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農耕文化踐行者走進美術博物館星期五藝術沙龍

2021-01-19 齊魯媽媽

住在高樓大院的水泥叢林裡,鄉音離我們越來越遠,農耕體驗離我們越來越少,博大精深的農耕文化似乎更加模糊……

農耕文化

走不回的鄉村,聽不到的鄉音,感受不到的鄉愁,即便生活再豐富,農耕文化的智慧也在身邊的點點滴滴的伴隨中。

為了更好地推廣農耕文化,傳承農耕智慧,齊魯媽媽農耕教育創始人李海站受煙臺美術博物館之邀參加該館舉辦的星期五藝術沙龍活動。

李海站先生多年從事農耕文化普及和親子農耕體驗工作,開展農耕文化節活動,每年開展一系列農耕親子公益體驗活動多達三十多場,三年來開展公益親子農耕教育活動近百場,都是自費購置農耕道具和農耕體驗苗木等,旨在讓孩子們學習更多農耕知識,懂得孝道,學會珍惜,明白感恩。開始公益親子活動,讓孩子們走進田園戶外,讓家長們跟孩子有絲絲共鳴,一起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時至三九之際,溫度零下十來度,好多人依舊冒著寒冷參加了晚上七點的文化沙龍活動。聊天種植,好多人將三九三伏與24節氣混為一談,李老師專門把24節氣和72候為大家進行介紹和分析,大家頓時間茅塞頓開。

農耕文化很多,李老師從最基礎的農耕五祖為大家進行了分享,又分享的文字和運動的關係。李老師說「技擊出拳法,徵戰出兵法,天地玄黃武生文」,文字的出現是隨著人類不斷地與大自然作鬥爭進行一一演化而來。

李海站老師在跟大家的互動和交流中為大家一一分享,為每一個到來的大家分發了火龍果苗,並給大家分享了植物的自強不息的生命力,進而讓大家學習竹子的紮根和厚積薄發精神。

李老師把農耕文化圍繞「應時、取宜、守則、和諧」四個方面進行分享,他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向大家分享了農耕智慧的呈現,將部分農具的智慧一一羅列,現場大家聽得津津有味,直至講課完一小時後大家也久久未能離去都在跟老師進行互動交流。

李海站老師告訴大家,他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員,僅僅是在力所能及地為了農耕文化的傳承做點事情而已,畢竟自己精力和能力有限,還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參與其中。

相關焦點

  • 相約「文化星期五」,周末休閒更有「品」
    為打造多元周末休閒文化,引領城市文化生活新風尚,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2020年8月,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在星期五劇場品牌基礎上深化拓展,全新打造升級版「文化星期五」品牌,內容涵蓋劇場、藝術沙龍、畫家導覽、紅色影院、文博學堂
  • 2017煙臺文化藝術季即將啟幕
    第六單元:講座  (一)文化講堂  1、尼山書院:中國傳統藝術體驗活動——走進皮影戲 時間:7月1日 地點:煙臺圖書館二樓西教室  2、「講煙臺故事.建文明城市」閻崇年講座  時間:7月6日 地點:煙臺大劇院  3、「群星講堂」——青年歌唱家陳蘇威歌唱藝術講座
  • 黃岡師範學院:大別山農耕文化博物館
    自2006年項目成功申報之後,在黃岡師範學院的指導支持下,美術學院的團隊用了三年的時間,走訪大別山地區十多個縣市,收藏了近三千件農耕文化的典型展品。把博物館作為大別山區域民俗文化傳承與研究的基地,面向社會進行傳統農耕文化、鄉土知識和愛國主義的教育。
  • 走,到戰旗村逛農耕文化博物館
    上面這幾張圖對許多小夥伴來說可能既熟悉又陌生沒錯~這些啊就是你見過和沒見過的一些農耕工具接下來就跟著郫妹er逛戰旗村天府農耕文化博物館漲漲知識吧什麼是農耕文化?農耕文化,是人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風俗文化,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之一,也是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文化之一。天府農耕文化博物館在哪裡?這座博物館在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緊鄰鄉村十八坊。
  • 「整合與引領——2020藝術商業管理青年學術沙龍」圓滿落幕
    2020年12月16日,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商業管理工作室舉辦的「整合與引領——2020藝術商業管理青年學術沙龍」圓滿落幕。與會人員雲合影沙龍以「整合與引領」為主題,分為「商業形態」、「藝術市場」、「文化產業」、「跨界創新」四個板塊,涉及畫廊藝術家營銷、社會活動與藝術市場、拍賣私洽、拍賣藝術品擔保、網際網路文化創業產業園區發展、博物館
  • 《文化藝術報 · 新美育》周刊來了!首期走進一個處處都是博物館的...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像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挖掘各學科的美育資源,打造包括文學、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美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藝術特長,開闊人文視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文化觀,這是學校美育的主要內容。
  • 自費建起「農耕文化博物館」,鄒家這位宗親,了不起!
    歷經歲月滄桑的水車,褪了色的鬥笠蓑衣,古老複雜的織布機……走進這座農耕博物館,讓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幾十年前。 而這個博物館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這裡的每一件物品都是我們宗親鄒洋新自費淘換來的。 「長沙農耕文化館」坐落在長沙望城區銅官街道彩陶源村。
  • 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在京開幕
    12月19日,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開幕儀式暨《種子:全球挑戰與中國現實》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本次活動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執委會辦公室指導下開展,由聯合國環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UNEP-IEMP)和南寧市綠種扶貧服務中心(農民種子網絡)主辦,得到樂施會(香港)北京辦事處的支持。
  • 土地、種子的生命故事 | 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暨《種子...
    傳統農耕文化大地藝術攝影展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Exhibition 即將告別2020之際—— 順天應時、躬耕大地的農人邀請你,聆聽他們與土地、種子的生命故事,守護璀璨的農耕文化,傳遞流動不息的種子智慧……
  • 徜徉「詩和遠方」 盤點2020煙臺文旅盛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周密 煙臺報導  今年,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啟動投資16.5億元的煙臺新文化中心建設,深入實施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推出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8000多場主題活動,發放3400多萬元惠民消費券,打造煙臺文化大講堂、文化星期五、煙臺文旅雲等創新服務品牌,全力提升群眾文旅獲得感和幸福感。
  • 「詩畫煙臺,醉美世界」油畫煙臺收藏作品展開幕 95幅精品展出
    參展作品包括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和旅美旅法蘇派當代藝術家萬景、李海濱、張值、邱拙、王書海五位藝術家30年來油畫煙臺的精品力作共95幅。「詩畫煙臺·醉美世界」2020首屆當代藝術家油畫煙臺收藏作品展此次展覽由煙臺自然博物館、煙臺高新區經濟發展部聯合主辦,山東中藝海岸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煙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煙臺文化軟實力。
  • 預告|「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展廳藝術沙龍
    >容庚 臨毛公鼎 1978年117×49cm 紙本墨筆廣州藝術博物院藏學術主持:孫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嘉賓介紹:朱萬章,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先後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和中國藝術研究院明清美術研究專業,獲博士學位,從事書畫鑑藏與美術史研究。著作有《畫外乾坤:明清以來書畫鑑藏瑣記》等,參與編著《郭沫若致容庚書簡》。
  • 寧鄉市玉潭街道種子志願服務中心開展農耕文化展及剪紙指尖藝術活動
    2021年1月3日,寧鄉市玉潭街道種子志願服務中心組織源之少年·少年公益小記者和家長們,在寧鄉市大成橋鎮,開始了新年第一趟公益旅程——「農耕文化展及剪紙指尖藝術」公益課。70餘人來到大成橋鎮,大手牽小手,參觀農耕文化展和學習剪紙藝術活動。第一站參觀鵲山村農耕文化博物館。
  • 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博興縣實驗中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張跟平 記者 孫菲 李夢竹12月18日,「藝術星期五——山東美術館美術普及課」走進博興縣實驗中學,開展藝術教育普及公益活動,為當地師生帶來滿載美育理念與美學知識的生動課堂。
  • 河南省中牟一高:走進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河南省中牟一高:走進農耕文化遺產搶救館 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2020-12-15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祖國放歌 煙臺將評選出30首最美煙臺歌曲
    水母網8月28日訊(記者 王鑫)今天上午,煙臺市舉行第二屆煙臺市民文化節「秋之韻」篇章新聞發布會,確定「秋之韻」篇章文旅活動以「文旅百日大『惠』戰」為主基調,推出六大系列活動2000餘項。據悉,「秋之韻」篇章共推出歡歌迎國慶、金秋慶豐收、文化進基層、文化精品薈、賽事傳文化、團圓共嬋娟六大系列2000餘項文旅惠民活動。
  • 美育專題|烏力吉:蒙古族美術教育與研究的踐行者
    烏力吉編譯的蒙古文教材《外國美術史》拓展民族美術理論研究的踐行者誠然,智者總是善於發現自己和認識自己,並從時代縱橫交錯的坐標上尋找自己的位置,還善於按照一定的軌跡調整、轉化自己人生的軌跡。他先後主持完成了內蒙古哲社項目《古墓丹青:遼墓壁畫中的捺缽文化》《草原文化與內蒙古美術》、內蒙古文化藝術長廊建設重點項目《蒙古族傳統美術大系》繪畫、唐卡、刺繡卷和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內蒙古美術史》等課題。目前還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蒙古文大藏經文化價值體系研究·圖像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後期資助項目《蒙古族美術概論》等。
  • 這所幼兒園在「創意美術」課程基礎上構建「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
    構建「自然藝術博物館」幼兒園課程,這是新吳區南星苑幼兒園的創新實踐,在全市幼兒園還不多見。「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我園『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的有力支撐」,該園園長楊錦華說,此次教研活動有效提升了集團內教師的課程意識及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能力。
  • 市群藝館「文化暖心 點亮銅城」公益少兒藝術培訓活動榮獲2020年...
    ,我市群藝館組織實施十年之久的「文化暖心 點亮銅城」公益少兒藝術培訓項目榮獲大賽一等獎。文興雁江」貧困村文藝輔導志願服務項目18浙江省「從浙博出發」志願文化踐行者19陝西省曲江文明旅遊萬人公益服務項目20湖北省湖北省圖書館講書人聯盟
  • 在湖南耒陽,有一座農耕文化博物館,看看你認識幾樣農具
    在湖南耒陽,有一座農耕文化博物館,裡面陳列著數百件農具文物,為天下農耕第一館,國家2A級旅遊景區,看看你能認識幾樣農具?耒陽農文化博物館緊臨神農廣場,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分三層,六大展廳,是國內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農耕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