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章男為什麼要炮轟電動汽車?_易車網

2020-12-26 易車網

2017年8月2日,

豐田

汽車公司社長

豐田

章男正式開通新浪微博。3年多時間內,這位全球最大車企的掌門人,積累了18萬名粉絲,並與中國消費者保持了直接和密切的溝通。

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的辦公室:與其他車企領導人嚴肅的辦公室不同,豐田章男的辦公室就像東京秋葉原的一個手辦商店,也像一個資深電玩玩家的收藏室,收藏著量身定製的一大批「非販賣品」。

辦公桌上還擺著六枚「不正經」的印章,分別刻畫著不同的卡通表情圖案,以此對應豐田章男對不同問題的態度與看法。比如,當豐田章男表示贊成時,他的下屬會在獲得批覆時看到「Nice」、「MORIZO」或者「感謝」的圖案。

然而,這樣一個時常將微笑、感謝掛在嘴邊,鍾情二次元的車企掌門人,近日,卻對電動車和特斯拉大加抨擊,大大出乎行業對豐田汽車乃至豐田章男的意料。

那麼,豐田章男究竟因何發怒?隔空開懟的嘴炮最後,隱藏著豐田汽車和其他傳統車企怎樣的真實想法?

「反感」電動汽車

在過去10年裡,豐田汽車——這家世界上最賺錢的汽車製造商,毫不掩飾自己對純電動汽車的反感。與此同時,他們又生產和銷售了世界上大部分的油電混合動力汽車。

但是,2020年,隨著特斯拉銷量和股價的爆漲,一直在電動汽車領域相對行動遲緩、中庸的豐田汽車終於坐不住了。

近日,在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年終新聞記者會上,豐田章男以該協會會長的身份對外公開表示,電動車已被過度炒作,其倡導者並未考慮到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以及車企電動化轉型所需成本。

「如果汽車工業太快轉向製造電動汽車,那麼汽車工業的當前商業模式將崩潰。」豐田章男直陳自己的看法,並指出,「如果所有汽車都依靠電力運行,日本將在夏季用盡電力。而且日本將需要升級電力基礎設施,以支持所有電動汽車的充電」。據他估計,這樣做將耗資高達3580億美元。

與此同時,他還表示,「我們製造的電動汽車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會越多,越難實現最終的碳中和。當政客們在外面說『讓我們擺脫所有使用汽油的汽車』時,他們明白嗎?」

當全球政府都在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轉型、投資客在推高新能源車企股價的時候,豐田章男為何逆流而上,大加指責甚至否定電動汽車的發展?

這和豐田汽車的技術路線,以及各國市場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有著很大的關係。

近些年,各國政府都制定了相對明確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其中,日本政府已開始大聲疾呼,在2030年之前禁止銷售搭載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汽車,而且,目前尚不清楚該禁令是否包括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此舉正是受到英國、歐盟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等類似計劃的啟發。

但是,從各國禁售時間的變動來看,日本乃至其他地區市場的燃油車禁令不會那麼耐心,給予所有車企充分的準備、轉型時間,豐田章男顯然清楚這一點。

這就意味著,如果他的公司要保持業績的延續性和應對政策的靈活性,就必須在2021年開始全面銷售電動汽車。但這對於豐田汽車將會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畢竟,豐田汽車長期以來一直是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冠軍,混合動力技術是公司向電動化過渡的最大保障。

但是,這樣的保障也並不保險。

以豐田油電混合技術的代表車型普銳斯為例。數據顯示,普銳斯的銷量已經出現斷崖式下跌:2012年,四款普銳斯車型的銷量為23.7萬輛。去年,這個總數是8.76萬輛(包括普銳斯Prim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僅為六年前的三分之一。截至2020年11月,豐田才售出6.37萬輛普銳斯。

此外,今年4月,豐田宣布將向任何想要獲得油電混合動力傳動系統智慧財產權的製造商,提供免版稅許可。這擺明了是要拉人入夥,擴大油電混合的市場影響力,從而抗衡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車勢力。

可惜的是,在國內除和比亞迪、廣汽展開合作之外,這一消息幾乎沒有引起行業更多的關注。或許,只有那些沒有能力開發自己純電動車的小型製造商才會感興趣,比如馬自達和斯巴魯。但是,這樣的體量組合,並不會對電動車市場的走向產生太大的影響。

在電動汽車市場,豐田汽車的產品投放也處於相對遲緩的狀態。比如在中國市場,雷克薩斯和豐田汽車僅僅推出了UX和C-HR的純電動版本,而且整體產品力相對競品沒有太多優勢。

豐田電動SUV概念圖

而電動SUV,對豐田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它於1997年製造了第一臺電池供電的RAV4EV,隨後在2012年推出了由特斯拉提供動力的Encore。現在,儘管另一款基於eTNGA架構打造的豐田電動SUV即將面世,但是它並不能改變政策、市場所決定的產業轉型節點。

此前,在豐田汽車看來,最早要到2030年,全球市場電動汽車銷量才能達到100萬輛。而且,電動汽車的整個戰略都在等待新的電池技術(例如固態電池)的完善,這種情況最快預計要到幾年後才會發生。但是,行業的迅速發展大大超出了豐田汽車的規劃。

此外,在豐田汽車重磅押寶的氫能源汽車領域,豐田汽車試圖讓Mirai成為鋰電池路線之外的替代品,但是氫基礎設施同樣需要大量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市場,氫燃料電池汽車(FCV)的單車補貼將提高到每輛新車225萬日元(約合21,780美元),比此前的政策增加了「幾十萬日元」。而這幾乎是入門級全新電動汽車補貼之後的價格。

當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單車補貼達到如此「虛高」的程度,也就意味著這類車型相比其他類型車輛完全沒有市場競爭力。這,對於豐田汽車不啻為一個打擊。

不過,拋開政策窗口、產品投放和技術路線等原因,作為全球市場銷量第一的車企,豐田汽車同樣躲不過「船大難掉頭」的市場規律。畢竟,飯還得一口一口吃,老業務還得接著做。拋開每年1000多萬的燃油車主,迅速轉型,甚至將凱美瑞等車型迅速電動化,既不現實也不一定能夠爭取到消費者的買單。

而在中國市場——豐田汽車的第二大單一市場,也是最具增長潛力的地區市場,豐田汽車目前還處於燃油車業務「加大投放」、混動車型「剛有起色」、電動車型「零星布局」的階段。由此也可見一斑,想要在2025年前實現全面轉型,對於豐田汽車會是一個巨大且很難完成的挑戰。

嘴炮向左,轉型向右

豐田章男極力抨擊電動汽車的背後,或許,也隱藏著豐田汽車的「創新者困境」。即太過專注於其開創性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以至於選擇性忽視了產業格局的變化和汽車的未來發展方向。

早在2010年,豐田汽車曾對特斯拉投資5000萬美元,持股大約2.4%;與此同時,特斯拉以4200萬美元收購了豐田加州工廠,也就是現在的特斯拉弗裡蒙特超級工廠。彼時,特斯拉和豐田還計劃共同研發電動版RAV4,並搭載特斯拉的電池組和電動機。

但在2017年6月,豐田汽車正式宣布:截止2016年底,該公司已經全部出售了特斯拉的股份,取消了與其聯合開發電動汽車的計劃。豐田發言人表示,「我們與特斯拉的發展夥伴關係已經結束了,因為在這方面沒有任何新的發展,於是決定賣掉了剩餘股份。」

簡單來講,豐田的目的是要特斯拉的電動車技術,而特斯拉的目的就是要豐田的工廠。但是當工廠到手以後,馬斯克就開始對豐田敷衍了事,而且在技術上對豐田嚴防死守。儘管當年豐田章男也是一位電動派,寄希望通過跟特斯拉的合作來穩固豐田汽車的江湖地位,但是最終因為特斯拉的不合作態度,豐田汽車完全走向了氫燃料技術流。

也是從那時開始,豐田章男與馬斯克之間就此結下「恩怨」。

特斯拉股價走勢

在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年終新聞記者會上,一向低調的豐田章男就直接表示:"特斯拉不僅嚴重高估了自己4000億美元的價值,而且還沒有成熟到足以影響全球汽車趨勢,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技術領域。"

而在2020年豐田汽車公司業績報告會上,豐田章男也表示,豐田汽車可以從特斯拉在投資者中的成功經驗及其商業模式中吸取教訓,該商業模式包括電動汽車、監管信用、軟體和可再生能源產品的收入。

同時,豐田章男還補充道,「特斯拉的業務就像是廚房和廚師一樣。他們還沒有在現實世界中創造出真正的業務,他們正在嘗試交易食譜,而豐田汽車的食譜將來將成為世界標準。」

事實上,曾經覬覦特斯拉並對特斯拉充滿怨念的車企,並不只有豐田汽車,奔馳就比豐田更早入股特斯拉。

2009年,奔馳宣布入股特斯拉,以5000萬美元的代價購買了特斯拉9%的股份,附帶條件則是奔馳為特斯拉提供零部件技術支持和供應鏈,雙方共同研發電動Samrt。故事最終結局同樣並不完美,雙方走上了分手的道路。

特斯拉對於技術的「嚴防死守」,在初期樹立了諸多行業對手。隨著特斯拉車型發布、量產交付新車的增多、增長,美國品牌的車企管理者,也隔空與特斯拉打起了嘴炮。

比如,2018年7月,福特歐洲及中東區董事長兼CEO史蒂文•阿姆斯特朗(StevenArmstong)轉發馬斯克關於周產7000輛的推特,並表示「7000輛車,大約4小時,點讚福特團隊」。隨即引發了與馬斯克之間的論戰。

又譬如,2017年,通用汽車高管怒斥特斯拉L4/L5級別無人駕駛技術純屬「無稽之談」。

而今,往事都已成風,勝敗雖尚未有定論,但是局部的勝負早已區分。

奔馳EQS即將面市的車型

比如,通用汽車表示,到2025年,將斥資270億美元推出30種電池供電的車型;福特和大眾宣布,他們將共同開發電動汽車;奔馳在9月公布全新的電動化戰略;豐田汽車也在豐田章男發聲後宣布,將於2021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雖然傳統車企當年嘴上「噴勁」十足,但是身體卻很誠實,紛紛走上了瞄準特斯拉的轉型道路。

但是,特斯拉與傳統車企之間的「恩怨」,並不會隨著兩者戰略的趨同而逐漸彌合。

這種「恩怨」背後,不光包含了個人情感,更是傳統車企對資本市場中車企估值和銷量基數錯位的反彈。或許,豐田章男的發聲,也代表著部分傳統車企對於特斯拉和電動車的「真實心聲」,只是發別人所未發,講別人所不敢講。

畢竟,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汽車製造商(至少在公開場合)已經表示有意遵守禁售燃油的法規,而不是大聲反對與疾呼。

也許,你還會對這種猜測心有疑慮,不妨看一看大眾汽車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的近來境遇。

迪斯

或許,業內沒有哪位執行長會像大眾汽車的迪斯一樣,對馬斯克和特斯拉表示出如此的支持和讚賞。迪斯在今年的一次採訪中說:「我們認為特斯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競爭對手」,「因為馬斯克確實在拉動這個行業。而且從軟體背景來看,特斯拉也是我們的參考。」

然而,從迪斯最近被大眾汽車監事會發難的經歷來看,類似大眾汽車這樣的傳統車企,或許打心底裡對於極速轉型電動化和貼近特斯拉有著「天然的排斥」。

不過,眼下電動化的趨勢已然難以阻擋。所以,無論與特斯拉的隔空論戰結果如何,傳統車企們不妨嘴炮向左,轉型向右。

比如,在中國品牌陣營,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就看熱鬧「不嫌事小」,發布了一條關於諾基亞的評論,並配上了豐田章男的報導截圖。

何小鵬在微博上寫道,「不禁想起了下面一個故事——2014年4月25日,微軟宣布正式完成對諾基亞的收購。彼時,諾基亞現任CEO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說完,連同他在內的幾十名諾基亞高管情不自禁的落淚。」

言下之意也十分明顯了。

ROAD

BOOK

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從豐田章男「炮轟」純電動說起
    從今年累積多起懸而未決的電動汽車自燃事件,到最近坊間熱議的電動汽車冬季續航大幅縮水問題,電動汽車在推廣中暴露出的局限性愈發突出,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日前更是直言不諱的指出,現在的電動汽車有被過度炒作的傾向,讓人們再次關注這樣的話題:電動汽車,到底是走得太快?還是走得太慢?
  •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汽車炒作過度,背後有何真實目的?
    豐田汽車總裁章男近日在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一番頗為激烈的言辭。他稱道,電動汽車在當下被過分炒作,不論是製造電力造成碳排放以及向電動車過渡的成本被忽視。如果日本道路上的每輛汽車都使用電池供電,那麼在夏天,當許多家庭和企業使用其空調系統時,日本將用盡電力,而支持全電動基建設施的花費將達到14—37萬億日元。並且我們製造的電動汽車越多,二氧化碳排放就會越差。且不提日本的電力真的無法負荷這個容量,章男說出此番言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其實是由於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將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
  • 豐田章男「抨擊」電動汽車過度炒作 或為爭取「喘息之機」
    」特斯拉之後,豐田章男再度向電動汽車「開槍」。當地時間12月17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在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年終新聞發布會上批評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他還表示,倉促實施燃油車禁令將導致當前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走向崩潰,大批企業將因此消亡,造成大量工人失業。對於長期以來仰賴政策補貼的電動汽車,豐田章男的批評言辭略顯犀利,但確實也有合理之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高額成本;日本特殊的能源供應結構可能並不適合過早禁售燃油車。不過,對於一家全球性車企的「掌門人」而言,豐田章男對電動汽車的負面看法似乎過於「片面和狹隘」。
  • 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抨擊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
    【TechWeb】1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本月到目前為止,豐田汽車已宣布計劃推出兩款新的純電動汽車,但該公司掌門人豐田章男(Akio Toyoda)似乎對汽車行業加速擺脫內燃機汽車的做法並不感興趣。他認為,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了。
  •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汽車,稱其為過度炒作 【圖】
    面對全球電氣化的浪潮,豐田無疑走在了最前列,其率先發展的THS混動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然而面對全球電動化的趨勢,豐田似乎有些不是滋味。近日,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針對日本政府計劃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想法,表達了自己極其不滿的態度,稱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更是直言各國政府以及電動車擁護者並未考量到不同產業領域過渡至電動車時,所必須支付的龐大成本。
  • 豐田章男的 「電動夢」:一邊炮轟、一邊加速,好糾結
    "與世界為敵"豐田章男此次的言論,其實是對日本政府最新的新能源政策的一個回應。2020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曾向外界公布,「日本要在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而後,為達成這一目標,日本經濟研究省經過研究後決定,或將在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
  • 「逆勢」炮轟電動車,豐田章男錯了嗎?
    「如果日本制定禁售燃油車政策時過於草率,汽車工業現有的商業模式將會崩塌,造成千百萬人失業。」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Akio Toyoda)認為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製造電力造成的碳排放以及向電動車過渡的成本被忽視。豐田章男這番表態直指日本的「禁燃令」:NHK在本月稍早時候報導稱,日本預計將在2035年左右禁止銷售燃油車。
  •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小鵬汽車何小鵬回懟
    隨著各類能源的不斷開採,全球汽車總量的不斷攀升,很多人都意識到了汽車的汙染問題。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流行,總量穩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採用更環保的電能作為能源,而不再使用不可再生的汽油,不僅環保,還節省了用車開支,受到廣大用戶的青睞。
  • 豐田掌門人炮轟電動汽車,小鵬汽車何小鵬:想到諾基亞
    豐田掌門人炮轟電動汽車,小鵬汽車何小鵬:想到諾基亞 12月21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通過個人微博轉發《豐田掌門人炮轟電動車!比燃油車汙染更嚴重,一措施導致商業模式崩潰》一文並評論道,不禁想起了諾基亞。
  • 炮轟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確實猛
    炮轟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隔空互懟,2020新造車兩大「名場面」,被何小鵬承包了。說到敢說,就不得不提小鵬最近暗諷豐田章男的「危險發言」。起因是豐田章男公開質疑汽車電動化的速度過快,電動不等於純電動,混合動力一樣也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而且發展電動車需要政府的支持。
  • 豐田章男:一味轉型電動汽車或過於片面
    易車訊  日前,我們從相關媒體處獲悉,豐田汽車公司總裁豐田章男認為,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了,如果考慮到發電所產生的碳排放以及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成本,電動汽車在日本當前並不是很大。為何認為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豐田章男也作出了解釋,他表示如果所有汽車採用電力驅動,日本到夏天就可能會發生用電負荷過大甚至於電量短缺的情況,另外,向電動汽車轉型需要將大量資金用於充電基礎設置等的建設,這將使日本花費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1350億至3580億美元)。
  • 日本考慮2035年禁售燃油車 豐田章男炮轟:電車更汙染
    日前,豐田社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在年度大會上的一些言辭被媒體曝光。對於日本政府計劃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想法,豐田章男的評論非常激烈,他指出純電汽車實際上會帶來更多汙染,因為在一些地方,電能主要是燃燒煤炭和天然氣來供給。
  • 你們坑了豐田章男,就像之前坑李書福|李書福|豐田|智能電動汽車|...
    因為這種曲解和語義變形的邏輯,由來已久,卻又被發揚光大:在古代有《呂氏春秋》裡的「掘井得一人」,打一口井可以省一個人力,道聽途說之後變成打井挖出一個大活人;而如今,這頂帽子又被扣在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頭上。「豐田章男炮轟電動汽車。」「豐田做不好電動車所以是電動黑。」「何小鵬嘲諷豐田是汽車裡的諾基亞。」
  •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不環保;賈躍亭珠海成立新公司;理想汽車交付量...
    本周汽車行業事件導讀:豐田章男炮轟電動汽車被過度炒作、理想汽車交付量突破30000輛、蘋果汽車或將於明年9月發布、嵐圖汽車發布首款產品嵐圖FREE、賈躍亭造車公司在珠海成立新公司、蔚來旗下能源公司融資...
  • 豐田章男急了:新能源將徹底埋葬日本汽車
    一向以穩重形象示人的豐田章男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時刻急了。十天前,新上任的日本首相菅義偉向外界公布,日本要在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為了達成這一政策目標,日本經濟研究省經過研究後決定,或將在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並表示未來日本汽車產業將會以混動汽車以及純電動汽車作為主要發展目標,以逐步減少二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排放。
  • 豐田章男背道而馳「炮轟」電動車?是過度宣傳還是過度解讀?_易車網
    其一,「如果所有汽車都是電力驅動,那麼日本到夏天時將發生電力短缺的情況。另外,向電動汽車全面轉型所需要建立的基礎設施,將使日本花費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約合1350億至3580億美元)。在日本這樣一個主要依靠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的國家,電動汽車對環境並沒多大幫助。」
  •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非真正環保」 何小鵬微博譏諷其「下一個...
    作者:周菊封圖:圖蟲創意隨著日本國內禁止燃油車銷售的時間線即將明確,日本汽車企業正面臨強大壓力。12月19日,作為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會長,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在該協會年終新聞發布會上直言電動車已經被過度炒作,認為倡導者沒有考慮到發電過程中所產生的的碳排放以及向電動車輸電的成本。
  • 豐田章男抨擊電動車真意,實為固態電池電動車造勢
    12月17日,掌門人豐田章男還在抨擊電動車過度炒作,碳排放一樣嚴重。轉臉,豐田計劃在2021年推出固態電池電動車,每次充電能夠行駛500公裡,然後在10分鐘內完全充電。
  • 豐田章男,豐田「直男」,豐田「慫男」……特斯拉要稱霸了?
    話說,豐田汽車最近開財報會議,聚光燈下的豐田章男談到特斯拉,先是揭了所有傳統車企的傷口,「目前特斯拉的估值超過了日本七家汽車製造商的總和……」並表示要帶頭向特斯拉學習,「這家公司已經通過電動汽車銷售和軟體更新持續獲利,這是豐田需要學習的地方……」最後是話鋒一轉,把輿論引爆了!
  • 豐田章男背道而馳「炮轟」電動車?是過度宣傳還是過度解讀?
    其一,「如果所有汽車都是電力驅動,那麼日本到夏天時將發生電力短缺的情況。另外,向電動汽車全面轉型所需要建立的基礎設施,將使日本花費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約合1350億至3580億美元)。在日本這樣一個主要依靠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的國家,電動汽車對環境並沒多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