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作為語文老師,常遇到家長的諮詢:孩子古詩詞文言文很差?怎麼辦?非常能理解家長的輔導焦慮,在上小學前,我們讓孩子背誦唐詩三百首,升入小學發現,語文考試考的是默寫,原來不光要背誦,還要會寫。又升入高年級段,家長發現光會默寫也不夠了,還要會理解,可能考的都不是課本裡學過的古詩詞。很多學生只停留在背誦這個階段,在各個得分點,完全沒有解題的能力。似乎刷了大量的練習題,每天花了時間來提高古詩詞的學習能力,一到考試還是丟分,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
家長的困惑是不知道該怎麼輔導孩子進行能力提高,老師的困惑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我上課都講過的呀。學生的困惑是反正考試我不會做,究竟該怎麼辦呢?對於老師來說,上課所講的內容是按照教學大綱的進度,課程標準裡規定了每個年級段的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能力要求是不一樣的。對於語文學習,很多家長只會讓孩子多閱讀、多背誦,完全沒有方法來輔導。其實想要提高文言文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能力,在考試中不丟分,家長要有明確的輔導方向。和小島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各個年級段對古詩詞學習能力的要求吧。
01低年級段(1-2)
進入小學階段,有不少背誦基礎的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文言文的時候,是學有餘力的,這個時候,家長無需用大量題目來幫孩子鞏固理解能力。我們要知道,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啟蒙階段,是一個興趣培養的階段。不管是課文選編還是課外閱讀,我們要有一個原則:簡單。誦讀簡單、理解簡單、語言簡單。也就是在學習古詩詞和文言文的時候,不會很難,初步感受語言的一個韻律,有一定的想像力,這就足夠了。
在1-2年級階段,課文中的古詩詞選編很少,每冊有4首必學古詩。而且對老師的教學要求也非常清晰,不能過度去講解,幫助學生學習字面的意思就可以了。通過配圖、故事背景的了解、學習優美生動的詩句、初步體會詩人的一個感情表達。在這裡可以給廣大家長朋友們提個建議,我們可以通過語文課本中的配圖,讓孩子進行古詩詞的記憶,去理解詩意。不要對孩子做更多的能力要求,在背誦的基礎上,家長主要抓默寫就可以了。把詩句默寫準確,包括標點,簡單的文學常識,詩人、朝代、詩人的號,有一定的了解即可。
02中年級段(3-4)
升入三四年級後,我們明顯發現每一冊的語文課本裡,古詩詞文言文的數量增加了。學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不少家長會發現,在考試中,孩子這道題丟分比較多,而且明明是學過的課文,完全不會寫。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上課的一個學習效率,其次這些知識點,基礎類的學習內容,家長是否幫助孩子輔導鞏固過?最後想要提高理解能力,我們還是得從課本入手。去熟練背誦詩句,在朗讀和背誦中,體會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
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去體會詩句的複雜情感,比如:友情、思鄉、懷舊等情感,較低年級的時候,情感體會就更準確了。家長在這個階段,主要應該抓一個閱讀量的提高,從抽象到具象的閱讀過渡,可以安排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根據孩子的一個真實學習能力,查缺補漏。如果是對詩句理解能力差,那麼每天可以做1-2道詩句理解的練習,持續一個月,看有沒有提高。如果是背誦記憶差,反覆背、默寫也要持續一個月。家長做好督促工作,才能有效幫助孩子去提高對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03高年級階段(5-6)
進入高年級階段,我們更需要家長去了解語文的課程標準,在輔導的過程中,和學習的目標緊密結合。面臨小升初的考試,是需要在能力提高上,對古詩詞的閱讀理解做好練習。我們通過分析詩句,了解古詩詞的內容和情感,同時考試的目標是進一步體會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在這個階段,我們更注重對詩文的深刻理解,也就是我們的學生要有哲學思辨的能力。對詩文的情感體會主要體現在:家國情懷、博大胸襟、借景抒情、歌頌詩人的高尚品格等。家長和老師可以把這些考點梳理成複習點,在集中練習古詩詞閱讀理解的時候,幫助孩子複習。
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能力,最終會從理解到感悟做好過渡。我們家長在輔導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做好科學合理的判斷。盲目地拔高,只會讓孩子厭惡語文學習。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孩子多去看看一些良好的古詩詞相關的綜藝節目,比如《詩詞大會》等等,從這些節目中,我們也可以啟發學生,如何學好古詩詞。關於家長要有明確的方向,在輔導孩子的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家長還碰到過哪些問題?都可以留言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