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日地圖

2021-02-07 中華網文化頻道

中國節日地圖

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然而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正所謂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即使全國人民都過著很多相同的傳統節日,在地域和民族上也顯示著各自不同的特色。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全國性、地方性、民族性的傳統節日200多個,著名的如:拉薩雪頓節、哈爾濱冰雪節、洛陽牡丹節、傣族潑水節等等。其中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大傳統節日最具廣泛性、代表性,凝聚著中華民族精神和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這是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中國節日地圖

在西方的情人節、聖誕節等舶來節日強大的營銷造勢中,我們的傳統節日受到了巨大衝擊。傳統節日的傳承與創新需要我們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努力,因此,我們舉辦 「中國節日地圖」展覽,目的和意義就在於把全國地方不同的節日匯聚到一起,集中展示給大家,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各地傳統節日,讓這些傳統節日更好地傳承下去。

傳統七節展

中國傳統節日,源於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和華夏智慧,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炎黃子孫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連接中華各民族兒女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人文化特徵的重要表達,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收入了中國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六大傳統節日;同年9月發布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又列入了元宵節;2008年,清明、端午、重陽被納入國家法定休假制度。

在中國社會現代化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傳統節日如何與現代生活結合,不斷增加新的元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成為當代中國人生活中精彩而有意義的重要部分,已成為文化、藝術、教育界認識和全社會共同探索和關心的話題。本次展覽希望通過知識普及、趣味競賽等方式,讓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和國際友好人士關注、了解中國傳統節日,並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互動、交流和思考,幫助中國傳統節日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為人類文明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中國節日地圖

節日遊戲

除了傳統七節的重點展示和介紹,節日地圖版塊還通過地貼呈現20個代表地方性的節日介紹。觀展的朋友可以通過仔細的閱讀和記憶這些節日之日,來參加現場答題互動遊戲,並且答題得分達到60分以上的朋友可以參與現場抽獎,有機會獲得各種特色的體驗名額,比如皮影製作、舞龍體驗、親子閱讀,等等。

中國節日地圖

親子閱讀

開展期間,每天上午,由「悠貝」提供的親子繪本閱讀體驗活動。

「一個裝滿精選繪本的書架、一位專業的親子閱讀推廣人、一個親子文化交流的空間、存在於兒童聚集的場所,有兒童教育的地方就有悠貝,家庭陪伴式教養——從親子閱讀開始。」這就是YOURBAY 悠貝正在做的事。

中國節日地圖

皮影體驗

來到中國節日地區,會看到一個大型皮影裝置,用皮影雕刻而成的中國地圖,非常醒目的擺放在皮影體驗區。觀展者不僅可以看到靜態的皮影裝置展,每天下午3點,還能欣賞現場皮影和木偶戲的表演,演出結束後,小朋友還有機會現場體驗製作皮影的過程。整個皮影體驗區的展覽和表演互動,均有國內知名的皮影團隊——韓非子劇社提供。

活動日期:

1月17日

10:00-11:30  親子閱讀-繪本之旅

15:00-15:15  皮影互動體驗

16:00-18:00  舞龍、遊蚌、御馬互動體驗

1月18日

10:00-11:30  親子閱讀-繪本之旅

15:00-15:15  皮影互動體驗

16:00-18:00  舞龍、遊蚌、御馬互動體驗

1月19日

10:00-11:30  親子閱讀-繪本之旅

15:00-15:15  皮影互動體驗

16:00-18:00  舞龍、遊蚌、御馬互動體驗

1月20日

10:00-11:30  親子閱讀-繪本之旅

15:00-15:15  皮影互動體驗

16:00-18:00  舞龍、遊蚌、御馬互動體驗

1月21日

10:00-11:30  親子閱讀-繪本之旅

15:00-15:15  皮影互動體驗

16:00-18:00  舞龍、遊蚌、御馬互動體驗

1月22日

10:00-11:30  親子閱讀-繪本之旅

15:00-15:15  皮影互動體驗

16:00-18:00  舞龍、遊蚌、御馬互動體驗

相關焦點

  • 迷你世界舞會地圖:精緻微縮和觸發器結合,可以體驗限定節日裝扮
    自從迷你世界大批量開放開發者資格之後,再加上近期的扶持計劃和插件包道具的上線,在迷你世界資源工坊中湧現出不少有趣有意思的地圖,笨小孩這一次在給各位迷你小夥伴安利一張美輪美奐的舞會地圖,可以借鑑學習地圖中的精緻的微縮道具和巧妙的觸發器,甚至可以體驗限定節日裝扮。
  • 耶誕節,一個高度中國化的宗教節日
    先說說節日名稱。高偉先生是我在大學裡很喜歡的一位老師,他不僅教我古代漢語,還討論別的。有一回上課剛好臨近年末,聊起洋節,高先生說:「我們這些不信教的,就不要管耶穌稱呼為『聖人』了吧?基督教進入中國,已經存在了幾百年。若是算上基督教的旁門「景教」,那麼中國的基督教歷史已逾千年。我收藏的一幅明清之際的中國地圖,就是由荷蘭耶穌會傳教士接力繪製的。上面標註的地名,都是明末的漢語口語發音。鴉片戰爭以後,基督教更是高度的中國化。各路宗教在中國,都喜歡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那天的平安夜彌撒,像極了一場農村廟會,鬧哄哄的。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記者 魏金金)「中國傳統節日裡蘊含了太多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快樂,從春節到元宵節,從中秋節到重陽節,從四季更替到24節氣,這其中都值得細細體味。」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人氣地圖】官方推薦:前方一大波節日主題地圖來襲!
    各位小夥伴你們好,今天本隊長將為你帶來【地圖推薦】熱門地圖榜單欄目!本期為你帶來了12月21日-12月27日熱門人氣地圖榜單前十名,一起看看這次是哪些佳作登上榜單吧!這是一張休閒玩法合集地圖,地圖內包含益智問答、打怪升級等四種有趣的玩法。通過你的努力,完成四個任務之後還可以使用道具點亮巨大的聖誕樹,非常漂亮哦~這是一張模擬體驗玩法地圖。你需要扮演佩奇,度過歡樂的聖誕節。
  •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 中國地圖全圖
    中國地圖全圖 地圖導航 大小: 39.58MB
  • 中國節日文化「兩創」啟示
    強化認同 創新形式 豐富內涵(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縱橫談)  ——中國節日文化「兩創」啟示  傳統節日對文化傳承和社會凝聚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弘揚節日文化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  傳統節日內涵、節俗與時俱進,新的節日節俗陸續出現,我國正在形成新的節日文化
  • 地圖如畫,畫如地圖——「古地圖:中國的印記」
    地圖如畫、畫如地圖2008 年 4 月號「古地圖:中國的印記」幾年前,結識了一位研究古地圖的朋友,她但凡給我介紹古地圖時,先要強調一句:「古地圖很美觀,但不精確 確實,人們對地圖最普遍的要求就是客觀真實,地圖的精確度越高,對地物的反應就越接近客觀真實,也就越便於人們按圖索驥。而古地圖在表現地物之間的距離、高差以及方位時,有時不甚講究。大多數繪圖者採用的是平面與立面相結合的形象表示法,而非現代的地圖投影和經緯度法,其結果是中國傳統地圖就像是圖畫地圖,地圖如畫,畫如地圖。
  • 蘭月(七月)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內容非常的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 西方又一洋節日在中國遇冷,被吐槽傷風敗俗,我們喜歡自己的節日
    不同的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所在,節日更是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文化和特色。有些節日也越來越被各個國家所認可,甚至成為了世界性的節日。中國的一些節日一般都會放假休息,舉國同慶,人們也趁著節日放假的時間外出旅遊或者走親訪友,為自己平時的忙碌騰出一點時間來放鬆自己,釋放壓力。
  • 地圖學家廖克:中國地圖學的發展與今後的展望——從傳統地圖到數字地圖
    直至15世紀的中國明代,中國地圖和地圖學始終領先於西方國家,只是清代以後,才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上述事實表明,直至15世紀的中國明代,中國地圖和地圖學始終領先於西方國家[1]。該圖集包括中國總圖與各省地圖17幅及各省地理介紹。這些傳入西方的近代中國地圖,大大補充了當時西方對中國的認識,修改了當時各國的世界地圖,中國對世界地圖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地圖一點兒也不能少 小學生應該了解的中國地圖知識
    面對此次疫情,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堅忍不拔的精神繪製著一張宏大的中國地圖!為了讓我家娃受到更多的愛國教育,我和她一起要做一個中國的版圖手工,說幹就幹,忙了一下午,終於做好了,一個立體的手工中國地圖呈現在我眼前,每個省都畫有一個本地的特產,很漂亮。
  • 掌上地圖館 | 中國傳統地圖的發展(下)
    中國地圖文化館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投資興建,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地圖和地圖文化為特色的公益性文化場館。中國地圖文化館把「普及地圖知識,傳播地圖文化,宣傳國家版圖,展示地圖成就」作為建館的宗旨。整個展館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展出近1500件展品,主要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地圖之用」「地圖之史」「地圖之學」「地圖之工」「地圖之光」,介紹了地圖的作用、起源、發展和技藝,匯聚了各個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地圖精品和複製品。一起跟著「掌上地圖館」欄目去逛一逛「神秘的」中國地圖文化館吧!
  • 第三屆中國地圖文化大會之「中國古代地圖文化展覽」
    古地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地圖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地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 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是什麼?
    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和除夕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傳承的國家,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其中和祭祖有關的節日就有不少,這四大傳統祭祖節日正好春夏秋冬每季一個
  • 2019新版標準中國地圖上線 中國地圖高清版大圖2019 怎麼獲取中國...
    2019新版標準中國地圖上線 中國地圖高清版大圖2019 怎麼獲取中國標準正確地圖?新版標準地圖包括中國地圖209幅,世界地圖51幅,專題地圖9幅。
  • 中國傳統文化,西南民族節日文化,節日定義的比較與界定
    中國漢族的傳統文化對節日的看法來源於農業生產對節令的需求,在農業文明的孕育過程中,具有鮮明的農事節令特色的節日體系形成了。節日的產生與農曆的歲時密切相關。「節」是對歲時的分節,把歲時的漸變分成像竹片一樣的間距,把兩節氣相交接之日時定為交節,由此轉意為節日。
  • 2020年標準地圖發布,如何下載高清中國地圖和各省市高清地圖
    2020版高清中國地圖每年的8月29日,是第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自然資源部在2020年發布2020年標準地圖,標準地圖服務系統新上線55幅公益性地圖和1幅自助製圖地圖。中國全圖的標準地圖有JPG、EPS兩種數據格式,地圖幅面分為64開、32開、16開、8開、4開等。如果要列印,建議下載jpg格式的;需要編輯EPS格式地圖時,建議使用Adobe Illustrator軟體。對地圖內容編輯(包括放大、縮小和裁切)改動的,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
  • 地圖上的絲綢之路︱歐洲古地圖上的「中國」與「絲綢之路」
    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也反映在了歐洲人繪製的各類地圖上。託勒密世界地圖上的「賽裡斯」與「秦尼」絲綢製作是古代中國的一項偉大發明。早在先秦時期,中國生產的絲綢即開始向西方傳播。根據考古發現,至少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所產的絲綢已傳至歐洲文明的中心希臘雅典。以絲綢為媒介,公元前2世紀後期,希臘人開始獲知關於中國的一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