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一東北朋友來我這兒玩,來之前就放下話,要讓我「見識見識東北銀民滴yè情」,然後給我帶了數10根大紅腸,一大包自己家醃的酸菜,還有伴手禮若干。
結果就是,我,一個藍方長大的孩子,迅速地掌握了「這老些」一詞的用法。
例:
「這老些」酸菜
「這老些」紅腸
酸菜燉粉條/五花肉啥的我都只是聽過,於是yè情好客的東北銀民給我展示了一次酸菜燉五花肉的做法,所以今天這頓飯是我朋友做,我在旁邊拍的。
比之南方種類繁多的泡菜,東北酸菜始終以大白菜為主,酸菜切成細細的絲之後在水裡稍微漂洗,用手緊緊團成糰子,抓去水分。
每次用都切有些麻煩,所以一次多切些,用不完的可以放冷凍,要用時提前一天放回冷藏解凍。
五花肉跟我身上的肉一樣,別的不多肥肉多,取兩塊放鍋裡,小火逼點兒油出來。自然比用植物油更香。
大蒜拍碎,和薑片(被鍋壁擋住了)下鍋,保持小火,煸出香味。小蔥容易糊,所以後放。
小蔥味道也煸出來之後,放下切小塊的五花肉,炒到肉的表面變色。
加水燒開,把酸菜均勻撕開,撒進湯裡。
放鹽和一粒八角,然後半掩鍋蓋,中火,保持鍋裡沸騰的狀態燜5-10分鐘。
我當時的反應是:「啊?沒了?」,得到的回應是:「沒了。」
酸菜五花肉做法多得很,先把五花肉汆好切片的,事先切薄片再炒的…朋友跟我說:「就一家常菜,整那些沒用地噶哈,咋整咋好吃就咋整,你想咋整就咋整!」
回應樸實無華,紮實的五花肉和酸菜入口的瞬間又讓我深刻感受到了東北銀民滴yè情。
請我喝杯快樂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