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現在很多小時候節日氣氛很淡,現在更弱了。端午節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在中原內陸,端午節的開始是因為楚國人屈原。大多數區域應該在當前湖北。屈原致力於汨羅江,這離我們很遠。所以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每當端午節電視臺播放賽龍舟,吃粽子時,我都會有一些問題,這是我們的端午節嗎?
當然,我們也慶祝端午節,但我們不吃粽子和鴨蛋。代替大蒜和煮雞蛋,我們沒有賽龍舟,沒有大江大河,而且站點是不允許的。我們會摩擦五彩繩子,把他掛在小孩子脖子上,然後掛上香包。奶奶說這個東西闢邪必須隨身攜帶。
幸運的是,我也不喜歡米飯,不管你做什麼,我總是不喜歡米飯。我想我是一個真正的北方人,或者是一個喜歡吃麵條的老陝。因此端午節過後,母親將煮雞蛋和醃蒜分手。
我還是不喜歡這兩個東西。我不喜歡煮雞蛋,我想很多小孩子和我一樣。煮過雞蛋的蛋黃又腥又油。小孩子總是對東西的脂肪敏感。例如,我小時候跟我父母一起吃飯。宴會上有一個「大肉皮」,幾乎裝滿了板板脂肪,厚5釐米。上菜時,小孩子們已經跑了。看到成年人和白面饅頭一起吃很香很奇怪。現在我成了「大人」,對於這道菜,我現在也挺愛吃,非常貪吃。似乎在這個年齡,人們會改變,包括他們的品味。蛋黃含有高脂肪和固醇,也許我這個年紀喜歡這個東西。
雖然我不喜歡雞蛋,但我喜歡「玩」雞蛋。我還會在書包裡放一兩個雞蛋。到學校後,小夥伴們坐在一起,從家裡拿出雞蛋。然後用雞蛋稍尖的一端,互相碰撞,看誰的蛋會碎,然後誰會輸!勝利者是歡天喜地,而失敗者則不服氣。那時候的幸福是如此簡單。
我不喜歡醃蒜,尤其是煮過。母親總是在端午節的早晨,煮雞蛋和大蒜。所以,我早餐不吃寧可。生蒜也有一些味道,雖然他又熱又熱,但也比較刺激,多少令人愉悅。醃蒜是的,他有些味道。煮過大蒜就像一個疙瘩,沒有味道,吃到嘴裡就是髒兮兮的,沒有味道,嘗起來有味道,像吃蠟一樣。蠟有某種味道,東西沒有味道,嚼蠟總比嚼蠟好!
我喜歡那時候喜歡五彩繩和香包,即使我是個男孩。五彩繩是奶奶用彩色繩子做的。她會紡織布和網,總之,她可以做很多家務和體力活。所以對她來說,易如反掌。我和表弟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已經穿上了五彩繩和香包,所以我們去當著小朋友的面炫耀,非常好。香包也是用顏色鮮豔的布製成的,中間是艾草和其他草藥,然後縫合在一起。掛在腰上,我感覺全身都是香味。因為小時候在電視上觀看大俠武俠電影的紳士們會在腰間圍上玉佩和包和其他小物件。我們穿什麼?毫無疑問這個香包是最好的選擇。因此每到端午節,小朋友們都會注意看誰的香包精緻,誰的香包更香是人群中最漂亮的。
端午節越來越淡。媽媽會堅持要煮雞蛋和大蒜,儘管只有父親會吃一些。我奶奶已經過世了,端午節前後沒有人會給我戴五彩繩和香包。看來節日氣氛很淡,不值得去。
這次端午節回家時,我發現女孩的腳和手也被這根鮮豔醒目的五彩繩子繫著,胸前還掛著一個精緻的香包。我問她:「誰給你做的這個包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