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和導師的關係為何「惡劣」?在校學生揭秘:他們只會榨取我們

2020-12-22 教育向前衝

事情先從一名即將畢業博士的親身經歷說起。

樓主學工科的,讀博士,前幾年一直搞工程,給導師出了很多差,論文出的晚,去年才有一篇SCI,後面陸續搞了點湊數的EI和會議論文,達到了學校的標準,於是開始找工作。因專業還行,有好幾個offer,而且也不差,自認為挺好,論文即將送審之際,導師突然說:你這個論文,盲審會掛的。

樓主心一下子涼到家了,厚著臉皮,求她想讓其幫幫忙,看她根本沒這意思。導師是個牛導,在外面叱吒風雲,談笑風生,卻不願意為學生用一點面子,樓主自認為一直很老實給她幹活,沒想到導師如此無情,已經做好了延期的準備。

先說說當下博士生們的狀況。

沒日沒夜地做實驗,成果很少是自己的,多數是導師的,而他們收穫的待遇少得可憐。畢業答辯導師管得很少,甚至還有意刁難。工作不管找,自己找的又那麼不如意,各種無奈。

也許你見過許多學生在老師面前唯唯諾諾,認認真真完成導師的工作,導師誇幾句便興奮許久,自以為得到老師的垂愛,便盡己所能地完成導師交代的或沒交代的任務,好像古代的士為知己者死的豪情壯志。

最後畢業需要導師幫忙了,可導師卻擺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不僅不幫忙,而且還挑三揀四,搞得博士們鬱鬱寡歡,認為自己時運不濟。甚至有些導師只讓學生幫他幹活,卻對學生的論文進度不聞不問,只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還信誓旦旦的講鍛鍊學生的自主研發能力,真是豈有此理。

現在還有一部分導師,眼裡只有錢,對學生純粹是當免費勞動力看,一心的講課,拉項目然後收款,可憐的學生們一代又一代的往火坑裡跳,最後找個工作發現太難了,找到滿意的工作簡直比登天還難,可學生們對此任然是樂此不疲的往裡跑,一代更比一代猛,因為導師有市場啊。學生們沒有經歷過博士階段,等發現其中的奧妙也要畢業了,在讀博方面基本上沒有經驗可講,完全憑藉超人的意志力,和用人性最醜惡的阿諛奉承讀完的。

對於那些企業的老總啊什麼的,他們讀博是順便讀個博士,導師不僅不要求人家,反而還主動給人家提供幫助,因為企業有課題,導師也得罪不起他們,對於企業領導和導師之間的關係純粹是各取所需,互惠惠利,算是平等交換吧,而對於應屆學生真是太不公平了。

說說導師吧,其實他們也很不容易,年輕時上學,學到三十歲,學有所成後發現還是難在學校有一席之地,受盡課題組領導的氣,好處是課題組領導的,活是他們幹的,但也只能在心裡忍著,時間一長就發生了人格與心理的嚴重扭曲,熬啊熬最終把課題組前面的人熬走了自己開始當博導,他們的心理就會發揮作用。

由於前幾十年和學生的接觸,體會到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道理,對學生基本沒有任何感情,有的只是無底線的索取,這就造成了導師們只在乎學生們幫他們幹活沒有,根本不關心學生課題進展如何,如果學生去問他們會很反感,原因無非兩個,一個就是不會,另一個就是沒時間考慮,天天只想著賺錢了。

他們用特有的語言告訴學生說斷練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可是博士們居然還真相信,結果把自己搞得崩潰至極。導師腦子裡只有錢,沒有情,慢慢體會,如果學生想在感情方面打動老師那就不要埋怨。

我們幹什麼事情就應該從人性的角度分析,而不能動感情,導師有時候能言善辯,把學生感動得痛哭流涕,這只能說明導師的手段之高,學生社會經驗之少。所以讀博士就要想自己的事情,幹自己的事情,導師的事情能少幹就少幹,能不幹就不幹,防止畢業時他不管而悔斷肝腸!

相關焦點

  • 一位延期博士的苦惱:我的導師為何如此偏愛在職博士?
    但是,在博一快要結束,導師突然給我們幾個學生開了個會。會上導師的主要意思就是下學習會有2個在職博士進入師門學習,這兩個在職博士的基礎比較差,但是很聰明,希望我們大家一起在學習上多幫助一下他們。我們幾個學生自然連連點頭,沒覺得有啥不正常。在我博一結束的那個暑假,導師召集師門的所有人和那兩位在職博士一起吃了飯。
  • 「學渣」博士們,請不要中傷那些在用心做科研的導師!
    而這些事件也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博士生導師、教授,這一類象牙塔塔尖的精英,開始備受公眾質疑:他們權力何以這麼大?逼死自己的學生,師德何在?學術界導師壓榨學生現象真的如此嚴重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當認清楚現實中存在的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不乏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導師,他們不僅僅學術做得好,而且在道德上也堪為學生的楷模。他們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曾經一個朋友就遇到這樣的導師,師門聚餐導師買單,從來不接受學生任何禮物。學生生病,用自己的醫保卡給學生刷藥。
  • 五年博士被導師勸退背後:是博士的責任還是導師的責任?
    有同行為之惋惜:學術產業化的悲哀,導師只要能做出文章的打工仔,做不出文章就得捲鋪蓋走人,真的很現實。不過不知道那兩位被勸退的博士是怎麼想的,耗了五年估計他們自己也倦了,煩了,也許他們自己無法下不定決心離開,導師讓他們走也許給他們下定了決心離開。
  • 研究生導師和學生關係問題何在?
    來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作者:劉志摘要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是研究生教育的關鍵要素,構建和諧導師和學生關係是確保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要求。當前,導師和學生關係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法律意義上權利義務關係失衡,經濟意義上生產勞動關係異化,倫理意義上輩分次序關係失範,哲學意義上認識與實踐關係失度。
  • 為何成功踏入研究生、博士大門的學生反而憂愁?師兄的回答很精闢
    但是如今為何很多踏入高學歷大門的學生反而不快樂,總是呈現出很多不愉快的情緒?如果想要在一個群體裡脫穎而出,你必須在某些方面表現得很優秀,而這種優秀需要通過對比才能呈現出,可對比會產生一系列的傷害。高學歷的學生大多數正是因為這種原因。生活、學習、工作的競爭不得不讓很多學子採取繼續深造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 學生申請南方科技大學博士,被導師拒絕,讓人沒想到的事發生了……
    在很多人看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我國內地最好的兩所大學,不管是高考、考研或申請博士,這兩所學校都是很多學生優先考慮的目標院校。然而,有一位學生最近卻遇到了這樣一件事,他是某學校2018級機械學院動力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準備申請讀博士,結果被導師拒絕了。
  • 全程陪伴,他們是導師也是摯友
    對於面臨畢業的大學本科生來說,順利實現畢業和就業,在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特殊時期顯得尤為不易。對此,上海大學錢偉長學院的全程導師們早早做好了準備,疫情期間,他們通過郵件、微信等在線交流方式,實時為76名2016級畢業班學生提供課題選擇、文獻查閱、數據處理等各方面指導,確保畢業設計高質量完成。
  • 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是不完整的?博士:糟老頭子壞得很
    一名高校博導,結合自己十幾年帶學生的經驗,做出了這樣的總結:沒有痛苦的博士求學經歷是不完整的,最終成不了科研人才。其為何這樣說?博士就一定要度過「痛苦」的求學經歷嗎?是不是博導為了讓學生為自己免費做科研而找的藉口?
  • 一名大學導師的自述:那位資質平平的學生,成為了985大學的博士
    一名普通一本的碩士導師帶了一名資質平平的學生,該學生畢業於二本學校。從最開始的不看好,到最終的極力推薦,該學生終於被985大學錄取,成為了一名名校博士。對於這名負責任的導師而言,事情也算有了個圓滿的結局,對於這名學生而言,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 中科院系統博士:每月飛一萬多公裡去做導師的項目
    「我現在明白了,要選導師,就得選在業界隻手遮天的,在院裡地位高的,其他都是虛的。」老師資源多,學生就能跟著沾光。「這老師說話有分量,他說一句話就能幫學生把事辦成。」孫兵舉例說,院內某「大牛」導師的學生,「水平還不如我」,順利赴國外跟著業界大佬念博士後。「學術圈是要混資源的。
  • 教育部重要通知:規範研究生導師行為「10不得」,學生表示開心
    教育部重要通知:規範研究生導師行為「10不得」 了解研究生考試的學生都知道,研究生在讀期間,導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存在,因為導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更加規範和專業的指導,學生想要做寫更好的論文,自然是離不開導師的知道的。
  • 一場因勸架而引起的校園暴力:本溪高三學生在校遭同學割喉險致死
    李克強總理曾說:「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學校要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和管理,及早發現、幹預和制止欺凌、暴力行為,打造一片淨土,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然而那只是我們理想中的美好校園,近年來頻頻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提醒我們,現實中的校園並沒有那麼安全,學生在校園裡也有可能受到各種突如其來的傷害,那些傷害有可能來自於闖入校園的校外人士,也有可能來自他們身邊的老師、同學。前段時間,本溪市某高中教學樓內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校園極端暴力案件,一名高三的男生被同班同學割喉,身體和心靈都受到重創……到底是怎麼回事?
  • 拿什麼約束「導師讓學生幹私活」?
    導師與學生雙方既非僱傭關係,也無合同保障,學生往往處於權利真空狀態。全文1405字,閱讀約需3分鐘 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疑遭導師欺壓後意外身亡事件,這兩天引發關注。據該校回應,死亡學生的導師張某存在讓學生幹私活以及辱罵學生的行為,學校已據此取消張某研究生導師資格,但該研究生的死亡是否與被罵有關,仍在調查中。這兩年高校研究生輕生事件時有發生,從調查結果看,不少都與師生矛盾有直接或間接關係。應該看到,研究生在校期間,實行的是導師制培養模式,這意味著與導師接觸方式和頻率都與本科階段大不同。
  • 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王雨磊性侵女大學生,其行為令人髮指
    在我們腦海中,大學代表著知識的最高殿堂,大學教授更是無比光榮的存在。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和他們的付出息息相關。但是最近接二連三爆出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嚴重缺失問題,實在令人擔憂。先是北大博士生導師情人節劈腿三名女大學生;緊接著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錢某就出事了,錢某在車內猥褻女學生的事情被網絡傳得沸沸揚揚;再到如今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王雨磊性侵女大學生事件。這類事件相繼發生,不禁讓人浮想聯翩,高校的教授們這是怎麼了?
  • 在中國,碩士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一、首先是師生關係 大部分導師就像老師一樣,給學生傳授知識,帶學生做課題,漲經驗,指導學生閱讀文獻,論文寫作。 研一主要是上課,和導師不怎麼見面,研二就開始定期開會作報告,嚮導師匯報這一周看了哪些論文,課題研究進度如何等。
  • 博士沒畢業導師跳槽了!要不要跟著,這位女士寫文章發了Science
    我可以和她一起離開,拋棄我的生活,但繼續從事我熱愛的科學研究——或者我可以留下來,找一個新的導師,希望保持我最初項目的一些假象。「不管怎樣,你都能拿到博士學位,」她安慰我說。她強調她會盡她所能來支持我,不管我的決定是什麼。然而,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兩年半時間裡,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當我在過去聽說其他學生有類似的情況時,我總是想,「真高興那不是我。」現在,輪到我了。
  • 研究生導師評價網被封殺,賊喊捉賊!
    近些年,因為導師人品問題逼死研究生的情況時有發生。原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的博士生楊寶德在2017年12月26日被發現在灞河溺亡,其女友發文稱「名校博士不堪導師奴役自殺身亡,導師冷漠無情不聞不問。」但是,導師評價網的出現,讓有的品行惡劣的導師坐不住了。近年來,導師評價網屢屢出現無法打開的情況,更是有學生反應其對導師的評價被刪除。直到今天,導師評價網網站被徹底封殺。導師評價網的存在是觸犯了哪些人的利益?不去解決部分導師侵犯學生利益的問題,而去解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嗎?
  • 學術放養和認真負責並不衝突,芝大博士談從導師身上學到的幾件事
    在這種「放養」的模式下,學生依然能夠體會到他的認真負責和一絲不苟…… 在這篇文章中,Gimpel 的學生、芝加哥大學計算機博士褚則偉總結了他從導師身上學到的幾件事。」到了晚上,他又會說「我差不多要下線了,如果你遇到了任何困難我們可以郵件溝通」。事實上,當他發完這封郵件之後,我基本上就不會再去麻煩他了,因為我知道這已經到了他的休息時間。導師和學生的關係在 Kevin 的眼中,他是我的導師(advisor)。
  • 張筠:「十不得」當成為導師學生關係新轉折點
    張筠:「十不得」當成為導師學生關係新轉折點 2020-11-17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別敦榮|如何培養高水平博士?——兼談高等教育學博士教育
    而且從根本上講,不進行個性化教育不可能培養高水平博士,難以實現博士培養目標。與本科生、碩士生和導師的關係相比較,博士生與導師的關係最緊密,這不僅表現在他們與導師之間的交往和交往方式上,更表現在他們的學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