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勁催外形的重要性

2020-10-13 原生太極

同太極拳相處稍久的朋友們,都經歷過或正處於「外形引內勁」這一階段,也就是或多或少能感覺到自身內勁的存在。還沒有感受到內勁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之前的文章,提前有個了解,然後等待階段的提升。

內勁是通過外形練習而感受到的,並且要反過來促使外形的改善。好比我們常說的「透過現象看本質」,是為了改進本質而帶來更好的現象。在此階段,內勁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外形的變化,這便是「內勁催外形」。

所以一旦感受到了內勁,就不能再一味地追求外形的模仿或克制,而應追求對內勁的感受與引導。接下來通過兩個例子,向各位講述內勁練習的必要性。


立身中正

「含胸塌腰、屈膝松胯」這些都屬於立身中正的一部分,並且是對正確外形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是我們練習的目標,而不是練習的方法。

初學由於感受不到內勁,把握不好「含胸塌腰」的分寸,常常會做成「勾肩弓背」,所以需要老師不斷地調整,以大致做到立身中正。隨著練習增加,身體越來越放鬆,氣與力更加平衡,由此慢慢體會到內勁——哪裡放鬆、哪裡領勁。

既然體會到了內勁,我們就應當試著把握它,而不是僅僅作為感知的存在,依然只追求外形。幾乎人人都經歷過一個問題:如果腰部中正,則會感到膝蓋前頂;如果將腿腳擺放平穩,則會腰部前頂。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內勁的分配不均衡,胯部堆積過多而梢節領勁不足,所以單靠調整外形是無法解決的。

解決的話,需要兩項關於內勁的能力,第一是感知各部位內勁的多少,第二是調整內勁的分配。針對上面問題,則需要練習頭頂百會穴和腳底湧泉穴領勁、腰胯範圍放鬆的能力,並通過進一步放鬆練習「聽勁」的能力,才能夠徹底解決。此時才可以說是徹底掌握了「立身中正」,而不僅僅是貌似。


移重心

太極拳中最常見的弓馬步,移重心的最大幅度是「三七開」,即實腿最多承載全身七成的勁,超過則會造成下盤不穩、重心失衡、關節受力不當等問題。

和上一個問題類似,許多人只是貌似做到了三七開,實際上已經超過。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們通常會引入一個方法,叫做「開襠圓膝」或「兩膝對拉」。當然,這同樣是內勁的把握,而非外形上撐開膝蓋就行了。以下向各位分析兩膝對拉的原理。

如果不在意兩膝內勁的對拉,我們通常會全身用勁,「一邊倒」的把重心移過去,因為這樣更省力,身體本能會這麼做。後來有了「三七開」的概念,但只會控制外形,就成了什麼樣呢?移重心時依然是「一邊倒」,只不過外形到三七這個界限時,再繃住全身停下來。

此時雖然外形沒有超過,但內勁依然是偏重的,並且身體會緊張。好比推一面牆,無論怎樣用力,外形都沒有變化,但勁力和重心卻會變化。

正確的方法是調整內勁。假如要向左移重心,之前兩腿重心「五五開」,那麼將右腿的五成留下三成,其餘的轉移到左腿,使左腿變成七成,便完成了移重心的動作。這樣才能避免刻意、僵硬,做到自然、順遂。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們不僅僅停留在外形調整,而要充分利用內勁來改善自身動作。

拳路漫漫,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太極內勁之感悟
    太極拳運動本身是由肢體的外在運動帶動內氣(內勁),爾後逐步進入內氣運動催動外型的過程。如何由外在運動去帶動內氣(內勁),首先就要按照特定的肢體要求和運動路線,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其次,所有肢體外在運動必須在意識的指揮下動作。所以前提是人的意識鍛鍊。所謂"意念集中","驅除雜念","集中精力",全身放鬆等。
  • 解密:內家拳的內勁
    什麼是內勁?內家拳專長,而形意拳獨善,故有形意勁,八卦步,太極腰之說。指經過武術修煉,全身骨節靈通,心意貫穿而獲得的一種能隨意轉換方向、變化大小的力。因其運轉隱於丹田而不顯於外,故名"內勁"。這種勁具有聚全身氣力於一點的威力,比不少有功夫人練出的"整勁"更高一籌。
  • 如何鍛鍊與培養太極拳內勁
    2、鬆柔是關鍵只有由內向外做到整體的放鬆,使周身關節張開,氣血周流無滯,才能在丹田處集聚內氣,以意引氣,把內氣運行到關節、肌膚,貫注四周,形成內勁,只有放鬆,才能產生內勁。太極拳的內勁,是在肢體放鬆的狀態下,通過鬆柔的螺旋形運動完成的,是極為輕柔。富有彈性,藏蘊於體內,含蓄而隱匿,不彰顯外露的。鬆柔是鍛鍊內勁的關鍵。
  • 論少林內勁一指禪之「禪」
    中華氣功門派眾多,功法之盛可謂百花爭豔,「少林內勁一指禪」(以下簡稱「一指禪」)便是其中的一枝奇葩。「一指禪」既不同於一般的動功,也不同於一般的靜功,而是一門動靜兼修,融「競技」、「技擊」、「內養」、「外煉」等為一體的上乘功法。
  • 傳統武術的內勁訓練
    內力俗稱內勁,內力就是下丹田之力。丹田又分「上丹田」與「下丹田」, 上丹田即頭部中的「泥丸穴」, 下丹田即小腹中的「氣海穴」。兩穴之功能,在武術運動中各有其用,上丹田就是「意念」, 意念是力傳遞的指揮機關。
  • 太極拳內勁訓練
    太極拳的演變絕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們互相溶合滲透,吸收變通以至改造創新。正因如此,太極拳的發明是歷史文化(傳統武術)積澱後,經智者、高手、賢哲們編創,把太極陰陽學說全面地結合於人身、肢體的運動。太極拳內勁在內不在外,它是在長期通過意識統率下,使呼吸與動作相結合鍛鍊,在精神意念貫注之中,體內形成的一種既沈重又輕靈,既剛硬又柔軟的勁力。
  • 武學內勁精要
    然而對內勁的許多問題,無論是從中國傳統理論角度還是從現代科學角度,始終沒有很全面的解釋,因而阻礙了內家拳的推廣和發展。所以本文將從中國傳統哲學和醫學的角度,結合現代生理學的知識,對內勁做一個全面的探討,希望能夠揭示內勁形成和訓練的規律,更好地推廣內家拳。
  • 鶴拳的內勁與靈敏
    鶴拳的內勁與靈敏
  • 內勁到底是那種勁
    內勁常被一些人說的神裡霧裡,完全弄不清楚。內勁是啥勁?正解:就是掤勁,不偏不倚,順中用逆,纏絲勁等。都對,但只是說給懂的人聽的。對初學者而言,還是無法體認。其實老前輩把內勁的路徑也說了。如:拉硬弩,使出渾身勁,用意去拉;如挑重擔,腳使勁向下踩,頭使勁向上領,身上渾身是勁這就是內勁。這種身內撕不動,拉不開,相互爭力就是內勁。內勁真的不神秘,也容易上身,只是你從來沒這樣練而已。
  • 「內勁」和「外勁」的本質
    有的說「太極拳內勁是通過練內功而激發出的一種潛能」;有的說太極拳「內勁」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下,肌肉群收縮與伸展、緊張與放鬆的變化所產生的強有力的彈性力」;有的說「太極內勁的實質是意氣結合、神氣合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給我們正確理解太極拳傳統勁力理論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有必要對它們的本質進一步探索,以加深我們對武術傳統勁力理論的理解,指導練拳實踐。
  • 太極拳的內勁指的是什麼?
    其實最簡單的解釋,內勁就是能在一瞬間把體內所有集聚的力量集中在一點發出的能力。蓄力時上松下沉,虛領頂頸,將全身的勁沉至腳跟,如拉滿的弓,發勁時蹬腿立腰瞬間把勁集中至某一點送出,快如閃電,力如山崩。「內勁」的應用,是太極拳家身體藝術的表現,也是功夫程度的重要標誌。
  • 詳解太極拳之內勁訓練
    1,內勁的含義:其實內勁並不神秘,內勁也是一種力。其產生的物質基礎仍不能脫離肌肉的收縮,但是其練習過程和作用特點確與一般的力有區別,故稱之為內勁。所謂太極拳中的內勁是指在意識的指揮下,通過太極拳一系列特殊的練習形式,以充分調動神經對肌肉的支配能力,最大限度提高肌肉彈性為基礎的,由體內高度和諧而發出的一種靈活多變的力。
  • 太極拳能否練出內勁?
    什麼是太極拳的內勁?目前網絡上文章很多,眾說紛紜,抖音短視頻裡也有很多武術太極拳高手,通過短視頻演示表達出太極拳內功內勁,有的還十分厲害了,是以前紙質或網絡文章文字裡無法表達完整的一種勁。大家知道,太極拳分楊氏、陳氏、孫式,武式等等多種門派,每種門派,只要是傳統傳承下來,且練到了一定的境界的話,是一定會出內功出內勁的,當然這個除了習練者有完全的毅力、耐力、有充餘的時間長期練習,有明師指導幫助下,才能練出內勁。內勁在人體內究竟是什麼東西?是氣態?還是液態?還是肌肉本能的流動?還是人體血管流動的細胞呢?
  • 內勁練拳的一點感受
    仔細體會動作的運行路線,內勁的發勁源泉。快了,內勁就容易斷。大部分動作,是勁起於腳,卻又不是靠腳蹬地。而是靠身體的松沉,隨著動作,重心在兩腳間自動轉換,而不是人為地倒重心。比如:左右挑打(類似於太極野馬分鬃)抱球勢,右腳松沉左偏轉,內勁從右腳底生成,螺旋上升。重心自動逐步轉移到左腳。內勁到時達腰部後分成三股,一股向上走向左臂,推動左手向左前方展開。
  • 《我的俠客》內勁1500達成攻略
    18183首頁 我的俠客手遊 《我的俠客》內勁1500達成攻略 《我的俠客》內勁1500達成攻略 來源:網絡 作者:
  • 太極拳內勁與經絡的奧秘
    我們習練的太極功夫中,內勁和經絡之間有什麼奧秘。內勁和經絡的奧秘01內勁與經絡的奧秘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收於《本草綱目》)中為我們透漏了很多天機。內勁就不單單是我們的肌肉韌帶發力,還需要十二正經的充盈和運行。當十二正經的元精發揮到極限,就是我們內勁的極限。十二正經裡面元精消耗多了,而如果奇經八脈的元精儲存的多得多,就會從奇經八脈調動真元給十二正經。這就相當於隨時有一個後援隊伍等待調配,能夠支援前線的補給,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源源不斷。這就是內勁和經絡的奧秘。
  • 內勁太極拳簡介
    ——之一60.松胯好功法之一——搖山鎮海61.內勁太極拳簡介太極鑽石猴:練內勁太極拳,批發天然鑽石,庚申年之猴本人其實是個文人,習武是會走路之後就開始的,純粹愛好,如今專門傳授太極拳內功心法,套路,推手,散手。
  • 內家拳內勁發放秘訣
    練習吐內勁打沙包使沙包不動只震動懸掛之繩。­勝人一靠身步靈活,使彼不能沾已,故能得勢得機。二靠內勁精粹,出手無式無拘,故能因敵制敵。內家勝人只在一沾之中。倘若不能在一沾之中勝人,便是功夫不濟。每遇勁敵,一沾即發,其勁直透彼之內臟,無論彼是化是打,皆受內傷,稱為內家絕手。
  • 論太極拳的內功與內勁
    通過內功的修煉,從而產生內勁,那內勁是什麼樣的呢,許多人一說到內勁首先聯想到的是武俠小說中那種產生強大破壞力的能力。而我對內勁的理解則是特性,或者說是物體的內在品質。金木水火土各有不同的性質,內功的修煉就是賦予自身某種特性,而太極拳的內勁就是通過調身,調息,調心後賦於自己水的特性,比如水的流動,迂迴,聚散等等。
  • 內勁站樁功練什麼?
    傳統體育內勁站樁功首先它是一門很好的傳統體育項目,正如跑步、遊泳、健身一樣普通。只不過傳統體育內勁站樁功是古人經過實踐經驗積累留下來的一門精華。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它是古人在「缺醫少藥」環境中「居家保健醫學措施」。當身體通過傳統體育內勁站樁功鍛鍊後健康了,我們又在練什麼?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中來看,練的是「人與時間、空間、自然環境」的和諧。但凡命理、數術、堪輿不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