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進。—— 巴金
俗語就是指民間流傳的通俗語句的意思,他其中蘊含著很多看似淺顯的道理,這些道理之所以流傳這麼久,就是因為這些語言通俗易懂,而且往往能引發人的思考使人警醒,是民俗文化的瑰寶。其中一句」三十不發,四十不富」更是值得中年人深思。
何為三十不發,四十不富?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有人認為他的涵義是如果一個人在30歲時,他的事業依舊沒有什麼大發展,那麼他一輩子就這樣了,不會有成就的意思。還有人認為三十不發,是指如果一個人30歲了還不醒悟、發奮,那他的四十歲時肯定不會很富有。
這二種觀點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意思,第一種意思表達得比較片面,把一個人的成功單單靠30歲這個分水嶺一分為二,30歲了,如果已經具有一定的事業他以後的生活肯定會很富裕,如果一個人依舊還是很貧窮,那他未來的生活肯定不會富有。
這種想法肯定是以偏概全的一種不太合乎情理的推測,首先無論古今中外,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人,像封神演義裡面的姜尚,有句話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他在白髮蒼蒼的年紀裡才得到了周文王的賞識,難道他沒有成就嗎?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72歲高齡創作西遊記這篇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神話故事,從西遊記裡我們看到了他無窮的想像力,敢於爭鬥、不怕艱難險阻的精神,他的30歲也沒有成功的事業,難道他不值得我們後人尊敬學習嗎?再者,一個人的事業的判斷準則也不能只看重金錢的價值。
還有一個觀點是,30歲是人該發覺醒悟的年紀,富也不僅僅是財富的富有,只人到了成熟的年紀應該做這個年齡的事情,不能一直渾渾噩噩的過一生。其實有關於俗語含義的理解,這就是見仁見智了,不同人不同的理解,俗語的深意也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變化,更能符合時代的發展才行。
作為新時代的即將邁入中年的90後,30歲不成功的人有很多,但不能一味以他們現有的狀態去預估其未來的發展。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在做事情之前進行計劃,努力奮發向上,我相信40歲的我們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將是富有的一代人。
四十如何富?
什麼是富有?這個詞,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些比較看重物質享受的人可能會把富有更多的傾向於物質與金錢,畢竟這是一個經濟發展迅速,物慾橫流的時代;有些經濟基礎比較好的人,對於富有的理解有可能更加偏向於精神世界的富有,幸福感的追求。
人除了需要滿足自己的對物質的需求,還會有精神層面上的要求,只有不會為金錢而煩惱的人才能有更深層次的需求。如何讓自己富有,金錢、知識、幸福、健康、美麗……,這不僅僅是四十歲的夢想,更是每個年齡段的夢想。
這句俗語就給了我們啟發,首先我們要」發「,要發現自己的現狀,認清自己的目前的條件,然後制定合理的目標與計劃,其次我們要」發「,只有發奮努力,畢竟沒有任何的果實是可以不勞而獲的,我們要想成功必須付出努力才行。
然後我們要」發「,要以發展的眼光來不斷地進行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因為能力和成果是成正相關的,我們要有足夠的實力去承擔我們所獲成果的責任與困難;再然後我們要」發「,發明創造雖離我們很遠,但我們也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變,要有發明的意識才能不會被現實的枷鎖所束縛,才能走得更遠。
最後我們還要」發「,發表我們的言論與別人進行交流,閉門造車是不適合當今時代發展的,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不能只在自己的領域,要勇於走出去,勇於交流,這樣你的眼界視野才會是開闊的,而不是逐漸成為坐井觀天的青蛙。
中年人的煩惱
其實三十不發,四十不富,後面還有半句更值得人深思,那就是五十將來尋死路。如果做不好前兩句,到五十的時候,你將面臨很大的危機。雖然在社會主義國家的福利待遇保障下不一定真的影響你的生存,也沒有路有凍死骨的慘景,但是提前做好預防是非常必要的,就比如如何順利度過中年危機這件事。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裡泡枸杞。中年人是一個煩惱比較多的年齡段,上有老下有小不說,也是壓力最大責任最重的時刻。中年危機是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要想安全度過中年、老年,我們不能從中年才開始努力,因為你那時候的精力減弱、學習能力下降不說,責任壓力會是一座座大山壓在你的身上,讓你沒有閒暇的時間。
如何在一開始的時候做好,儘量避免中年危機的出現呢,就要做好八個字,「三十不發,四十不富」,我們要在年輕時即使警醒,激勵自己不斷地奮發向上。除此之外,要想平平穩穩的度過這一階段,最好是做到「三十就發,四十很富「。那時已經很成功的你,不會因物質金錢的原因引發矛盾,不會因事業的失敗而落寞不說,事業的上成功也會給你精神上的無數的激勵,那人生贏家的你當然就會避免中年人的煩惱。
但如果之前的你沒有做得非常好,那麼也不要太憂慮,要以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的面對生活的苦難,並從現在做起,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不要去拿自己去與身邊成功的人進行比較,因為沒有可比性,而且他們的成功不可複製。只有看清自己的現狀,循序漸進地進行努力並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是減少煩惱的良藥。
如何過好這一生?
人生有時讓人覺得漫長,有時又很短暫,有時前一秒還是晴空萬裡下一秒就是閃電霹靂,讓人猝不及防。如何過好這一生,這道題沒有唯一的永恆的答案,每個人的答案都是始於出生終於死亡,而且每個人都不能知道自己答案的分值,所以人生的答案是沒有可比性的。
成功與否是別人給出的分數,是否幸福無憾就是自己的評分。有些人看重別人的評價,忽略自身的感受,有些人只注意自己的感受忽視別人,有些人看似灑脫實則虛偽,有些人斤斤計較因小失大,有些人忠肝義膽留史於丹青,正所謂大千世界裡的芸芸眾生是千姿百態、千奇百怪。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不浪費時間,儘自己的努力活著,我們能做的是協調,協調自己與身邊人之間的關係,爭取做到無愧於心,要想把握好的人生羅盤的方向,請隨心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