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親師」牌位的來歷
明朝解縉機智,被稱為「文膽」,因看不慣當朝宰相的飛揚跋扈的作風,有一次想在宰相過壽時,懲治他一下,就和明成祖打賭,說在宰相壽誕上要送他一件壽禮,要讓宰相家世世代代膜拜。
明成祖在宰相壽誕當天送了一個親筆書寫的「壽」字,有貼上金,宰相收到後就掛在了正堂,解縉來時,帶來了一卷紅紙,解縉拿出筆,在紅紙上書寫了「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隨後又在右上首寫上「九天司命」,而把宰相祖宗寫在左下首。
宰相惱怒,即使把自家祖宗不寫在中間,也應該寫在右上首,現在偏偏寫在左下首,豈能不氣。
解縉這時候不慌不忙的向宰相問道:「天生我,地載我,君管我,親養我,師教我。請問宰相大人,難道你『堂上宗祖』,能大於天地,高於君主麼?更何況堂上宗祖同樣是父母養的,老師教的,難道他們可以不尊重父母雙親?不敬重教誨自己的師長麼?」
一席話把宰相弄的啞口無言,皇帝和大臣也暗暗點頭,認可解縉學識淵博。
宰相仍不罷休,繼續厲聲質問:「我堂上宗祖,按照右為尊上之位的慣例,擺在右邊總該是名正言順的吧?為什麼非要擺在左邊呢? 」
解縉反問道:「過年灶王爺的牌位上寫著『一家之主』,請問這一家之主,應不應該享受尊上之位呢?灶神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無不供奉,難道還不如你一姓之宗祖麼!」
聽完解縉這樣的講解,連皇帝都坐不住了,於是在正堂換上了這「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並帶領文武群臣一起參拜,這個牌位也沒人再敢摘下,後來民間便也這樣供奉了。
「天地君親師」牌位的意思
天地君親師,為中國儒家祭祀的對象,多設一天地君親師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也是傳統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觀念取向。
天:在古代人的印象中,天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天在能給人福澤的同時,也能給人災難,能降雨使得人們豐收,也能不降雨讓人們遭到饑荒。
地:「地者萬物之本源,諸生之根源也」,大地上生長的萬物能夠供應人們的衣食住行,故有「大地母親」之說。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在易經中,乾主要是說天,有天父的含義;坤則主要說地,有地母的含義。
君: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人都是歷史的有道明君,把人們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引導至人類文明時代,發明了各種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質量,奠定了人倫大綱,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
親:進入人倫者為親,旁系的不說,直系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劃分,它屬於孝悌仁義的範疇,也就是說,對長輩要孝順,對同輩要友好,對朋友要寬容,對晚輩要慈愛,夫妻之間要有禮遇。
師:如果說父母孕育了人的肉體,那麼師就培育了人的心靈。這個師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的教師,而且也指心靈根源的精神導師。然而在古代這個「師」更多的指歷代明君,如伏羲、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周公、孔子。
· 文章來源 / 王 婷
· 編 輯 / 李 晨
· 審 核 / 喻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