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兩岸馬拉松尚未結束

2020-12-11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滑雪教練在北京鳥巢冰雪季冬奧項目體驗區前展示滑雪技巧。(新華社資料照片)

2006年,因兩岸學術交流的機緣,我至大陸的大學參訪,在香港機場短暫停留後,班機便直往北京前進,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的門戶,敞開大門歡迎來自全球的遊客,首次越過臺灣海峽踏上這塊在課本中反覆讀過,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抵達北京次日,一早行程便是長城,距北京市區有些距離,因長城「萬裡長」,所以挑選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居庸關遊覽,衝著不到長城非好漢,我也不落人後地往上爬,長城猶如巨龍攀附,蜿蜒於山稜,石階狹窄陡峭,卻止不住遊人如織。長城靠外有垛口,垛口上有望口,下有射洞,並設置烽火臺以傳遞訊息,猛回頭看頗有睥睨之姿,更能體會戍守邊疆將士奔波的辛勞。

緊接著是名勝故宮,即紫禁城,有別於臺北故宮,北京故宮以氣勢磅礡的建築取勝,還有歷史典故點綴其中。自天安門廣場跨護城河,入午門進到皇城領域,經前三殿,後三宮,森嚴高牆,再從神武門出。其中太和殿內的皇帝御座,位於紫禁城的中心,同時也是整個北京中軸線貫穿的中心,顯示其皇權浩大,而幹清宮高懸「正大光明」匾額,富麗堂皇,慈禧的水族桌將金魚飼養在桌面夾層,隔著透明玻璃觀賞,匠心獨具我尤其喜歡。

明十三陵中萬曆皇帝的定陵也是景點,拾階而下便是一陣陰涼,果然有古墓的情調,雖未讀過《風雪定陵》,但主神道神獸拱衛著皇陵,金剛牆猶在,卻仍遭破壞,讓人深刻了解政治清明的重要。

此行還拜訪了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京師大學堂的古意,未名湖畔學子不顧眾人目光,專心的讀起英文,新舊之間自有風趣。更鑽進源自蒙語的胡同走訪國子監與孔廟,最後到了以絲製品與手工藝品為主的秀水百貨,喊價殺價的心理戰四處廝殺,參訪告一段落,伴著微涼的夜色歸家。

2007年,二次訪北京,改採自由行模式,北京地鐵四通八達,雖是舊地重遊了,也未能免俗地再至居庸關當一次「好漢」。

而為了迎接2008奧運,本就霸氣十足的北京,當時更緊鑼密鼓地「除舊布新」、大興土木,看得出北京的雄心萬丈,參觀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時,我便深深感受到其格局之宏大,加上鳥巢、水立方的完工落成,北京以奧運成功凝聚全中國的向心力。

沒有了解 豈有互信

另外,在北京的重頭戲是兩岸青年交流,我深深覺得兩岸青年交流是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的重中之重,沒有了解,豈有互信。

接待我的「志願者」曉亮是大一新生,且是北京當地人,在「走進北京」活動中負責陪我亂逛北京,我們天南地北地聊著。拜小時候念過歷史、地理之賜,自認對大陸不算陌生,但畢竟兩岸還是有些差異,我最大的發現是數字上的「七」,兩岸的比法不同,臺灣是直接用大拇指與食指,大陸則是大拇指、食指與中指捏合在一起,相當有趣。

曉亮還陪我殺去北京動物園的熊貓館,讓我親眼看到那隻「想拍彩色照片」的可愛動物,熊貓相當有個性,完全抵擋住參觀民眾的聲聲喚,硬是背對大家,埋頭啃食竹子。

後與小組會齊一同參觀了法源寺與西單圖書大廈等地,還品嘗知名的狗不理包子。最後是我首次入住北京民居,不禁有些小緊張,我與曉亮家長在短暫的通車與住宿過程中交換了一些兩岸的觀點,發覺兩岸對彼此其實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談話與溝通紓緩了我的不安,也拉近了兩岸的距離,此後一宿無話,結束了北京的匆匆一瞥,在此再向曉亮與其家人的殷勤款待致上感謝之意!

行萬裡路勝讀萬卷書,旅行除了洗滌心靈,更能增加向前的動力,北大、清大、人大學子的好學健談,恰反映出大陸追求發展的決心。臺灣的確在上個世紀交出傲人的成績,但馬拉松尚未結束,無論是制度或經濟持續在競爭,別讓兩岸過往的愛恨情仇阻礙了自己,走向國際,放眼未來,一同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姬龍仁/基隆市 轉載自臺灣中時)

相關焦點

  • 2019奉化海峽兩岸桃花馬拉松舉行 「吸粉」百人臺灣團
    奉化海峽兩岸桃花馬拉松在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開跑,今年參賽人數約8400人,其中還有來自臺灣的105位跑友「跑」過淺淺的一灣海峽,共敘兩岸跑友情。  奉化作為「蔣氏故裡」,與臺灣有著獨特的歷史淵源。因此,本屆「桃花馬」賽事組委會還組織了「兩岸共跑212」活動,即從今年2月12日起在臺灣南投、臺灣臺北、臺灣臺中、臺灣高雄等十個城市進行馬拉松賽旗傳遞和「兩岸共跑日」活動,構建兩岸民間跑者友好互動交流的平臺。
  • 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邀請賽:臺灣跑團的鷺島時刻
    &nbsp&nbsp&nbsp&nbsp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月6日廈門消息(記者莊楊筱)「這是一個很好的兩岸交流的平臺,大家都很嚮往這個美麗的賽事。」臺灣跑團教練、臺灣馬拉松交流協會理事長盧瑞忠5日上午在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邀請賽(以下簡稱「海峽兩岸邀請賽」)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很高興能夠每年帶著隊伍來到廈門以跑會友。
  • 臺灣人看大陸:擺脫歷史宿命 兩岸須學會包容
    臺灣人看大陸:擺脫歷史宿命 兩岸須學會包容   中新網3月13日電 臺灣《旺報》13日刊載臺灣新北市嚴柏翔的文章稱,因為在混亂之中產生的包容,在亂世的時代培養智能,中國歷史上3次大分裂之後,都開創了一個偉大的王朝;比對今日,分裂的情形仍然存在,兩岸的人民應拋開彼此的成見,運用先賢的智能一起開創美好的未來。
  • [2018看兩岸]大陸破獲百餘起臺灣間諜案
    圖片來源:大公報    近一個時期以來,臺灣間諜情報機關罔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以祖國大陸為目標,大肆開展間諜情報活動。他們採取金錢收買、感情腐蝕、色情引誘以及網絡勾連等多種方式,極力向祖國大陸滲透,大肆策反發展人員,布建間諜情報網絡,嚴重損害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嚴重危及國家安全和利益。    臺灣間諜情報機關特別瞄準大陸赴臺青年學生群體,利用兩岸擴大交流交往的有利條件,組織安插大批間諜情報人員在島內高校活動,以各種掩護名義哄騙利誘我赴臺學生,利用學生從事間諜情報活動,性質極為惡劣。
  • 兩岸需要翻譯? 大陸哪些常用語讓臺灣人不爽
    但經過這幾年在北京居住,特別是有許多來自臺灣的鄉親父老來京短暫停留或經商,的確是需要協助他們做個"兩岸翻譯"。  原因在哪兒?詞彙不同是個基本的原因;更多的是背後的思維方式不同。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前兩天應邀作客《海峽衛視》,主持人提到一個問題。說是有陸客到臺灣迷了路,就問街邊的人路怎麼走。
  • 海峽兩岸丨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犯法?黃智賢:逐步斬斷兩岸間的聯繫
    臺灣籍記者在大陸上班,卻因此被懲罰前段時間的白宮記者會上,張經義記者被川普提問來自哪裡,他回答說自己來自臺灣。幾天後,川普在社交平臺上轉載了一篇推特,川普認為張經義在說謊,因為張經義任職於上海東方衛視,是來自大陸,而非臺灣。似乎在川普看來,只要與大陸掛鈎,就脫離了臺灣。
  • 臺灣人看大陸:遇見臺商巧實力
    臺灣人看大陸:遇見臺商巧實力 2011年01月27日 10: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署名遊正田的文章《臺灣人看大陸 遇見臺商巧實力》,作者系臺北海洋學院講師,通過穿梭於兩岸間自身感受,認為「臺商依靠的不僅是軟實力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 臺灣人看大陸:我是如何認識大陸的
    對於大陸的認識,應是小學六年級地理課本開始,當時的課本對於大陸各個地區、省份皆有詳盡的描述。初中時雖然為「一綱多本」,但大陸的地理歷史仍舊存在,透過課本的介紹,再輔以課外讀物,更能了解大陸各省的特色與文化。
  • 今天,2019海峽兩岸(崑山)馬拉松賽開跑!
    作為大陸臺商投資最活躍、臺資企業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崑山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及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將文化體育作為推動兩岸深度融合的橋梁紐帶
  • 2020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邀請賽競賽規程
    近年來廈門市田徑協會一直致力於推動服務升級,賽事規模不斷擴大,從2010年首次舉辦時兩岸25個城市組隊參加,發展到2019年兩岸共110個城市的440名選手參賽,其中臺灣地區參與的城市更是達到40個,賽事組織得到了兩岸跑者的充分肯定。作為廈門馬拉松的「賽中賽」,2020 「海峽兩岸城市馬拉松邀請賽」 仍然採用比賽單獨計分、單獨設獎的方式,與廈門馬拉松同期舉辦。
  • 巴拿馬總統:兩岸「外交休兵」結束 與中國大陸建交是正確決定
    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導 臺媒稱,巴拿馬總統巴雷拉6月21日說,雖然巴拿馬和臺灣有很好的「友誼」,但兩岸「外交休兵」已結束,身為巴拿馬總統,選擇和中國大陸建交是做對的事、正確的決定。據臺灣「中央社」網站6月22日報導,巴雷拉並指出,巴拿馬有和美國分享這一決定的信息,在與臺灣當局「斷交」前三四小時打電話告知美國的朋友。他還說,2008年,馬英九代表的國民黨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國大陸和臺灣當局的「外交休兵」,兩岸從經貿到觀光等等的交流,那是個成功故事。
  •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臺灣人看大陸:怎麼物價比臺灣「高」? 2013年02月06日 11: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 全面下架臺灣馬拉松賽事
    因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暫停等因素,鑑於當前兩岸關係,馬拉松報名網於8月1日起全面下架臺灣省相關馬拉松賽事報名及旅行套餐,同時在馬拉松賽事日曆中刪除相關連結
  • 首家大陸運動品牌助力臺北「國道」馬拉松
    活動主要贊助商特步集團高級副總裁葉齊(左一)為冠軍授獎3月20日,中國臺灣最有國際影響力的馬拉松賽事之一2011臺北「國道」馬拉松賽鳴槍開賽。據悉,本屆臺北「國道」馬拉松賽除了吸引來自全世界31個國家近萬名愛好路跑的選手與國內外名將參與外,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運動品牌特步,以開創者的姿態代表中國大陸體育用品第一次登陸寶島臺灣,也是本屆臺北「國道」馬拉松賽的全球頂級合作夥伴及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成為本次臺北「國道」馬拉松賽的一大亮點。
  • 海峽兩岸(崑山)馬拉松賽開跑
    >    中新網崑山11月15日電 (鍾升)2020海峽兩岸馬拉松(簡稱「昆馬」)15日激情開跑,來自海峽兩岸的數千名選手聚首同行,為兩岸文化相融、人緣相親的「昆臺之戀」再添深情。
  • 24小時內跑完3個馬拉松 大陸跑者分享臺灣跑馬的細節見聞
    於是,筆者在18個月內三度赴臺,共報名參加了北部地區的5場賽事,其中包括2015年臺北馬拉松、首屆臺灣(新竹)馬拉松比賽、2016年10月1-2日在24小時內跑完3個馬拉松(烏來馬拉松42.195K+7K、新北水岸星光半馬21.0975K、新店新月橋馬拉松42.195K),尤其是國慶日連跑臺灣3馬的唯一大陸跑者。
  • 大陸青年求學臺灣願做兩岸體育交流使者
    大陸青年求學臺灣願做兩岸體育交流使者 2018-08-16 23:13: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