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黃昏,最暖心的,可是《又聽母親喚兒聲》?

2021-01-19 深淺視頻

養育了四男二女的媽媽一天天蒼老了。歲月和艱辛給她遺留了一身疾病。經不住我家書及電話的再三催促,她才來省城就醫。

那天,妻子有事不在家,媽媽就動手做午飯。我領著兒子在離家不遠的鐵道邊上給他講著:「從前有座山……」之類的故事。忽然,耳畔響起了一聲久違而熟悉的呼喚:

「學哎——來家吃飯了。」

我的心裡驟然湧上了一種親切!離家十多年了,我又聽到了這伴我長大的聲音。我和兒子回過頭來——媽媽倚在我住的院子的鐵門框上向我們招著手。這熟悉的呼喚和這熟悉的身姿曾無數次地出現在我兒時的記憶裡。只是眼前的媽媽,頭髮開始灰白,身影也開始佝僂……

小時候的我,頑皮得出了名。那次潛伏在田壠裡,計劃等看瓜的二爺睡覺了好摸進生產隊的瓜地裡去偷那個留做瓜種的大甜瓜。誰知道二爺還沒睡我卻伏在那裡進入了夢鄉……

正做著抱住那個面得裂了口的大甜瓜狼吞虎咽的夢,悠悠地媽媽的呼喚似乎從很遙遠的地方傳來:「學哎——」

我猛地驚醒了,擦了擦口水揉了揉眼睛,才發現已是滿天星鬥。循著那聲呼喚跑過去,媽媽正踉踉蹌蹌地走在田間的小路上,眼睛四顧著卻不留意腳下的坎坷 !我喃喃地小聲應了一聲,就習慣地拽住了媽媽的衣角,媽媽喜出望外地蹲下來摟住我,忙不迭地問我是迷路了還是淨顧了玩忘了回家了?餓不餓?冷不冷?沒有呵斥我一句。

那一天媽媽從傍晚一直找我到半夜,幾乎跑遍了所有我知道的地方。路上跌到水坑裡丟了一隻鞋,膝蓋上的那個大口子回到家還汨汨地淌血。我乖乖地老實了幾天,並開始每次出門都對媽媽打招呼。

爸爸在鄉醫院上班,一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媽媽帶著不會走路的小妹每天都沒有歇息的功夫 ,做飯、洗衣、餵豬,還要準時到生產隊裡上工。我們卻只知道玩,於是,媽媽就斷不了地滿街呼喚著找我們,我家的小巷裡就時常迴響著媽媽那「學哎——」的聲音。在媽媽的一聲聲呼喚中,我們兄弟姊妹一天天地長大成人了,我也讀了高中。

我就讀的封丘四中在離家六裡多地的黃陵鎮。我們大都住了校,逢星期天和星期三走路 回家拿一回玉米面窩頭,就著學校食堂裡賣的稀飯或菜湯解決一日三餐。

高二寒假前的那個星期天,我因星期一要考試而抱了一天的「佛腳」。沒想到第二天上午,媽媽竟把饃給我送到了學校裡。從來沒有到過我們學校的媽媽當然也就不知道我在哪座教室。她就挨個地找, 一聲聲「學哎——學哎——」地喊著,考場上的寂靜使這儘管很小的聲音也顯得很響亮。

我聽到這熟悉的呼喚條件反射似地騰地站起來跑出了教室。監考的教學老師跟出來吊著臉訓斥我沒有舉手就擅自離位,還粗暴地推著媽媽讓她快些離開,說她是瘋了?也不看看這是啥地方就瞎喊,驚擾了考試誰負責任?寒風中的媽媽懷裡抱著用她的頭巾包著的一兜饃,站在那裡被數學老師唬得誠惶誠恐,連連道歉。數學老師仍然兇神惡煞,不依不饒。我氣上心頭就護著媽媽和他吵了起來,媽媽卻平生第一次抬手打了我一耳光。

我感覺受了莫大的委屈,賭氣跑回村裡躲著媽媽不回家。那天晚上,在麥秸堆裡一直躲到天黑的我又一次聽到了:「學哎——回家吃飯吧!」的聲聲呼喚,我想起了小時候那個滿天星鬥的夜晚,想起了媽媽淌著血的膝蓋和至今還留在那裡的傷疤,淚水漸漸地模糊了雙眼……

後來,我來到了這個繁華的都市裡,整天為生存而忙碌著。城市的喧囂漸漸淡化了兒時那縈繞在心頭的聲聲呼喚,城市的樓宇漸漸隱去了媽媽那模糊的身影。如今,我在這都市的喧囂裡又聽到了媽媽的呼喚。循著這耳熟能詳的聲音,我似乎找回了失落在故鄉的小巷裡、卻在媽媽的呼喚中捎回了的童年……

(本文作者 劉志學)

相關焦點

  • 男子遇車禍生命垂危 母親電話中喚兒「堅持」
    男子遇車禍生命垂危 母親電話中喚兒「堅持」   在巴中至成都的高速路上,魏永久的母親通過電話一直對彌留的兒子說話,「媽媽快來了,兒子你要堅持住。」遺憾的是,經過1個半小時的搶救後,醫生宣布搶救無效,老鄉們執著地守到生命體徵儀器停止波動才無奈放棄。  突遇車禍他請肇事司機打電話  去年4月份,魏永久從老家巴中趕到成都打工。
  • 兒時的米粿印象
    最讓人難忘的是殺年豬吃喬麥粿。那個時候不像現在,現在只要你願意,天天都可以是大魚大肉,胡吃海喝的,天天都可以是過節。小時候一家人辛苦盼著一年養頭豬過年,平常能夠有碗薯絲飯吃都是很奢侈的事了。
  • 唐一菲為兒子慶生,5歲聽兒成Q版凌瀟肅,長胖20斤愁壞老母親
    唐一菲為兒子慶生,5歲聽兒成Q版凌瀟肅,長胖20斤愁壞老母親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條件也都好起來了,對於家裡面的孩子更是捨得花錢與嬌慣。吃的選擇多了,也更加精細了,不少小朋友就出現了「超重」的問題。
  • 牛 兒
    ,我傾耳細聽,原來是父親要去廣饒大集(今廣饒商貿城)買牲口。秋後,為了儲備一冬的草料,父親又會求親告友,四處討換……    雨水充沛,草木旺盛之時,正是食草動物們最上膘兒的時候,這時,我也會去拔些青草餵它,它對青草的顏色格外敏感,我就拿一棵青草在它面前晃來晃去,它一下子提起精神,抻長了脖子,用帶刺的舌頭去撈,等快撈到的時候,我突然把草往後一揚,饞得它口水像拔絲一樣地流下來……    幾番惹騰,知道我在逗它
  • 《我的家在東北》之「瞎話兒」
    (一)瞎(Xia二聲)話兒:全稱叫「關東瞎話兒」,就是東北方言故事的意思,講瞎話兒就是講故事。曹雪芹作《紅樓夢》中有云:「甄士隱去,賈雨村言」,翻譯成現代話就是「本故事純屬虛構」,而我們的老祖宗就更直接了,乾脆把講故事叫「講瞎話兒」,可我小時候偏偏就愛聽,聽老人講已經達到了痴迷的程度。
  • 兒時聽盲人說書
    兒時聽盲人說書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0.21 星期三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隔三岔五地經常聽盲人說書。
  • 喚兒醒來
    深圳晚報記者 張金平 / 文 特約記者 梁銀練 / 圖 母親吳清琴19年來,每天早上都會在兒子陳文亮的耳邊呼喚:「起來,阿亮,是媽咪,媽咪做好飯了,別睡覺了。」這已成了一種習慣。醒來,是吳清琴這輩子聽到的最動聽也是最刺痛的詞語。
  • 【家在雄安】在馬堡村的兒時記憶與風俗禁忌
    馬堡兒時記憶與風俗禁忌文/採廣軍從兒時的記憶中,母親每天解葦織蓆,重複辛苦的勞動
  • 【醬紫FM】溫暖的小事兒
    有人說,溫暖是一首詩,是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說,溫暖是一首歌,是有人願你三冬暖,有人願你春不寒。但我認為,溫暖,或許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兒。 早上急著上班,我出門打了輛計程車,司機師傅開著車載收音機,播放著路況信息,聲音挺大。我心想,計程車司機最會搶行、繞路,他聽廣播可能是為了能及時調整路線吧。
  • 臘月二十九,難忘兒時貼春聯時的情景
    望著這喜慶的春聯,也讓我回憶起兒時住在村子裡的時候,貼春聯時的情景……記得以前住在村子裡,由於房屋比較多,經常是上午先把我家的對聯貼好之後,下午和父親一起,再去爺爺家和叔叔家幫忙貼春聯……臨近中午的時候,天氣變得逐漸暖和起來。我和父親便開始了貼我家春聯的工作。
  • 靖兒親近今夏,陸醋王本性暴露
    繹夏之初吻第二天清晨,今夏醒來時依舊能清楚地記起昨天發生的事今夏正愁一人練劍無聊,靖兒的身手陪她練劍剛剛好。二人正一招一式舞的興頭上,今夏忽然瞥到廊下站著臉色陰沉的陸繹,不由分了神。靖兒的劍揮過來,今夏躲閃不及,險些受傷,幸虧陸繹過來一把拉開了她。陸繹趕緊抱拳向靖兒施禮:微臣治家無方,險些驚擾了聖駕,還望皇上恕罪。
  • 兒時的夥伴……
    想想自己兒時,童年生活,還有很多小夥伴陪伴。一起上學,寫作業,玩耍,無憂無慮。也曾經夢想快點長大,就可以像大人們去都市那打工賺錢,享受都市的繁華熱鬧,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今時光流逝,已經長大,無論是否成家立業,感覺身上擔子責任重大。再也沒有兒時的純真活潑。成家的都圍繞家庭奔波勞碌,沒成家的都在各自奮鬥路上打拼。
  • 抖音我們就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歌 兒時歌詞全文完整版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在這裡分享給大家,歌詞大意是「我們就一天天長大」,據悉這首歌歌名叫《兒時》,是歌手劉昊霖唱的,下面來看一下。抖音我們就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歌  這句歌詞是來自劉昊霖所演唱的歌曲《兒時》。這首歌曲是2014年所作,時隔多年再次被網友們拿出來翻唱,又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喜歡。
  • 自己財務出現危機,艾弗森為何還堅持養著兒時的夥伴?
    投對胎很重要,比如王校長,幾億的債務輕鬆搞定,當然如果搞定不了投胎,選對兒時的小夥伴也很重要,比如C羅送給兒時的小夥伴範特勞豪車和豪宅,在比如美職籃巨星艾弗森身邊不愁吃不愁穿的小夥伴。SO,問題來了,自身財務已經出現危機,為何艾弗森還堅持養著兒時的夥伴呢?
  • 兒時的這首歌,你是否還記得
    接班人就是把你們的活交到我們手裡……」聽孩子說著,我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有一天放學回家,我唱起「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父親當時反應,也像今天的我一樣,重新打量眼前的孩子,又講起自己兒時的經歷,然後一起唱起這首經歷了歲月帶著傳承的歌曲。
  • 兒時的記憶——滾鐵環
    同學們只要推著鐵環不倒,有時候,就連到了家門口都不想回去,跟著我一直跑下去,直到無奈時才返回去。兒時我最幸福的感覺,就是來自這個,一直滾動不停的鐵環。但是,光有一副讓同學們羨慕的鐵環還遠遠不夠,怎樣才能讓自己滾鐵環的技藝不斷提高,在同伴兒的心目中立於不敗之地,只有一個辦法:勤學苦練。在那段時間,我除了吃飯睡覺上學外,心愛的鐵環成了不離我左右的好夥伴。
  • 瑤族山鄉遇見「兒時遊戲」
    新華社南寧1月7日電 題:瑤族山鄉遇見「兒時遊戲」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吳思思    跳皮筋、打彈珠、丟沙包……這些「70後」「80後」兒時喜愛的遊戲,如今在大城市的中小學校已難覓蹤影,但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小學,這些簡單又有趣的體育遊戲依然盛行,帶給孩子們無限歡樂。
  • 老娘眼裡的榆錢兒……
    詩人是美食家,餐桌上的榆錢兒,除了美味令人垂涎,還透著豪放不羈的灑脫,傳頌千古的詩詞歌賦。蘇軾,是我的男神。我的老娘不懂詩詞,可是她極會講典故,她問我:「你知道嗎?榆樹葉子的長相上,能推斷年成的好壞。」我說:「天氣預報都精確到局部地區幾時幾分颳風下雨,誰那麼笨,還要尋找榆樹葉子看年成好壞呢?」
  • Rstar又現怪物新人 主播派星兒豪奪聲林唱將冠軍
    這段時間風頭正勁的Rstar公會這次又讓人記住了一位實力主播,她就是來自成都的知名路演歌手派星兒,從成都街頭到虎牙直播間,派星兒很快就適應了身份的轉換,憑藉她出色的實力和大方的性格迅速吸引到一大波粉絲,人氣比起之前路演時也毫不遜色,堪稱虎牙的超新星主播。
  • 黃果兒(黃泡兒),兒時的味覺記憶
    黃果兒成熟的季節,施甸的竹編藝人便為黃果兒編制起籃子來,我們叫它「花提籃兒」。極薄的白篾片經緯交織圍成小筐,青篾片穿竹節做成手柄,再用毛筆蘸上湖藍色和枚紅色塗料在緯線上次第交錯塗開,「花提籃兒」春色搖曳,輕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