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終究沒能成為巨鯨
有傳言說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份關閉!其實我們都可以不用去關心傳言的真實性,就目前蝦米音樂這種邊緣化狀態來看關不關閉都差不多,繼續硬撐著也只能是浪費資源。不過這個消息對於蝦米的粉絲來說可能就比較扎心了,畢竟蝦米一直堅持原創音樂,沒了是挺可惜。
在龐大版權費面前,孤軍奮戰的小蝦米終究是難以支撐。原本以為,憑藉自己創始人與阿里的不解之緣被阿里收購之後能夠獲得新生。但是沒想到,在阿里大文娛的大戰略下蝦米先是被迫和天天動聽合併整了個四不像,然後又是請高曉松和宋柯這些所謂的專業音樂人來主管阿里音樂。原本簡單的音樂軟體硬是被搞得花裡胡哨,又是電商又是社區的,再加上版權風波蝦米音樂被大量下架。於是原本一款有情懷文藝範的蝦米音樂就這樣被整廢了。後來整個阿里大文娛板塊高層變動不斷,戰略一再調整,蝦米和天天動聽這對難兄難弟終究是沒能等來翻身的機會。
當初定「蝦米」這個名字的本意是希望能擊敗當時的在線音樂巨頭--巨鯨網,不過蝦米終究也沒能成為巨鯨。
風生水起的老對手
作為老對手的騰訊每每在這種情形下難免會被人拿出來對比。同樣是做音樂,阿里越做越失敗,而騰訊則是風生水起,正是應了馬化騰那句話:不是看誰跑得快,而是看誰活得長。如今,騰訊憑藉自己的QQ音樂再加上投資的酷狗、酷我音樂雙雄基本壟斷了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不好意思,又一個被騰訊壟斷的市場)。同樣是巨頭,為何差距這麼大呢?
1、騰訊自己有龐大的流量源,這點是騰訊獨一無二的優勢。
2、騰訊在IP版權等的運營上已有多年經驗。
3、騰訊投資從來都是投行業頂尖的企業且不會去過問被投資公司的管理和運營問題,而是給予資本和流量的支持,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證被投公司的健康成長。
阿里大文娛還能撐嗎?
蝦米音樂的結局難免又會讓人為同為阿里大文娛板塊下的優酷視頻擔憂了。因為就目前狀況來看,優酷的處境並不怎麼好。拼IP不如騰訊,自制不如愛奇藝、綜藝更是不如愛奇藝和騰訊,在時下火熱的遊戲和國漫優酷更是資源少得可憐。想當初,優酷也是視頻界真正的老大哥啊,並且還開創了視頻自媒體時代,許華升最開始就是在優酷上火起來的,那時候的優酷簡直可以說是中國的油管。如今前有愛奇藝騰訊視頻,後有西瓜b站後起之秀的猛烈追擊,優酷還能撐多久?
之前王興更是直接開腔:阿里放棄大文娛已是一件可以倒計時的事情了!
現在想來其實不無道理,阿里音樂基本已經宣告失敗、UC也是被QQ瀏覽器按在地上躺著起不來了,優酷到現在都還沒找準自己的定位和方向,阿里遊戲也就一個三國志·戰略版尚且能看,但是遊戲也是騰訊一家獨霸估計也難有出路。
結語
阿里除了手中幾個王牌業務外,在其他諸多領域都是落後騰訊,真的是原因僅僅是因為騰訊掌管著流量入口嗎?大叔認為未必,收購一款搞黃一款,阿里在投資、生態管理等理念以及人事任用上難道不該反思反思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