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杭州和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差異化、功能性雙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能夠根據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生產多種規格、多種型號及不同用途的聚酯薄膜產品,主要產品包括有色光電基膜、透明膜及其他功能膜。
主要財務指標
杭州和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逐年增加,2017年度資產總額為16,922.13萬元,2018年度資產總額為24,493.16萬元,2019年資產總額為38,534.95萬元,2020年資產總額為44,601.82萬元;2017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4,734.32萬元,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16,966.23萬元,2019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7,452.08萬元,2020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28,796.86萬元。
主要財務指標表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次上市存在的風險
一、創新風險
公司主要從事差異化、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應用的終端領域主要為消費電子行業。消費電子行業具有技術密集及材料需求多樣化等特徵,因此市場對聚酯薄膜的性能和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行業內企業需要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及新產品開發以保證產品性能指標等不斷優化升級。若公司的研發能力無法與下遊行業客戶的技術創新相匹配,則公司將面臨創新風險,這將對公司的盈利水平及競爭能力均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二、技術風險
(一)新技術研發失敗及技術未能實現產業化的風險
公司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經過多年積累,現已掌握諸如雙向拉伸有色薄膜製造技術、有色薄膜配方技術、多功能窗膜基膜製造技術、阻燃聚酯膜製造技術及PET薄膜改性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並成功實現了產業化。公司持續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堅持「差異化、功能性」的經營理念,不斷完善及擴大現有的產品種類、提高產品性能和更新技術儲備。若公司的技術儲備在將來不能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客戶需求變化同步更新,則公司存在新技術研發失敗及技術未能實現產業化等風險。
(二)技術失密和技術人員流失風險
發行人功能性薄膜產品的技術含量較高,核心技術和高素質的研發人員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公司未申請專利的技術或尚未獲得專利核准的技術尚不能受專利法的保護,可能被洩密或竊取,儘管公司自成立以來未發生過此類情形,但不能排除技術人員違反職業操守洩密的可能,不能避免專利技術被他人盜用的風險。
三、經營風險
(一)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原材料成本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均在70%以上,比重較高。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聚酯切片屬於石油化工產品,其價格受原油價格和市場供需關係的影響,呈現不同程度的波動。報告期各期,公司聚酯切片採購均價分別為6.50元/kg、7.66元/kg、6.41元/kg及4.71元/kg,整體上呈波動下降趨勢。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對公司的經營成果有著顯著的影響,並會影響到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若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而公司不能有效地轉移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將會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二)原材料採購集中度高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聚酯切片生產技術逐漸成熟,以及下遊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聚酯切片需求旺盛並長期進行擴能,市場供應充足。但若公司與主要供應商的合作關係集中發生變化,或者公司主要供應商的產品出現重大質量問題,可能導致聚酯切片不能及時、足量、保質的供應,從而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
(三)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目前在公司所處的聚酯薄膜行業中,國外廠商憑藉其技術優勢在行業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特別是在高端領域,受限於技術積累相對薄弱,包括本公司在內的國內聚酯薄膜廠商普遍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未來,若公司不能持續保持在技術開發、市場口碑、產品種類等方面的優勢,不能及時強化新產品開發能力、市場拓展能力,則公司將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進而對業績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四)消費電子行業市場環境變化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有色光電基膜產品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70%以上,系公司的核心產品之一,該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領域,因此公司的經營業績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費電子行業市場環境的影響。消費電子行業受國家宏觀經濟走勢、國民收入波動等多個因素的影響,本身也具有周期短、換代升級快的特點,具備比較明顯的行業周期性。若未來宏觀經濟下行,消費者購買消費電子產品的意願很可能下降,從而導致消費電子產品產銷量下降,可能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四、內控風險
(一)經營規模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
2020年6月、8月,公司新增的兩條生產線先後投產運營,公司年產能由1.50萬噸擴大至4.20萬噸,產能增長高達180%。伴隨著新生產線的穩定投產以及未來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公司的資產及業務規模將迅速擴大,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數量將相應增加,從而使公司的風險控制、人員管理、業務管理等難度加大,對公司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公司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建立與業務及資產規模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與內控體系,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效率和長遠發展。
(二)產品質量控制風險
公司產品的生產工藝較為複雜,生產製造過程包括配料與混合、結晶和乾燥、熔融擠出、鑄片、縱向拉伸、橫向拉伸、牽引收卷與分切等多個生產工藝,且每個生產工藝包含多道加工處理程序,使得公司需要持續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若某一環節因質量控制疏忽而導致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則將對公司品牌形象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影響客戶的採購決策,對公司的長期經營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實際控制人不當控制的風險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範和強、張靜夫婦,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公司4,000萬股股份,佔發行前總股本的66.67%,本次發行後範和強、張靜夫婦仍將處於控制地位。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實施有效控制,對公司穩定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公司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股東大會、董事會對發行人相關事務做出客觀、理性決策,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獨立董事外部監督制約機制。但如果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股地位,通過行使表決權或其他方式對本公司的發展戰略、生產經營、利潤分配、管理層選聘等進行不當控制,可能會使公司和其他中小股東的權益受到損害。
五、財務風險
(一)存貨跌價風險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的帳面價值分別為3,555.58萬元、4,688.81萬元、5,456.34萬元和7,246.77萬元,佔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40.47%、44.81%、39.30%和46.50%,存貨規模總體上較大。近年來公司業務規模迅速擴大,為保證對下遊客戶的及時供貨,各類產品均需維持相應的庫存量,符合公司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雖然報告期內未出現過存貨大幅跌價的情形,但未來隨著公司四號線、五號線產能逐步釋放和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存貨規模可能會繼續快速增長,如果公司產品無法及時實現銷售,或者下遊行業及客戶經營情況發生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存貨無法及時銷售,甚至出現減值情形,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二)毛利率不能維持在較高水平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67%、28.61%、30.95%和32.40%,與同行業公司相比均處於較高水平。未來隨著同行業企業數量的增多及公司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行業的供求關係將可能發生變化,導致行業整體利潤率水平有下降風險。此外,若未來公司不能持續推出滿足客戶需求的新產品或有效控制產品質量並減低生產成本,則毛利率無法維持在目前相對較高水平,面臨毛利率波動或下滑的風險。
(三)經營性現金流波動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861.92萬元、697.36萬元、3,193.41和-876.72萬元,與當期淨利潤的差額分別為-2,529.26萬元、-1,534.56萬元、-392.43萬元和-2,221.51萬元,經營性現金淨流入均低於當期淨利潤。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存在一定幅度波動且整體流入水平較低,主要系公司業務發展迅速,存貨餘額隨業務規模擴大而增長,同時公司使用收到的承兌匯票支付設備工程款,導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趨緊。如未來公司存貨餘額和固定資產投入持續快速增長,則公司將面臨經營性現金流進一步緊張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