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公斤到3噸 南京垃圾分類施行一周效果初顯 氛圍濃厚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11月9日訊(通訊員 龐博 陳梓萌 記者 羅鵬)自11月1日南京正式施行垃圾分類以來,居民分類意識有無提高?小區引導分類做的如何?撤桶並點是否到位?記者今天分別來到秦淮區及雨花臺區的多個小區進行調查,不少小區不僅垃圾收集設施完備,居民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行為,垃圾分類意識和氛圍正在迅速提升。

全面垃圾分類一周,洪武路街道廚餘垃圾量每天增至3噸


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逐步開展,越來越多的廚餘垃圾將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廚餘垃圾的佔比,也是評判垃圾分類工作成效的一項指標。記者從秦淮區洪武路街道獲悉,《條例》實施一周以來,廚餘垃圾每天收集量從每天200公斤增加到每天3噸左右。

洪武路街道有103個小區和十幾家企業自管小區。截至目前,61家小區已經完成了垃圾分類集中投放房(亭)建設,42家小區完成了撤桶並點,其他十幾家企業自管小區也進行了撤桶並點。「這就是說,街道所有居民小區已經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洪武路街道副主任王宏亮介紹,現在街道小區的廚餘垃圾收運量已從10月每天200公斤提升至每天超3噸,並且每天還在穩步提升中。

小區的垃圾分類是否到位,除了需要完善的分類投放設施,還要確保居民按照標註進行分類投放,讓大家「能分、會分、願分」。對此,洪武路街道組織了「黨員模範團」、「執法宣傳組」、「民兵小分隊」、「紅色娘子軍」、「群眾指導員」走進小區生活垃圾粉了一線,同時以「一問、二看、三勸、四掌握」的工作法,與居民面對面交流、指導。此外,街道通過執法車帶著大喇叭」,主次幹道播放流動宣傳;在61個小區門口設置「中喇叭」,讓物業滾動播放;社區網格員及志願者攜帶「小喇叭」,穿梭於樓棟小區之間,讓垃圾分類「聲聲入耳」。

物業積極作為引導居民垃圾分類,西善橋48個小區完成撤桶並點


「一開始還很不適應,慢慢地經過指導員的引導,物業的宣傳,覺得垃圾分類十分必要。現在來看,小區環境變好了,居民們也願意主動分了。」在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琥珀森林小區內,居民顏大爺感慨道。

隨著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西善橋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湧現出一批特色亮點社區。

在琥珀森林小區,3個垃圾收集點已經建成,15棟樓下的垃圾桶均已撤離,1350戶的居民在指導員、志願者以及物業的指導幫助下進行垃圾分類。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琥珀森林小區時,三位指導員正在對前來倒垃圾的居民進行分類指導。「大爺您好,廚餘垃圾需要破袋,我看了一下您分的還蠻好的,直接投放就行。」在指導員查看後,顏大爺順利將一袋破袋後的廚餘垃圾扔進了垃圾箱內。

「在設置垃圾點之前我們徵求了大部分居民的意見,在小區內分別設置了三個垃圾收集點。雖然剛開始之前,有的居民由於路途較遠有些怨言,但慢慢在疏導後接受並進行分類,這讓我們感到心思沒有白費。」琥珀森林小區物業經理孫樂雲有感而發。

孫樂雲告訴記者,物業是垃圾分類工作最直接的參與者、引導者之一,他們積極配合社區,第一時間將單元樓門口的垃圾桶撤至指定位置;做好小區居民的宣傳引導,對不理解的居民進行耐心的勸導;同時加大保潔在園區的巡查力度,對單元樓下隨意丟棄的垃圾及時清理,對亂丟現象嚴重的樓棟進行統計並上報社區;物業還做好本職工作,保障好點位上垃圾桶的清潔,加大園區內其他垃圾的清運頻次,由原先的每天清運1次變成每天清運2次,確保點位上無垃圾桶滿溢現象。

記者了解到,自條例實施以來,西善橋街道48個小區,目前已經全部按要求完成了撤桶並點工作,每個點位都至少配備了一名指導員,截止目前為止共計配備指導員164名。為了進一步方便居民投放,街道在各點位上加設垃圾分類指導牌,讓居民投放一目了然;同時,每天安排專人對小區進行最少4輪巡查,發現問題直接發至聯絡群中,第一時間整改。

西善橋街道本年度共計需完成28個小區的亭/房改造(包含省級達標小區兩個),目前省級達標小區環保屋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

西善橋街道本年度共計需完成28個小區的亭/房改造(...

相關焦點

  • 企業分類有高招 南京江寧「六進」法讓垃圾分類推進更廣泛
    中國江蘇網11月13日訊 (通訊員 趙瑞琦 翟晨晨 記者 羅鵬)如何在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地方開展垃圾分類,南京市江寧區大力推進「六進」活動,不僅讓垃圾分類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更帶動更多人積極主動參與進來。
  • 雨花區日均收可回收垃圾3654公斤 有害垃圾0.4噸
    晨報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仲永)雨花經濟開發區堅持黨建引領,把握居民群眾是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點,建立垃圾分類「1+X」模式,凝聚物業、志願者服務隊、專業公司等各類社會力量,通過宣傳引導、建好設施、約束激勵等有效舉措,逐步推進垃圾分類深入民心。
  • 窨井蓋都塗鴉分類標識,南京這個小區垃圾分類宣傳成一景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諸海路 記者 趙丹丹 文/攝)窨井蓋塗鴉分類標識、廢棄物做成各色小品……南京玄武區櫻駝山莊小區處處都是垃圾分類的元素,成了一道風景線,提醒著居民分類人人有責。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玄武區477個小區已全部開展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目前平均每天分出六七十噸的廚餘垃圾。
  • 蒲公英計劃助力福田垃圾分類,全區日均收廚餘垃圾近170噸
    1 月 12 日下午,深圳市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志願講師結業儀式暨福田區垃圾分類志願者表彰會在福田區東海實驗小學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實施樓層車通,生活垃圾 " 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 " 後,福田區目前日均廚餘垃圾回收量 160 至 170 噸,減少了焚燒填埋處理量。
  • 垃圾分類哪裡強?南京全市成績單亮相!
    垃分成效   廚餘垃圾日收運量已達776噸   來自市城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1個月以來,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得到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參與率和投放準確率有了顯著提高。分類垃圾按照「不同種類、不同車輛、不同去向」要求進行分類收運,垃圾分類收運車到小區「打卡」收集,行駛軌跡在線監控,廚餘垃圾日收運量達到776噸。全市垃圾分類回收中心(站)、廚餘垃圾處置設施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全力運行,切實保障各類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置。
  • 南京垃圾分類立法一審,拒不執行垃圾分類的行為可能記入信用檔案
    2月27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首次審議《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這意味著南京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正式進入立法程序。南京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具備實施條件目前南京日產生活垃圾8000多噸,包含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垃圾產量還會日增,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任務也越發繁重。
  • 南京鼓樓區799處垃圾分類收集點將配備1200名指導員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半年鼓樓區垃圾分類專項考核位列主城第一。  距離11月1日只有20多天了,鼓樓垃圾分類工作準備得如何?  今年4月,鼓樓區啟動了新門口10號等6個居民小區、南京腦科醫院等15家單位的垃圾分類先行先試工作,並在5月底前建成5個小區8個分類收集點設施和6條分類收運專線,完成了「撤桶並點」、分類投放、源頭減量及分類收運等試點任務。
  • 天津垃圾分類正式實行,你知道垃圾怎麼分類嗎?
    「你是什麼垃圾?」成為城市人群的新型困擾,繼上海與北京之後,天津作為46個重點城市之一,也於今年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美院:「垃圾分類」納入學分考核 正確分類還可積分換物
    天津北方網訊:正確的垃圾分類可獲得積分,不僅能兌換綠植等獎品,還與素質教育學分掛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天津美術學院作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智能分類等校園垃圾減量及無害化處理試點,上線了「智能垃圾分類與素質教育互聯平臺」,打造「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師生足不出戶便可實現可回收物的處置。  教學樓中,智能垃圾箱的藍色箱體一字排開,主要收集紙張、金屬、塑料、織物等四種可回收物。
  • 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全民參與 改變一座城
    自去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以來,上海在垃圾分類這件「小事」上,全民參與、全程發力,可以概括為「加減乘除」和「十百千萬」。有法律法規支撐,有市民全員參與,有志願者全程引導,上海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的社會氛圍越發濃厚。
  • 「十年磨劍」,為了今天——寫在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面實施之際
    「目前,南京每人每天要產生1.5公斤垃圾,全市每天日產量5000噸垃圾,預計到明後年,就可能達到6000—7000噸垃圾,其中廚餘垃圾佔40%—50%……隨著垃圾日產量變多,垃圾填埋場分別達到設計使用年限,進入『超期服役期』。」南京雖然早在2000年就被原建設部確定為全國8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但2011年前只在很小範圍內作了試點,真正動起來還是在2011年。
  • 《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一周年 青島市基本建成城市...
    、宣傳發動不斷深化、分類體系不斷健全,分類氛圍空前濃厚、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分類習慣逐步養成,分類效果初步顯現。《辦法》施行以來,共出動綜合執法人員4.4萬餘人次,檢查3.3萬餘個點位,立案查處2490件,處罰金額37.8萬元,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
  • 南京江寧區舉行「垃圾分類大家談」居民小區專場活動
    揚子晚報網11月17日訊(通訊員 趙瑞琦 王志豪 記者 張可)11月16日,南京江寧區城管局、江寧區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聯合舉行2020「綠水青山,江寧垃圾分類大家談」——居民小區專場活動。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北極星固廢網訊:12月9日至11日,202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國內其他城市的代表齊聚廣州。這一次,廣州的垃圾分類模式成為全國其他城市學習的榜樣。大會的前一周,來自國內25個省及自治區的垃圾分類觀摩團實地走訪觀摩了廣州多個區的垃圾分類現場。
  • 垃圾二次分類!這座樓每天「撈」回七百公斤可回收物
    這麼多的員工,每天產生的廚餘垃圾量自然不少,第三方企業北京必發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呂宗武說,「整個大樓裡每天的廚餘垃圾都超過6噸。」大廈的地下一層去年翻新的垃圾分類平臺中,專門闢出了一個廚餘垃圾的存放間,一拉開這個門,一股冷氣撲面而來。
  • 垃圾分類哪裡強?全市成績單亮相!
    街道/鎮排名由各區垃分辦提供)垃分成效廚餘垃圾日收運量已達776噸來自市城管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1個月以來,全市4171個小區開展垃圾分類,1萬多名垃圾分類指導員進行桶邊指導,2545個小區建成5159個垃圾分類收集點,還有583個小區、1538個收集點在建。
  • 南京鼓樓區啟用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 日運轉量60噸
    圖為投入使用的南京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內景。鼓樓城管供圖南京生活垃圾分類正深入推進。為更好提升廚餘垃圾的收運效能,日轉運量60噸的鼓樓區首個廚餘垃圾中轉站——幕府西路廚餘垃圾中轉站於日前投入使用。鼓樓管養集團副總經理陳築明說,附近小區和農貿市場的廚餘垃圾先由小型垃圾車運到中轉站,中轉站兩個卸料機位會分別對家庭廚餘和其他廚餘垃圾進行分類壓縮,瀝掉過多水分、「變幹」的廚餘垃圾再由大型垃圾運輸車轉運至江北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
  • 垃圾分類倒計時 河西區新增廚餘垃圾收運車
    「我們主要負責全區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垃圾分類正式施行後,我們工作的重點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運。」環衛二隊隊長郝鑫介紹道。「為了收運廚餘垃圾,我們新增了6部3噸容量的、3部5噸容量的、5部1.5噸容量的垃圾車,另有6部新能源垃圾車和12部移動式垃圾箱。」
  • 江寧開發區1500多家企業「較真」垃圾分類
    ……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已進入倒計時階段,不僅所有小區緊鑼密鼓動了起來,企業、園區也「特別較真」。溢泰(南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景。顧小萍 攝溢泰(南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食堂每天有400多名員工解決就餐,每天約產生150多公斤廚餘垃圾,這部分垃圾怎麼辦?
  • 天津: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大學食堂這樣做 高標準處理廚餘垃圾連日來,全市大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昨天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第一天。記者走進天津職業大學學生食堂,在這裡現場「檢驗」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效果。中午11點,食堂開餐了,學生們陸陸續續地從校園的各個方向前往食堂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