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頭:春天野菜香,美味好時光【春鮮之二】

2021-02-17 海吃會

記錄新生活,傳播老滋味!


陽春三月,春風拂面,萬物復甦,生氣盎然。對於吃貨來說,此時正是品嘗春天的好時光,對於像香椿、馬蘭頭這樣的應季食材,萬萬不可錯過。

作為春鮮之一的馬蘭頭,又名馬蘭、馬萊、馬郎頭、紅梗菜、雞兒菜。

長大後的馬蘭-馬蘭花

因馬蘭的花朵類似小雛菊,福建廣東通稱路邊菊或田邊菊。南方民間叫雞兒腸。又因生長能力強,湖北、四川、貴州、廣西通稱魚鰍串、泥鰍串、泥鰍菜,雲南稱蓑衣蓮等。

馬蘭頭也稱「 馬藍頭 」。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四:「有馬藍頭可食。按《爾雅·釋草》:『葴,馬藍。』郭璞註:『今大葉冬藍也。』俗以摘取莖葉故謂之頭。」

袁枚(1716年3月25日

-1798年1月3日)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汪研香司馬攝上海縣篆,臨去,同官餞別江滸。村童以馬攔頭獻。某守備賦詩云:『欲識村童攀戀意,村童爭獻馬攔頭。』馬攔頭者,野菜名。京師所謂『十家香』也。用之贈行篇,便爾有情。」章炳麟《新方言·釋植物》:「﹝馬藍﹞今人摘食其芽,謂之馬藍頭。」

馬蘭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有時略帶紅色,葉脈通常離基3出,表面粗糙,兩面有短毛,春天摘其嫩莖葉作蔬菜稱馬蘭頭,嫩葉嫩莖的採收期主要集中在2~4月份。

馬蘭廣泛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部。中國各地極為常見,以長江流域分布較廣,江浙皖一帶較為多見。也分布於朝鮮、日本、中南半島至印度。在美國,馬蘭頭只生長在夏威夷州。

馬蘭性喜肥沃土壤,適應性廣,抗寒、耐旱亦耐澇,生活力強。生長於林緣、草叢、溪岸、菜園、農田、路旁。海成吃成海年少時,常和父母去田野採摘。

馬蘭開花二十一

那時候,女孩子們跳皮筋時用的一首歌,就是關於馬蘭花:「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

馬蘭頭性味甘、平、微寒,無毒。成分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有機酸。具有清熱利溼、止痢、消炎、解毒等功效。孕婦慎服。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馬蘭頭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均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強力抑制作用,因而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

我國歷代名家對馬蘭頭的食、藥用價值多有記載。《本草綱目》中記載:「馬蘭頭能散血消腫,利筋滑胎,解毒通麻。」並稱「南人多採汋曬乾為蔬及饅餡。」

《本草正義》:「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凡溫熱之邪,深入營分,及癰瘍血熱,腐潰等證,允為專藥。內服外敷,其用甚廣,亦清熱解毒之要品也。若謂其破宿血而生新血,則言之過甚矣。」

清朝趙學楷《百草鏡》中也有 「馬蘭氣香,可作蔬」的說法(《百草鏡》原書早佚,賴其胞兄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收錄)。

清代王士雄(孟英)1861年所撰《隨息居飲食譜》中稱馬蘭「甘辛涼,清血熱,析酲解毒,療痔殺蟲。嫩者可茹、可菹、可餡,蔬中佳品,諸病可餐。」

食用馬蘭,最好在二、三月間。萬物清淨之時,獲取的馬蘭頭,氣味清新。而穀雨之後,已無嫩頭,氣味也清香缺失矣。

中國人發現馬蘭頭可以入饌的歷史,應該很久啦。陸遊在《戲詠院中百草》中寫道:「離離幽草自成叢,過眼兒童採擷空。不知馬蘭入晨俎,何似燕麥搖春風?」

《西遊記》中第八十六回,也曾記載唐僧師徒在一個樵夫家裡吃了多品野菜,「爛煮馬藍頭,白汋狗腳跡。」

下酒菜,酷愛馬蘭頭

「 老樹畫畫 」

儘管時光變遷,馬蘭頭的最好的吃法,還是做涼菜。清代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後食之,可以醒脾。」

馬蘭頭拌香乾

當代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美食人生》對馬蘭也有記載,寥寥數字,春天裡的幾道野菜就一起鮮活起來:踏青挑菜,是很好的風俗……枸杞、薺菜、馬蘭頭用開水焯過,加醬油、醋、香油涼拌……有詩人說「這是吃春天」。

馬蘭頭拌香乾

馬蘭頭拌香乾具體做法就是:把馬蘭頭用開水燙熟擠幹切細,拌以細鹽、味精、糖、碎香乾丁,再淋以麻油,裝盆就成了精緻的時令下酒小菜。

馬蘭頭豆腐羹

馬蘭頭肉圓子湯

馬蘭頭的吃法頗多,除了和豆乾涼拌,也可以做成馬蘭頭拌海帶、馬蘭頭拌螺肉等菜餚。還可以和豆腐、豬肉一起做成馬蘭頭豆腐羹、馬蘭頭肉圓子湯。

清炒馬蘭頭

馬蘭頭炒雞蛋

清炒馬蘭頭、馬蘭頭炒雞蛋、馬蘭頭炒鴨蛋、馬蘭頭炒豬肝,各具特色,味道也不錯啊。

馬蘭頭青團

馬蘭頭青團,可惜我還沒有吃過!

馬蘭頭幹燒肉

馬蘭頭曬成乾菜後,可以隨時嘗到春天的味道,以和豬肉一起紅燒最佳。

野生和大棚馬蘭頭區別圖

最好,海成吃成海提醒列位注意的是,馬蘭頭有紅梗和青梗之分,青梗主要為大棚馬蘭頭,紅梗才是野生馬蘭頭(相關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

人生要快意,吃好樂下去!


識別二維碼,關注海吃會!

相關焦點

  • 春食野菜:春天裡最不可辜負的美味
    野菜種類繁多,古書中多有記載,家中老人們說起來,也往往如數家珍。但是對野菜的紀錄往往零散混亂,最成系統的,恐怕還是南京人口中的「七頭一腦」了。「頭」指的是嫩莖葉等植物的新生部位,南京傳統的「七頭」分別指的是枸杞頭、馬蘭頭、薺菜頭、香椿頭、苜蓿頭、豌豆頭、小蒜頭,而蕨菜頭則也成為新興的野菜;「腦」則是稱呼菊花腦。
  • 春天的野菜賽過肉
    春天萬物復甦,花草先知。中國人吃飯講究時令,因此,春天的限定野菜成了比肉還矜貴的美味。全國還有哪些好吃的野菜呢?
  • 據說,江西人在春天最愛吃這9種野菜!快來感受一下春天的味道吧~
    在大廚的手中,一棵棵普通的野菜,變幻成各種美味佳餚,給春天增加更多味蕾的體驗。春在玉山,薺菜元子、涼拌薺菜、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豆腐羹。香椿應該算得上是野菜中的貴族,因為產量不高的原因,菜市場都是論多少兩來賣,價格高的時候能喊價到四、五十塊錢一斤;另外香椿芽生長在樹上,又被稱為「樹上蔬菜」,不像其他野菜一樣容易採摘,也是價高的另一個原因。
  • 野菜在詩詞裡透著香!穿梭古今,從田野到餐桌,覓春色識春味
    春天既可以擁有風花雪月的浪漫,也可以品味人間煙火的「鮮」氣。屬於春天的味道已經悄悄地現身,勾起了我們味蕾嘗鮮的欲望。打卡春季的方式之一,就是吃一點時令野菜,用舌尖感受春天的氣息。春筍冒出了芽尖尖,薺菜、馬蘭頭譁啦啦從地裡生長出來,不食兩撮野菜,春天都沒有意義。
  • 野菜之最:枸杞頭-最治癒、馬蘭頭-最清新......
    枸杞頭——最治癒枸杞的確是一種「好吃」的食材,秋天可以吃它鮮紅的漿果,夏天可以採食它紫色的花朵,春日裡,枸杞的嫩莖葉也是美味的時蔬之一。枸杞頭口味香美細嫩,但又帶著一絲絲回味悠長的清苦。《紅樓夢》裡就曾提到薛寶釵和賈探春問廚房要一道「油鹽炒枸杞芽」,可見確實是雅俗共賞的好食材。
  • 馬蘭頭
    剛開始不認識野草野菜,就真的看見綠色的都要,一大籃子裡,奶奶會擇出薺菜、孩菊、秧花兒,甚至還有板喬喬,洗乾淨下鍋一炒,一盤下飯菜就有了。可是幾種野菜和在一起,總不是味兒。小姑姑老笑話我,不認得草和菜。我有點不服氣,留心觀察,過了一年,田邊路旁,已經沒有我不認得的野草野菜啦。      孩菊,大致分兩種。一種是青梗的,一種是紅梗的。
  • 春天,千萬別錯過崇明這些美味~
    好竹連山覺筍香,正是春筍嘗鮮的好時節。竹筍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筍、冬筍味道最佳。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清明節期間草頭長得好,加進餅裡不僅好吃,即使涼了口感依然香軟,將玉米粉、大米粉按適當比例調配,再加入切好的草頭,將做成形的草頭餅先過一遍油,再蒸,味道清香撲鼻!
  • 來,來安吉品嘗春天的味道!
    說到春天的安吉,竹筍是一道永遠不能忽略的美味。春天的竹筍向來被譽為「素食第一品」,清淡鮮嫩、口味最佳。安吉民間素有「嘗鮮無不道春筍」的習慣,900年前的東坡先生就有詩云:「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一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在《詠竹》裡亦點讚不已:「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可見竹筍的美味,數千年而下,令人流連低徊。
  • 謝霆鋒有十二道鋒味,大自然帶來18道野菜,讓我們和春天有個約會
    在這個奼紫嫣紅的季節,大自然送給我們很多寶貴的禮物,讓我們能品嘗到春天的味道,再過幾天野菜就老了,美好的春天如曇花一現,想要品嘗春天的味道就要趁現在。野菜多美味,採擷正當時,跟著我去大自然採擷春天的禮物吧!1、槐花小時候房前屋後總有許多高大的槐樹,每年這個季節,槐花爭相開放,瀰漫著清甜的氣息,也是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
  • 跟著朋友圈,吃遍祖國的春天
    每逢朋友圈裡大家開始秀筍、香椿芽、馬蘭頭、白蘆筍這些春鮮的時候,就能格外感受到我們的祖國,是多麼的地大物博出產豐富啊,你看,連春天的鮮蔬,都有一百八十種花樣呢。南京人愛吃野菜出了名,一到三四月,講究吃「七頭一腦」上,要嘗的就是那點掐尖的鮮。香椿頭、薺菜頭、馬蘭頭、枸杞頭、豌豆頭、小蒜頭、苜蓿頭和菊花腦,大半氣味都清香異常。
  • 書中野菜香
    春天,除了能帶給人們耳目之娛,還能滿足口腹之慾。「杏花白,菜花黃,春來野菜香。」野菜,作為春天裡最草根的禮物,正帶著泥土的芬芳,殷勤地奉獻在我們眼前。        苦苦菜,掃帚菜,榆錢,槐花,香椿芽,馬齒莧…… 農村長大的孩子,誰沒吃過、誰不認識幾樣野菜呢?我是對野菜情有獨鐘的,每年清明這個時節,都要到永定河畔去採摘榆錢兒,回家來淘洗乾淨,面拌了蒸熟,油鹽調食。
  • 晨讀丨春食馬蘭頭
    老家的田野裡,有眾多大自然饋贈的美味,其中就有馬蘭頭。每年春天和它們一年一度的約會,我從不缺席。馬蘭頭既不妖嬈也不顯眼,卻是我的最愛。20世紀80年代,我在南溪鄉的復夏小學任教。四五月份正是農村蔬菜最缺的季節,每天下飯的除了醃菜就是乾菜,吃得嘴發膩。
  • 春天的故食|山野薺菜破春來,一起來撒一波「薺菜野」!
    薺菜是最早進入人類食譜的野菜之一。《詩經》裡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句子。荼和薺都是野菜,前者味道苦,後者味道甘。辛棄疾則寫過「春在溪頭薺菜花」,蘇東坡也盛讚之「天然之珍,雖小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更何況還有個對它欲罷不能的陸遊,讚嘆薺菜美味的詩不在少數。如今人們把詩意做成了美食,薺菜在更多人的記憶裡就是吃。
  • 春天就愛這口鮮~ 這64種吃法不吃枉過春天!
    野菜,是春天的饋贈。
  • 馬蘭頭雖好,但不要隨便挖,容易出事!
    想必熱愛生活的你已經猜到了大家是在挖春季時令的馬蘭頭啦!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野菜馬蘭頭的那些事兒路邊的馬蘭頭不能隨便挖比如靠近汙染水源、化工廠以及公路兩邊汽車尾氣較多地方的馬蘭頭吸收了大量重金屬和有害物質
  • 春天到了,吉水鄉下這些野菜好吃還能治病!
    春天一到萬物在春雨中茂盛生長那些吉水常見的野菜早已綠意盎然了今天小編特意為大家搜羅這些美味野菜它們不光好吃,還能治病哦~☟一場在吉水大媽的手中,一棵棵普通的野菜,變幻成各種美味食物,給春天增加了更多味蕾的體驗。春在吉水,薺菜元子、涼拌薺菜、薺菜餃子、薺菜餛飩、薺菜豆腐羹;隨便吃...
  • 如果覺得春天不夠滋味,就去吃山野菜吧
    烏蔥,最美莫過於炒飯。它大多生長在田埂上,河坎上,野林間,就那樣一簇一簇地默默生長著,即便是沒有養料,沒有水分,好像也能夠在不知不覺間繁衍出一大片。即便是遭遇了千人踩萬人踏,它們依然能頑強地生長不息。清明前後是吃花地菜最好的時節。小時候,每當春風吹起,田野裡總會冒出蹲著採集野菜的身影,而花地菜是最受人歡迎的一種。
  • 鄉下一種野菜,價值珍貴,營養價值高,市場供不應求
    一些可以作為野菜食用,一些可以作為藥材,甚至可以在市場上出售,以換取一些其他生活必需品,這只能通過努力工作來交換。如今,這樣一種常見的野菜在國外泛濫成災,但在我國卻是一種炙手可熱的商品它就是馬蘭頭,一種很常見的野菜,在農村,在田野裡,在山坡上,在陽光下,只要有一個相對開闊的區域,你就可以看到馬蘭頭的身影,它已經成為一種很受歡迎的野菜。開水燒開後,加上一些豆腐乾,是一道非常美味的涼菜。
  • 春季種野菜,前景不錯.春天常吃20種野菜,好處真不少
    春季種野菜,春天常吃20種野菜,好處真不少。
  • 春季著名野菜大全
    山珍蕨菜是滿漢全席九白宴中的一道菜,被稱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但有研究表明,蕨菜中含有「原蕨苷」,牛羊食用過量會導致死亡,人食用會導致癌症的發病率提高,因此食用蕨菜應注意適量。但對於父母那一輩的人而言,蒲公英卻是一道很好的美味。每到春天,總會有人說:「走,去挖婆婆丁!」於是晚飯時,餐桌上就會多了一道蒲公英所烹製的菜餚,或生吃、或炒食、或做湯、或熗拌,雖然略帶苦味,但風味獨特,作為開春後的第一批鮮菜,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