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創作小知識|古人總結的七律之法,怎樣寫好登臨之詩

2020-12-26 老街味道

前言

楊載(1271-1323年9月15日 )是元代中期的著名詩人,他與虞集、範梈、揭傒斯齊名,被並稱為"元詩四大家"。

楊載有《詩法家數》一文,言簡意賅地寫出了古人作詩之法,其中有一段寫到「登臨」之詩的做法。

下面結合具體詩例,老街逐句解讀一下。

一、登臨之詩的主題

作詩首先要立意,即詩人想表達什麼:

登臨之詩,不過感今懷古,寫景嘆時,思國懷鄉,瀟灑遊適,或譏刺歸美,有一定之法律也。《詩法家數》

1、感今懷古

許渾《金陵懷古》是感今懷古的名作:

玉樹歌殘王氣終 ,景陽兵合戍樓空 。松楸遠近千官冢 ,禾黍高低六代宮 。

石燕拂雲晴亦雨 ,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 ,惟有青山似洛中 。

第一聯用典感嘆陳叔寶亡國之事,中間二聯景語含有情語,第四連感今懷古結尾。

2、寫景嘆時

杜甫《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杜甫不說自己登樓,卻說「花近高樓」,以寫景起興。接著「傷客心」三個字即「嘆時」。

不但第一句是寫景嘆時,而且整首詩都是寫景而感嘆時事。此詩作於764年,唐官軍已經平定安史之亂,但是十月發生了吐蕃攻陷長安事件。不久郭子儀收復京師,但是吐蕃又破松、維、保、劍南、西山諸州。因此後面有「西山寇盜莫相侵」之感嘆。

3、思國懷鄉

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柳宗元仕途非常坎坷,大部分生涯處在被貶謫的狀況。年輕時,柳宗元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永貞革新運動而遭貶。十年後,好不容易回到了長安,又被貶出到柳州 。

這是詩人到達柳州以後,登樓面對滿目異鄉風物,百感交集之中寫成了這首七律。漳、汀、封、連四州的好友們,都是貶謫之人,與家鄉音書遙隔,如何不「愁思正茫茫」呢?

4、瀟灑遊適 

《九日登高》(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重陽日,詩人登高賦詩,簪花飲酒,自比陶淵明東籬之樂,風流快活。

5、譏刺歸美

又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首詩,既是感今懷古(頷聯),也是寫景嘆時(頸聯與尾聯)。而且尾聯也是明顯的譏刺當時的政局。

明瞿佑《歸田詩話》中評價,這首詩的結尾遠勝崔顥的黃鶴樓:

崔顥題黃鶴樓,太白過之不更作。時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之譏。及登鳳凰臺作詩,可謂十倍曹丕矣。蓋顥結句云:「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結句云:「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愛君憂國之意,遠過鄉關之念。善佔地步矣!

崔顥的《黃鶴樓》是「懷鄉」之作,李白有「愛君憂國之意」,格局提高了,因此被瞿佑認為「遠過鄉關之念」。

二、七律 四聯的安排

中間宜寫四面所見山川之景,庶幾移不動。第一聯指所題之處,宜敘說起。第二聯合用景物實說。第三聯合說人事,或感嘆古今,或議論,卻不可用硬事。或前聯先說事感嘆,則此聯寫景亦可,但不可兩聯相同。第四聯就題生意發感嘆,繳前二句,或說何時再來。 

1、第一聯指所題之處,宜敘說起。

還用杜甫《登樓》為例,第一聯為: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首聯敘事說起,自己登高而感傷。 點出題目《登樓》。

2、第二聯合用景物實說。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頷聯寫景,詩人登樓可見山河之壯觀,出句「天地」寫空間,對句「古今」寫時間。

3、第三聯合說人事,或感嘆古今,或議論,卻不可用硬事。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第三聯開始說時事,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抒發「終不改、莫相侵」。雖然天下大亂,但是唐朝廷依然穩固,吐蕃之亂也一定會被平定。

4、或前聯先說事感嘆,則此聯寫景亦可,但不可兩聯相同

這句話的意思是,第二聯和第三聯顛倒一下,頷聯(第二聯)抒情,頸聯(第三聯)寫景也可以。

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古人的五律或者七律,大多數人會注意,中間二聯的變化,一聯寫景、一聯抒情,儘量避免兩聯都寫景或者都抒情。這就是「不可兩聯相同」之意。

5、第四聯就題生意發感嘆,繳前二句,或說何時再來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尾聯可以看作「就題生意「而發的感嘆: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杜甫《登樓》的尾聯可以看作「繳前二句」: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唐朝詩僧貫休《蜀王登福感寺塔》有」再來「之意:一年一度常如此,願見文翁百度來。

結束語

第一段寫登臨詩的立意,即作者想表達什麼;第二段寫的是如何表達。以上的每首詩例,都是老街按照自己的理解挑選並解讀的。

簡單總結一下。第一聯寫出」登「之意。中間二聯寫登臨見到的景色和觸景生情,二聯最好一聯寫景,一聯寫情。然後尾聯發感嘆。

@老街味道

劉禹錫的《楊柳枝》是詩還是詞?與樂府詩《折楊柳》有何不同?

相關焦點

  • 作詩之法|贈別之詩表達不忍之情有哪幾類?如何表達?
    前言今天繼續欣賞楊載的《詩法家數》,昨天說了登臨之詩,今天看看楊載對于贈別之詩的解讀。前面兩部分,第一段說贈別詩內容上的區別;另一段解讀七律四聯的安排,如何各司其職,組合成篇。第三部分,以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為例,學習其七律章法變化的妙處。
  • 為什麼這首詩能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譽為「七律之首」?
    唐朝就有過一首平仄虛實嚴格意義上並不工整的七律詩,蓋過李白、杜甫等詩作大家的作品,被後人們推崇為「七律之首」。這首詩便是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樓》是一首思鄉懷古之作,詩人崔顥登臨古蹟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裡。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可謂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清代學者沈德潛評此詩,以為「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 詩詞創作小知識|寫景還是寫情?這類結尾是詩人之病
    前言今天繼續讀一段周振甫先生的《詩詞例話》。這一次講的是詩詞的結尾。篇中周先生節選了幾段古人的語錄,來說明什麼是好的結尾,什麼是差的結尾。一、李德遠學杜甫的敗筆之處《詩詞例話》引用了洪邁《容齋隨筆》中的一個故事,不過引用的不全,老街將《容齋隨筆》中的這段話分兩部分完整錄於此處:老杜《縛雞行》一篇云:「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於人何厚薄?吾叱奴兒解其縛。
  • 為什麼這首詩可以超過杜甫的《登高》,被後人稱為「七律第一」?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詩詞天賦可謂是出類拔萃,她在教人做詩時曾說過「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可見,詩貴在自然。唐朝就有過一首平仄虛實嚴格意義上並不工整的七律詩,但卻被後人們推崇為「七律之首」。
  • 詩詞課堂|詩詞創作有關知識淺議|楊衍忠
    詩詞創作有關知識淺議楊衍忠格律是詩詞格律的簡稱,是指詩詞的格式和規則,就是詩詞形式上的規矩、規範。一般包括字數、平仄、押韻、對仗等。詩詞學會特別是基層詩詞學會如何來把握?下面就有關知識和規則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一、孤平關於孤平,古人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現在的種種說法都是後人或顧名思義或總結前人部分例詩而得來的,爭議非常大。
  • 詩詞可以速成嗎?怎樣才能提高詩詞水平呢?
    我想說的是,寫詩沒有捷徑可走,沒有所謂的速成法。如果有的話,那麼興趣愛好和刻苦鑽研就是最好的途徑。詩並不好寫,現代詩難寫,律詩更難。聽了你的話,我覺得你的基礎知識不是太好,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沒有深刻的生活體驗,所以寫不出好詩來。
  • 【一葦說詩】高福林||怎樣才能寫好詩⑱——格律詩創作之禁忌
    文/高福林「詩病(四聲八病)」說起源於齊梁,加之有唐以來各朝代對詩創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禁忌」,當代人把這些匯總以後,「詩病」和「詩忌」也就自然形成了。詩源遠流長,唐朝是中國詩的珠穆朗瑪,後來走了下坡路。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各種要求和禁忌不斷的累積,越來越多越嚴,似乎這樣創作的詩才會完美。
  • 桃花源詩刊:鍾靈毓秀詩詞集之五,七律十二首(感懷篇)
    注:頷聯寫知青生活。頸聯寫大學生活。七律 邂 逅 抖落繁星入錦箋,情思渺漫若雲煙。昔時壟畝耕箕鬥,今曰詞林慕婉妍。注: 桃源指桃花源詩詞。桃源一詞,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指生活安樂、合乎理想的地方『』。七律 沉 醉研磨宋韻幾成痴,沉醉唐風覓雅詞。
  • 【詩詞微塾】格律詩入門途徑
    歷史上,把除韻賦以外的韻文體作品,統稱為詩。 唐詩宋詞,詩律之工,音韻之秀,鍊句之縝密,意境之深構,實為中華詩詞之登峰造極!格律詩以獨特的韻律美、意境美、對稱美、簡潔美,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明珠,並在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承和發揚。
  • 《慶餘年》詩會貽笑大方 其實古人鬥詩是這樣的
    前言這幾天最火的電視劇可能就是《慶餘年》了,老街喜歡相聲,所以被不停地推送範思轍(郭麒麟扮演)的小視頻。我對主角範閒並不在意,不過今天恰巧有一段鬥詩會的內容,就看了一會兒。這一段有點意思,不過關於詩,似乎編劇(或者原著者)並不太熟悉,舊體詩不是這樣寫的。今天就簡單說說鬥詩會上的三首詩。
  • 詩詞創作先從五絕學起,老街10首原創小詩,說說五絕的基本知識
    前言很多喜歡詩詞的朋友,都會學著自己創作詩詞。常有人問,學習詩詞從什麼詩體學起?老街一直認為,可以先從五言古絕句學起,然後五言的律絕句,然後再練習七絕、五律、七律、詞。下面,老街錄入自己原創的幾首五絕,說說五絕最簡單的基本知識。
  • 毛澤東詩詞創作、傳播、研究的若干之「最」
    毛澤東在該冊子封面上憤然題寫《四言詩·〈明恥篇〉題志》:「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語言簡練,鏗鏘有力,報國之志躍然紙上。這是迄今所見最早的一幅毛澤東詩詞手跡。 對毛澤東詩詞最早的點評。二十世紀的中國,魯迅是文學家,毛澤東是革命家。
  • 怎樣寫好古詩詞:淺談詩詞的「起承轉合」
    淺議詩詞的「起承轉合」所謂起承轉合就是一首詩詞怎樣開始,怎樣發展,如何變化和如何結尾。這種方法是說在布局上應該有邏輯思維,把整首詩詞的框架安排好。這是一個重要的萬萬不可忽視的創作章法。起句要生動、突兀。
  • 現代人寫詩詞如何擺脫古人的框架和束縛
    朋友感嘆,好的詩詞都被古人寫盡了,現代人創作的詩詞都在古人的框架和束縛內。我們所寫的每一首詩詞都有古人的詞句和意境。 現代人寫詩詞,嚴格遵守古人整理出來的詩詞理論,這至少要比唐宋詩人方便的多。唐宋關於詩詞理論的著作極少,很多關於詩詞創作的條條框框都是明清文人創造出來的,這也是明清詩詞衰落的原因。到了現代,我們的詩詞閱讀量多了,但是我們的國學底蘊少了,所以在寫詩詞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古人詩詞的意境和意象。
  • 【詩輯】老兵 : 七律*迎元宵節(外十七首)
    作者簡介:網絡名,老兵,男退休職工,愛好詩詞創作,為人陽光謙和,努力學習寫好詩詞創作。寄去新詞寫做,喜春天。七律*夜色闌珊(飛雁格)文/老兵清河兩岸霓虹燈,雁島闌珊璀璨城。明月懸空暉大廈,禮花鞭炮震寒冰。集團發展驚天地,中興正昂振永恆。祝酒顏開心愜意,詩詞歌舞會賓朋。
  • 喜歡詩詞創作的你,寫過關於愛情的原創詩詞嗎?
    前言昨天看到一個問題:寫過描寫愛情的原創詩詞嗎?男女之間的情感,是古詩詞中最常見的題材,每個學習詩詞的人,都會有這種內容的習作。老街也找出自己的幾首錄於此處,歡迎詩友們指正。這首詩,可以和後面的《菩薩蠻》與《南鄉子》對比著看,和這兩首詞的前半部分一樣,寫的是思婦。二、情歌一這是一首用新韻寫成的古體詩:半月朦朧半霧明 ,相思相錯總相逢。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詩詞微塾 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有的人越不懂得越不學,只是侈談內容,不計形式,這便斬去詩詞的一支「翅膀」。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結構分析去探索迴文詩(類似「文字遊戲」,饒有趣味)的基本特點,試圖幫助青年讀者學習詩詞格律。 蘇軾有《題織錦回文》詩曰: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 為什麼平臺上爛詩都有人點讚,怎樣寫才算得上一首好格律詩詞?
    有朋友問:你愛寫格律詩和宋詞嗎?請問怎樣寫才算得上一首好詩詞?平臺上詩詞愛好者很多,寫近體詩和宋詞的人,大多愛堆砌華麗詞藻而忽視了意境,也有許多詩作連基本近體詩的常識都沒有,卻有許多人讚賞,您認為正常嗎?為什麼很多人給爛詩點讚?沒有近體詩常識或者堆積古詞忽視意境的作品,卻被很多人讚賞,這正不正常?這太正常了。
  • 中華好詩詞|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中華好詩詞|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2020-12-24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創作詩詞,詩是「寫」,而詞是「填」?
    詞和古體詩到後期的差別在哪?就在於詞在一個詞牌名下用相同的格式進行創作,我們一般把詩歌創作稱為「寫詩」,而對在同一詞牌下創作詞,我們稱為「填詞」。就是給你畫好了格子,你把字往裡面填就行了。這是極其形象生動的簡稱。而這個格子要怎麼畫,就看詞牌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