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勢均衡:圍棋盤為什麼是19路的?

2021-02-26 奇略研究所

眾所周知,圍棋的棋盤是19路乘19路的,一共有361個交叉點。可為什麼是19這個數字呢?為什麼棋盤的每條邊是19條線,而不是17或21呢?

大家往往能看到各種傳說式的解釋,比如圍棋最早是古人研究天文的工具,棋盤上的361個點,代表著從天元代表的「一」演化出的360天。

這聽起來固然很有道理,但其實從考古發掘出的古代棋盤來看,上古的棋盤曾經是15路以及17路的,19路棋盤的形成應該是公元後的事情,和上古一毛錢關係也沒有。

其實,圍棋盤之所以會從15路變成17路,又變成19路,是因為人們在下棋的過程中逐漸發現,19路棋盤的「地勢均衡」比17路和15路更佳,更有利於圍棋的發展。

那麼,什麼是「地勢均衡」呢?我們得從圍棋的基礎規則說起。



圖1. 一個終局的局面:標ⅹ的點是黑棋圍住的地盤,標o的點是白棋圍住的地盤

圍棋最基本的規則是「棋子氣盡則亡」,但最終判斷勝負的標準,卻是看黑白哪方圍住的地盤(也就是空)更大。

而根據氣和吃子的基礎規則,一塊棋要想保證存活,至少要做出兩隻真眼。

所以,圍住一塊空並且守到終局,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 我方圍住的空足夠自己做出兩隻真眼;

2. 敵方無法在我方的空裡做出兩隻真眼。

如此說來,我們圍空的大小要把握分寸。不能太小,否則自身可能不活;也不能太大,否則別人進來一做活就沒了。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圍呢?

圍棋中指導如何圍空的理論,最重要的兩條就是「金角銀邊草肚皮」和「三四線理論」。

「金角銀邊草肚皮」,是指在角上圍空效率最高,邊次之,中腹(肚皮)最差。所以角的價值最高,邊其次,中腹最低。

可以看出,想要在角上做活,用6個子就可以了;而想要在邊上做活,至少需要8個子;在中腹做活最麻煩,起碼需要10個子。當然,在實際下棋的時候,我們不需要一上來就做眼,但也需要圍住一塊虛空,也就是「眼位」,就是保證自己有一塊可以在將來做活的處女地。而想要圍住眼位,棋子展開的幅度要儘可能大,又要有足夠緊密的聯繫,分寸最佳的間隔是隔著兩個空。如果隔著一個空走(小跳),聯繫比較緊密但速度較慢;如果隔著兩個空走(大跳),聯繫比較鬆散但速度較快;如果隔著三個空走(超大跳),聯繫就會斷掉,白1打入進來就能把兩個黑子隔開。所以,如果想要圍住一塊根據地,隔著兩個空交叉點走的大跳是最佳手段,是能保證聯絡的最大步幅。這一點,對於圍空十分重要,因為決定了我們最開始布局時,應該下在哪裡。圖4. 利用隔著二間的大跳分別在角、邊和中腹圍空的對比現在,利用隔著二間的大跳,我們試著分別在角上、邊上和中腹圍住一塊空,然後就會發現:在角上只需要一個子(佔據三三),就能圍住一塊2*2的根據地;如此一來,角、邊和中腹的效率差距更加明顯。所以,在布局伊始,應該先下在角上,然後向邊上發展,最後往中腹發展,這就叫「金角銀邊草肚皮」。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到的是,在利用邊線,使用二間大跳進行圍空時,我們在邊角上會下在三線上(從棋盤邊緣開始數)。圖5. 布局階段最佳的落子區是三線(標o的點)和四線(標ⅹ的點)所謂「三四線理論」是說:在布局階段,三線和四線是最佳的落子區。其中三線位置偏低,側重邊角實空;而四線位置偏高,側重中腹勢力。因為首先,一線是圍不住空的;然後,二線圍住的空間太小,很可能不夠做活;五線以上則根本圍不住。圖6. 四個黑子分別佔據四角的二二、三三、四四和五五我們試著分別用四個黑子佔據四個角的左上角的三三、右上角的四四(星位)、右下角的五五和左下角的二二,然後會發現:左上角的三三圍住的空最為穩固,如果白1來衝擊,黑2擋就能守住;右上角的星位圍住的空較為空虛,二線或三三等處(標o的點)都可能遭到侵襲;右下角的五五根本沒圍住空,更靠近邊界的三線等處(標ⅹ的點)隨時能被白棋佔據:左下角的二二圍住的空太小了,一旦白棋從上方壓迫(標▲的點),黑棋連做活都難;所以,想要利用棋盤的邊角圍空,二線太低,五線過高,只有三線和四線比較恰當,並且三線比四線更加穩固。大家將三線稱為「實利線」,而將四線稱為「勢力線」。圖7. 吳清源(右)和木谷實的「新布局革命」將三線為主的布局變為三四線並重在古代,不論中國還是日本,都認為布局應該以佔據三線為主、四線為輔。直到吳清源新布局革命,開始更注重全局呼應配合,四線的地位才有所提高,圍棋的布局開始變成三四線並重。從此以後,因為三四線的配合導致了更多的布局變化,圍棋的發展大幅度加快了,各種新的套路和下法層出不窮,圍棋的理論也變得更豐富了。三線叫「實利線」,是因為圍住的空完全確定、實實在在,像是數額固定的銀行存款;而四線叫「勢力線」,將來能圍住的空可能多,也可能少,像是股票。雖然三線的價值確定、四線的價值不確定,但股票也有估值啊,如果太不值錢,就不會有人買呀!試想:如果黑白雙方以三線和四線為界,一方圍住邊角,一方圍住中腹,會差多少呢?圖8. 19路棋盤裡黑棋佔據四線、白棋佔據三線的圍空對比19*19路的棋盤,共有361個交叉點,如果黑棋以四線圍住中腹,就佔據了(19-3-3)^2=169個點,而白棋則佔據了361-169=192,黑棋的空是白棋的88%。那麼,更小的17路棋盤,更大的21路和23路棋盤,情況如何呢?如果棋盤縮小位17*17路,共有289個交叉點,黑棋的中腹空將會是(17-3-3)^2=121,而白棋則佔據289-121=168,黑棋的空是白棋的72%。如果棋盤擴大為21*21路,共有441個交叉點,黑棋的中腹空將會是(21-3-3)^2=225,而白棋則佔據441-225=216,黑棋的空是白棋的104%。如果棋盤繼續擴大為23*23路,共有529個交叉點,黑棋的中腹空將會是(23-3-3)^2=289,而白棋則佔據529-289=240,黑棋的空是白棋的120%。圖9. 21路棋盤裡黑棋佔據四線、白棋佔據三線的圍空比值比19路棋盤更加接近如果按照以上這種思路,將黑白分別圍住的空視為四線和三線的價值,那麼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顯然,比17路更小的棋盤,四線的相對價值將會更小,小於72%;而比23路更大棋盤,四線的相對價值將會更大,大於120%。如果三線和四線的價值差距過大,那麼大家肯定會只下價值高的那個。所以,三四線的價值越接近,圍棋的變化也就更豐富。然而按照我們今天的這種思路,三四線價值最接近的棋盤大小應該是21路,四線價值是三線的104%;我們常用的19路棋盤則此之,四線價值是三線的88%。其他更大或更小的棋盤,則要更差一些。假如棋盤真的換成21*21路,人類的圍棋水平也許又會超過人工智慧,因為神經網絡按照19路棋盤訓練出的棋力,在面對21路棋盤時都沒用了!是不是好刺激!然而別高興的太早了,只需要調整程序,按照21路棋盤重新訓練三天,人工智慧就又比人類強了.然而,雖然戲劇性的反超只是個笑話,但21路棋盤的三線和四線價值更接近,更能實現地勢均衡,卻似乎很有道理。如果圍棋盤變成21*21路,也許布局的套路將會更豐富!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刻加入

一起下棋,溝通,進步吧


本文是【奇略研究所】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聯繫開白

別忘了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揭秘→圍棋棋盤為什麼是19路?
    最近,有一位小棋童向愛棋道的老師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在圍棋寶典和手機對弈13路棋盤受讓三子處於負多勝少的水平」「但是換成九路棋盤的話讓三子還是有很大把握取勝的,而再大一些下起來就很難把握」「想知道為什麼圍棋棋盤是19路?」「如果職業棋手下小棋盤會不會覺得施展不開?」
  • 圍棋之道:縱橫19道線的圍棋盤演化史
    因為15道棋盤用不了這麼多棋子,而19道棋盤這棋子也不夠。可見,無論是棋盤實物還是棋子實物的出土都說明,無論在東漢(公元25年-220年)還是在兩晉時期(公元265年-420年),都是流行17道圍棋盤而不是15道或者更多道線的棋盤的。
  • 【琴棋書畫】圍棋盤路數的奧妙
    在遠古的歷史中,它曾經歷過十三路、十五路、十七路的遞增;在不可知的未來,現行的十九路會不會再次擴大,變為二十一路?因為未來不能確知,這種可能性也無法斷然否定。那麼,棋盤的路數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到底是什麼原因在起作用,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說到圍棋盤的路數,不能不從圍棋的起源說起。也即,圍棋盤最初的樣子是怎樣的,有多少道盤線。圍棋的起源,一說是源自於「易」。
  • 圍棋盤上的黑點叫做什麼,為什麼古代白子先行?
    圍棋盤是方形的,由縱橫各19條線組成。 19╳19 形成了361個交叉點(以下簡稱為點),棋子就下在這些點上,在邊、角、中腹任何一點都可以下。棋盤上點了9個小黑點,這些小黑點有什麼用呢?由於圍棋棋盤較大,線路也比較多,點上這9個小黑點容易辨認方向位置。
  • 圍棋盤路數的奧妙!
    圍棋盤的路數,今天我們熟悉的是十九路,也就是縱橫各十九道。在遠古的歷史中,它曾經歷過十三路、十七路的前身;在不可知的未來,現行的十九路會不會再次擴大,變為二十一路?這種可能性無法斷然否定。那麼,棋盤的路數由少到多,由簡到繁,其中到底是什麼因素在起作用?
  • 52路圍棋初體驗:這裡阿法狗能讓人類几子?
    近日,曾在圍棋TV主持過「歪歪衝9」欄目的美女圍棋主播楊意與好友玩起了52路圍棋。如果說19路圍棋已經成為了圍棋AI的天下,那麼52路的棋盤上,對於人類和圍棋AI來說,都是全新的未知領域!歪歪在今年8月中國圍棋大會的9路圍棋賽賽場上我們先來介紹下歪歪的對手:他們是周嘉寧5段和王垠凱6段。值得注意的是,歪歪並不是同時開兩盤與兩人分別對弈,而是在同一盤棋裡歪歪1對2!
  • 二十一道盤的圍棋
    筆者以為,在其上對局乃是當時坊門弟子的一種消遣方式,算不上是對大棋盤上圍棋的真正研究。 十九道盤是從十七道盤進化而來的。如果圍棋盤進一步擴大,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應該是二十一道盤。 關於二十一道圍棋盤的最早記錄,可能屬於林元美,有感於豐臣秀吉的用兵之道,他在文政四年(1821)做了一面大棋盤,但沒有用來下棋。
  • 圍棋是有缺陷的遊戲?圍棋的博弈論與納什均衡
    在影片中,還是大學生的約翰納什和同學在下圍棋,他邊下邊說「我的每一步時都最優,我一定可以贏你」,但結果卻是納什輸了,納什表現出對結果的無法理解和無法接受,他推倒了棋盤,在同學的鬨笑中慌亂生氣的走了,一邊走一邊說「圍棋是個有缺陷的遊戲」。
  • 你可能不知道的圍棋常識:圍棋盤到底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現在通行的標準的圍棋盤是其實是長方形的,或者說是「近似正方形」的長方形。
  • 圍棋,被稱為「盤上的人生,智慧的體操」
    ZM-GO  | 周末圍棋 弈路伴你  關注
  • 小棋盤,大用處:除了趣味,圍棋9路、13路小棋盤也能助力進階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聊一聊9路、13路圍棋小棋盤,說一說小棋盤的魅力。1、小棋盤,大樂趣怎樣形容19路棋盤的對局?苦戰:下完一盤19路棋,哪怕只是設定了20分鐘、讀秒30秒,但是也會讓人感覺過了好久好久,尤其是官子棋,兩三百手的細棋。
  • 為什麼海澱牛娃都喜歡下圍棋?
    業餘7段的獲得者則必須是參加國際性業餘圍棋比賽並獲得前3名。這些孩子為什麼會選擇學圍棋,學圍棋到底有什麼好處?圖片來源:紀錄片《圍棋》日本暢銷書《圍棋讓人聰明》中指出:圍棋有助於思考的基本訓練,並提高邏輯辨析能力,啟發智力。尤其對於4-8歲大腦處於快速開放階段的孩子來說,有百利而無害。
  • 新手圖解|感受圍棋規則的奧妙
    「圍棋規則遠沒有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複雜」,難的是基於這個簡單的規則之上,演化出來下棋的技巧是千變萬化。標準的圍棋盤由19*19條線組成,我們稱它們為19路棋盤。而初學者用的棋盤由9*9路組成,叫9路棋盤。另外還有11路、13路的棋盤。
  • 五子棋為什麼第一手下在天元
    「五子棋為什麼第一手下在天元?」有不少朋友曾經提出過這個問題,對此一般會有2種截然不同的反應。
  • 共和新路圍棋培訓機構_閎聖書院
    共和新路圍棋培訓機構,閎聖書院,書院秉承\"以禮為先,以德服人\"的辦學理念,倡導仁、和、信、行、真的核心價值觀。共和新路圍棋培訓機構, 例:上海這邊是將圍棋的等級分為業餘1653十級到一級。從十級開始考,一直到一級,不能夠跳級。差不多每月進行一次升級賽,有時候1月和6月沒有。
  • 圍棋界的甲午海戰——Master的60盤棋
    為什麼呢?因為1月份谷歌在《Nature》發表了文章:「AlphaGo於2015年10月份以5比0的戰績完勝歐洲圍棋冠軍、圍棋職業二段樊麾,這是人類歷史上AI首次在公平比賽中戰勝圍棋職業棋手」,並準備在3月份挑戰李世石。
  • 【線上圍棋】寶貝的人生第一盤棋,愛棋道圍棋啟蒙
    從技術和研發層面我們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在19年的時候正式培養出了第一位職業棋手,她的名字叫魏欣桐。那麼中國目前打上職業棋手是非常有難度的,比考清華北大還要難,這個是什麼概念? 圍棋啟蒙班也就是從這裡正式開始了,學圍棋可以帶給孩子哪些收穫,學圍棋可以帶給孩子的收穫其實有很多,這裡就列舉三個最具有代表性的這三個,也是愛棋道老師多年以來就是總結下來的更聰明、更勇敢、好習慣。
  • 二路盤教學確有其事 看看圍棋培訓機構的奇葩招數
    唐韋星微博談圍棋競技與素質  近日隨著「二路盤圍棋教學」,「成長圍棋」等關鍵詞的頻繁曝光,關於圍棋教育的話題再度成為棋界的熱點。二路盤圍棋教學確有其事,就發布在某圍棋教育機構的官網之上。  二路盤教學確有其事  弈城網李哲勇老師的一篇《圍棋教育的真正價值是什麼》引發不小反響,尤其是其中提到了一些圍棋培訓機構的二路盤圍棋教學,更是令人驚奇。
  • 圍棋 | 中國古代圍棋棋盤大小規格的歷史演變
    漢代班固說:「局必方正」,說明古代圍棋盤的標準樣式是正方形的。那麼這正方形的棋盤首先是用來幹什麼的,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如果說「弈」源於「易」,圍棋入門,在原始的符號記事時代,人們劃地為盤,折枝為子,以此推卦演易,那麼「萬物之數,從一而起」(《棋經十三篇》),一生二,二生三,「三」為一爻,由此可推演萬物之變化,三道盤便是棋盤的最基本道數。  單說以棋盤爭勝負。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四局江鑄久vs淡路修三
    20世紀50年代,江的爺爺圍棋水平在山西是比較高的。來江家下棋的人很多,所以後來山西圍棋的發展應該和他有些關係,因為下圍棋的人中很多是他的學生,比如沈果孫七段。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江鑄久不知不覺學會了下棋。同期出道的山西棋手,除了江鑄久和江鳴久,還有方天豐八段,三位國手坐鎮的山西隊,當年也是全國圍棋團體賽的豪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