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

2020-12-22 阿凱閱讀

《人間失格》自1948年發表後,一直是經典的日本小說,必讀小說之一。

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

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說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思想表達出來,並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他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因此,《人間失格》算是太宰治半自傳性作品。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主角葉藏生性怯懦敏感,對人類生活充滿恐懼與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亂、人情的炎涼,以及家人之間的虛偽和欺騙、校園生活的無聊與無越、社會現實的冷酷殘忍,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為了人世間的「異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但他又不惜用生命作為賭注,將自己青春年華置於實驗臺上以揭示現代人的困惑與迷失,從而尋求人類最隱秘的真實性和人類員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從這種意義上說,太宰的文學具有一種超越時空的普遍性和現代性。

葉藏既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像神一樣純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對難以捉摸的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出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對於今天的讀者,他的這種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可能難以理解和接受。但透過滑稽怪異、玩世不恭的「搞笑」背後,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著追求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嚮往。

《人間失格》在二戰之後由新潮文庫發行,已經累計超過六百萬本,超過夏目漱石《心》(こころ)的累計發行數。

2010年正值太宰治百年誕辰,日本角川映畫會社將《人間失格》搬上了銀幕。2012年,該作又被改編成賣萌系漫畫。

他們說……

日本文學評論家奧野健男、正宗白鳥等認為《人間失格》是「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小山清認為「如果要從太宰治的作品中選一篇的話,我選《人間失格》」,而柳田知常、大江健三郎等則認為這是一部「令人不愉快的」、「自我陶醉」的作品等。

經典名句

1.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2.唯有盡力自持,方不致癲狂。

3.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來襲。

4.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判若兩人。他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是為給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

5.我嘗試繞開那些悲痛,卻也錯過了所有歡喜。

6.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

7.照顧一個人有多難,這是受照顧者所無法體會的。

8.從中得到的快樂未必如預期的巨大,但其後降臨的悲哀堪稱悽烈之至,超乎想像。

9.時間的流逝是平等賦予每個人的療愈,或許也是救贖。

10.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了愛人的能力。

11.如果能控制粗鄙的狂喜,就不會有深入骨髓的悲傷。

12.越是對事物感到膽怯的神經質的人,就越是渴望暴風雨降臨得更加猛烈。

13.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14.瞬間不足以成為生命的喜悅,我只相信死亡那一瞬間的純粹。

15.他們習慣於用平庸的筆觸,美麗地勾畫出原本就美麗的東西。

16.我甚至連神明都懼怕。我不相信神愛世人,只相信神的懲罰。在我看來,所謂信仰,不過是為了接受神靈的鞭笞而在審判臺前低頭。我相信地獄的存在,卻絕不相信有天堂。

17.沉默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聊天是極端的自我犧牲,甚至是人類能力範圍內最大的奉獻,而且絲毫不計回報。

18.見一個愛一個的人,其實誰都不愛。

19.徹頭徹尾的絕望,殘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純粹的青春,永恆的青春文學悽美之作,失去作為人活在世間的資格。

20.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21.與男人們的鞭笞不同,女人帶來的傷痛猶如內傷,經久不愈。

22.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23.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一切都會過去的。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 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

24.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獄裡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無力的絕望。

25.當然,我也吃很多東西,但我不曾記得,有哪一次是因為飢餓才吃的。

26.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滿腹恐懼,但卻怎麼也沒法對人類死心。

27.對討厭的事說不出討厭,對喜歡的事也總是偷偷摸摸。

28.越發渴望「自由」,以致想要輕聲啜泣。

29.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

30.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稱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出生於富豪之家,本名津島修治。中學期間,開始創作小說、雜文、戲劇,對泉鏡花、芥川龍之介的作品相當傾倒。芥川的自殺對他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與影響。

1930年,進入東大法文科,初會井伏鱒二,奉為終生之師。1935年憑藉《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獎。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東京八景》、《小丑之花》、《晚年》、《斜陽》、《人間失格》等,多為自我生活的寫照,表現日本社會與現代人精神與感官世界的雙重萎靡。太宰治曾多次自殺未遂,最終在三十九歲時與最後一位愛人相約投水自盡。

相關焦點

  • 10句經典告訴你:《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它
    我的回答:有,《人間失格》。很早就聽到過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才知道它是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人間失格》10句經典:1、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2、善惡的觀念是人定的,「惡」是人隨意創造的道德詞語。
  • 《人間失格》這麼頹,憑啥那麼多人愛?10句話看它如何掀起喪文化
    這句話的背後透露著喪到極致的頹廢感,立馬在一眾文藝青年中興盛流行起來,成功掀起一股"喪文化"。直到現在,仍有不少年輕人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同時也讓不少人感到不解:這種消極的情緒,憑什麼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追崇與熱愛?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不妨看看這10句經典語錄
    二刷《人間失格》是幾天前了,這時我似乎才明白這本書的真正含義。葉藏那般愛著這個世界,可惜世界不曾領情,粗蠻的世界是無法理解葉藏的內心的細膩和敏感,它只會把這個可憐人所擁有的一切毫不留情地奪走,然後任其自生自滅。
  • 《人間失格》這麼喪,憑什麼這麼受歡迎?這10句經典名言打動人心
    太宰治曾寫到過:「我好愛這世界!」但他也說過:「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對於一個感情世界極度豐富而敏感的人,這種愛和抱歉無異於溫和的中傷。每多愛這個世界一分,多感恩頭頂的太陽一秒,他都會對圓滑世故、虛偽狡詐更加失望透頂。有人憤世嫉俗地唾棄這個人間,太宰治卻因為無法逃離人間唾棄自己的靈魂。
  • 《人間失格》,缺愛的童年一生的傷
    初看人間失格的時候,是那種很喪的感覺,人間失格又稱喪失為人的資格,初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有點震驚,為什麼會取這麼喪的標題?是怎樣的人生經歷,讓作者會寫出這樣的書?又是為什麼這樣的書會被奉為經典之作?這本書先是用3個葉藏的手扎來敘述,後面是寫作者的一些經歷,生活感悟,整本書帶著濃濃的灰暗色彩,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喪"貫穿始終,整本書用這樣的色調與讀者產生共鳴,直擊每一位讀者內心的深處敏感脆弱的部分,精準的表達出讀者內心"缺愛小孩"的感受,展示了典型的抑鬱症人格的思維模式。
  • 《人間失格》:一本喪到極致的小說,「喪」文化的聖經?我看未必
    然而大多數人卻更多的是想起跟死了人有關的事,比如喪事。不過「喪文化」的喪更多的意思應該是沮喪的意思。另外,「喪茶」本來是微博上一個名叫「養樂多男孩洸洸」為了懟喜茶而開的一個小玩笑。喪茶和喜茶暫且不提,但對於生活,你有」喜「自然有「喪」,至於能達到何種程度,那還是看自己心情。
  • 為什麼這麼多人愛上《人間失格》如此沮喪?十句話看他是如何提升
    同時,也有很多人感到困惑:這種消極情緒憑什麼,能被那麼多人欣賞和喜愛嗎?事實上這句話來自於泰澤智的小說《人間失格》。小說《人間失格》是日本小說家出版的自傳體小說。最後,他在完成《人間失格》一個月後在湖中自殺,結束了他的生命。他覺得自己被世界拋棄了,他把縮短壽命當作一種職業,並把這句話練了一輩子。當第一次看到《人間失格》,只是因為書店推薦的角落裡有這樣一本書。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很多人認為脫口秀演員李誕是喪文化的鼻祖。要是論起喪文化,日本的太宰治才是真正的喪文化鼻祖,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李誕不過是一個販賣喪文化的商人罷了。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
  • 人間失格|讀懂太宰治的喪,安心在世上做個快樂的平常人
    他用了一部半自傳體的《人間失格》,記錄了自己掙扎在自殺還是活下來這兩極之間的人生,讀懂太宰治,我們也許能嘗試去理解,為什麼這些年輕人會選擇死亡。一,言為心聲,作為私小說的代表作,人間失格可視為太宰治的自白書。私小說是日本大正年間產生的一種獨特的小說形式,又稱自我小說。
  • 《人間失格》
    那時我是個憤青,勵志做一個弘揚正能量,打擊喪文化的有志青年,所以這本書成了我批判的對象。這幾乎成為我最討厭的一本書,如果有人問起來最讓我討厭的書是哪一本,我一定會回答《人間失格》,並且有很多理由勸你不要看這本書。像這樣僅憑個人意見就草率地否定一本書的價值是不理性的,感覺那時的自己就像紅衛兵一樣激進。
  • 《人間失格》我讀到的全是自己
    《人間失格》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這是一本帶自傳性質的小說,所以要了解這本書,你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作者太宰治。太宰治從20歲就開始自殺,自殺,失敗,再自殺,再失敗,他一共自殺了五次,直到最後一次才成功把自己殺死。死時,年僅39歲。
  • 《人間失格》最喪的一句話,短短9個字直抵人性本能,拯救靈魂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一定是許多人了解太宰治的開端吧。這是《人間失格》,是太宰治,也可能是你我。書中有很多經典的名句,我最喜歡的是這一句,「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但有人說這是文章裡最喪的一句話。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無論是否接觸過《人間失格》其書,或者了解太宰治其人,多數人都會有一種感覺,越長大,越強烈。那感覺便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是絕對「反心靈雞湯」的,作為一部經典的日本文學,譯者「人間失格」的譯名帶有點哲學的韻味,感覺很有品,但不容易理解。
  • 這麼喪,為何還這麼多人愛?
    什麼樣的人會覺得「生而為人」是需要道歉的。有一個日本作家叫太宰治,他一生寫個不停,被稱為「文豪野犬」。他一生致力於揭露和抵制這個世界上的一切荒謬,並將這種抵制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太宰治一生似乎都以自殺為職業。他連續自殺了五次。最後,在《人間失格》完成一個月後,他投湖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人間失格》:「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就不會有徹骨的悲傷。」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是一個極端樂觀主義者自我救贖的故事。01人間失格《人間失格》講述的,是一個在絕望和懷疑中沉淪的故事。「互相欺瞞,卻又能過著聖潔,開朗的生活,或是滿懷自信度日的那些人,我實在無法理解。人類終究還是沒能讓我明白當中的奧妙。」《人間失格》至今已經累計發行超過1000萬本,影響非常深遠。2017年,當當網的最高銷量就是《人間失格》。
  • 我討好了所有人,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人間失格》
    《人間失格》曾有人說過,初讀《人間失格》有一種喪到極致的窒息感,就像小說開頭的那句話「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在這樣的窒息感中,我們卻感受到了活著的意義,好似在失意中尋找慰藉,在醜陋中看到希望。《人間失格》是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太宰治的遺作,是一部半自傳體小說,是他一生遭遇和心路歷程的映射,在太宰文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書由序言、後記、手札組成,描寫了主角葉藏從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麻痺、酗酒、自殺,在自我否定中,渴望被愛被溫暖,卻最終走向毀滅的故事。
  • 好書推薦,《人間失格》你讀過了嗎?
    「若不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不會有悲痛的來襲,可是抱歉啊,他自人山人海中來,這猛烈的歡喜,我避無可避,我甘之如飴」「僅一夜之間,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而來,原來只為給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你走時亂了四季,我久病難醫」讀完這本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 人間失格經典語錄
    二、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從太宰治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純粹的悲觀主義者,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抱有什麼樂觀的想法,其在39歲就選擇跳崖自殺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時候我竟會感到羨慕。其實很多人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想到了自己。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人間失格》帶給我們了什麼?
    《人間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一本自傳體小說,它於1948年發表於世,當時便引起文學屆的轟動,此後確立太宰治在文學屆的地位,只是作者在寫完這本書之後就投湖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是由序、三篇手札、後記組成的,序和後記是太宰治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其餘是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口吻敘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