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無問西東》時,最打動我的場景,是許伯常和劉淑芬年輕時候琴瑟和鳴的回憶。
他們曾經相愛,在他們眼界、學識、地位相當的時候。
為了一個不確定的未來,劉淑芬心甘情願打工供許伯常上大學。
但許伯常讀完大學當了老師以後,卻不願意履行當初的承諾了。
他的愛情隨著眼界的增長,不再局限於眼前這位普通工人劉淑芬,可守在原地的劉淑芬,卻醒悟不來,她的世界仍然只有年少時候的許伯常。
最終,又是一場悲劇,以劉淑芬跳井自盡收場。
類似的愛情悲劇, 又何止發生在影視作品中?
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現實的劇本,只怕比戲劇還要誇張。
今天我們要談的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拿著劉淑芬劇本的悲情女子,張藝謀的前妻,肖華。
01、
肖華出身很好,父母都是高知,在機關單位工作,相較之下,出身成分不好的張藝謀,年少之時總是特別自卑。
1968年,知青上山下鄉的宣傳搞得特別火熱,張藝謀邀請肖華與她一同前往下鄉插隊。肖華雖然能感受到彼此之間的好感,但又害怕未知的農村生活,更怕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鄉下會遭到張藝謀的背棄,於是狠心寫了一封信拒絕了他。
萬萬沒想到,成熟穩重的張藝謀,對這件事表現出來的強烈程度,是肖華始料不及的。他在信中控訴,
「我心中的痛是無法用筆表達的!這一切的一切,我是多麼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和友情!」
這封信裡面表達的精神直觸肖華少女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情竇初開的肖華被這封信感動的一塌糊塗,抱著信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於是不顧一切地奔向張藝謀的家,答應了他的請求。
02、
下鄉的生活並非像宣傳的那樣具有詩情畫意,但也不像知青小說裡寫的那樣悽慘。對肖華而言,這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的真實生活。在這段時期,她和張藝謀的感情急速發展。
肖華曾想刻意與張藝謀拉開距離,但她卻不由自主地跌入了熱戀的愛河之中。在這裡,他們一起做飯、一起勞作、一起洗衣服、還一起養了狗......
那時候,張藝謀的衣服髒了由肖華來洗,破了也由她來補。每當她歪著脖子給張藝謀縫襪子的時候,同學李廣平就會笑話她。她很難過,但不是因為被嘲笑,而是心疼張藝謀穿這種破爛又不舒服的襪子。
有一次,肖華順手給他買了一雙男士尼龍絲襪,張藝謀感動得半天沒話說,最後只說了一句,「這襪子可真光滑,摸著也光,穿著真舒服......」
肖華聽著聽著就哭了起來,心頭陣陣發顫,她在心中想,「你太苦了,你一定是第一次穿尼龍絲襪,不然不會感受這麼細緻,我一定要好好照顧你,好好愛你。」
或許純樸的女性身上,對於男人的愛意,總是裹挾了幾分「同情」和「母性」,肖華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下,逐步跌入這份沉重的感情,越陷越深。
03、
1970年,肖華身體越來越差,竟然得了肝炎,張藝謀不僅苦口婆心地勸她去看醫生,還陪她回去西安檢查,又十分細心地照顧她。
這時,張藝謀使了一個小心機。他從醫院帶回好多針劑,定時給肖華注射。屋裡有人時,他往胳膊上打,沒人就往屁股上打,還特意開導肖華說,「屁股肌肉麵積大、吸收好、效果快。醫院裡男女老少都是往屁股打,為了治病嘛。」
兩人在鄉下時候,感情特別好。張藝謀惟一一次跟人打架,是為了肖華。因為同伴在背後說了肖華幾句,張藝謀就忍不住動起手來。肖華很不安,但內心也很感動。
至於肖華對張藝謀更是無微不至,家裡每月給她十元營養費,她自己用得很少,總是變著法子用在張藝謀身上,而且還想方設法不讓張藝謀自尊受挫。
彼此相愛的戀人,總是沉浸在美好的世界裡,心甘情願地為對方付出。可是當這份感情沉寂過後,隱藏在深淵下的矛盾和波瀾,就會一一被掀出。
04、
張藝謀愛上了攝影,肖華從認識的老師和大學生手中借來了許多攝影相關的書籍,又陪著他一毛一毛地攢了2年多的錢,給他買了人生第一部照相機。
她總是毫無保留地支持張藝謀追尋熱愛的事業,卻將自己的理想放在第二位。
當肖華得到上大學的機會時,張藝謀心情十分沉重且陰鬱。由於出身的問題,張藝謀在肖華面前總是特別自卑。他憤憤地說道,
「你為什麼要去上學,現在的學校,你又能學到什麼?學三年,三年之後會成什麼樣子。到那時,我們的關係肯定就完了。」
肖華原本十分生氣張藝謀的說法,但是看見他痛苦的樣子,又禁不住心軟。眼見張藝謀害怕她的離開而難過,肖華心中陡然生出幾分感動,便暗衛他,「你別太傷感,我不娶上什麼大學了,再也不提這件事了。」
高考制度恢復以後,肖華想上學的念頭再一次湧動,但只要一想到張藝謀那痛苦的聲音,她又一次打消了這份熱情和期盼。
感情再熱烈,也不應該因為另一半放棄自己的人生。只可惜,那時候還年輕的肖華,並不懂得這個道理。
05、
其實當時還有其他男生在追求肖華,但是肖華卻不顧父母反對,不惜背叛父母,執意要與張藝謀在一起,從某種程度而已,說是「下嫁」也不為過。
經過姐姐、姐夫的勸說,肖華父母才最終接受了張藝謀。而且,由於肖華姐夫的幫忙,張藝謀被北京電影學院破格錄取。
但後面再發生的事情,卻不可避免地落入身體。張藝謀的才華被逐步發掘,肖華卻成了久居鄉下的黃臉婆。張藝謀身上的大男人主義,開始一一展現。
原本夫妻兩人一直住在嶽父嶽母家,肖華父母幫忙照看孩子,而且十分支持張藝謀的事業,可是張藝謀卻故意在廠裡說,他在嶽父嶽母家住得不順心,經常發生口角,要求立刻分得一間房子。
搬入新房後,張藝謀發現肖華保存了戀愛時的書信,強烈要求肖華燒毀一切書信,還索回當年寫的血書。但肖華不捨得,只燒了農村和工廠時期的書信,保留了張藝謀上學四年的信。
當時,肖華動人流手術後,張藝謀只照顧了一天,就外出工作,留下剛流產的肖華一個人。她又要照顧自己,又要照顧幾歲的小女兒,十分悽涼。
但這些生活上的摩擦,還不至於徹底擊毀肖華,真正讓她崩潰的,是一個女人的來信。
06、
1987年,肖華習慣性地給張藝謀洗衣服,卻從衣兜裡掏出一封信,上面寫著,
「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我想結婚,我希望能得到回覆。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在我懷裡可愛極了!我們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幹不完的事。哈哈,你知道我們幹不完的事是指什麼嗎?」
對此,張藝謀直認不諱,以風輕雲淡的口吻說著,「這件事本來也沒想瞞你,到寧夏後,發生了那麼幾次。」
張藝謀害怕自己的事業會被這樁醜聞摧毀,情緒頹廢到極點。原本是受害人的肖華,竟又一次生了憐憫之心,還主動勸他早點休息,別跟身體較勁。
如果說,這封信掀開了悲劇的序幕,那麼,幾日後的一通陌生電話,才徹底戳破平淡生活的假象,讓婚姻這件華麗袍子底下密密麻麻的蝨子,暴露無遺。
肖華連續接到鞏俐前男友楊某的電話
「張藝謀從夏威夷回來了,你知道嗎?」
「知道。」
「張藝謀一回來就去找她,有兩天到處都找不到他倆。他給她買了很多化妝品,首飾。我見到了張藝謀,問他,聽說你愛人很不錯,你這樣做對得起她嗎?張藝謀說,你和他完全是農村插隊時的誤會……」
雖然肖華不曾打算能從他口中聽到張藝謀什麼好話,但這句話還是身上地戳痛了她的心,一連幾日她都在犯心絞痛。
原來,農村那三年美好歲月和真摯情感,在張藝謀眼中,只是一場誤會。那些自認為彌足珍貴的回憶,只有自己深陷其中。
最終,肖華答應了張藝謀的離婚請求,一段曾經幸福美滿的婚姻走向盡頭,徒留瘡痍。
07、
好的感情,一定是兩個人攜手前行、齊頭並進,而不是一方無條件遷就,另一方無底線接受。
那麼,在這段失敗的婚姻,我們作為普通人,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兩性知識呢?不妨一起來探討下。
第一,婚姻本質上是一場交易。
正如馬伊琍所言,「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熱戀時總是容易被愛情衝昏頭腦,但是既然選擇走入婚姻的殿堂,就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思考。如果將時間線拉長,眼前的這個人,是否與你勢均力敵,能否與你攜手一生。
第二,愛人先愛己,永遠不要放棄自我成長。
正如網絡熱語所言,「兩個人婚姻關係的建立,除了一生的相伴,還有貫穿始終的共同成長和你追我逐,這是一種不斷更迭的恆定狀態。」當對方要求你為了他放棄成長的時候,你應該要保持警惕:這份感情,褪去熱戀的眩暈感,還剩什麼?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往期精彩:
紀實散文丨奶奶偷藏了一塊橡皮擦
為了玩差點毀容、氣得爸爸扔菜刀,快來看看這些明星童年有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