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倪海廈老師中藥篇——四逆湯和麻黃湯回陽救逆之差異

2021-02-22 漢唐經方再傳承

學醫五載,緬懷倪師,恩師聆訓,如在耳邊,回首學期,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倪師《天紀》以盜聖盜拓的「盜亦有道」詮釋何為「聖智仁義勇」。望而知之謂之聖、知時機者謂之智、一馬當先謂之勇、捨身斷後謂之義、分均合理謂之仁。

倪師以一生之言行詮釋為學之道、為人之道、為師之道。《師說》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今之世,倪師幾乎以一己之力護佑經方之傳承,令中醫回歸至以臨床療效為第一準則的正確軌道上,此倪師畢生之大智、大義、大勇也!令無數有志學醫之士重見經方之光輝,令無數中醫愛好者不在迷惘中困惑。其善重於泰山,其慈恩於父母,其悲同於菩薩,其德與日月爭輝!《道德經》云:亡而不死者壽。倪師雖已故去,其壽(傳承)與天地齊肩!

經方自古傳於天

倪師恩德重於天

傳承之境難於天

弟子矢志向於天

鄙人不才,無緣得見倪師本人,未曾於其足下學習。但有緣得聞倪師課程,鬥膽以倪師之教誨及本人淺薄之經驗淺釋四逆湯和麻黃湯回陽救逆之差異,以敬老師在天之靈,護佑經方發揚光大。願與有緣之經方愛好者分享麻、桂、姜、附、白虎(石膏 )、硝、黃,遂、戟、芫花之藥效。與有志於經方之士共同討論學習分享。

在經方觀念裡,麻黃湯和四逆湯都可回陽救逆,其差別如下三圖所示:

圖一為正常心率

圖二為適合麻黃湯心率

圖三為適合四逆湯心率

        

醫聖仲景《傷寒論》治療疾病以行陽為法則,何為行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的狀態就是行陽(生生不息)。類比於人的身體,五臟六腑的代謝動能是陽,通過新陳代謝形成的純營養以及代謝物是陰。經方治療疾病的理論基礎是通過藥物刺激恢復人體各個器官的動能,從而達到治病的原理。行陽具體的觀念詳見《假若倪師海廈尚在人世間》

麻黃和附子回陽救逆的藥理如上圖所示,心率降低心跳很慢適合用麻黃湯回陽救逆,心跳沒有力量,脈搏微細欲絕,則用四逆湯救逆。

麻黃在《神農本草經》中為發汗要藥,其原理為增加心跳頻率使人發汗。麻黃藥效確切說是發陽,所以麻黃湯又稱返魂湯,在心率低下甚至於沒有心跳的時候使用麻黃湯的效果要比四逆湯更好。

附子在《神農本草經》中本為回陽救逆要藥,其原理為增加心跳力量。近代《本草》典籍中,對附子的解釋大多為附子炮製過之後毒性降低,藥效降低。以倪師之臨床經驗解釋則不同。炮附子固表虛(俗稱陽虛),盜汗、自汗者使用金匱腎氣丸之藥理則取炮附子固表虛之藥理。生附子去裡寒,因心臟動能不夠導致的心衰則用生附子回陽救逆,此為四逆湯選用生附子之藥理。

註:炮附子與龍骨牡蠣固陽之差別——炮附子固陽大多在治療陽虛汗出時使用,龍骨牡蠣大多在治療虛陽外越汗出時使用。炮附子可與龍骨牡蠣同用。

桂枝在《神農本草經》中的藥效為發汗、降衝逆等等。其藥理在心臟功能正常情況下,可增加動脈血液輸出量,從而達到治療效果,從桂枝湯,桂枝甘草湯、苓桂術甘湯、桂苓五味甘草湯等等湯方之治療療效中都可體會到桂枝增加動脈血液流動速度之藥性。

乾薑溫中祛寒,乾薑主祛上焦中焦之寒、附子主祛下焦之寒。生薑發散中焦之水、並有發散藥效之作用。

肉桂、附子、硫磺(硫磺色黃,入三焦,行水道。)為補命門火、驅寒之要藥。三者藥效差別詳見倪師《神農本草經》附子篇。

甘遂、大戟、芫花為逐水要藥。正常之人,水化於氣,布行周身,循環不止,周流不息。陽氣不足,則水不化氣,停於體內,進而產生的各類水飲症狀,嚴重者可見各種癌症腹水,水不去則陽不行,故去水即是行陽。

石膏為祛熱要藥,藥入氣分。使用時機為但熱不寒症。黃連、黃芩等藥物入血分祛熱,寒熱並發時仍可使用。附子瀉心湯、乾薑黃芩黃連湯都是寒藥熱藥可同時使用的明證。

大黃、芒硝多在實熱淤堵時使用。從大承氣湯、大陷胸湯可見經方急下存陰的治療法則。

 

註:腫瘤形成之主因:體寒則陽氣不行,陽氣不行,久則有淤。以生活常識觀念舉例,雞肉燉蘑菇在有溫度之時,湯不凝固。冷卻之後,湯則凝固。腫瘤形成原因大致相同,因寒致淤。消除淤積腫塊的當務之急就是祛寒。然而祛寒藥物僅有附子、硫磺。寒冰(腫瘤)化水(祛寒)只能用火(硫磺、附子)升溫才能使其快速融化,達到治療效果。用手取暖溫化(溫藥溫補)則耗時甚久,久則病人元氣脫矣。腫瘤後期多見積水之症、水去才能行陽。所以大多重症都以祛寒、祛水為治療第一要素。

例:西醫觀念認為高血壓患者需每天服用降壓藥,經方中醫觀念,辯證論治即可治療高血壓,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白虎湯、小柴胡湯加桂枝茯苓丸、真武湯等方劑都可在短時間內治療高血壓,遠離長期服用降壓藥帶來的副作用。真武湯可治腎陽不足引起的高血壓、亦可治腎陽不能化水引起的小便不利(膀胱疾病)。

 

當今之世,經方沒落,世人對經方並不了解,更不知其療效。倪師之偉大在於以臨床實踐為基礎,向世人展示經方療效之神奇,予絕症患者以生的希望,予後代學醫人士以寶貴的臨床經驗。

醫聖仲景著書不立病名,乃慈悲之心,不欲病患承受更多恐懼也(例如患者被診斷癌症所承受的恐懼)。也因不立病名,使中醫最準確的臨床診斷典籍《傷寒論》《金匱要略》變得晦澀難懂,理論和實踐難以建立清晰的聯繫。而倪師注釋的經典能夠讓學醫人士在學習理論和臨床實踐的過程中如照明鏡,如臨親地,從而快速建立清晰有效的連結。

 

娑婆世界娑婆身,

病理難辨假與真。

若得明了娑婆意,

健康無礙自辨分。

願天下人智慧明了,不為病理迷惑,一生得遇明醫!

願天下人身體永安康,遠離病苦!

願天下患者得遇明醫,免受手術之苦!

願天下患者得遇明醫,免受化療之苦!

願天下患者得遇明醫,免受長期病痛之苦!

願大醫者精誠,心中一念、唯治病救人爾!

 

倪師已仙去,但精神永留存!輩當以倪師精誠大願為念,敢用經方,妙用經方,讓中醫學在當今之世煥發出勃然生機!

 

相關焦點

  • 經方應用之四逆湯醫案
    今腎陽衰不能溫運,以至四末厥冷;陰寒內盛,不能腐化水谷,故下利清谷;陰寒上逆,所以嘔而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因此,法當回陽救逆。 方義 本方主治少陰陽虛陰盛之四肢厥逆,故方名四逆。方中生附子入腎經,為溫腎回陽之主藥;乾薑溫脾散寒,以壯後天之本;炙甘草健脾益氣,以資化源。三藥合用,共奏回陽救逆,溫補脾腎之功效。 臨證要點 主症:四肢厥逆,身跪惡寒,自利而渴,小便色白,脈微細,但欲寐。
  • JT叔叔慢慢教-193-當歸四逆湯
    我們來看當歸四逆湯,條文我們先順一下,因為《少陰篇》的當歸四逆湯的條文是桂林本獨有的,在宋本《傷寒論》裡面,當歸四逆湯第一次出現是在《厥陰篇》,不是在這裡。不過我覺得《少陰篇》有這一條也好。它說「少陰病,脈微而弱」,首先同學記得一件事,當歸四逆湯證的人是有「標準脈」的,就是那個脈,細到你幾乎把不出來,也就是這個脈隱隱約約的快沒有了,那個時候你要先想到當歸四逆湯。
  • 四逆湯類方及附子類方二
    四逆湯類方及附子類方(二)一、四逆湯類方1、大回陽飲方源:吳氏經驗方
  • 經方應用之通脈四逆湯醫案
    由於陰陽格拒證勢危重,複雜多變,故除主症外,又多有或然症:陰寒凝結,脾絡不通則腹痛;陰寒犯胃,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則乾嘔;虛陽上浮,擾及咽部則咽痛;陽氣欲絕,下利至甚,無物可下,陰液將竭則利止脈不出。此證較四逆湯證危重,如進一步發展則會陰陽離決,已非四逆湯所能勝任,需大力回陽,急驅內寒,故用通脈四逆湯破陰回陽,通達內外。
  • 《中草藥常識》附子的功效與作用: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附子圖片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溼。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溼痺,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本品歷來認為具有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的作用。現已證實,其藥理作用為;1、強心。能增強心力收縮。在厥逆(休克、心功能不全)時,通過附子的強心作用,改善全身循環功能,從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
  • 小洋人學醫記||回陽救逆附子06
    淡附片長於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陰寒水腫,陽虛外感。亡陽證:本品能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陽虛證:本品辛甘溫煦,有峻補元陽、益火消陰之效,凡腎、脾、心諸髒陽氣衰弱者均可應用。
  • 中草藥材 | 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溼!
    藥理作用:本品歷來認為具有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的作用。1、強心。能增強心力收縮。在厥逆(休克、心功能不全)時,通過附子的強心作用,改善全身循環功能,從而救治心血管功能不全。有效成分為非生物鹼部分,前煮後一般不破壞,仍保留強心作用。2、鎮痛。實驗證明,烏頭礆的分解產物有一定鎮痛作用。3、抗炎。
  • 附子:回陽救逆散寒止痛功效多
    附子:回陽救逆 散寒止痛何錢  何苗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 【心陽虛驚狂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原文: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主之。
  • 每日學一方【回陽救急湯】
    回陽救急湯《傷寒六書》[組成]
  • 脈沉無熱但欲寐 溫腎回陽四逆湯
    脈沉微細,標誌陽氣大虛,隂寒極盛,故治當急溫之法,方宜四逆湯,遲則有亡陽之變。少陰病,但欲寐,脈沉者,若無發熱、口燥之證,則寒邪已入其藏,不須遲疑,急溫之以四逆湯,消陰助陽可也。本條據脈論治,提出「急溫之」,寓有抓住時機,早期治療的積極意義。因脈沉而微細,已經顯露少陰虛寒之本質,所以急溫之,以救其陽,若不及時使用溫法,就會延誤病機,吐利、厥逆等證勢必接踵而至。
  • JT叔叔慢慢教-238-桂枝救逆湯方 半夏麻黃丸方
    《金匱要略》【16.12】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桂枝救逆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牡蠣五兩(熬) 龍骨四兩 大棗十二枚 蜀漆三兩(洗去腥) 右為末,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 牡蠣湯方證
    牡蠣湯方:牡蠣(熬)四兩,麻黃(去節)四兩,甘草二兩,蜀漆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黃,去上沫,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二升,溫服一升,若吐,則勿更服。〖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黃湯加牡蠣、蜀漆而成。甘草麻黃湯用於表實無汗。蜀漆,即常山苗,《本經》稱其「辛平…主瘧及咳逆寒熱,腹中癥堅痞結」,為有力祛痰逐飲藥。牡蠣,《本經》稱「味鹹平…主傷寒寒熱」。
  • 吳佩衡:中藥十大主帥
    此方,將乾薑加倍為三兩,名通脈四逆湯,治少陰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以寒水侮土,木鬱賊脾,是以下利,脾陽頹敗,四肢失溫,是以厥逆。經氣虛微,是以脈微欲絕。姜甘附子溫補裡氣,而益四肢之陽也。鄭欽安曰:「按四逆湯一方,乃回陽救逆之主方。世多畏懼,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
  •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中藥的十大「主帥」
    其母根名四川烏頭,體質已粗老而輕鬆,其效用只能驅風逐寒,不似附子體重粉質多而能回陽救逆也。其實附子只在煮透,不在制透,故必煮到不麻口,服之方為安全。現在一般應用,除附片外,尚有一種生鹽附子,效力更大。其驅逐陰寒,回陽救逆,可用生附子。用之以溫暖水寒,補命門真火,回陽生津,則用熟附片。其作用小有差別,臨床時應分別使用。
  • 零基礎學中醫第31期: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記錄|我的中醫人生(38)2018.06.08 星期五 作者:燕子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桂枝10g
  • 倪海廈講中藥:附子
    硫磺呢,黃色的,顏色不一樣,專門入三焦,上焦、中焦、下焦,入奇恆之腑。腦瘤,腦部的奇恆之腑,臟腑之間的奇恆之腑,還有人呢,是中了五金的毒,銅鐵中毒,用硫磺可以解五金的毒。附子生附子硫磺呢,是有不同的時機。生附子,兩個腿不力,不良於行,我們會用,硫磺的人,兩個腿也是不良於行,也會使用硫磺。你說,老師差異在哪裡呢?硫磺是黃色的,附子是黑色的。
  • 全解: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四逆散
    仲景書中以柴胡為主要的配方共八首,其中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柴胡桂枝湯,柴胡龍骨牡蠣湯四者,皆屬小柴胡湯的加減方,茲所討論者,為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薑湯,四逆散等四主方依次述之於下。
  • JT叔叔-少陰篇講記之通脈四逆湯
    可是我們真的在臨床上遇到這種相當嚴重,陽氣要脫的戴陽病的時候,標準的打法還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湯的藥性比較夠,一方面附子跟乾薑都比較多,另外它到底是有甘草的方子,因為遇到這樣症狀的人,他差不多就要心臟衰竭了,而通脈四逆湯的藥物組合,以今天的臨床來講,就是用來救心臟衰竭的方子,像大陸的李可老中醫,他破格救心湯用藥的方法,差不多就是從這個方子衍化出來的。
  • 少隂脈微但欲寐 回陽救急四逆湯
    少隂脈微但欲寐   回陽救急四逆湯江蘇省無錫市華源中醫養生堂王曉雷主任 少陰包括手少陰心和足少陰腎。太陽和少陰為表裡關係,若正氣虛衰,太陽之邪最易陷入少陰,故有「實則太陽,虛則太陰。」之說;太陰和少陰有母子關係,火能生土,當太陰脾陽虛嚴重時,則累及腎陽,而為脾腎陽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