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西藏·新青年:叫我怎能不歌唱——西藏民主改革走筆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開欄的話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55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大力支援、無私奉獻和西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一代又一代青年紮根邊疆、建設家鄉,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壯麗篇章。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西藏各族青年聽從黨的號召、響應時代召喚,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實際行動為西藏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貢獻青春力量。

從今天起,本報開設「新時代·新西藏·新青年」專欄,集中展示西藏青年昂揚向上、拼搏進取的時代風貌,唱響雪域高原上的青春之歌!

---------------

初夏的日喀則市江孜縣,雲飄藍天,樹掩阡陌,一派寧靜祥和。位於縣城西南面約4公裡的江熱鄉班覺倫布村,村民們有的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有的在溪水邊悠閒地「過林卡」。

在200公裡開外的山南市克松社區林蔭路上,95後青年希若江村正和奶奶洛桑曲珍、爺爺洛桑曲旦講述自己學習火車駕駛技術時的有趣故事。

班覺倫布村、克松社區是兩個曾在新舊西藏歷史上發生過重要事件的地方:一個見證過萬惡的舊西藏社會制度,一個開啟了西藏美好的新社會。

舊章:封建農奴制度暗無天日

61年前,班覺倫布村曾是舊西藏有名的大貴族——帕拉家族的祖業莊園所在地。在舊西藏眾多的貴族中,帕拉家族是僅次於達賴喇嘛家庭構成的「亞奚家族」,是西藏貴族中的五大第本家族。在帕拉家族300多年興衰歷史中,曾先後有5人出任西藏地方政府的要職。

在經濟上,帕拉家族擁有大量的莊園和農奴。有學者考證:「鼎盛時期的帕拉家族,除了擁有拉薩、曲水、山南等地的莊園和國外的大量財產外,僅在年河兩岸江孜縣、白朗縣境內,就擁有37座莊園,12座牧場,計土地3萬餘藏克(1藏克地即播種1藏克青稞種子的土地面積,1藏克約為28市斤——編者注),牛羊1.2萬頭,役使著農奴3000餘人。」

帕拉莊園只是帕拉家族當年37座莊園中的主莊園。這座別墅主體樓高三層,房間裡的金銀玉器琳琅滿目,遺留下來的名貴食品、進口酒飲、精美餐具、珍貴裘皮服飾等應有盡有,再現了帕拉家族當年極盡奢華的生活情景。

養尊處優的背後卻是奴隸的血和淚。帕拉莊園的正南面至今保存著帕拉家最大的奴隸院。佔地僅150平方米的空間內住著14戶60多名奴隸,最大的房間不到15平方米,最小的僅4平方米。

犯錯的農奴,輕則被農奴主用木柄捆兩片生牛皮製成的刑具打耳光,一般打20-30下,或用皮鞭打屁股,一打就是100鞭。犯罪重的農奴除挨揍外,還會被農奴主關進地下倉庫或柴火房,偷竊一類大罪則用木枷、鐵鏈鎖住全身。」回憶起封建農奴主的嚴刑酷法,上了年紀的班覺倫布村村民今天依然不寒而慄。

當年,班覺倫布村一帶流傳著一首民歌,生動地反映了帕拉莊園農奴渴望解放的心聲:

「地獄,殘酷的地獄,

都說看不見它!

帕拉的黑暗深宅,

難道不是地獄嗎?

整天地受奴役,

沒有偷過懶,

到了晚上月亮出來時,

請讓我們停止勞動吧!」

西藏的封建農奴制是極少數封建農奴主的天堂,而對佔人口總數95%的西藏勞動人民來說,卻是人間煉獄。

新曲:共產黨來了苦變甜

「驅散烏雲見太陽,

革命道路多寬廣。

毛主席呀紅太陽,

救星就是共產黨,

翻身農奴把歌唱!」

共產黨來了,壓迫西藏人民的農奴主被趕跑了,農奴翻身做了主人。

克松社區,位於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1959年最先翻開了西藏民主改革的篇章。因此,克松社區常被人們稱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60多年過去了,克松社區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低矮的土坯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寬敞的藏式小院。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村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幸福感越來越強,家裡的陳設越來越先進,臉上洋溢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走進希若江村家,寬敞的院子、二層小樓,讓人有進入「別墅」的感覺。「這是黨和政府幫我們建的安居房,自己出一部分錢,國家補貼一部分,房子就建起來了,一點都不吃力。」希若江村的爺爺洛桑曲旦今年80多歲,他說:「克松村變了,過去那個破破爛爛的克松村已經成為歷史了。」

隨著山南市推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克松村撤村設居。但當地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依然習慣稱克松社區為「克松村」。

61年過去了,帕拉莊園也早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開放。江孜縣在延續傳統「紅色旅遊」的思路上,把旅遊資源向外延伸,著重打造「鄉村民俗旅遊」,形成了「紅色+民俗」的旅遊模式。當地政府利用帕拉莊園的旅遊人氣,帶動鄉村民俗旅遊,充分展示傳統的藏族農耕文化和生活習俗,昔日農奴的後人也吃上了「旅遊飯」。

進入新時代後,班覺倫布村村民不再滿足於傳統農牧產業帶來的收益,轉而開始向手工業、養殖業、溫室育苗、藏紅花種植等多種經營方面發展。村裡早已實現通自來水、通路、通廣播電視,冰箱、電視、打酥油茶機、暖氣爐等現代家電戶戶都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健身中心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空前提升。

在帕拉莊園和克松村,天還是那片天,地還是那片地,不同的是社會制度變了、人們的生存質量和生活風貌變了。

這裡,只是西藏無數個鄉村在60多年裡走過的共同道路:數百年生活在極其野蠻落後制度下的人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站起來,用自己的雙手,打碎了束縛發展的枷鎖,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全新生活。

在這個新時代,領主的兒子不再是領主,差巴的後人更不再是差巴。

高歌:我們是新時代的追夢人

2014年,克松村小夥希若江村考取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與管理專業,走出山南到拉薩求學。3年的學習時光一眨眼就結束了,正當他為找工作發愁時,青藏鐵路招火車司機的消息傳到了希若江村的耳朵裡。

通過層層考核,希若江村幸運地被青藏鐵路公司選中,到青藏鐵路格爾木機務段培訓。

爺爺洛桑曲旦對孫子希若江村成為青藏鐵路火車司機很是高興。他說:「他是克松村走出去的第一個火車司機,為家裡爭了光,為村裡爭了光。」

初到格爾木,看著自己朝思暮想的火車頭,希若江村說:「原本以為大學畢業後,會和其他人一樣考公務員或是找一家企業上班。沒想到能當火車司機,開著火車奔馳在青藏鐵路線上,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在感謝幸運之神眷顧自己的同時,希若江村更為自己堅持追求人生夢想而欣喜。他說:「要是沒有這些年堅持努力學習,積極要求進步,幸運之神也不會眷顧我。」

學習火車駕駛技術比希若江村想像中難,有好幾次,他都因害怕考試通不過被公司辭退而失眠。「好在,我堅持下來了。」希若江村說。

學習的緊張情緒,很快被父母的親情「化解」了。希若江村忘不了正當自己產生學習畏難情緒時,父母坐著火車來看他了。喝著母親尼瑪卓嘎親手釀的青稞酒,吃著西藏特有的「卡賽」,希若江村仿佛回到了少年時代。他想:那時讀書不是也很辛苦嗎?那時都挺過來了,現在也一樣。

「沒事,好好學,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聽著父親達瓦的鼓勵,希若江村笑了。

希若江村的父親是一位旅遊車駕駛員,很早就在外跑客運,撐起了養家的重任。「我開客車,兒子開火車,我們家算是『交通家庭』了。」達瓦說,「西藏的交通發展得怎麼樣,從我們家的情況就能看到。」

長時間在外面跑客運,達瓦了解了很多人、很多事。空閒時,他喜歡把自己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講給希若江村聽,鼓勵他好好學習,做一個有夢想、追逐夢想的人。

小時候,希若江村曾經為父親的「嘮叨」不解,心想:「他怎麼有那麼多話哦,聽得我耳朵都出繭子了。」長大一些,特別是現在,希若江村特別感謝小時候父親能給他講那麼多有趣的事。「沒有父母、老師的教導,我不可能成為今天的我。」希若江村說。

能夠成為一名火車司機,希若江村感到很光榮。在他看來,克松社區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為克松社區增光。「克松社區作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是有光榮歷史的,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克松社區、西藏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新西藏的廣闊舞臺,為每位夢想者提供了蓬勃生長的空間。在新時代西藏的藍天下,相信越來越多的希若江村會引吭高歌、開啟逐夢之旅!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璐璐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叫我怎能不歌唱 ——西藏民主改革走筆
    來源:共青團中央統戰部《新時代·新西藏·新青年》專欄按語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55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人民大力支援、無私奉獻和西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三、徹底廢除封建農奴制四、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五、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六、推進了各項事業發展七、加強了生態文明建設八、保障了宗教信仰自由九、促進了民族平等團結十、西藏發展進入新時代結束語前言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 吳英傑: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爭做新時代西藏好青年
    原標題: 吳英傑在全區各族各界青年紀念五四運動座談會上強調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爭做新時代西藏好青年齊扎拉丁業現出席 本報拉薩5月4日訊(蔣翠蓮 常川 陳躍軍)4日上午,全區各族各界青年紀念五四運動座談會在拉薩召開。
  • 1959年3月28日,周恩來總理籤署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
    太陽啊霞光萬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該片介紹了西藏在1951年和平解放以後,西藏的歷史跨越了幾個世紀,「世界屋脊」上換了人間。1959年實行的西藏民主改革,讓舊西藏佔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奴隸當家作了主人。《翻身農奴把歌唱》中句句飽含著翻身農奴的深情,表達著翻身農奴的心聲,半個多世紀裡,深受廣大群眾喜愛,久唱不衰。
  • 傳統農田變成「活資產」——土地流轉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添活力
    新華社拉薩2月9日電 題:傳統農田變成「活資產」——土地流轉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添活力
  • 【新青年·讀新中國史】(四)西藏和平解放 成就彪炳史冊
    中央人民政府全權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全權代表經過談判之後,對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一致的意見。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問題達成協議,籤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
  • 「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西藏康馬縣:頁巖石加工出致富新產業
    近日,「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網評引導線下活動採訪團走進日喀則市康馬縣,實地走訪了解當地黨和政府帶領群眾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故事。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康諾瑪尼石實業有限公司講解員吳堅拉姆在介紹反映文成公主和親的工藝品。
  • ​農奴家庭史與西藏平叛秘事
    「我真有了土地啦,毛主席萬歲!」1959年7月17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通過《關於進行民主改革的決議》,西藏全區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性民主改革運動,一舉摧毀了封建農奴制度,實現了百萬農奴和奴隸夢寐以求的當家作主的權利。毛澤東非常關心西藏民主改革政策如何確定,曾特地致信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副主任汪鋒,索要有關藏區人口、面積、寺廟、喇嘛人數等方面的材料。
  • 「這是西藏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60多年前,我們黨在西藏領導的民主改革,順應了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了西藏各族人民的意願,深刻改變了西藏發展的歷史進程。60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昂首闊步邁入全面小康的新時代。——從封建農奴制邁入社會主義康莊大道。
  • 這三組關鍵詞 習近平用來註解新時代「老西藏精神」
    「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揚優良傳統,不斷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擲地有聲的話語,為西藏穩定發展繪就理想和信念的底色,注入了傳之久遠的精神動力。
  • 和平解放為西藏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
    在這個處處充滿無限生機、強大活力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西藏和平解放68周年。1951年5月23日,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對西藏來說,卻如同排山倒海的巨浪,衝破歷史的隘口,把沉沉暗夜中的西藏人民帶進了無比光明的嶄新時代,把凋零枯萎的雪域高原帶入了無限生機的廣闊天地。
  • 西藏植物大發現:4個中國新記錄種、24個西藏新記錄種
    記者12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以《西藏種子植物分布新資料》為題,在國內核心期刊《生物多樣性》上發表了4個中國新記錄種、24個西藏新記錄種,進一步豐富了我國植物區系的資料,這對西藏地區植物多樣性和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分布於西藏的4個中國新記錄種。
  • 中國共產黨領導西藏各族人民走上當家作主之路
    這場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徹底摧毀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和奴隸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開闢了西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嶄新時代。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與原西藏地方政府籤訂《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西藏實現和平解放。改革西藏社會制度是西藏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西藏人民的根本願望。   和平解放後,西藏各族人民要求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許多上中層的開明人士也認識到,如不改革舊制度,西藏斷無繁榮昌盛的可能。
  • 吳英傑: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夯實黨在西藏的執政基礎 為新時代...
    原標題: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夯實黨在西藏的執政基礎 為新時代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本報拉薩1月4日訊(蔣翠蓮 陳躍軍)根據中央統一部署,1月3日,自治區黨委召開2019年度全區地(市)委書記、行業系統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主持會議並對述職情況進行了點評,就今年全區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西藏「波央」傳承人央宗:「為家鄉歌唱,我無怨無悔」
    央宗是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多吉鄉人,是西藏自治區級非遺項目——「波央」的傳承人。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多吉鄉,央宗在練習「波央」(10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波央」是波密的民歌,是唱而不舞的歌,反映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和民俗風情,讚揚勞動者的智慧和勤勞勇敢的精神。
  • ...文學|西藏|姚聯奎|郭雯雯|烈火耀陽|劉志遠|創作|書法|美術|...
    這個夏天,由西藏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自治區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以及西藏傳媒集團協辦的「中華民族一家親 攜手同心奔小康」第二屆民族團結攝影書法美術文學作品有獎徵集活動,為廣大攝影、書法、美術、文學愛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展示、交流平臺。
  • 西藏拉薩市2020年「藏晚」排練正酣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也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大的時代背景為2020年的藏曆新年聯歡晚會提供了非常大的敘事空間,整臺晚會對這些喜事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現。」加羊尼瑪告訴記者。
  • 西藏革吉:鹽湖邊的新牧人
    中國西藏網訊 10月21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羌麥村。75歲的布瑪爾老人身著藏裝,盤腿坐著,精神矍鑠。他的手腕不停翻轉,將採集好的粗鹽送入袋子,傳來陣陣沙沙聲。安靜祥和的畫面讓人不忍想起當年生活的苦澀和馱鹽路上的風聲雨聲。
  • 時隔五年再次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 習近平給出治藏新方略
    習近平對新時代西藏工作做出哪些重要部署?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時習之」欄目梳理看點,一起學習。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的成果如何? 這一方略,承接民主改革以來的西藏工作路線方針政策,緊密契合新時代發展需要,對西藏各項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面對西藏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的深刻變化,習近平在中央第七次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全面落實。」對此,習近平提出了10個「必須」——
  • 西藏駐滬辦駐古帕村新動態
    西藏滬辦挑起新時代駐村使命圓滿完成交接輪換工作2020年1月15日至17日,滬辦第九批駐古帕村工作隊隊長陳軍同志參加了「自治區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第八批駐村工作總結表彰暨第九批駐村工作動員大會」及「西藏自治區第九批駐村工作隊隊長培訓」,且及時給隊員傳達了會議精神,並按照《自治區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第八批駐村工作總結表彰暨第九批駐村工作動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