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賭!全州這15個好耍的地方總有個把你肯定沒克過!2107年全州最全最好耍的地方!

2021-01-19 全州呱喇婆


全州最好耍的地方,航把懶當全打包給你!小長假俺們一起h翻天!


湘山寺——位於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城內西隅湘山之麓,素湘山寺湘山寺(2張) 有「興唐顯宋」之美譽,「楚南第一名剎」之雅稱,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無量壽佛創建。宋朝4位皇帝先後5次加封,宋徽宗親臨膜拜;清初著名畫家石濤曾住寺為僧21年,留有石刻花圖;清朝康熙皇帝御筆親題崖刻「壽世慈蔭」。寺中還有飛來石,洗缽泉 、妙明塔、壽佛殿、圓通寶殿、放生池動物石雕群等景觀。鼎盛時期寺內建築面積達18000平方米。湘山寺作為廣西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膜拜、遊覽,特別是三大佛教節日、更是人山人海,絡繹不絕。



三江口





三江口——位於全州縣城中心,距桂林市120千米,距桂黃公路2千米、全沙公路200米。因發源于越城嶺的萬鄉河、海洋山的廣西河、都龐嶺的灌江在此匯聚而得名。三江口水面最寬處300米,最窄處40米,水最深處6米,平均水深4米,整個水域面積達43.6萬平方米。三江匯合處有一個面積為4.36萬平方米的鯨魚洲。



三江口水域寬廣,水流平緩,是人們划船、遊泳、垂釣的好地方。是河流型自然風景旅遊區。三江相匯而一洲獨居,環境幽雅嫻靜,別具特色,一日之內早中晚各不相同:晨,薄霧籠罩;午,江水湛藍;夜,輕風拂江。江霧、煙雨、驕陽、清風、明月,將三江口點綴得如畫如詩。圍繞著美麗的三江口,還有雷公塔、鎮湘塔、東門大橋、水晶崗電站、蓑衣渡古戰場等景點。



天湖——距桂林市138公裡,距全州縣城49公裡,位於華南第二高峰真寶鼎東側,海拔1600多米,由高山草地、原始森林和13個水庫組成的湖泊群,方圓達3平方公裡。高山出平湖,一座座水庫猶如一面面透亮的明鏡,點綴在崇山峻岭間,相互貫通,互成補充。天湖柔美秀麗,既有杭州西湖「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湖光山色,也有洞庭湖「茫茫五百裡,不辨雲與水」的詩情畫意。

天湖「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遇晴日,遙空如洗,波光粼粼,煙霞浩淼,雲水相吻,遊人如置蓬萊仙境,是狩獵、避暑、觀日、賞花的理想勝地。天湖水電站,水頭落差高達1074米,號稱亞洲第一高水頭電站,裝機容量6萬千瓦,年發電量1.78億千瓦時,天湖水電站集科研技術和自然景觀為一體,引世人矚目。

天湖水電站的水壓究竟有多大,傳說一滴水可以洞穿人的身體。



寶鼎嶺地處全州縣與資源縣的交界處,海拔近2000米,是越城嶺山脈有名的山峰之一,號稱廣西第三高峰。

寶鼎嶺主峰上遍布灌木叢,這便是高山紅杜鵑與白杜鵑(亦稱小杜鵑和大杜鵑)。每年進入5月中旬,這些紅、白杜鵑就趕潮似的競相開放,花期長達數月,吸引遠近遊客登頂欣賞。

寶鼎嶺的杜鵑與別處的不同,特殊的地勢使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嶺東的杜鵑林長得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嶺北的紅、白杜鵑相間生長,樹與樹之間雖然長得稀疏,但也相依相偎,紅、白花朵相互映襯。而南邊的山坡生長的儘是紅杜鵑,儘管長得有些參差不齊,但棵棵姿態各異。

寶鼎嶺東側的關聖殿是唐朝著名和尚全真大師開山修建的。關聖殿壘石為牆,豎柱為屋。石牆高達丈許,雖經數百年風雨滄桑,至今仍非常厚實和堅固。石殿坐落於花叢中,陣陣花香不時襲進殿內。年年歲歲,花謝了又開,不絕不息。你看那石牆上不知什麼時候吹進幾粒杜鵑花籽,頑強地生根長枝,現已結苞開花,觀之意韻無窮。


遠眺石腳盆古村

地下暗河


紅葉似火


崖壁

石腳盆村位於全州縣石塘鎮南部,東與兩河鄉交界,南與灌陽縣毗鄰,距全州縣城37公裡。 

 

石腳盆村境內的天坑共有9個,有5個分別叫巴掌巖、連魚巖、安塘、滴滴巖、白石巖,另4個地名不詳,從石腳盆村由北向南呈S形分布。9個天坑大小、形態各異,有長條形的、圓形的、不規則形的。天坑間隔距離為400米左右,深度在90到200米之間。天坑的周邊坡度不等,有的地方呈斜坡狀,有的地方呈90度角垂直,有的地方甚至呈凹進的屋簷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關於這天坑群和奇石的由來,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仙人趕著一群羊路過此地,天快黑了,為了趕路,那位仙人用手中的羊鞭奮力抽打羊群,有的羊被打散了,就永遠地留在了這裡,後來就變成了石頭。那9個天坑便是那位仙人留下的9個腳印。其實天坑上億年前為地下暗河,由於地殼運動,暗河斷裂下沉而形成。天坑群周圍林區面積8平方公裡,林木茂盛,花木爭豔,鳥唱蟬鳴。  


2014年9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記者邀請相關專家,在當地消防官兵和村民的引導下,對天坑群進行了一次深度探秘,製作了一部30分鐘的專題片,在央視播放。


全州縣梘塘鄉珠塘村有一個小石山,人稱「語錄山」,山上刻有毛主席語錄和名人浮雕。作者是一個農民叫蔣濟渭。二十幾年來他一人獨居,不與人語,每日在小石山上鑿刻不已。近些年常有遠近聞訊者紛至全州珠塘,欲變虛聞為實見,一睹那座「語錄山」和那位鑿石山上的老人。

蔣濟渭,他用了30多年時間在自家屋前的石山上默默雕刻名人的語錄和英雄的浮雕。積年累月,漸成規模。這座山也被當地人稱為「語錄山」。據當地縣誌介紹,從1973年開始,蔣濟渭開始在自己的小屋後面雕刻。蔣濟渭斷斷續續地說,最早雕刻的是毛主席頭像和語錄,由於沒有學過雕刻技術,所有的工序都靠自己琢磨。由於家徒四壁,在雕刻語錄時只得用黃泥或焦炭來臨摹。從拿起鑿刀那天起,天剛蒙蒙亮,蔣濟渭就起床,一直忙到天黑。一天只吃一頓午飯,風雨無阻。

40多年過去了,如今,「語錄山」上已刻有名人浮雕70多座、語錄1100多條。字體有楷書、行書、草書、篆書等。



虹飲橋位於龍水鎮龍水村西,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長70米,寬4.2米,高7米,亭蓋長廊,曲欄回合,中部飛閣重簷,雕刻精美。每逢秋季,江水碧澄,橋邊疏柳與遠山紅葉相映成趣。"虹橋秋柳"為龍水"八景"之一。

昔有榜額題:"虹飲仙液",故名虹飲橋。1998年重修。增其舊制,鑲楹聯曰:一江清水潤澤萬鄉百姓;萬丈長虹化作一座金橋。揚傳統美德修古橋勝跡千秋不朽;繪地方宏圖作山水文章百業俱興。

全州龍巖洞位于越城嶺支脈的東瓜源,距全州縣城5公裡,古為邑中八景之一。龍巖洞洞內有一圓形巨石,砥於中流,為泉水所衝,發出巨響,巖壁迴蕩,似龍磨之聲,故名龍巖。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將巖洞擴寬填平,建造了兵工廠。


196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在此籌建醫院,再削整巖洞擴建成全國最大的地下醫院,也是全軍唯一的山洞醫院。洞內建有五層高樓(局部六層)、禮堂、餐廳、廣場及發電站等,總建築面積達13000平方米,採用全空調裝置。中央軍委首長許世友、伍修權、洪學智、遲浩田先後蒞臨巖洞視察。


後洞形似喇叭口,有如巨龍張嘴大吼。洞口斜向天空,高約40米,寬30米,崖壁上綴滿石乳、石幔、瀑布飛簾。洞後古木參天,原始森林鬱鬱蔥蔥,峽谷長約1000米,泉水汩汩,幽雅清新,仿若世外桃源。


  


全州縣思源民俗博物館位於桂林市全州縣梘塘鎮白地頭村,該館佔地面積60畝,規劃建築面積2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古民居、文物陳列館、古街、牌坊、古作坊等五大部分。由70多歲的全州人唐以金先生傾其畢生積蓄,歷經6年多時間建設。


博物館正中間是一座復建的大宅子,三座正房子四個天井院子,兩側還有廂房,為清代建築的典型代表。屋內的隔扇門、穿插枋及石門檻、柱礎等精雕細琢的構件,採用高浮雕、淺浮雕、透雕、陽刻等雕刻手法,雕刻出形態生動的花卉鳥獸、人物等圖案和紋飾,非常精美。除建築外,老先生還收集了大量的物件,種類非常豐富,有木雕、石雕、家具、佛像、瓷器等,有的歷史非常悠久,有的雕刻非常精緻,有的價值連城。



清清溪流也醉人
石頭似一幅畫
波光與煙霧
青藤纏樹
煙雨大仙
飛流直下 

大仙有大美,藏在深山人未知。大仙的煙雨,濃濃淡淡,深深淺淺,伸手就沾在你袖上,清香溼潤,柔暖潔淨。

大仙水庫海拔1000米左右,距全州縣龍水鎮政府所在地13公裡,總庫容140萬立方米,集雨面積9.63平方公裡,採用雙曲拱壩,壩高40.9米。

蜿蜒的山路像一條飄帶,纏繞在青山綠水之間,山路的兩邊,不時有飛瀑流下,遠遠就能聽到譁譁聲。瀑布在朦朦朧朧的山間,片刻不停地彈唱著,像少女含羞帶澀,又如俊男激情澎湃。

煙雲起於蒼峰之間,落於湖面之上,薄霧如浣紗女手中飄蕩的一卷輕紗,在揮舞,在流動,在起舞……而淅淅瀝瀝的小雨,滴落在湖面,泛起無數個甜美的酒窩。煙與雨,把大仙水庫描繪成一幅絕美的水墨畫。

大仙村500來戶人家,建庫前大都住在水庫區域內,這裡四面環山,一條溪流蜿蜒而過,層層梯田環繞村莊。而大仙水庫的建立,淹沒了美麗的村莊。為了下遊千畝良田的灌溉,大仙的村民喲,不得不告別袓祖輩輩居住的地方,移往他處。煙雨大仙,已經是一種靈性,一種性情,一種樸實無華而格外美麗的舍小家顧大家亙古精神的象徵。


龍水菊花基地






全州州、龍勝兩縣建立了六個菊花基地,其中殿子嶺村的600畝龍菊在微寒的11月競相綻放,金燦燦的龍菊、高山與水庫交相輝映,美景天成,壯觀得令人嘆為觀止,成為全州秋冬季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燕窩樓,距全州縣城以北約16公裡遠的永歲鄉石頭崗村(該村過去的讀書人多,曾有「才子之鄉」的稱謂)。燕窩樓是廣西區內發現最早的帶有如意鬥拱的木質牌樓,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1993年燕窩樓被列為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燕窩樓,又稱燕子門樓,系蔣氏祠堂之門樓,原是永歲鄉石崗村的蔣氏宗祠。始建於明代弘治乙卯年(公元1496年),蔣建德始籌建逝卒未成。總建築面積446平方米,主建築有:牌樓、門樓、祠堂(分上、下殿),於嘉靖七年建成,全是木質結構。樓高12米,寬8米,上4層,下3層。

整座牌樓不用一根釘,由324根榫木卯裝而成。因牌樓上的如意鬥拱形似「燕窩」而得名。該門樓的兩邊有這樣一幅由明東閣大學士葉向高書寫的檻聯:「累朝榮蔭家聲遠;歷代科名世澤長。」燕窩樓歷經滄桑風雨,現已有幾百餘年歷史。祠內留有明、清、民國時代水上極景三江口位於全州縣城東南端的完山前,由發源於海洋山的湘江、都龐嶺的灌江、越城嶺的萬鄉河匯聚而得名。

燕窩樓下遊水晶崗電站,為三江口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優勢發揮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水域寬廣,水流平緩,是人們划船、遊泳、垂釣的好地方。奇特的是,這門樓上,還常有燕子來這裡安家,在這裡飛進飛出,讓這「燕子門樓」更加名符其實。



炎井溫泉旅遊風景區座落全州縣大西江鎮境內,距縣城55公裡,離桂林市150公裡。北端與湖南新寧縣舜皇山風景區遙相呼應,且將有四級公路相連,交通便利。日流量558噸,恆溫42℃,含有鋰、鍶、鋅、鍺、銅、氡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醫療作用的元素,屬低納、低礦化度,含氟氫矽酸礦泉水。以炎井溫泉為中心,方園數十裡內山峰林立,原始森林蒼翠蔥蘢,蔚為壯觀。


景區範圍劃定為15000餘畝,海拔高度700—1000米,其中4500畝已經為控制建設區。風景區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高山幽谷,環境優雅,宛若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在這裡,炎井溫泉的浴療功能和原始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猶為難得。


1992 年,國家有關部門對水質進行了鑑定,確定炎井溫泉為優質天然礦泉水,自然湧出量為每晝夜558噸,恆定溫度42℃,礦泉水中所含偏矽酸為31.2- 32.88毫克/升,含氟(F-)1.46毫克/升,氡(Rn)56.5-60.86貝可/升。均符合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屬含氟氡偏矽酸礦泉水。同時,其水溫和放射性氡含量達到了中國醫療礦泉水標準(草案),屬於高溫氡醫療礦泉,對治療皮膚病、風溼病療效獨特。炎井溫泉現已完成大眾池、更衣室、售票房、景區公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初步接待能力。日均接待能力達到200人次。炎井溫泉沿途還有虹飲橋、千年古樟、精忠祠、童母巖等眾多景點。



玫瑰巖,又名童母巖,位於桂林全州大西江鎮五星村委的龜山腰部。

中國第一個以愛情為主題的旅遊巖洞,巖洞有三樓十八廳,洞內奇峰怪石,宛若仙境。洞外山腰上有70餘米高的觀光電梯,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洞下有水巖,可水陸兩路觀光。山腳度假村集住宿、風味餐飲、垂釣、休閒等於一體,緊換全州至湖南新寧縣的跨省公路旁,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冠蓋下椱3.2畝。旁邊有兩棵年輕些的樟樹,根莖相連並行生長,人稱「夫妻樹」。

一株槐樹與古樟根莖相交、枝葉相擁,人稱「老太婆跳舞樹」。


古樟,位於全州縣大西江鎮錦塘村委王家村,是世界樟木中年齡最長的(達千年以上)古樟樹,其樹徑最大 處需13人環抱,樹高34米,胸圍徑10。 76米,樹蔭覆蓋面積達2134平方米,下部有53根大小不一的樹根露在地表,總長達241米。


古樟曾被美國之音《中國新聞》、《民族畫板》、《廣西日報》等刊物先後以圖片、文字形式報導。附近還有兩株古樟「夫妻樹」和一株古樟與古槐相交相擁的「老太婆跑舞樹」。千年古樟距全新公路約1公裡,與四級公路相通。該古樟歷史悠久,可觀賞性強,是全州炎井溫泉旅遊線上的一顆明珠。

全州呱喇婆

這裡有一群關心社會、
熱愛生活、敢於逗比的
全州好青年

全州人關注:全州呱喇婆

微信號:kualapo

 戳這裡進入全州最火爆的微社區

相關焦點

  • 看遍全州80年變遷!這些照片沒幾個人看全過….
    我的過去你知道多少?哪些地方是你還認得出來的?1935年,全州城三江口1945年秋末、冬初,全縣饉疫交加,死亡6000餘人;1946年,疫病、飢餓遍及全縣,災民達15萬人,其中發病96371人,死亡11939人。在當時,很多孩子被遺棄。1947年桂林街頭的兒童以及桂林全縣(今全州)教堂門口的棄嬰。)
  • 全州,一座正在消失的縣城…
    記憶中的全州其實不算大但卻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東西在這座小縣城的各個鍋拉都留有我最親切的記憶全州城西汽車站按部頒二級汽車客運站建設,總投資8500萬元,佔地48畝,總建築面積16500㎡,大巴停車位115個,發車位20個,設計日發送旅客9000人次。以前的全州老體育館
  • 廣西全州這個地方有可能是柳宗元筆下的那個地方嗎
    《永州八記》包含有: 《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關於《永州八記》所寫的地方,有些永州人認為在永州,如今永州人已經把這些內容作為永州零陵歷史文化景點的重要部分;有些全州人認為在全州,如知名學者呂朝暉先生撰永州八記有五處景點在全州,而灌陽縣有些學者認為有些景點在灌陽。
  • 桂林全州貢品禾花魚會不會出自這個地方?
    不過民間傳說有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洗馬塘。洗馬塘在全州火車站那一帶,現在成了城市的一部分,從現在來看,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當年水質好,有稻田與魚塘,也是有可能的。還有一個地方是八畝田,傳說貢品禾花魚就產生這八畝水田。但八畝田這個地方,小編不知道在哪兒。有些人說,全州最好的禾花魚在才灣,但說得更多的是龍水。龍水最好的禾花魚在哪兒?
  • 全州十大特產,酒必喝菜必吃,來全州這些都不少不得.........
    稻田是人家的,禾苗正在拔杆孕穗,田裡是挖不得水的,怎麼辦這漁夫不死心,經與田主協商,就把進水和出水口用杉樹枝攔好,等到稻田挖水時,吃飽了禾花的鯉魚仔不但肥得油光水滑,而且吃起來有一種特有的滋味,聰明的全州人從此開始特意在稻田裡放養鯉魚。全州縣的禾花魚是把它用酸水、鹽煮過,放在火爐上烘乾,吃時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鹹辣適宜,味鮮無比,堪稱「嶺南一絕」。禾花魚吃法多種多樣。
  • 全州十大特產,酒必喝菜必吃,來全州這些都不能少.........
    全州豆豉素有桂林市名牌農產品之稱,是桂林辣椒醬或豆豉醬的主要原料,產品在「廣西農產品貿易網」等區、內外多家網站做過專門的產品介紹。由豆豉首先產生於全州小南門,故全州歷有「小南門豆豉,就此一鬥!」之說,這是古傳下來稱讚全州小南門豆豉的行話,其意是:全州豆豉加工廠雖然到處都有,但最好的豆豉出在小南門。而在與全州相鄰的湖南周邊縣,也有贊言:「全州豆豉新寧醬,湊在一塊天下香」之古諺。九、全州魔芋豆腐
  • 全州青瑤峒神秘的皇帝古道,充滿歷史傳說美麗神奇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南明永曆皇帝(1623—1662年)朱由榔,於清順治三年(1646)在肇慶正式即位,年號永曆,史稱永曆帝。永曆帝倚仗張獻忠建立的農民政權「大西」之餘部李定國、孫可望和李自成建立的農民政權「大順」之餘部赫搖旗、李過及明朝舊臣等,在西南一帶抵抗清軍。南明與清軍在全州反覆爭奪,抗清烽火曾在全州燃燒15年之久。
  • 2017年第41期 太平軍全州戰役
    點擊上方「方志廣西」關注我們  ☀定期推送廣西地情:廣西之最,地名由來,風土民情 ,八桂古建,歷史人物等諸多優質內容,關注我們妥妥沒錯!全州是桂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物產豐富。它的西北是嶺,東南是山,中間是江河,處於湘江上遊,是連結湖南、廣西兩省(區)的水陸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要隘。
  • 71種全州美食你見過吃過幾種呢.【經典收藏】
    每次去龍水,都雷打不動地在那裡吃魚,一半清蒸一半黃燜,當然還有青椒燒田雞和酸辣米皮(幹制的米豆 腐),有了酸辣米皮,我就不吃飯了。臘魚仔我喜歡吃真空包裝的,尚有一定水份,軟硬恰到好處,魚肉回甘有咬勁,且對烹飪手藝要求不高,熱油鍋爆香姜、蒜、 豆豉,放魚略煎,加水沒過魚,水開後擱酸辣椒,收至湯汁略幹即可,用這樣的菜下飯,就別想減肥了。
  • 【光影全州】大美三江口
    全州三江口位於該縣城中心,距桂林市120公裡。三江口水面最寬處300米,最窄處40米,水深處6米,平均水深4米,整個水域面積43.6萬平方米。由於地理位置不同,三江的風姿獨具,儀表各異。由東向西而來的灌江,水流曲宛而急。自西向東沿城邊而至的萬鄉河落差細微,水流曲宛而柔。
  • 韓國全州--不可錯過的歷史文化古都
    【機場大巴】 仁川機場出發   金浦機場出發首爾中心城市客運站(센트럴터미널)→全州高速巴士客運站(전주고속버스터미널)(首班車05:30 ~ 末班車24:00,發車間隔10分鐘,約需2個小時45分鐘)全州高速巴士客運站 -> 全州韓屋村* 計程車搭乘點對面,朝市外巴士客運站方向走150m處,搭乘5-1路巴士(發車間隔15分鐘,約需15分鐘)
  • 民間有高手,全州唐家灣匾額四個大字被破解,旁邊小字你能讀懂嗎
    因為文物盜賊有不少,為了不讓祖傳文物流失,警惕性頗高的唐連成先生便將另一塊字跡有點模糊的匾額收藏了起來。這塊匾額上面隱隱約約可見有四個字,除「德」字清晰可認外,其它字已經模糊難辨,我對此匾額產生了興趣,卻因學識有限,無法辨認。如下圖。
  • 魅力全州美食大揭秘
    在韓國眾多的城市中,全州是個以飲食聞名的地方。
  • 【歷史全州】神奇的全州湘山寺「肉身佛」
    唐懿宗鹹通八年(867年)二月十日,禪師入滅,留下「肉身」。最近發現的《湘山事狀全集》中有王鞏的一篇《湘山無量壽佛記》,其中就說到,「後二十有二日,(肉身)頂出白毫相光十有一道,光中現十有一佛。」「白毫相光」就是說的頭頂放光十一道,神奇的是這十一道光裡面有十一尊佛出現。
  • 中央紅軍過全州兩河新富江考察報告續篇
    紅軍戰鬥部隊有走湘桂古道線,有走全灌古道主線和幾條支線過新富江往石塘全州方向阻擊敵軍。蔣介石在湘江設立了第4道封鎖線,目的要把中央紅軍消滅在在湘江東岸。中央紅軍為突破第4道封鎖線,在全州、灌陽、興安地區與敵軍爆發了湘江戰役,國軍稱為全州戰役。中央紅軍在灌陽新圩、全州腳山鋪、興安光華鋪3個阻擊戰犧牲慘烈;中央紅軍縱隊行走在湘桂古道上,每天被5架桂軍飛機追著轟炸和用機槍掃射,死傷累累。
  • 好吃又好耍!這幾處適合家庭出遊的釣場,你都知道嗎?
    幾場大雨之後,本喵以為重慶會涼快下來,沒想到重慶的「秋老虎」餘威尚在。只是現在水也耍了,暑也避了到哪去逍遙一下呢?這裡的蔬菜植物嗐可以進行領養,據老闆說都是採用農家肥,沒有農藥。自己下田去摘蔬菜,再自己動手炒幾個小菜。
  • 【美食】三大全州豆芽湯飯店
    這是一種用豆芽、肉湯、水、鹽——三種食材就能煮出味道的簡單菜餚,但在豆芽湯飯店中,有的店卻能憑藉美味聞名全國。讓我們前往全州代表性豆芽湯飯專門店「現代屋」、「三百家」和「全州嗡咿豆芽湯飯」三個地方,看一下他們各自的特點吧。◇樸素而古樸的豆芽湯飯「全州嗡咿豆芽湯飯」
  • 家鄉名菜:全州五香豆腐乾
    我的家鄉就在全州歷史上的湘源古城旁,說起全州的十大碗,我的家鄉有一大碗叫五香豆腐乾炒三絲。而關於它的來歷,則有這樣一個傳說:全州地名緣於楚南第一名剎_——湘山寺佛剎始祖壽佛爺。到了清代,因全州龍水鎮橋渡村一位地方官員帶進京城,通過一位大臣傳到一位皇帝那裡,結果此物便因此成了全州的一大貢品。
  • 全州一日遊,走進韓國歷史的畫卷裡
    全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美食,使其成為一座保存完整的歷史博物館。厚重的積澱,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全州這座城市如它的牆、它的城、它的歷史和它的美食一樣,始終給人一種雖古樸到極致,但卻也絢爛到極致的錯覺。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它總是無聲無息悄然而至,為你娓娓道出屬於那個時代的興衰,讓你不禁在這一瞥間的驚鴻中沉醉。
  • 全街帶你了解全州的小年習俗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物、植物等,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開泰,二龍戲珠,蓮年有魚,鴛鴦戲水等。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和花團錦簇的燈籠,無不顯示著小年之後,人們喜氣洋洋開始迎接除夕過大年了。  最重要的一點吃貨們看過了,全州最經典的美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