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單車為何一夜之間「銷聲匿跡」了?

2020-12-23 電動車國際評級

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前些日子很火的共享電單車,最近仿佛人間蒸發了一樣。以前放電單車的地方變成了一塊空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不光一處,還有很多一二線大城市也是這樣的情況,比如北京、上海和天津電單車的鋪設也是在急劇減少,共享電單車的出現和消失,不像共享單車那麼受關注,

「電單車都去哪裡了」?隨著今年6月1日「一盔一帶」政策的發布,讓這個行業陷入「寒冬」之中。北京、上海明確表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與此同時,杭州和天津等其他一線城市中的共享電單車相繼被迫清退。行業慢慢的「下沉」到州、合肥、銀川、長沙等二線城市,與之下沉的是個個巨頭開始在電電單車電池方面開始的發力。

近日,滴滴青桔與比亞迪旗下電池獨立品牌「弗迪」合作,在業內看來,這是滴滴針對共享電單車電池的發力。而在此之前,哈囉與美團均已和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國內電池巨頭在電單車方面達成合作。

共享電單車之所以可以順利「下沉」,也得益於二三線城市政府的支持。據寧夏日報報導,為了倡導市民規範使用和停放單車,提升共享單車管理能力,共享單車將逐步退出銀川市場,更換為共享電單車。 不只是合肥和銀川,湖南長沙、雲南昆明、江蘇鹽城等二、三線城市都明確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 有了政策的支持,巨頭們紛紛摩拳擦掌,向下沉市場進攻。

隨著巨頭們的下沉,不可避免地碰上了原本就在二三線城市發展的小玩家,其中就包括小蜜、松果、小遛、芒果等企業。由此,在長沙等城市中,共享電單車行業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 美團、哈囉和滴滴等行業巨頭為了搶先搶佔市場,紛紛燃起了補貼的戰火。

隨著美團和滴滴的發力,整個市場進入燒錢和拼補貼的競爭之中,同時為了搶佔更多市場,車輛的投放數就必須更多,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虧損。

在佛山,美團共享電單車的訂單達到了100萬,但處於虧錢之中,更不要說其他城市了,當然虧錢的原因除了燒錢搶市場,用戶體驗和運營成本兩者難平衡也是另一大因素。

從現在來看電單車行業的發展真的能一帆風順嗎?它會是一門值得持續投入的生意嗎?各大巨頭誰又將笑到最後?不如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馬鞍山市博望區:重拳整治共享電單車「野蠻生長」
    本月以來,共享電單車正式在馬鞍山市博望區投放運營,仿佛一夜之間,公交站旁、學校門口、小區門外,全部被藍色的共享電單車包圍。共享電單車作為一種新的交通方式,一方面對於便利居民出行、提高交通效率有著明顯作用,但與此同時,共享電單車亂停亂放等新的不文明行為也隨之而來。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共享電單車的試水從三年前就已經開始,在2017年左右,在北京市部分區域,已經有小蜜單車、芒果單車、小鹿單車等品牌的共享電單車進行了布局。但在當年的10月,小鹿單車就宣布暫停運營,成為第一家退出北京市場的共享電單車品牌。之後,在北京運營的共享電單車企業們,也都基本沒有進行過更進一步的規模化擴張。
  • 共享電單車「添堵」 該如何破局?
    據統計,在全市46萬輛共享電單車中,已經上牌的為6.3萬輛,其他均未上牌。目前,長沙市一共清理完近40萬輛共享電單車,清理工作基本完成。記者連日走訪長沙商圈、地鐵站、小區等地發現,目前共享電單車已經大幅「瘦身」。往日共享電單車扎堆停放的一些路段,無牌車已經被全部清走,但在人流密集的商圈違停亂放現象還是時有發生。
  • 共享電單車北上廣「遇冷」 為何能在二三線城市迎來曙光?
    相關監管部門表示,約談的原因是相關共享電單車企業違規投放車輛,且未按照要求對電動車進行登記和信息披露等,擾亂了共享電單車的市場秩序。天目新聞記者發現,此次被約談的共享電單車品牌包括考拉出行、筋鬥雲出行、小遛共享、芒果電單車、蜜步出行、騎士出行等中小品牌。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 共享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共享單車的出現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解決了出行最後三公裡的難題。特別在共享電單車出來後,隨處可見的共享電單車似乎有取代共享單車的意思。走在北上廣深的街頭會有共享單車,但幾乎找不到一輛共享電單車。一夜之間,北上廣深的共享電單車被據在城門外。
  • 共享電單車熱起來
    共享電單車作為共享單車的升級版,對於消費者來說,使用起來更省力、更便捷;對於運營企業來說,經營起來利潤空間更大。近期,各共享出行企業在不同城市紛紛加大電單車的投放量,有的企業還採取了「減單車增電單車」的策略。 但隨著共享電單車在各地上路,共享單車發展初期出現的問題也相繼出現。
  • 「頭盔新規」的執行,會否終結正在萌芽的共享電單車時代?
    這個規定的出臺,讓一些人開始擔心起共享電單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共享電單車行業原本是備受看好的,一方面,相較於共享單車是1-2公裡的短距離代步工具,共享電單車適宜的行駛距離更長,速度更快也更省力。另一方面,相比共享電動汽車,其價格更便宜,也更適合複雜、擁堵的路況。可是,自2016年,共享電單車入局起,其遭遇可謂是一波三折。
  • 共享電單車復活,餡餅or陷阱?
    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雖然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命運卻有天壤之別。在共享經濟火熱的2017年前後,共享單車風靡一時,共享電單車也曾悄悄興起。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共享電單車始終沒有發展起來,當年的「玩家」大多黯然收場,倖存者寥寥無幾。但最近風向開始變了。
  • 美團電單車發布《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超41%電單車...
    DoNews10月15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5日,美團電單車聯合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團隊聯合發布《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數據顯示,41%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平均騎行時速10.9公裡,與共享單車等城市慢行交通出行方式互為補充。
  • 煙臺為何就開發區沒有共享電單車?官方回復了!
    前段時間,有網友在煙臺論壇發帖詢問,「開發區為什麼沒有共享單車?」還有網友說,「開發區沒有共享單車太不方便了,兩個小區打車起步價,公交轉圈,要是有共享單車也就五分鐘的事。共享電動車普遍存在管理無序,亂停亂放情況,特別是在交通高峰期、雨雪季節,共享單車佔用了大量人行道、消防通道、盲道等公共資源。第二從安全性考慮,有的車輛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共享電動車都沒有車牌,不配備頭盔,很多車輛的速度已遠超規定的25公裡,如果駕乘人因為車輛原因發生安全問題或人身傷害不好認定和維權。
  • 共享單車搖搖欲墜,共享電單車也不遠了,北上廣深卻明令禁止
    共享經濟,曾經是很火的一個詞,而共享單車的出現更是將其推向巔峰,那些年,小黃、摩拜紛紛崛起,大牌小牌十幾種共享單車還是有的,最輝煌的時候只要走幾百米就能見到一個共享單車停靠點,新聞也總是討論什麼「共享單車上私鎖、未來的共享行業、是外國羨慕中國的共享單車」之類的。
  • 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
    提到共享單車,不少人會想起小紅車、小黃車、小藍車和至今押金無法退還的酷騎單車,這些共享單車曾在島城風靡一時,而後又在大部分區域銷聲匿跡;今年開始,一種共享電單車陸續在城陽、萊西等地落戶……12月9日,記者在嶗山區走訪發現,這種名為青桔的電單車已出現在街頭巷尾。
  • 不配頭盔不掛牌 「裸奔」的共享電單車或將退出青島街頭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提到共享單車,不少人會想起小紅車、小黃車、小藍車和至今押金無法退還的酷騎單車,這些共享單車曾在島城風靡一時,而後又在大部分區域銷聲匿跡;今年開始,一種共享電單車陸續在城陽、萊西等地落戶……12月9日,記者在嶗山區走訪發現,這種名為青桔的電單車已出現在街頭巷尾。
  • 共享電單車項目如何?能否加盟代理?
    共享電單車項目如何?能否加盟代理?據悉,由於騎停便捷、收費合理、低碳環保,近年來共享電單車成了越來越多市民的出行選擇!雖然說共享單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大家更青睞於更省力更快的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單車如今也成為了一項熾手可熱的項目,想代理加盟的人也是與日俱增!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
  • 堆積如山、被清退、退押金難沒有一輛共享電單車能開進北上廣深
    與共享單車不同,「孿生兄弟」共享電單車的消失並沒有引來太多關注。從5月底開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一二線城市的共享電單車鋪設數量也在急劇減少。「似乎在一夜間都不見了」。今年年初,眾多城市的人行道上還停著各色共享電單車,包括藍白色的哈囉、綠色的街兔和黃色的美團電單車。
  • 走下沉、發補貼、拼電池,巨頭們的共享電單車生意還好嗎?
    從5月底開始,北京、上海和天津等一二線城市的共享電單車鋪設數量也在急劇減少。  共享電單車的出現和消失,不像共享單車那麼受關注,但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2020年初,在一二線城市的人行道上,停滿了共享電單車,包括藍白色的哈囉、綠色的街兔和黃色的美團電單車。
  • 共享電單車不配頭盔不掛牌 青島已有使用者受處罰
    原標題:不配頭盔不掛牌,共享電單車「出生」就違規?提到共享單車,不少人會想起小紅車、小黃車、小藍車和至今押金無法退還的酷騎單車,這些共享單車曾在島城風靡一時,而後又在大部分區域銷聲匿跡;今年開始,一種共享電單車陸續在城陽、萊西等地落戶……12月9日,記者在嶗山區走訪發現,這種名為青桔的電單車已出現在街頭巷尾。
  • 共享電單車迎來寒冬,車企紛紛退出北京市場,民眾低成本出行為何...
    相關監管部門表示,約談的原因是相關共享電單車企業違規投放車輛,且未按照要求對電動車進行登記和信息披露等,擾亂了共享電單車的市場秩序。本次約談的企業包括了考拉出行、筋鬥雲出行、小遛共享、芒果電單車、蜜步出行、騎士出行等電單車品牌。
  • 深圳人為啥不愛騎共享電單車?
    大家都是顏值派,丑角請離我遠點, 儘管深圳有各種好,但因共享助力車的缺席,仍成了我生活的一大遺憾。 為何深圳這麼發達的一個城市,就偏偏沒有共享助力車呢? 歡迎進入小許的個人工作室,探究事物背後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