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2日,國父孫中山在北京病逝,時年59歲。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最終葬在了南京中山陵,如果大家去過中山陵參觀,就會發現這裡沒有孫中山的墓志銘,這是為何?有網友說,這是因為國父地位太高了,沒人有資格給他撰寫墓志銘。
大家都錯了,當時有一個人最有資格給孫中山寫墓志銘,他就是章太炎。不僅如此,章太炎已經給孫中山寫了墓志銘,即《祭孫公文》。章太炎曾經說過:「論與中山先生交誼之密,互知之深,其墓志銘惟我能勝,亦只有我有資格寫,我欲為中山先生籌備處幹事,並撰寫墓誌。」
由於章太炎和蔣介石關係太差,最終蔣介石拒絕使用章太炎撰寫的墓志銘,轉而用「天下為公」四個字替代之。對於蔣介石的這個行為,章太炎很不滿,「蔣以個人好惡,竟寧使革命元勳之陵墓缺少碑銘,可憾也。」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可以說章太炎是唯一一個有資格給孫中山寫墓志銘的人,「他是國學大師,他的學術之大,可謂前無古人。」作為民國泰鬥級別的大師,章太炎在經學、諸子、史學、哲學、佛學、醫學、漢字等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
民國時期的大師都有個性,章太炎也是如此,比如對個人形象很不講究,「夏季,裸上體而御淺綠紗半接衫,其裙帶乃以兩根縛腿帶接而為之。縛帶不得緊,乃時時以手提其褲,若恐墮然。」章太炎還幹了一件「很不正經的事」,給女兒取名太晦澀,結果都沒有人敢上門提親。
章太炎給四個女兒起的名字是:章(lǐ)、章叕(zhuó)、章(zhǎn)、章(jí)。筆者相信如果不看注音,很少有人能正確讀出這四個字。據說章太炎在給女兒起名字時,就立下了一個規矩,女兒長大後有人上門提親,必須要正確認識這幾個字,這樣同意出嫁。
這可難壞了很多登門提親者,很多人不願自討無趣,結果一傳十十傳百無人敢上門提親。到了最後,章太炎自己公布了四個字的正確讀法,女兒這才順利出嫁了。僅憑這一點可以看出,章太炎「瘋子」稱號絕非空穴來風,他脾氣也非常古怪。
筆者認為,以章太炎在民國的學識名氣,與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導師(梁啓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相比死,絲毫不落下風,甚至有些方面還超越了。事實上,當年清華校長曹雲祥徵求胡適關於國學院導師問題時,胡適推薦了梁啓超、王國維和章太炎。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章太炎以與梁啓超性格不合,直接拒絕了。
參考資料:《太炎先生行事記》、《章太炎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