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流雲在草青青
過渡性養老金是現階段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裡的「中人」退休時計算基本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人」的視同繳費年限對應的專屬待遇。過渡性養老金沒有取消一說。什麼時候「中人」都退休了,過渡性養老金會自然消失。具體時間窗口約為六七十年後,也就是2060年至2070年左右。
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分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種,退休時的退休金或養老金的計算辦法是不同的。
1、老人
所謂「老人」是指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退休的人。
老人是完全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的,退休後,每月領取的是退休金。退休金待遇和退休時的正式的連續的累計工齡掛鈎,還和檔案工資掛鈎,如連續工齡滿35年,可以享受退休時檔案工資的90%。
在國企、大集體、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老人,才有退休金待遇。老人徹底退休後,退休金會自然消失。此後再退休的人,領取的是養老金。
2、中人
所謂「中人」是指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退休的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可以辦理退休手續,終身按月領取養老金。
中人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和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掛鈎。其中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在建立養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在國企、大集體、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的正式的連續的工齡,為視同繳費年限,無需繳納養老保險費,即可享受對應的養老金待遇,包括基礎性養老金的一部分和過渡性養老金。
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無論在什麼性質的單位工作,都必須有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才能享受相應的養老金待遇。
中人的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1+歷年平均繳費指數)÷2×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帳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本息累計金額÷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如50歲退休195, 55歲退休170 ,60歲退休139)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各地不統一,以地方政策為準。
絕大多數地區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資×(1+個人平均繳繳費指數)÷2×視同繳費年限×過渡係數(1.0~1.4)×1%
3、新人
所謂「新人」是指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參加工作,在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後退休的人。
新人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待遇只和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掛鈎。沒有視同繳費年限,自然也沒有過渡性養老金待遇。
新人的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計算辦法和中人相同,不再重複。
4、「中人」什麼時候全部退休?
中人分為企業中人和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兩種。那麼,中人什麼時候才會完全退休呢?
(1)企業中人
各地正式建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的時間不一致,大致的時間窗口是1992年至1996年。而合同工1985~1986年就開始繳費了。
按較晚的時間算,1996年在企業參加工作的普通人,就按參加工作時是16歲,退休年齡為60歲~65歲計算,大約為2040年~2045年退休。
也就是說企業普通中人最晚大約2045年退休,屆時過渡性養老金會一併消失。
(2)機關事業單位中人
我國正式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的時間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有個別地區、個別單位有過試點繳費。
按較晚的時間算,2014年在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工作的普通人,就按參加工作時是18歲,退休年齡為60歲~65歲計算,大約為2040年~2045年退休。
也就是說機關事業單位普通中人最晚大約2061年退休,屆時過渡性養老金會一併消失。
(3)特殊人群
小小年紀就正式參加工作的運動員和文藝兵等特殊人群,以及高級領導幹部,有可能再加上幾年、十幾年,大約2070年左右,差不多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就完全退休了。屆時,過渡性養老金會徹底消失。
結語
綜上所述,對於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前參加工作,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之後,參加工作的中人來說,過渡性養老金是養老金待遇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中人才有權享受過渡性養老金。而這些人大約2060年至2070年左右才會全部退休。屆時,過渡性養老金才會自然消失、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