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華人資訊網記者 April】昨日凌晨,在洛杉磯Downtown地區發生3.7級大地震,有網友擔憂是否預示著大地震即將來臨,「疫情+地震,令我萬念俱灰……」有朋友圈post絕望心情。事實果會如此?「抗疫期間不忘防震的心理準備還是要有。不過大震還有待觀察,如果出現持續地震群,那就有可能出現大震。」華裔專家學者顏利平教授解讀近期地震時表示。
洛杉磯每年十幾萬次震,但此次值得關注
美國東岸時間4月22日零點3分47秒在洛杉磯Downtown地區發生了3.7級地震,周邊的幾個華人城市,包括蒙市、阿爾罕布拉市居民都有反應感覺到地震。「洛杉磯發生地震,其實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因為一年中我們恐怕有十幾萬次這樣的地震。
但是,這個地震有特殊意義,因為它發生在我們洛杉磯市中心附近,Downtown向南一些,110向西、10號向南的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居民多,若發生大震,傷害會大,而且由於處於洛杉磯盆地,而盆地對地震有放大效應,如是3.7,放大後會更加大,所以周邊城市居民也會有感覺。」地震領域著名的華裔專家學者顏利平表示。
去年夏天,顏利平教授(右)參加了由地震學家露西瓊斯博士(Dr. Lucy Jones)(左)帶領的50人團,走訪加州的聖安德烈斯斷層 (San Andreas Fault)。
震中靠近兩大著名斷層,若持續小震可能現大震
整個加州大大小小地質斷層數不清,顏教授分析說,這次引起關注是不僅因為震中就在居民區,而且非常靠近兩個大斷層,「這次的地震是否說明斷層要進入一個活躍期,大地震會尾隨而來?有這種可能,還有待觀察。如果是這幾天有持續的地震群出現的話,那就有可能預示著大地震的發生,明天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是否有很多小地震出現。」據顏教授介紹,「美東時間4月22日零點3分47秒發生的3.7級地震,震中位於View Park-Windsor Hills ,離赫赫有名的新港英格武徳斷層帶(Newport Inglewood fault zone)只有0.26公裡,幾乎挨在邊上,也許這個地點其實就是斷層的一個延伸?或者地震就發生在這個斷層上?現在我們資料還不完全,分析還在進行。此外,震中距離令人心驚膽戰的彭恩迪山斷層(Puente Hills fault)5.2公裡。前者最大可發生7.2級地震,後者最大可發生6.9級地震。」「從目前掌握資料看,還不能完全確定此次地震是否產生於兩個斷層之一,或者是因其它原因,比如地質板塊積壓。」
新港英格武徳斷層帶1933年發生大震,並促成裡程碑式意義
顏利平教授提到新港英格武徳斷層帶時,用了「赫赫有名」一詞,因為曾經促成加州學校建築裡程碑式意義。「在1933年3月10號的晚上,5點至6點間發生了一次6.4級大地震。那次地震就在新港英格武徳斷層帶的南段,靠近長灘一帶。地震導致了大約120人罹難,這一次地震對於洛杉磯的產生重大意義。當時因地震導致大量學校倒塌,就在長灘市,造成長灘市好幾個學校都倒塌,地震之後一個月,4月10日加州通過Field Act, 要求以後對所有的學校建築要進行嚴格的抗震設計,施工要有專門的辦公室進行審查,設計施工都要有專門的辦公室來進行審查,設計的抗震標準比一般房屋高出15%左右。此次的地震,發生在新港英格武徳斷層帶的北端,靠近洛杉磯。
建築物基本安全,水、食物儲備要充足
提及如何抗疫又防震,顏利平表示一直以來曾多次在華人社區做過講座,提醒大家如何做好防震措施,「對於加州大部分房屋的抗震性,我還是比較有信心,一般來講,不用太擔心房屋倒塌。不過,因為地震很可能造成斷電、斷氣,物資供應不上來。我們一般的建議是家中儲備足夠兩周生活的物資,尤其是水。最近疫情時期,這場地震也是提醒大家,還是不要忘記預防地震,做好事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