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丨結構大師系列-Robertson

2021-01-20 建築結構

本文來源於iStructure微信公眾號,獲授權轉載

Leslie E. Robertson(1928~),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16歲時,還在上高中的他加入美國海軍,擔任助理電子工程師。二戰結束後,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學習,於1952年獲學士學位。在換了幾份工作後,Robertson在1958年進入工程諮詢公司Worthington–Skilling工作,後來一步步成長為公司合伙人,1986年公司更名為LESLIE E. ROBERTSON ASSOCIATES(LERA,中文名「理雅」),在他的帶領下,LERA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成為蜚聲世界的結構設計事務所。


Robertson作為結構工程師廣受讚譽。2004年獲IStructE金獎,2004年獲Khan 終身成就獎,2011年獲IABSE國際橋協獎章。


Robertson職業生涯超過60年,不知道現在退休了沒有。其作品非常多,小i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作品介紹。

 IBM大樓(現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大樓),匹茲堡/1963

IBM大樓

和Robertson後面的作品比起來,這個項目的名氣並不大,但該項目是其結構設計風格形成的重要作品。


IBM大樓共13層高,由內框筒和外部菱形網格筒體組成。外框和內筒之間形成大面積的無柱空間,業主可自由布置分隔。

IBM大樓施工中

傳統的設計方法是確定荷載、鋼材的強度等級,再通過計算確定杆件截面。而IBM大樓設計時,先確定荷載和杆件的截面(由功能、建築效果等決定),再通過計算確定需要的鋼材強度等級。大樓採用的鋼材最低屈服強度為250MPa(上圖中黃色杆件),最高屈服強度為690MPa(上圖中紅色杆件)。

菱形網格的拼裝

IBM大樓外框筒採用單元式拼裝方法,數層高的外框菱形網格在工廠預製完成後,運到現場拼接。 

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塔(World Trade Center),紐約/1973

雙子塔鋼結構施工完成時的景象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1、2號塔均為110層,北樓高417米,南樓高415米。當時年僅35歲的Robertson主持了世貿中心雙子塔的結構設計。由於篇幅有限,在此僅介紹幾個特點。


1)框筒抗側力體系

世貿中心雙塔採用密柱深梁的鋼框架筒體作為主要抗側力結構體系,在當時是一場高層建築結構設計的革命。這種體系在建築物外圍建立用密柱、深梁的三維牆式結構來抵禦側向荷載,使內部樓蓋範圍內可以取消或減少立柱和支撐,也就可以增加使用面積。


在側向荷載作用下,框架筒體中平行於側向荷載的框架方格板起筒體的「腹板」作用,承受由側向荷載產生的平面內彎曲和伴生的剪切;垂直於側向荷載的框架方格板起筒體的「翼緣」作用,承受由側向荷載引起傾覆力矩所產生的豎向拉力或壓力。

框筒在側向力作用下的內力分布及剪力滯後效應

密柱與深梁構成的框架筒體,並非完全意義的「筒」。在水平力作用下,「腹板」和「翼緣」中間區域柱子的軸力較小,降低了結構的抗側剛度,即「剪力滯後效應」。該現象歸因於深梁的柔性,若角部柱的內力為C1,則與它相鄰柱的內力C2由於深梁的彎曲變形而小於C1(C2小於C1的程度取決於深梁的剛度)。


內筒主要用於豎向交通,不參與抗側力。


2)整齊的杆件截面尺寸

北塔典型平面

塔樓外框筒平面尺寸為64mx64m,在10~107層之間由236根密柱(每邊59根)構成,柱距1.02m,截面尺寸0.36m見方;底層由於開門的需要,在第九層三根柱子合成一根,柱距為3.06m,柱截面尺寸0.76m;柱間通過1.3m高的鋼梁(實際上是一塊鋼板)相連。

框筒的一個典型拼裝單元

截面尺寸能做得如此統一,是因為對於不同受力需求的杆件,Robertson採取的方式是變換鋼材厚度和強度而不是截面尺寸。柱的板厚由底部的76mm變化到頂部的6mm,鋼材強度等級多達10檔,屈服強度從248MPa變化到690MPa。這樣,鋼結構就可以採用標準化的單元式拼裝,減少現場焊接量,增加施工效率。


3)上世紀70年代的BIM

鋼結構的施工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鋼板在日本生產,由船運輸到西雅圖組裝成三層高三個柱距寬的平板單元(見上圖),在現場拼裝之前統一堆放在新澤西。所有的流程無縫對接,這要歸功於當時結構設計師已經通過IMB計算機輸出打孔紙,對每一塊鋼板的材質、尺寸、焊縫等提供了編號,設計師與將近40家施工單位溝通的基礎是打孔紙,而不是圖紙。(看到這個資料,小i內心是震驚的。)


4)樓面系統的設計

WTC樓面系統

樓面系統連接外框筒和內筒,其主要作用有三個:承受豎向荷載;為外框柱提供側向支撐;作為隔板使外框柱在側向力作用下內力分布更均勻。


樓面系統採用鋼桁架支承,鋼桁架跨度從18.3m到10.7m不等,間距2m。桁架腹杆伸出上弦杆表面76mm,進入102mm厚的輕質混凝土樓板內,作為抗剪鍵使桁架上弦和混凝土樓板共同作用。

5)振動控制

帝國大廈與世貿中心頂部採集到的風振數據

世貿中心建造之前,以帝國大廈(381m,1931年)為代表的超高層建築,其外牆壁均採用磚或石材,內部隔牆採用磚或砌塊,雖然這些材料均屬於非結構構件,但是通過模型計算發現,這些非結構構件提供的剛度是鋼結構本身的4倍,同時也為建築提供了阻尼。(見上圖左側)


世貿中心採用了玻璃幕牆,內部採用輕鋼龍骨隔牆。這與之前的超高層有很大不同,沒有了隔牆提供的附加剛度和阻尼,世貿中心的振動就有可能超出人們的接受範圍。(見上圖右側)


為此結構設計師專門做了風洞試驗,雖然通過試驗得到了塔樓會如何振動的數據,但是工程師還不知道人們能接受多大程度的振動。由於之前沒有研究資料,最後,他們自己設計了一個振動裝置進行試驗。

模擬振動裝置

為減小風振,Robertson將粘彈性阻尼器首次引入超高層建築。在樓面桁架的下弦與外框筒之間,安裝了粘彈性阻尼器(由3M公司生產)。他們的研究對後續超高層建築的抗風設計影響深遠。

粘彈性阻尼器的安裝示意圖

香港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香港/1990

香港中銀大廈

香港中銀大廈是Robertson又一裡程碑式的作品。大廈地面以上72層,高度315m,天線頂端高369m。塔樓平面從一52mx52m的正方形上升,分別在25層、38層、51層以對角線為界依次收進,將豎筒逐漸轉變為三角形稜柱體,最後保留其中一個到達頂部72層。結構是一個以13層為模數的有交叉支撐的巨型空間桁架結構體系,承受全部側向荷載以及建築物自身的重力荷載。

中銀大廈的構思與平面

中銀大廈非常耐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建築與結構設計均採用模數系統,體現了很強的邏輯性:牆面窗網格以1.3m為模數,樓層高度以3個1.3m為模數,內部立柱間距以6個1.3m為模數,建築寬度以39個1.3m為模數,巨型空間桁架的節間高度以13個樓層為模數。

從「X」形和「鑽石切割」形

最初的方案如左圖所示,所有的巨型桁架均暴露在立面,因此在避難層可以看到明顯的水平桁架。中國銀行業主覺得結構方案很好,但是不能接受大廈的立面呈現象徵著否定和失敗的「X」。最後在與建築師貝律銘的共同努力下,將橫向桁架隱藏,終於說服業主,在立面上呈現「鑽石切割」的形態。

角柱的節點處理

中銀大廈的巨型空間桁架的節點處理很值得稱道。建築師貝律銘很講究建築的邏輯,在他的設計圖中,各個面的斜撐與角柱交於一個點,這意味著不允許設計龐大的節點來實現巨型斜撐間的傳力。因此,Robertson在角部設計了鋼與混凝土組合柱,斜撐僅與自己平面內的柱相連,而不同平面內的柱並未通過節點板直接連接,而是通過混凝土將其捆綁在一起。


這一處理,不僅使建築立面呈現良好的效果,而且使混凝土參與受力,大大增加了立柱的承載力和剛度。

中銀大廈多個風洞模型

香港處於颱風多發地段,其風荷載是紐約的兩倍。因此,結構工程師做了多個風洞模型,從左到右分別為表面測壓試驗(pressure model),天平測力試驗(force balance model),氣彈模型試驗(aeroelastic model)。

建築高度與單位面積用鋼量的圖表(豎軸為高度,橫軸為用鋼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中銀大廈的經濟性。由於採用了合理的結構體系和型鋼混凝土組合構件,其用鋼量不到150kg/m2,這在遠東地區是非常經濟的。上圖中紅點是中銀大廈,其單位面積用鋼量比它的鄰居香港滙豐要低得多。

環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上海/2008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介紹項目之前先說一段小小的歷史。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廈株式會社(MoriBuilding Corporation)為主導投資興建的,1993年開始設計,設計高度為450m, KPF(Kohn Pedersen Fox Associates)為建築設計方,ARUP做的方案結構設計。後因亞洲金融危機工程暫停,1999年LERA接手重啟結構設計時,環球金融中心的高度被業主從450m提高到492m,並要求增加使用面積。但關鍵是1995年樁基就已經施工完畢,要想利用已有的樁基完成設計,留給Robertson唯一的選擇就是更輕更有效率的結構體系。

環球金融中心結構體系(早期方案塔冠開洞是圓形的)

內部混凝土核心筒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結構重量,為了減輕結構的重量,需要減小核心筒剪力牆的壁厚,這就必須減少核心筒承擔的側向力。因此,Robertson拋棄了原來的框架核心筒(周邊框架靠抗彎抵抗側向力)的方案,提出了帶伸臂桁架的支撐框架結構體系。不僅減小了核心筒混凝土的用量,也減少了鋼材的用量。

伸臂桁架示意圖

新的結構抗側力體系由三部分組成:1)空間桁架:巨型結構柱、巨型斜撐和環帶桁架;2)內部核心筒的剪力牆(79層以上為帶混凝土端牆的鋼支撐核心筒);3)由於伸臂桁架的存在,巨柱與內部核心筒之間的共同作用。在KPF的努力下,伸臂桁架層被用作觀光層,斜撐被很好地隱藏掉了,最終在沒有改變建築效果的前提下,把新的結構裝入了原有的建築中。

斜撐截面及節點

巨型斜撐內灌混凝土,不僅增加了結構的剛度和阻尼,還能防止斜撐側板屈曲。斜撐和柱的腹板均比翼緣厚,連接節點僅腹板相連,翼緣不連。[由於腹板比翼緣厚,節點處翼緣不連對於截面的損失不大。如果一定要做到節點與杆件等強,將節點板擴大一些就好。對於承受軸力為主的箱形和工字形截面,小i推薦這種連接方式。]

角部巨柱的連接方式

角部巨柱的連接方式與香港中銀大廈類似。 

Robertson一直活躍在設計一線。他還有很多著名的作品,由於篇幅限制,無法一一列出。

U.S. Steel Headquarters Tower/Pittsburgh(1970)

Puerta de Europa/Madrid(1996)

Miho Bridge/Kyoto(1997)

1928年出生的Robertson與1929年出生的Khan堪稱同時代的兩位超高層大師。 下面摘錄小i們的一段討論記錄,作為本文的結尾吧。


A:Robertson與Khan出生時間很近,不知道兩個人認不認識?感覺大師真是時代造就的,那個時代是摩天大樓狂奔的時代,後面的工程師如果沒有需求造更高的房子,在超高層這方面可能很難超越了。

B:Robertson與Khan相比,有自己的特點。框筒的紐約世貿、桁架的香港中銀、伸臂的環球中心,單純從建築結構角度看,都比Khan同體系的更好,可能因為時代進步了,建築表現也好。

A: Robertson是漸進式的,Khan是革命式的。

C:從無到有,還是難的。

B: Khan難得的是原創了那麼多,而且都作為第一個落地建成了。

C: 一個開創了筒體,一個完善了筒體,配得上大師的稱號。

 謹以此文向Leslie E. Robertson致敬!

參考資料:

1. A life in Structure Engineering.  Lesile E.Robertson 《Seven StructuralEngineers: The Felix Candela Lectures》

2. https://www.lera.com/

3. https://www.pcf-p.com/

4. https://en.wikipedia.org/

5.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Without Compromise…  Paul Katz, Leslie E. Robertson.  CTBUH Research Paper

6. 建築結構概念設計及案例  羅午福等

7.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結構設計  汪大綏等

8.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

精彩文章推薦:

建築結構丨全方位解讀全球最大來福士項目——重慶來福士廣場

建築結構丨超強總結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考試全攻略,複習必備!

建築結構丨全面解讀528米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大廈設計及施工

建築結構丨廣州第一高樓——530m廣州東塔交付使用之際,回顧項目特點及設計關鍵技術

建築結構丨盤點我們共同走過的2016

點擊此處,可查看建築結構微信過往文章,也可通過關鍵詞搜索你喜歡的內容。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建築結構》官方微信

官網:www.buildingstructure.cn

合作/投稿/轉載請加QQ:

455323924或80327128

《建築結構》雜誌社新推出減震技術微信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

如果你喜歡我們,

記得把「建築結構」微信置頂哦。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關於召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結構設計分會 成立大會的通知

相關焦點

  • 建築結構丨日本結構大師坪井善勝:結構的美存在於少許偏離結構合理性的地方
    第一體育館(遊泳館)為兩個相對錯位的新月形,第二體育館(籃球館)為螺旋形,像個大蝸牛,兩館均採用懸索結構,中間的空地形成中心廣場。此建築被稱為20世紀世界最美的建築之一,是坪井善勝與丹下健三合作的巔峰之作。
  • 建築結構丨為什麼東方建築多是木頭,而西方大多是石頭?
    分析一下古希臘建築的構造可以發現,這一系列的結構都有著很明顯的木造建築痕跡,橫梁、飛簷這些曾經都是木造的代表結構,結果石頭的梁又沒有木材那麼好的張力,所以相對東方的建築來說,也不能說這種東西一定就有多好,但是唯獨不同的是,無論是埃及的神廟還是希臘的神廟
  • 要聞| 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結構分會2020年年會暨第七屆建築結構抗震...
    近日,由中建西南院、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及《建築結構》雜誌社共同主辦的「中國勘察設計協會結構分會2020年年會暨第七屆建築結構抗震技術國際會議」在成都順利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名從事建築結構工程研究、設計、
  • 梅森瑪吉拉2020春夏高定系列,來自結構主義大師設計,將結構貫徹到底
    今天給大家帶來巴黎高定時裝周Maison Margiela(梅森瑪吉拉)2020春夏高定系列作品。梅森瑪吉拉的時裝來自於比利時的結構主義大師設計,運用材質的拼接,各種孔洞圖案以及配飾合併的設計,將結構感貫徹到底。一起來看一下。提及Maison Margiela(梅森瑪吉拉),許多小仙女們可能沒有聽過,是一個來自比利時的時裝品牌,相對比較小眾。其品牌創始人為比利時服裝設計師馬丁瑪吉拉。
  • 建築結構丨天空的極限——瞭望塔
    許多教堂塔樓用作鐘樓,但最有名的鐘樓——比薩斜塔(1174),是一個獨立結構。在民用建築中,塔經常被用來固定時鐘。塔的使用在文藝復興時期有所下降,但在17世紀和18世紀更加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中重新出現。
  • 建築結構家族:框架剪力牆結構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建築結構大家庭成員的自述2    小夥伴們,咱們建築結構大家庭的家庭會議又如期舉行啦!上次會議,老大——混合體系結構已經發言完畢。今天,隆重出場的是我們最婉約的老二——框架剪力牆結構。鐺鐺鐺鐺………隆重有請!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框架剪力牆結構」。我出生比較晚,上個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逐漸來到中國,到現在不過30多歲。不過由於我很乖巧,性格溫柔能扛事兒,很快的取得了人們的喜愛,現在穩居建築大家庭第二把交椅。  大伙兒為什麼這麼喜歡我呢?
  • 建築結構丨臺北藝術中心基礎隔震結構設計(按醫院類建築抗震標準)
    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簡稱OMA)與奧雅納公司(Arup)一同進行設計。奧雅納公司的顧問服務範圍包括:結構、機電設備、建築物理以及消防。結構初步設計由奧雅納公司負責,施工圖設計則由永峻工程顧問有限公司(Evergreen)負責。由於本項目的複雜性,由臺灣大學對結構設計進行了特殊審查。
  • 建築結構丨現場直擊:日本領先世界的鋼木組合結構!
    基礎上部,首層地面,結構組成,施工現場。整體結構的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地下架空層基礎的上部,水平承重木結構承重框架,在日本,一般叫「土臺」。 點擊「此處」,可查看建築結構微信總目錄,並可通過關鍵詞搜索你喜歡的內容。
  • 建築結構丨木結構建築掃盲圖,值得收藏!
    中國傳統古建築結構複雜,這套木結構建築掃盲圖依照北宋李誡所著《營造法式》標註,結構各構件位置及名稱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 結構大師坪井善勝:結構的美存在於少許偏離結構合理性
    圖書館為混凝土殼體結構,一個倒置的圓錐和圓形的芯筒通過曲面平滑過渡。這是日本戰後建成的第一個鋼筋混凝土殼體結構。第一體育館(遊泳館)為兩個相對錯位的新月形,第二體育館(籃球館)為螺旋形,像個大蝸牛,兩館均採用懸索結構,中間的空地形成中心廣場。此建築被稱為20世紀世界最美的建築之一,是坪井善勝與丹下健三合作的巔峰之作。
  • 建築結構丨粘土與黏土的區別及其應用
    還將舉辦新型鋼結構建築工業化技術專題沙龍,並參觀施工中的鋼結構建築工業化住宅項目。請於4月10日前提交報名表。會議詳情請訪問《建築結構》官網:www.buildingstructure.cn。電話垂詢:010-57368787;13810273081。
  • 全球貨櫃結構建築
    通過與Atelier difusor de arquitectura合作,重新利用一批廢棄的貨櫃來建造場地的服務建築。建築的外部利用條狀的木頭來覆蓋金屬結構,以提供舒適的內部空間。公園設施有各類戶外空間,包括上、下陽臺以及一個有屋頂的過道。約翰尼斯堡貨櫃公寓今年2月,我們報導了房地產開發商citiq在約翰尼斯堡將未使用的糧倉改建成低價的學生宿舍。
  • 世界著名鋼結構、膜結構建築
    它是兩個獨立的塔樓並由裙房相連,在41層和42層之間還有一座用輕型鋼建造的「空中天橋」連接兩塔,「橋」長58米、高9米,總重750噸,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過街天橋。雙子塔的設計風格體現了吉隆坡這座城市年輕、中庸、現代化的城市個性,突出了標誌性景觀設計的獨特性理念。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西澤配利是這座大樓的設計者。
  • 建築結構丨金字塔建造之謎終於被破解了
    1)2015年9月17-19日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超高層結構設計及施工高級研修班。特邀平安金融中心的悉地國際結構設計團隊(傅學怡、吳國勤、餘衛江、何立才、寧旭)和美國TT公司、平安金融中心方案及初步設計主要負責人左晴以及中建一局項目經理王鴻章為大家講解平安金融中心結構體系與選型、結構計算分析、構件與節點設計、關鍵技術與試驗研究;地基與基礎、混凝土、鋼結構等關鍵建造技術
  • 建築結構丨據推測分析,泉州賓館可能這樣塌的……
    對稍微具有結構常識的人,都不會採用這種結構,更別說是註冊結構工程師了。現在的的計算機軟體,只要會用PKPM,這樣的結構計算根本就通不過。所以該項目極有可能未經過結構工程師的設計。    圖紙顯示建設單位自製的圖框,(三級人員籤字比較全),而且只有建築圖紙,未看到關鍵的結構圖紙。
  • 建築結構加固力學原理,就這麼簡單
    建築物需要改變使用功能或使用達到一定年限,建築的結構就需要檢測、鑑定,檢查建築物是否滿足安全及使用要求。如果經過驗算,通過建築結構加固後,建築物可繼續使用的,可以進行加固施工,然後投入使用。建築加固是根據什麼原理來進行計算的呢?
  • 充氣膜結構建築的通用設備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氣膜建築展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氣膜建築是由充氣系統提供充足的空氣使氣體充壓來支撐起膜體結構。有工業用、體育用、環保用等等。看似簡簡單單的「大氣球」,它們是靠什麼來工作的呢?他們的通用設備都有什麼呢?
  • 被譽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
    他曾與略薩一起在電臺工作,並且認識胡利婭:胡利婭醞釀寫書的事他也知道,原來略薩被文學評論界譽為「結構現實主義大師」,他這部小說在結構上有點特別:單數各章敘述略薩和胡利婭的戀愛故事,偶數各章(除第二十章)系獨立成章的短篇小說,假託為廣播劇作家彼得羅.卡瑪喬的作品。
  • 建築結構丨籌備7 年!總預算超千億!2020東京奧運會場館一覽
    新競技場的方案原本是扎哈·哈迪德(Zhaha Hadid Architects)中標的,最後卻因為預算問題取消了這個方案 ▽最後,項目交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耗資 1865 億日元(約119億人民幣),已於2019年11月完工。總建築面積達到 19.4萬平方米,拆除原有建築,並將跑道擴大。
  • 2013一級建築師建築結構輔導: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Gothic)建築  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2~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  (一)結構特點  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頂承重構件,其餘填充圍護部分減薄,使拱頂減輕;獨立的飛扶壁在中廳十字拱的起腳處抵住其側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組成框架式結構,側廊拱頂高度降低,使中廳高側窗加大;使用二圓心的尖栱、尖券、側推力減小,使不同跨度栱可一樣高。  (二)內部特點  中廳一般不寬但很長,兩側支柱的間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導向祭壇的強烈動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