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儀式,他宣讀了10大元帥名單,但自己卻沒有任何軍銜

2020-12-14 尋歷史真相

對於軍人來說,心裡應該都知道這句話——「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抗戰時期,我國之所以能取得最終勝利,離不開各位指揮員的領導和眾多戰士的獻身。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表彰一些功績突出的人,我國舉行了授銜儀式,專門表彰了各位軍官。

在這次授銜儀式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評選出的十大元帥。

當然了,除了十大元帥之外,還有1000多名軍人被授予將軍軍銜。

在當時的授銜儀式上,有一個人宣讀了十大元帥名單,但是自己卻沒有任何軍銜,此人就是彭真。從他宣讀名單來講,他的地位就已經很高了,按理來說應該會被授予軍銜,更何況他還是軍人出身。這是為什麼呢

彭真在山西出生,在年輕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論資排輩也能排在前面。加入我黨後,他開始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為革命事業努力著。

為何他沒有被授予軍銜?其實原因很簡單,了解過改革開放的人應該都多少知道點。雖然是彭真是軍人出身,也宣讀過授銜儀式的名單,但是他沒有軍事職務,幹的都是一些政治方面的工作。

彭真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我國根據地建設做出了努力。眾所周知,根據地的建設給後來我軍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1938年,彭真和聶榮臻建設了晉察冀根據地,積極發動了群眾抗日,宣傳了抗日思想,為我國抗戰事業做出了貢獻。

1941年,彭真來到延安,在眾多領導人的面前匯報了自己的工作和建設根據地的經驗,受到了一眾領導人的讚揚。因為政治工作表現突出,他留在了延安地區,開始從事教育工作。

建國後,彭真也是一直從事著政治工作,先後在政法委工作,備受黨中央領導人重視。1951年,上級讓他擔任北京市市長一職,因為表現突出,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和中央領導人的誇讚。

1955年,授銜儀式在北京舉行,當時的彭真是北京市委書記,由他來宣讀名單很合理,人們也都沒有異議。也是通過這一次授銜儀式,人們認識到了這位優秀的幹部。

這樣一來,彭真沒有被授予軍銜也是正常。當然了,彭真雖然沒有在戰鬥一線和敵人鬥爭過,但是他的貢獻也非常大,應該同樣受到人民的尊重和百姓的愛戴。

往期精彩內容

湄公河慘案中,槍殺13名中國船員的糯康,死刑前說了什麼?

漢武帝用極大代價慘勝匈奴,到底有啥意義呢?答案令人沉默

宋靄齡曾暗戀孫中山,為啥卻嫁給中年喪偶的孔祥熙?算盤打得真好

「盲妓」的誕生:醜陋心態下的畸形產物,舊時代女性的悲慘人生

他是傳奇名將卻被秘密處死,妻子苦尋一年,最後在荒墳中找到遺骸

參考資料

《彭真傳略》、《人民日報》

申明

題/授銜儀式上,他宣讀了十大元帥,但自己卻沒有任何軍銜,他是誰?文/歷史真相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1955年授銜,他負責宣讀十大元帥名單,但他本人卻沒有軍銜
    1955年,為了表彰和紀念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軍人,政府舉辦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授銜儀式,一共有10人被授予元帥,1048名軍人被授予將軍銜。 新中國的天空上,將星閃爍。然而,鮮為人知的是,1955年授銜時,有一個人負責宣讀十大元帥的名單,但是自己卻沒有任何軍銜,他就是彭真。
  • 新中國最老的開國軍官,1955年授銜時已77歲,一項特權元帥都沒有
    想獲得更多歷史原創好文,關注霧哥,本期分享:新中國最老的開國軍官,1955年授銜時已77歲,一項特權元帥都沒有。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面,他是年齡最大的一位開國軍官,名字叫做蔣維平。蔣維平出生於河北,在早年間參加了李鴻章和段祺瑞的隊伍,因為當時他看不慣軍隊當中的腐敗景象,所以便選擇回到了家鄉。
  • 八路軍三大將星隕落, 如果參加55年授銜, 分別授元帥、大將、上將
    1955年9月舉行舉世矚目的授銜儀式,直至1964年為止,共有1614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其餘皆是中將和少將軍銜,這代表著國家和人民的認可,是一份輝煌的榮譽,然而,在解放軍22年武裝鬥爭中,有無數好戰友倒在戰場上,他們的功勳同樣受得起這些軍銜和獎章。
  • 神劇裡的「燕雙鷹」如果到了1955年授銜,會是什麼軍銜?
    1955年9月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從元帥到將軍,從將軍到士兵,授予軍銜,佩戴勳章,軍銜等級為六等十九級。當年軍官軍銜的評定主要有五要素:任職、素質、能力、資歷和軍功,既不是純粹的「論資排輩」,也不是簡單的「論功行賞」,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授銜幾乎都有壓低。
  • 1955年授銜儀式都授予什麼軍銜
    解放戰爭時期,參與指揮了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1955年授銜儀式上授予大將軍銜,為十大大將之首。
  • 1955年授銜時有3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最後獲得什麼軍銜?
    我國直到1955年才開始實行軍銜制,並為那些在革命期間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功臣授予了相應的軍銜。不過由於這次授銜的人數太過龐大,也不是人人都像粟裕將軍那樣不受功名利祿的桎梏,因此在授銜名單出來以後,很多將軍都對自己的軍銜表示不滿,認為其軍銜太低。
  • 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趙壽山,1955年大授銜時,為何沒有獲得軍銜?
    《出塞》011955年授銜儀式結束後,圍繞著軍銜高低有些爭議。其中,一野兩位副司令爭議比較大。張宗遜副司令,日軍侵略時期擔任過軍區司令,野戰軍副司令。如果是按照這個來的話,授予他大將軍銜也是說得過去的。
  • 1955年授銜,一名將對軍銜不滿遭到重批:第二年才補授中將
    1955年大授銜,根據我軍各級軍事幹部在戰爭年代的貢獻,進行了隆重的表彰和授銜儀式。然而授銜當天,有一位本該授予中將軍銜的四野名將,卻被從授銜名單中移除,直到第二年才給他補授了軍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1955年授銜時,此這兩人不在名單之中,後來為何被稱開國上將?
    1955年在解放軍首次授銜時,有兩個人不在名單之中,後來卻都被稱開國上將。 王建安將軍是湖北省黃安縣桃花區朱家壠村人,出生於1908年10月12日,自幼家庭貧苦,很早就參加革命,在黃麻起義中便有他的身影,1927年入黨,隨後在紅軍第11軍31師當班長。
  • 1955年授銜名單(將帥)及統計
    授銜名單十大元帥195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毛澤東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據統計,十大元帥中直接或間接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就有7位: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陳毅、林彪、葉劍英。
  • 古今中外的軍銜,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為何和平時期無元帥?
    同時,最高級別軍銜也是平常人包括軍迷群體關心的話題,大家喜歡討論元帥和將軍這些高級別軍銜,很少有人去關注每一名列兵軍銜的軍人。那麼,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考慮過。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戰時和和平時期授予標準的區別。元帥一般在戰時授予,讓一名大將軍掛帥出徵了,授予他元帥軍銜,也就不為過。
  • 1955年授銜,新四軍跟八路軍相比,元帥少一個,但大將多一個
    1955年授銜,八路軍出了九位元帥,新四軍只出了一位:陳老總,很多人說新四軍太虧了。真的虧嗎?今天咱就來說說新四軍高級將領們的軍銜。 首先,咱要弄明白一個基本常識,就是路軍相當於集團軍(八路軍後來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下轄兩到三個軍,所以八路軍的級別要比新四軍高一級。
  • 1955年授銜時,年齡大的前5位開國上將是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儀式在國務院辦公地點中南海順利舉辦。此次授銜,共產生10位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175位開國中將以及798位開國少將。開國上將是將軍中的骨幹力量,他們的革命歷史源遠流長。
  • 1955年授銜時,北京軍區4個軍的軍長都是誰?分別是什麼軍銜?
    1955年授銜時,中國人民解放軍12大軍區的司令員都被授予將官軍銜。北京軍區的前身是華北軍區,是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大軍區之一。華北軍區由晉察冀軍區與晉冀魯豫軍區合併組成,晉察冀軍區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大軍區之一,領導與指揮河北省大部和山西、察哈爾、熱河、遼寧省邊界地區所屬人民武裝。
  • 十大元帥夫人新中國成立後都擔任什麼工作,1955年有幾人授銜
    戰爭永遠不是男人的獨角戲,俗話說:巾幗不讓鬚眉,女性朋友在有時候更是獨當一面的存在,新中國成立後授予了10大元帥,這十位將帥為了新中國嘔心瀝血,戎馬一生,但是站在他們身後的妻子也並非默默無聞之輩,他們的夫人也是獨當一面的存在,尤其在1955年授銜儀式上還有4位被授予軍銜,剩下的也都擔任其他工作。
  • 1955年首次授銜,他是第一個戴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的人
    1955年,2月全國人大通過會議,決定軍銜設定為6等19級。授銜10大帥、1042將軍。1953年2月17日,中央軍委成立聶榮臻任主任,黃克誠、蕭華為副主任的「軍銜實施委員會」,開始了評定軍銜工作。對中將和少將軍銜的評定,先由各軍區提名,各大單位首長對中將、少將名單進一步的研究,呈報中央軍委審查。
  • 警衛員魏大勇如果沒遇害,1955年授銜時,應該是什麼軍銜?
    後來,魏大勇在戰場上多次立功,並且在1942年的大掃蕩期間,他在絕境中救了李雲龍的性命,李雲龍也因此格外看重他。論拳腳功夫,在獨立團或許只有段鵬能與他分勝負,並且魏大勇是中央軍出身,又得到李雲龍的「厚愛」,不僅如此,魏大勇的槍法還非常了得。
  • 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2020年還健在的僅剩4位,他們都是誰?
    不過時過境遷,隨著時間的流逝開國將軍們都已經或老或亡,直到2020年,1955年授銜的開國將軍僅剩四位,他們都是什麼軍銜呢?據悉,如今僅健在的四位開國將軍分別是楊永松少將,鄒衍少將,詹大南少將和黎光少將。
  • 1955年授銜時,最年輕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為了表彰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領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授銜儀式,選出了10位開國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60位少將。那麼,在這些開國將帥之中,最年輕的將領們都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精彩事跡呢?
  • 55年授銜結束,毛主席對粟裕說:你擔的大將銜,幹得卻是元帥活
    粟裕是可以當元帥的1955年9月27日下午2時30分,國務院宣布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等10位將領授予大將軍銜,並在同日下午5時舉行授銜儀式。當時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曾力挺粟裕,在聽聞元帥名單中沒有粟裕,便向中央建議粟裕將軍打仗厲害,應授元帥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