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從幾年前開始健身來,經歷過急於求成的冒進期,也有半途而廢的掙扎期,這來來去去現在看起來更像走上了一種無欲無求的佛系健身。從第一次跑完五公裡之後就制定了全程馬拉松的目標,到現在已經三年了,不用說全馬了,就是半馬也很少跑了!好在心中還有這麼一個夢想,為此還只是隔天跑個十公裡算為夢想努力一下!
同樣,三年前從零開始的單槓引體向上和雙槓臂屈伸,當時立下的目標是兩年之內引體向上做到30*6組,雙槓臂屈伸做到60*6組之後,再去完成街頭健身五大神技!到目前為止,還在在單雙槓數量上掙扎著,估測應該還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數量目標!即便看到很多網上的教程和經驗,都說現在這水平可以直接練習街健五大神技,但自己就是這麼「佛系」還是一步步來!不能說自己一點也沒嘗試過,但至少沒有專門抽時間去練!
我為什麼選擇了這種按部就班的佛系健身方法呢?除了前面所說的急於求成的拔苗助長造成教訓之外,更重要了也算是看透了健身的意義吧!普通人健身根本用不著那麼拼命的,循序漸進、順其自然就好了!我又不是專業運動員,也不指這個吃飯!即便是拼命練好了,又有什麼用呢?很大可能又會找到下一個目標,又為此拼命!那在運動這條路上是沒有盡到的!可健身就是健身,太過了那就不健身了!別為了那點「榮耀」,把自己運動的初心給弄丟了!
如果不是健身過種中多認識了幾位「武林」中人,可能上面兩個目標就足夠了!接觸之後又在兩個目標的基礎上,加上了「拳擊」運動!當然,現在看來是有點不務正業,朝三暮四的感覺,當時也是左思右想要不要再加上這一項!最初還是沒有抵禦拳擊激情的誘惑,決定算半個目標吧!畢竟拳擊給了自己一種不同天壤之別的運動體驗,這不是跑步和街健能帶來的!有時很難形容這種感覺,那種直接挑戰自我,克服人性弱點、直面恐懼的內心感覺都讓我無法自拔,可能雄性的一種本能吧!也是格鬥運動的魅力所在吧!
那時把拳擊作為半個目標,內心也清楚自己喜歡的是「打架」的感覺,可能一開始是新鮮好奇的,不一定什麼時候也會厭倦!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是個野攤子,並非正規的拳館,說不定哪天就散夥了,況且人就那麼幾個,也不可能有人一直陪著自己玩下去!雖然選擇了練練,但是知道有可能會隨時放棄。那時就安慰自己,能玩一會兒算一會兒,計較太多也沒用!
這一玩還真是跟自己想的一樣,很多問題都出現了!我沒參與之前他們也沒打過,自己參與進來之後算是第一個挨打的,問題大家都是門外漢,還沒打幾場,都是有傷在身了!那皮外傷倒是次要,主要是扭傷肌肉、拉傷筋骨之類的難處理,一時半會兒根本好不了!雖然也陸續買了護具,但還是因為技術問題不能避免再次受傷!這樣找個冬天天冷的藉口算停下來養傷了,可之後又都不那麼上心了!
比起他們來自己算是最用功的了,為此是還練習過跳繩,也制定過每天「千拳」計劃,再加上前兩個目標訓練來的體能。差距慢慢開始了,從最初挨打的,也能打人了,甚至還能佔點便宜了!這樣下來,玩的就更少了!自己也早預料到這一天了,也很是苦惱是不是還堅持這半個目標!最喜歡的「對練」可能難以成行了,一直思索如果拳擊不「打架」,還有什麼練習的意義!有時覺得放棄也好,能好好練習最初的兩個目標;有時覺得堅持也好,畢竟不一樣的運動方式,況且前兩個目標正好是拳擊的訓練科目,那一點也不浪費!
在這種矛盾心理中掙扎一段時間過後,最終還是想到佛系健身和「半個」目標的理由。健身就是健身,不用計較什麼成就,即便是不能「打人」了,那還有沙袋在那呢!武術常講:練時無人若有人,打時有人若無人!既然選擇了這半個目標就佛系堅持下來吧!能打多久是多久!如果不出意外,可能就一個沙袋能讓自己玩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