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盤路數的奧妙!

2020-10-31 北京傳世海洋

圍棋盤的路數,今天我們熟悉的是十九路,也就是縱橫各十九道。在遠古的歷史中,它曾經歷過十三路、十七路的前身;在不可知的未來,現行的十九路會不會再次擴大,變為二十一路?這種可能性無法斷然否定。那麼,棋盤的路數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其中到底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



圍棋盤的路數多少,從古到今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今天我們熟悉的是十九路,也就是縱橫各十九道。在遠古的歷史中,它曾經歷過十三路、十五路、十七路的遞增;在不可知的未來,現行的十九路會不會再次擴大,變為二十一路?因為未來不能確知,這種可能性也無法斷然否定。那麼,棋盤的路數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到底是什麼原因在起作用,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說到圍棋盤的路數,不能不從圍棋的起源說起。也即,圍棋盤最初的樣子是怎樣的,有多少道盤線。圍棋的起源,一說是源自於「易」。如果此說成立,則在原始的符號記事時代,人們劃地為盤,折枝為子,以此推卦演易,那麼「萬物之數,從一而起」(《棋經十三篇》),一生二,二生三,「三」為一爻,由此可推演萬物之變化。於是,三路便是棋盤的最基本路數。


圍棋源於易,則圍棋最初是作為佔卜的工具,而非爭勝負的遊戲甚至技藝。如果從能夠爭勝負的角度來說,極簡單的路數便不能滿足了。棋盤上的棋子,其生存條件是氣,縱橫三格,正好中間留一「氣」;即所謂有了一個「眼位」。五格成兩眼,在五路盤上,無爭執的話,雙方均可安然活出一塊棋。但一方先行,往正中心落子,正好雄踞各方均為「三三」的位置。另一方再下子,絕無生路。七路盤,正中心位置為「四四」,即現在所謂的星位。如先行一方佔「四四」,另一方可從任一角潛入「三三」,所以行棋雙方一般都會各佔兩個「三三」,先自固,再求發展。所以,理論上,圍棋盤用來爭勝負,最少應為七路。


但七路盤變化太少,缺少爭棋的趣味性。而九路盤變化大為增加,先行一方雖絕對有利,但後手方並非毫無機會。前幾手佔三三還是其它位置,也有了選擇餘地。即使實行對角三三的座子制,也並非不可下。直到現在,初學圍棋者還往往從九路盤開始學起;職業棋手間,還舉辦過帶有實驗性質的九路盤比賽,殺得難解難分。雖無文字和實物佐證,在圍棋的演變過程中,流行過九路盤,應是大有可能的。

相關焦點

  • 【琴棋書畫】圍棋盤路數的奧妙
    圍棋盤的路數多少,從古到今是有一個演變的過程。今天我們熟悉的是十九路,也就是縱橫各十九道。
  • 象棋神少帥:最佳對局,趙鑫鑫象棋盤下圍棋,鄭惟桐不對路數啊!
    象棋神少帥:最佳對局,趙鑫鑫象棋盤下圍棋,鄭惟桐不對路數啊! 來源:拳擊那點事 原標題:象棋神少帥:最佳對局,趙鑫鑫象棋盤下圍棋
  • 圍棋之道:縱橫19道線的圍棋盤演化史
    但可以肯定的是,從照片上的棋盤露出的14道線看,這塊棋盤至少有15道線。有沒有可能是17道線呢?我想可能性是有的,但如果是17道線,那就不僅表明漢陽陵出土的那塊棋盤殘片可能也是17道線,而且表明中國的圍棋盤在西漢時期而不是現在認為的東漢時期就已經是17道線格局了。一下子將17道圍棋盤歷史提前了200多年,這不是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又是什麼?
  • 二十一道盤的圍棋
    筆者以為,在其上對局乃是當時坊門弟子的一種消遣方式,算不上是對大棋盤上圍棋的真正研究。 十九道盤是從十七道盤進化而來的。如果圍棋盤進一步擴大,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應該是二十一道盤。 關於二十一道圍棋盤的最早記錄,可能屬於林元美,有感於豐臣秀吉的用兵之道,他在文政四年(1821)做了一面大棋盤,但沒有用來下棋。
  • DeepMind 推出 AlphaGo 圍棋教學工具,圍棋學習新紀元來了?(附中英文版下載地址)
    從官網上可以看到,該工具通過利用 231000 盤人類棋手對局、75 盤 AlphaGo 與人類棋手對局的數據,能對圍棋近代史上 6000 種比較常見的開局給出分析。通過這個工具,大家可以探索圍棋奧妙,比較 AlphaGo 的下棋路數與專業選手、業餘選手的不同點,從中學習。
  • 黃士傑公布AlphaGo五盤自戰對局,樊麾與圍棋國手視頻解說
    我們會公布 50 盤 AlphaGo 自我慢棋對弈的棋譜,我們相信這些棋譜中,包含了許多全新的思路及策略。」AlphaGo團隊成員樊麾說。隨後,DeepMind立刻將50盤棋的棋譜在官網上發布。我們也到樊麾的微博上看了他對這一視頻的介紹:樊麾:AlphaGo五十局自我對戰雖然非常精彩,但是經常有棋手說這幾十盤棋難度很大,很多棋有些看不太懂,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解讀AlphaGo的自戰對局,通過圍棋TV這個平臺, 我與眾多國手一同精解了五盤AlphaGo的自戰對局,在解說過程中,我們分享了大量的AlphaGo的變化圖,希望通過這些變化圖
  • 新手圖解|感受圍棋規則的奧妙
    「圍棋規則遠沒有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複雜」,難的是基於這個簡單的規則之上,演化出來下棋的技巧是千變萬化。標準的圍棋盤由19*19條線組成,我們稱它們為19路棋盤。而初學者用的棋盤由9*9路組成,叫9路棋盤。另外還有11路、13路的棋盤。
  • 你可能不知道的圍棋常識:圍棋盤到底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現在通行的標準的圍棋盤是其實是長方形的,或者說是「近似正方形」的長方形。
  • 圍棋,被稱為「盤上的人生,智慧的體操」
    圍棋,被稱為「盤上的人生,智慧的體操」。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發展智力、培養意志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不僅是一門具有科學和藝術價值的娛樂競技項目,還是啟迪智慧和靈性的傳統文化遺產。
  • 那些年,我擊敗的棋王(一統國象、圍棋、象棋,上海男人的智慧)
    要玩霸權,就一統西洋棋、圍棋和中國象棋。那些年裡,我做到了。小馬是浙江人,我也有浙江紹興血統,這場當時國內圍棋圈內的紫禁城巔之戰被安排在深秋時節的杭州西湖。第一盤棋,小馬以中國流殺得我一敗塗地;第二盤,我憑日本的武宮流奪回一城;第三盤,我再次敗在了小馬的宇宙流之下;第四盤,將秀策流運用自如的我贏得他毫無脾氣;第五盤,小馬執黑先走,可我識破了他還想以中國流擊敗我的意圖,以毒攻毒,我也以中國流回擊,最終以半目險勝小馬,
  • 圍棋界的甲午海戰——Master的60盤棋
    因為1月份谷歌在《Nature》發表了文章:「AlphaGo於2015年10月份以5比0的戰績完勝歐洲圍棋冠軍、圍棋職業二段樊麾,這是人類歷史上AI首次在公平比賽中戰勝圍棋職業棋手」,並準備在3月份挑戰李世石。
  • 兩位砍柴的孩子,一名是成語典故中的主角,另一名成為了圍棋國手
    砍柴與下圍棋有什麼關係呢?這兩者之間在圍棋史上還真有關係。成語「觀棋爛柯」就是把下圍棋與砍柴聯繫到了一起。這個成語是講,晉代有個人叫王質,家在石室山附近。王積薪小時候上山砍柴,一直看到山上的和尚在下圍棋,完成砍柴的任務後,就開始圍觀和尚們下棋,不知不覺間自己也學會了下棋。王積薪很聰明,在圍棋上很有天賦,棋藝提高很快,在鄉裡沒有了對手,他便去城裡找高手過招。在去城裡的路上,他總會背個小包,小包裡裝有圍棋和可以摺疊的紙棋盤,遇到會下棋的人,他就邀請對方和他下棋。贏了,便可得一頓飯錢,然後繼續趕路尋找高手。
  • 3-0 「阿爾法圍棋」贏了 柯潔哭了
    今天下午,備受關注的2017人機大戰三番棋第三局結束,柯潔執白209手中盤負於「阿爾法圍棋」AlphaGo,人機大戰2.0的結局被定格在了
  • 頭條|鹽城小棋手勝了全國女子圍棋冠軍
    2016「鹽城東方集團」杯中韓圍棋團體名人錦標賽指導棋今天上午舉行。一對多指導棋活動中,來自華榮棋院的小棋手蔡明軒以微弱優勢戰勝了國家圍棋隊領隊、全國女子圍棋冠軍、圍棋職業七段華學明。「小朋友蠻不錯的。」  今天上午9點不到,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25名小棋手在鹽城國際會展中心等候,準備與圍棋界的頂尖高手、心目中的偶像進行下一場棋。
  • 圍棋盤上的黑點叫做什麼,為什麼古代白子先行?
    圍棋盤是方形的,由縱橫各19條線組成。 19╳19 形成了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棋子就下在這些點上,在邊、角、中腹任何一點都可以下。棋盤上點了9個小黑點,這些小黑點有什麼用呢?由於圍棋棋盤較大,線路也比較多,點上這9個小黑點容易辨認方向位置。
  • 第24屆中國圍棋新人王賽馬橋打響,屠曉宇首盤勝王星昊先拔頭籌
    第24屆「馬橋杯」中國圍棋新人王賽決賽(三番棋)今天在旗忠森林體育城網球中心拉開帷幕。開幕式上,上海市棋牌中心主任單霞麗和馬橋鎮鎮長茹潔紅籤訂協議,馬橋鎮接下來將連續承辦三屆中國圍棋新人王賽。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本屆新人王賽本賽從首輪開始一直到半決賽,所有正式對局都在線上舉行,這是自疫情以來國內第一個在本賽階段大面積向線上平臺「搬家」的傳統職業圍棋頭銜戰,也是疫情以來第一個面向青少年的全國高水平賽事。
  • 圍棋與藏棋「密芒」的比較研究
    在諸子百家的言論中,首次出現了有關圍棋的很多論點與思想,其中「弈秋」是在史料中被記載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圍棋高手[3]。而最早的圍棋理論出現在秦朝、漢朝時期。發展到漢代時期圍棋就已經很盛行了,在宮廷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娛樂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圍棋棋盤為17道。1952年,考古工作者於河北望都東漢壁畫墓中發現了一件石質圍棋盤。
  • 地勢均衡:圍棋盤為什麼是19路的?
    其實,圍棋盤之所以會從15路變成17路,又變成19路,是因為人們在下棋的過程中逐漸發現,19路棋盤的「地勢均衡」比17路和15路更佳,更有利於圍棋的發展。那麼,什麼是「地勢均衡」呢?我們得從圍棋的基礎規則說起。
  • 「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決賽首盤 於之瑩勝周泓餘​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2日訊(記者 肖榕)2日,第三屆「吳清源杯」世界女子圍棋賽三番棋決賽首盤在吳清源圍棋會館打響,於之瑩勝周泓餘。同日進行的「福建海峽銀行杯」2020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七番棋決賽進行了前三盤的比拼。衛冕冠軍星陣圍棋3比0領先採薇圍棋。
  • 【揭秘】日本圍棋盤製作過程 木料一"晾"就是三十年
    」轉發或分享【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真樸圍棋」關注---- 近年來,日本圍棋在國際比賽中的成績,已經明顯落後於中韓兩國,但是從文化層面來說,日本仍然處於領先地位,日本擁有像川端康成、江崎誠致這樣一批圍棋文學大作家——其中川端康成還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留下不少有關圍棋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