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沒被洗腦日本師團,別人打仗他們撈金,投降時還近乎整建制

2020-12-22 謙謙談歷史

自古以來能夠在戰場生存下來的是十之八九,而部隊能夠在戰爭整監製的保存下來更是少之又少,特別是在熱武器時代,能夠在戰場上全身而退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二戰當中,作為亞洲最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其整體實力僅次於美國,再加上武士道精神和軍國主義的洗腦下,日本人個個都以效忠天皇為榮,最終爆發了日軍侵華戰爭。

經過洗腦的日本人,他們認為效忠天皇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即便為此付出生命也是光榮的,因此,在天皇的號召下日本舉全國之力發動了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但是日本眾多軍團當中,有一個軍團非常的奇葩,他們並不以效忠天皇為榮,而是反其道而行,遇到戰爭就躲,上了戰場就跑,在投降的時候卻非常積極,也是日本唯一一個滿建制投降的軍團。

這個師團便是大名鼎鼎的大阪師團,我們都知道日本的人口本身就比較少,再加上在戰場上損失慘重,最後不得不在國內強制徵兵,而大阪師團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小販,做生意還行,但是要讓他們去拼命很顯然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他們的頭腦都非常的靈活,洗腦對他們也沒有任何的作用,他們的目的就是活下來,對於軍功什麼他們根本不在乎。

大阪師團雖然毫無戰績,但是收藏武器裝備可是一絕,每當要打掃戰場的時候,大阪師團都會主動請纓,表現得非常積極,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在把有價值的武器偷藏起來,然後拿到黑市上去賣,從中牟取暴利,即便沒有機會打掃戰場,也會偷偷的把倉庫中的武器拿出去賣,上級詢問的話直接說丟失了,因此,大阪師團的士兵都非常的富有。

隨著大阪師團在戰場上的敗績越來越多,上級也知道派不上用場,便直接把他們負責警衛工作留守後方,不過,如果遇到前線告急的情況,他們還是要上前線的,不過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壓根起不了任何的作用。

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時候,大阪師團是第一時間上交了武器,他們都想拿著錢第一時間回家享福,而大阪師團也成為在整個戰爭中唯一整建制投降的軍隊,只有數十人在戰場上犧牲,而其它師團基本上都是折損過半,甚至全軍覆沒。雖然這件事情被日本軍部曝光了,整個日本都以大阪師團為恥,但是他們卻不以為然,本身也不是上戰場建功立業的,只要還活著一切都是值得。正是因為他們的消極怠戰,才避免了他們犯下滔天大罪。

相關焦點

  • 熊本師團,二戰中日本陸軍最能打的部隊,卻在太平洋全軍覆沒
    第六師團是日本陸軍精銳,其不僅僅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更是日本明治時代初建新式陸軍時的六大師團之一,由日本六大鎮臺中的熊本鎮臺改編而來,所以也稱熊本師團。
  • 日本窩囊廢師團,一上戰場就裝病,行為奇葩但深受大本營的寵愛
    後來等到他們上了戰場後,硬是鬧了不少笑話,徹底淪為所有人眼裡的「窩囊師團」。1939年,日本與蘇聯在諾門坎地區打了起來,大阪第4師團與仙臺第2師團接到了增援前線的命令。仙臺第2師團只用了4天就趕到了前線,結果被蘇聯揍得落花流水。而大阪第4師團卻在接到命令後開始了戲劇性的表演。這群「精英」一個個裝病,後來在聯隊長的親自「診斷」下才勉強出發。
  • 二戰時期,日軍大阪第四師團戰績並不差,為何卻被稱為是懦夫?
    當然,第四師團在日本國內名聲不好的也不僅僅是因為被地域黑,其軍隊有些時候的作風,確實和當時的日本軍隊有些不一樣。在二戰時期,這支軍隊打仗,很少會有像其他日本軍隊那樣不要命的打法,他們往往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算了,談不上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更談不上為天皇盡忠。
  • 二戰日本最奇葩的將軍:不愛打仗愛開荒種田,讓十萬日軍發家致富
    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將領,估計每個人都不會有任何好印象。但今天我要說的這個二戰日本最奇葩的將軍只能用「怪」來形容: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動員部屬開荒並耕種土地,在他之下的10萬多日本士兵也因此發了大財。
  • 二戰時消滅一個日本師團有多困難?中國的戰鬥力這麼差嗎?
    二戰時消滅一個日本師團有多困難?中國的戰鬥力這麼差嗎? 師團,是近代日本陸軍的主要作戰單位之一,是日軍最基本的戰術兵團。二戰時期,日本組建了170多個師團,其中有50多個分布在中國戰場。
  • 二戰風雲,別具一格的大阪師團
    而大阪師團接到命令後,半天也沒集合到一半的人,師團聯隊長納悶了,問下屬為什麼只有這麼點人,下屬說:「軍營中有惡疾,大部分人病倒了。」這下這聯隊長更納悶了,前倆天還好好的人,怎麼就全病倒了。趕緊到兵營去看看。一到兵營問軍醫才知道,根本就不是什麼惡疾,無非是頭痛 咳嗽 崴腳什麼的。這擺明就是不想上前線,在這裝病。這下把聯隊長氣急了,把白大褂一穿直接親自坐診,給他們看病。
  • 為什麼日本人在中國打仗時,如同禽獸一般?看看他們的妻子就明白了
    在我國歷史上曾經經歷過一次非常慘痛的戰爭,這便是由日本國家對我國發動的侵華戰爭,這場戰爭總共持續了8年的時間,最終以中國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而結束,但是如果不是因為美國不痛不癢的往日本國家投了兩顆原子彈的話,可能留給中國無辜百姓們戰爭的沉痛的時間還會更長!
  • 二戰時期,俗稱「大阪師團」的日本大阪第四師團,真的是窩囊廢?
    唯有大阪師團,光榮實現了「零玉碎」!不僅「怕死」,大阪師團還經常倒賣軍需物資,這在二戰時期的日軍中也是極其罕見的。把軍需物資倒賣給商人牟利已經算是最「保守」的了,大阪師團一些「膽大」的軍官甚至敢把軍需物資倒賣給抗日武裝!
  • 二戰時期日軍六個「海洋師團」結局,有的全軍覆沒,有的順利投降
    對日本軍隊或者二戰戰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軍陸軍的基本編制是「師團」,舊日本帝國陸軍的師團分為甲種師團(常指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和乙種師團。前者採用四四制編制,約15,000至20,000人,人數多、裝備好、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後者採用三三制編制,約10,000人,裝備一般、戰鬥力較甲種師團為弱。
  • 日本投降的前一天,發生了什麼驚心動魄的事
    011945年8月15日,東京時間中午12點,無數日本民眾守候在收音機前,聆聽裕仁天皇的「玉音放送」。可他們聽到的卻是天皇發布的《終戰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有的日本人流下了眼淚,有的如釋重負,也有的人選擇了自殺,為軍國主義的失敗陪葬。而中國、美國、蘇聯、英國以及東南亞各地的民眾,聽到這個消息時,無不感到歡欣鼓舞。
  • 日本無條件投降始末,投降前,日本首相一直在打太極,就連岡村寧次也...
    ,而是來自日本民間,在日本民眾食不裹腹,但在軍部洗腦下仍然狂熱地支持戰爭,推著這個快要散架的小破車向前奔跑,雖然很艱難,但卻沒有來自內部的抵抗,如果這時突然宣布投降,結束戰爭,民眾會不會適應,會不會引起社會動蕩?
  • 軍史秘笈:二戰中日軍照貓畫虎的「海洋師團」全記錄
    二戰的日本陸軍最初有常備師團、特設師團、警備師團等編成,1942年改為「三單位制」之後又分出來甲種、乙種、丙種等師團類型,而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又模仿美軍的海軍陸戰隊步兵師,搞出來奇葩的「海洋師團」,那麼這一類型的師團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 日本最悲催的師團長,在日本投降的當天,被自己人打死了
    但有一位日本師團長卻死得比較有趣,明明天皇都已經決定要投降了,他卻在詔書宣讀前不久被人打死,且還是在日本本土被自己的手下打死!死在中國戰場的兩名日本師團長他的名字叫做森赳,當時是近衛第1師團師團長,主要職責是負責日本天皇安全、警備宮城,也可以理解為古代的御林軍。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必然是深受信賴,旁人巴結還來不及,為何會遭遇不測?其實這要從日本投降說起。
  • 二戰日軍六大總軍之關東軍,全面抗戰中每年師團變化及投降時序列及...
    日軍投降時在現在遼寧境內駐軍,標註僅指指揮部,下同 【關東軍】 關東軍是舊日本帝國時代存在的1919年4月,日本將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將原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升格為「關東軍司令部」,實行所謂軍政分治。從此,關東軍正式命名。
  • 二戰日本最幸運的師團,「幸運」背後卻是蔣介石的決策失誤
    舊日本陸軍師團是多兵種集成作戰單位,編成充實飽滿,齊編時可達2萬多人。師團裝備精良,士兵所受訓練也相當刻苦殘忍,因而戰鬥力極強,抗日軍民為抵抗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但卻有一個番號排在前列的常備師團,卻非常「幸運」,沒有被派到中國內地作戰,也沒有派去太平洋島嶼上送死,師團大部分人在整個二戰期間,居然沒有參加過一次戰鬥,最後在中國臺灣島上迎來了日本的投降,這個師團,就是第12師團。
  • 日本「奇葩」師團:愛好和平,不效忠天皇,戰場上最愛跑路
    1942年4月,大阪師團同第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師團一起對科雷吉多爾要塞發起最後攻擊。這一仗,大阪師團一反常態地進行得非常順利。他們用炮火和佯攻消耗美菲軍的彈藥和戰鬥力,最終消滅和俘虜了6.5萬敵軍,圓滿完成了任務,讓巴丹半島的美菲軍全部投降。此戰給該部隊帶來了極大的榮耀,在故鄉大阪和日軍中的名氣變得更大了。
  • 乙種師團差距有多大?18師團堪比甲種師團,106師團被銷番號
    從19世紀末開始,日本便已經有了對外擴張的野心,由於日本本身是一個島國,資源太少為了他們的生存,他們就選擇了對外擴張這條路,而好巧不巧的是,當時正值我國清朝時期,中華文明幾千年領先世界,可是在清朝時期由於統治者的愚昧無知最終在世界上落了後塵,先是有鴉片戰爭,再是有《天津條約》,最終在1894年,甲午海戰之中,清朝輸給了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而日本也是靠著清朝的這筆賠款成為了列強
  • 打仗時不能殺死對方跳傘飛行員,日本不遵守自食惡果
    步入現代以後,制空權顯得越來越關鍵,不少國家都紛紛開始研製更先進的高性能戰機,可是因為這畢竟是件耗時耗力的事情,只有強國才能真的將其研製成功,所以很多國家都沒能在這個領域取得進展,在意識到這點以後他們就選擇了從大國引進戰機,但是國家光有了戰機還不行,還需要有優秀的飛行員。
  • 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處死了19萬日本侵略者,日本至今後怕
    文|唯一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處死了19萬日本侵略者,日本至今後怕 讀者朋友們好,今天小編又為大家帶來了新的歷史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作為戰敗國,無條件投降。日本投降後,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接受了,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此事。然而,有一個國家拒絕了日本的投降,並且殺死了十九萬的日軍,這是什麼原因呢?
  • 彈盡援絕時,東方人選擇戰至最後,西方人都會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不僅中國有此文化日本也有,而且日本將這種文化發揮的有過之而無不及,近乎瘋狂,從二戰時期日軍表現出來所謂的「武士道精神」就能看出,戰場上的日軍往往集體陣亡,很少會有投降或者倖存者。但是西方人在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時候很少會選擇戰鬥至死,他們更多的講究契約精神、忠於職守,但是缺乏為國犧牲的精神。在大多數西方人眼裡,軍人只是一種職業,沒有必要獻出生命,只要完成和工資相對等的工作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