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計程車「圍堵」共享電單車,對新生事物要持包容與支持態度

2020-12-26 齊魯壹點

自從共享電單車投入內江市威遠縣以來,便引來計程車司機圍堵。圍堵現場,一計程車駕駛員說:「威遠才多大點?共享電單車進來,我們還怎麼生活?」

計程車對共享電單車圍追堵截,不準共享電單車投放,按當地交警的說法,計程車的行為是對違規投放電單車進行的阻攔和舉報。威遠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袁超則稱,該共享電單車平臺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批准即進行投放。這麼來看,計程車的做法甚至是值得表彰的「正義之舉」。

但共享電單車是運營企業的企業財產,就算運營企業不按規定亂投放,計程車司機也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舉報,而計程車司機的做法是對共享電單車圍堵抵制,這既是對共享電單車造成了破壞,也給共享電單車的運營企業也帶來了損失。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妥,還有故意損壞公私財物之嫌。

在圍堵現場,計程車司機也說出圍追堵截共享電單車的真實原因:因為影響了計程車生意。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很常見。每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必然會對既有秩序造成衝擊,會動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甚至會取代舊事物。因此,容易遭到一些人排斥與反對。顯然,不能因為有人反對,就反對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是否值得接納與支持,要看其是否對社會有益,就算可能帶來一些弊端,只要利大於弊,也要對新生事物持包容與支持的態度。

據了解,這已是該共享電單車第二次在威遠縣遭遇投放失敗,且兩次均是遭到計程車的抵制。這樣的做法顯然不可取。只有各方理性對待新生事物,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對新生事物進行引導與規範,才能促進新生事物健康成長,促進社會進步。

(作者 戴先任)

相關焦點

  • 廣漢:計程車司機怕影響生意,將共享單車扔河裡,網友稱欺行霸市
    現在很多城市計程車司機的生意受影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公交車、私家車等交通工具,已經取代了計程車,而共享單車解決的只是人們「最後一公裡」的距離。真正要跑遠路的市民,是不會選擇騎行共享單車的,而是會選擇坐計程車出行,如果公交車、私家車都阻止上路,相信計程車的生意肯定好。
  • 的哥將共享單車扔進河裡拯救不了生意
    光明時評【的哥將共享單車扔進河裡拯救不了生意】計程車司機拿共享電單車「出氣」的行為固然讓人憤慨,卻也折射出了當前市場環境中的個體困境和深層次矛盾,這些矛盾還不僅僅是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衝突,更有新科技、新經濟發展對傳統行業的衝擊給人們帶來的不適感。 事實上,新事物的出現,正是在倒逼傳統行業迭代和改革。
  • 對於新生事物,我們應該持何種態度呢?
    對於新生事物,我們應該持何種態度呢?新生事物:新模式,新理念,新品牌,新行業……對於以上新生事物,我們應該持何種態度呢?是排斥,堅決牴觸,不包容不學習不了解,當作沒聽過沒見過時候一樣呢,或者甚至嘲笑譏諷排斥呢?微商誕生於2014年初,天使面膜是其開創者。這是一種新興的營銷模式,致力於把身邊的人都傳輸人人可商務,人人商務的渠道新模式。在其剛剛興起的時候,多少人嗤之以鼻,多少人冷眼旁觀。而今天那些參與了微商的微商人他們獲得了什麼?
  • 共享電單車「下縣城」 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圖/視覺中國共享電單車的小城故事:小巨頭與新玩家在縣城相遇「去年以來,我們縣城陸續進來不少共享電單車,現在至少有3家品牌在運營。」家住東部一旅遊城市的陳先生說,目前他所在的城市已有松果、哈囉,以及一家小品牌的共享電單車。其實,共享電單車並不是新事物。
  • 共享電單車重蹈覆轍:新車投放半年就進「墳場」
    無序擴張讓共享電單車這門本來可以賺錢的生意,變得面目全非。跟「禁摩限電」唱反調電單車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只不過誕生之日起就被帶上了枷鎖。上海交通委會同相關部門制定的《上海市規範發展共享自行車指導意見(試行)》首次提出,上海不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北上廣深對共享電單車的態度,其實在其問世之初就已明確:不發展。安全,是城市管理者對電單車持謹慎態度的根本原因。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這也意味著,共享電單車要實現獨立商業運營,對於投放城市的人口密度、GDP水平、人口分布、城市對電單車的容納量等,都必須要進行考察,保證用戶的騎行距離和車輛的翻臺率,來降低成本。共享電單車的前期投入和推廣,是只有巨頭玩得起的「燒錢」遊戲。要在下沉市場,單純通過精細化運營來實現共享電單車的商業化,仍然難度不低。
  • 溫州有哪些共享電單車品牌?
    隨著市民對共享單車接受程度的提高,投放共享單車的企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行車、停車亂象頻出,這在為市民出行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這座城市的管理帶來了新的難題。除了共享單車泛濫成災難管理,作為一個人口大城,面對城市交通的擁堵,也只能採取交通管制等方法來緩解,無法從根源上治理。
  • 共享電單車: 要便捷 更要安全
    原標題:共享電單車: 要便捷,更要安全   幾個月來,共享電單車迅速佔領拉薩城區的大街小巷,使得「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也不會堵車」的愜意得以實現。
  • 共享單車搖搖欲墜,共享電單車也不遠了,北上廣深卻明令禁止
    共享經濟,曾經是很火的一個詞,而共享單車的出現更是將其推向巔峰,那些年,小黃、摩拜紛紛崛起,大牌小牌十幾種共享單車還是有的,最輝煌的時候只要走幾百米就能見到一個共享單車停靠點,新聞也總是討論什麼「共享單車上私鎖、未來的共享行業、是外國羨慕中國的共享單車」之類的。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4%。共享電單車市場價值的釋放迅速吸引各大平臺穩步推進投放布局。而要想在企業林立的市場中爭取一席之地,就要走差異化競爭路線來爭取用戶,並且通過技術服務升級增強用戶粘性,騎電單車就是其中「小而美」的典型。
  • 天津共享單車輪胎「變身」籃球場(圖)
    原標題:共享單車輪胎「變身」籃球場(圖)共享單車在完成服務社會的「使命」後,如何變廢為寶「光彩重生」?4日,隨著天津市市政工程學校利用共享單車、電單車輪胎再生材料新建的籃球場投用,這一答案有了全新的探索與嘗試。
  • 計程車銳減,單車難賣,「共享」車層出不窮……百色城公共出行市場競爭劇烈
    自2017年滴滴出行開通百色接口以來,百色城公共出行市場的「共享」車層出不窮,涵蓋單車、電單車、汽車,手機點單或掃碼就任騎行、隨你坐……截至今年7月,百色城區註冊滴滴出行的車輛約4萬輛,各種單車、電單車約1.5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他們的背後,一場共享電單車的新戰事正在悄然上演。曾經,共享電單車只是小玩家的戰場,但經過三年的洗牌,小玩家所剩無幾,只留下小遛共享、松果出行等頑強活著;如今,由於政策鬆動、盈利可期,美團和滴滴都來攪局,他們要從先行者哈囉嘴裡搶下一塊肉。
  • 一線城市拒絕共享電單車?這些問題才是真·致命
    隨後有不少媒體發出「禁止(共享電單車)在京投放」的重磅消息,那麼一線城市果真對共享電單車徹底關上了大門嗎?實際上早在2017年5月,也就是共享單車如日中天快速鋪開的那段時間,交通部就曾在《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中,就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而在當年8月推出的《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中,也沿襲了意見稿中對共享電單車的態度。
  • 共享電單車熱起來
    共享電單車作為共享單車的升級版,對於消費者來說,使用起來更省力、更便捷;對於運營企業來說,經營起來利潤空間更大。近期,各共享出行企業在不同城市紛紛加大電單車的投放量,有的企業還採取了「減單車增電單車」的策略。 但隨著共享電單車在各地上路,共享單車發展初期出現的問題也相繼出現。
  • 為規範松果共享電單車使用已更換部分 電單車
    為做好松果共享電單車在我市落地保障工作,確保企業落得下,有序經營,我委加大跟蹤服務力度,積極協助企業解決難題,聽取市民反應的「部分學生使用共享電單車時存在不規範、不安全騎行現象(在腳踏板處帶人騎行)」等意見建議,及時反饋及督促企業完善工作措施,確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 深圳人為啥不愛騎共享電單車?
    在安全問題面前提便利都是耍流氓 既然已經拿了長沙和深圳作對比,那還是要從長沙為立腳點,有必要聊一聊長沙共享電單車的現狀。 誠然,共享電單車為市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最近關於它的安全問題也同樣進入到了大眾視野。
  • 人民日報談共享單車:用良好體驗打開市場之門
    >近期,不少有關共享電單車的新聞引人關注。比如,7月10日,首批3000輛共享電單車將在西藏拉薩市主城區投放,消費者無需交押金,掃碼即可解鎖用車;又如,一些大型生活服務網際網路平臺進軍電單車出行領域,有的平臺向富士達、新日等電單車生產企業下了百萬臺共享電單車訂單。我國每天有近5億人通過自行車、電單車等出行。其中,電單車因其續航能力強、購置成本低、速度較快、使用方便,很受人們歡迎。
  • 共享電單車為何一夜之間「銷聲匿跡」了?
    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前些日子很火的共享電單車,最近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以前放電單車的地方變成了一塊空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不光一處,還有很多一二線大城市也是這樣的情況,比如北京、上海和天津電單車的鋪設也是在急劇減少,共享電單車的出現和消失,不像共享單車那麼受關注,「電單車都去哪裡了」?隨著今年6月1日「一盔一帶」政策的發布,讓這個行業陷入「寒冬」之中。
  • 漢中主城區共享電單車消失?城管部門:回收整治 最快下周可正常使用
    昔日中心醫院北門停放密集的共享電單車 如今不見一輛市民滿大街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動車 出行很不方便「昨天中午準備去江邊轉一下,結果下樓後,一輛共享電動車都沒有。平時滿大街都是,可是到了用的時候一輛都沒有。」市民張女士說道。「後來我在美團APP上才發現他們發了暫停運營的公告,1月11日起在漢中主城區暫停運營,原因說的是要回倉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