似?

不!李世民還多殺了一個弟弟。

李世民也是在弒兄逼父後登上皇帝的寶座。

▲ 然而,李家二郎比楊家二郎幸運多了,李世民眼前就有前車之鑑,他非常清楚,當年那個禮賢下士的賢王怎麼轉變成好大喜功的隋煬帝,他很清楚那個任意隨行的表叔,如何搞垮比唐朝更強大的隋朝。

於是乎,即便自己的鷹被憋死,也忍下來聽完魏徵〈字玄成〉的嘮叨,也因為這種胸襟與氣度,才成就貞觀之治。

楊廣就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提醒著李世民

相關焦點

  • 32歲唐太宗李世民為何納63歲隋煬帝皇后為妃?原因有4點
    結婚後,兩個人可以說琴瑟和鳴,夫唱婦隨,蕭氏在幫助隋煬帝楊廣奪得天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蕭氏,也就沒有隋煬帝的江山。公元604年,隋煬帝登基以後,就冊封蕭氏為皇后。唐太宗對這位前朝皇后也還是不錯,一見到這位皇后,李世民立即被她迷倒,最後封蕭氏為妃,這一年,李世民只有32歲,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而蕭氏已經63歲了,應該是當奶奶的年紀了,二者年齡差距如此之大,李世民為何會這麼做呢?
  • 不一樣:32歲唐太宗李世民,為何納63歲隋煬帝皇后為妃?
    ,只有極少數皇帝能夠與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蕔痂緄韋癕玷夀覯亴副贏阿晛匶酀陖鍰摾纅虦讐崬晳示椷魝依釔噤辿釭湳褕喢衈氜鶉坌昻姐蘠粀劉氾語鄣僥攺萒濖唐太宗對這位前朝皇后也還是不錯,一見到這位皇后,李世民立即被她迷倒,最後封蕭氏為妃,這一年,李世民只有32歲,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而蕭氏已經63歲了,應該是當奶奶的年紀了,二者年齡差距如此之大,李世民為何會這麼做呢?一、美色徵服蕭皇后出自名門,是書香門第之家。
  • 功在千秋的楊廣與李世民,憑什麼一個千夫所指,一個卻人人敬仰?
    走進歷史,隋唐那一段分外精彩,風起雲湧,人才輩出,隨著時光匆匆,無數人的名字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唯獨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兩個人,大江東去浪淘盡,還在那段歲月裡,格外顯眼。只是他們兩個人被人們記住的方式極端相反,一個是千夫所指的暴君,一個是人人敬仰的明君。
  • 隋煬帝楊廣小舅子,位居凌煙閣第9位,因性格耿直被罷相6次
    眾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大明君,他以知人善任、虛心納諫著稱。因此在他統治時期,出現了許多直言切諫的忠臣。在這些忠臣中,魏徵自然是最出名的一個。而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大臣同樣不差,他曾被六次拜相,但因為剛正不阿,屢次違逆聖意又被六次罷免。
  • 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是什麼關係?原來不止是姨表兄弟那麼簡單
    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是什麼關係?原來不止是姨表兄弟那麼簡單從表面上看,楊廣和李淵,一個是隋朝的亡國之君,一個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僅此而已,實際上二人卻有著更深層的關係,我們來一步步的捋清頭緒。從年齡上說,李淵比楊廣僅大三歲,在「晉陽起兵」之前,李淵一直在隋朝為官,所以二人世君臣關係。再從出身說起,一直流傳著一句拉關係的話「祖上三代都是貧農」。這句話改兩個字用在李淵和楊廣身上也比較合適,他們祖上都是貴族,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除了同是貴族出身,名為君臣的關係外,二人還有親戚關係。這層親戚關係得從獨孤信開始說起。
  • 因為唐太宗很像隋煬帝
    毛澤東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李敖也說唐太宗柔情俠骨一應俱全,使江山多彩,為人類增輝。這天早朝的時候,心情不錯的唐太宗問:「眾位愛卿,你們覺得朕和歷史上哪一位帝王比較接近?」文武大臣知道唐太宗希望被人比作堯舜禹湯,所以都投其所好,只有魏徵一言不發。李世民問:「魏徵,你怎麼啞巴了?」「臣過去在陛下面前信口開河,經常讓陛下忍無可忍。
  • 李恪:外祖父是隋煬帝,祖父是李淵,卻成了李世民最倒黴的兒子
    他的母親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他是隋煬帝的親外孫。他自己是李唐的血脈。也就是,他集合了隋唐兩大皇族的高貴血統。厲害的是,李世民還想過立他為太子,廢掉李治。然而,這麼高貴的人,卻被長孫無忌輕鬆安上了謀反罪,慘澹的退出歷史舞臺,令人唏噓。
  • 絲路留名的裴矩,為何在隋煬帝時為佞臣,在唐太宗時為敢諫的直臣
    四、天才的外交才能隋煬帝楊廣時期,雄才大略的楊廣欲建立遠超漢武帝的偉業,因此積極經營西域,在河西走廊的張掖開闢市場和西域各國進行互市交易,隋煬帝讓裴矩監管具體事務。五、在楊廣和李世民身邊的判若兩人隋煬帝楊廣後期,天下大亂,裴矩做為楊廣的親信隨楊廣遊幸江都(今揚州)。楊廣並不知道,他的生命即將在這裡結束。可是,楊廣身邊的裴矩卻很清楚楊廣面臨的狀況,因此他開始明哲保身。
  • 此人讓唐太宗又喜又憂的,你知道他是誰嗎?還被太宗比作一面鏡子
    可見魏徵在唐太宗的眼裡,真的是又喜又憂的,那麼,魏徵在哪些方面是讓太宗感到喜的呢?擔憂的一面又是在哪裡的呢?這時卻被魏徵方面批評了,借用隋煬帝也是因常常用膳,而深感不精美,從中這才使得百姓們負擔沉重,加速了朝代的滅亡,太宗聽了是恍然大悟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到,魏徵確實是指正了太宗的缺點,唐太宗不應該感到高興嗎?
  • 李世民特別疼愛李恪?為何不立他為太子?可惜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
    父親:唐太宗李世民。母親: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妃。爺爺:唐高祖李淵,外公:隋煬帝楊廣。這是李恪的基本資料,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傳說中比較有出息的一個兒子。具體有什麼出息,歷史上給的文字太少,無法拿出來擴展了吹牛。
  • 【熱點關注】 隋煬帝墓西北方發現一座同時期磚室墓 ,墓主或是楊廣兒子
    市文物局副局長徐國兵介紹,隋煬帝墓所處地塊的面積達13萬平方米,勘探出墓葬跡象130餘座,然而,許多墓葬屬於唐、宋等各個朝代,同時期墓葬很少。隋煬帝墓的出土論證,解開了中國歷史上的一道千年謎案。但楊廣的兩個兒子最終葬於何處,從未有確切記載。根據史料記載,楊廣被宇文化縊殺前,次子齊王楊暕及其兩個兒子已被叛軍所殺。
  • 唐太宗需要魏徵這面鏡子,你也需要一面鏡子,才能照清自己的模樣
    所以能找到一面代表客觀的鏡子,來分析事情的真相,以省自身,就非常的重要了。自古以來,每個朝代建立的初期,都有幾位明君能夠奮發圖強,砥礪前行,而唐太宗就是這麼一位皇帝。他深刻地理解到打江山,而守江山難的道理,所以他時刻都鞭策著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在帝王的寶座上待得太久,就失去了往日努力,從而迷失自己的目標。
  • 蕭皇后一生得幸數位帝王,為何唐太宗李世民還要接她「回家」
    結果著實出人意料,三位千金的生辰八字無一與楊廣合適。於是,蕭巋又很無奈的將寄人籬下的小女蕭氏叫來一試。經佔卜八字,大吉。就這樣,蕭氏陰差陽錯地成為晉王妃。大業元年(公元605年),蕭氏被隋煬帝立為皇后。表面上看,蕭皇后自打跟了楊廣錦衣玉食,快樂無限,實際並非如此。
  • 隋煬帝弒父奪母、唐太宗殺弟奪妻……隋唐皇室為何這麼混亂
    隋煬帝楊廣「弒父奪母」,唐太宗李世民殺弟奪妻,唐高宗李治迎娶父妃,唐玄宗李隆基強娶兒媳……在極為重視孝道和講究倫理的古代,隋唐兩朝顯然是個特例。
  • 李世民有楊廣這個錯題本,取他之長補己之短,才開啟了貞觀之治
    李世民勵志要當一個好皇帝,但他沒有做皇帝的經驗,從老爹那裡學的也不多,畢竟老爹也不是很出色,那怎麼辦?只好把眼光再往前看,對,隋煬帝楊廣,這就是錯題本,他就是一個因為寫滿錯題而被歷史淘汰的人,只要沒事拿出來看看,避開上面記載的所有敗家招式,再學好那些正確的答案,那就能成為一個好皇帝。打開錯題本,上面記載著第一個,奢侈無度。
  • 隋煬帝楊廣與唐高祖李淵是什麼關係?說出來你別不信,關係不簡單!
    說起隋煬帝楊廣、唐高祖李淵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必然得提起在歷史上很有名,也很牛逼的門閥,這就是西魏獨孤氏。隋煬帝楊廣和唐高祖李淵有何關係呢?首先,從血緣上來說,他們存在著兩層關係。其一是表兄弟關係,楊廣的母親是孤獨信七女獨孤伽羅,李淵的母親是獨孤信四女獨孤氏,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他們有著共同的外祖父,就是獨孤信。當然,他們的外祖父是同一個,但外祖母卻並不是同一人,李淵的外祖母是郭氏,明敬皇后與元貞皇后皆由她所出,楊廣的外祖母卻是崔氏。
  • 唐太宗李世民,實現休養生息,開創「貞觀之治」
    距離2021年還有106天 「 LEAD人物,告訴你榜樣的力量 」 唐太宗李世民,隴西狄道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李世民少年從軍,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
  •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而亡國,李世民同樣兵敗,為何卻被尊為千古一帝
    如果說到君主的個人才華,隋煬帝楊廣確實稱得上文武雙全,軍政全能,才華橫溢,在政治、經濟、文學、詩詞等多個領域,都有相當造詣。
  • 隋煬帝被困雁門,義成公主和李世民奇招妙計解圍,楊廣論功卻想要賴帳
    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令隋朝元氣大傷,徵伐高句麗無果而終,不過好在高句麗王高元遣使請降,總算讓隋煬帝多少有了點面子。 高句麗的事告一段落,隋朝的北邊也是危機重重。曾經臣服的突厥也看到了隋朝的虛弱,躍躍欲試要跟隋朝過過招。
  • 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
    在大多數人眼中,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荒淫的富二代,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他弒兄奸母,殘害忠良;他巡遊無度,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徵發數千萬人次,民不聊生。《隋煬帝海山記》也是唐朝人所寫,據此書記載,楊廣建造了一座西苑,裡面共有十六院,每院有二十人,全部選取宮中容顏絕色的美人,每一院選楊廣臨幸最多的美人為夫人,作為此院之首。楊廣經常泛舟湖上,讓這些美人唱他所作的曲子。而楊廣為賊人所殺時,最常寵幸的朱貴兒正陪伴在身旁,最後與楊廣一同被殺。隋煬帝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