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失眠幾乎是每個人都會面對和處理的問題。但是,即使是失眠障礙患者,對睡眠常識都缺乏了解,對常見的睡眠衛生也缺乏認識,而這些又是睡眠障礙治療的基石。因此,大家無論是否為失眠障礙患者,都需要了解一些關於睡眠的常識。
正常的睡眠有哪些標準?
首先,對於睡眠時間,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睡眠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青壯年需要7~9小時睡眠,少年和幼兒增加1~3小時,老年人減少1~3小時。
其次,有人認為,晚上一定要睡足8小時才算正常。事實上,睡眠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需要睡足10個小時,次日才有充沛精力;有的人只需睡5~6個小時就夠了。區別「覺少」和失眠的關鍵並不在於睡眠時間的長短,而在於次日的精神狀態,「覺少」的人雖然睡眠時間短,但第二天仍然精力充沛;而失眠症患者晚上睡不著,第二天就會精神萎靡。
再者,對於睡眠質量,則有具體的衡量標準。睡眠質量較好的標準是:上床半小時內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只醒一次,無間斷多醒或早醒;不做夢或少夢;睡眠深沉,不易受環境幹擾而驚醒等。相對睡眠時間,睡眠質量更重要。
有哪些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防止失眠?
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樣可以幫助提高自身的睡眠質量,也能防止失眠。
良好的睡眠習慣包括:
1、晚飯後不喝咖啡、茶及含酒精的飲料,不吸菸,不吃過多的、辛辣的或油膩的食物。
2、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臥室內避免強光和噪聲,溫度適宜,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選擇合適的睡眠時間。一般地說,最佳睡眠時段為晚10時~次日清晨6時,老年人為晚9時~次日清晨5時,兒童為晚8時~次日清晨6時。不僅要遵照生物鐘的運行規律選擇睡覺時間,還要養成固定的習慣,不要輕易改變睡覺時間。
4、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有睡意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睡覺。相反,睡不著時不要勉強睡覺,可聽輕音樂助眠。如果20分鐘內仍無法入睡,可以起來做點事情直到有睡意。
5、不要在睡覺前想今天的煩惱與明天的工作,也不要看驚險刺激的小說、電影或電視
6、失眠者白天不要午睡,注意睡姿,儘量雙腿彎曲右側臥位;睡前可用熱水洗腳,也可喝杯熱牛奶,牛奶中的色氨酸有輕度催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