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分享 | 當周圍的一切都靜了下來

2021-02-18 陝西渭南慧照寺

     內觀禪修是意志力訓練的大本營,是開啟智慧雲門的金鑰匙,儘管內觀禪修使我經歷了一次痛入骨髓的過程,但隨之而來的是

身體的輕安

心靈的洗禮

生命的升華

一次強壯自我的磨練

     記得《僧侶與哲學家》一書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必須先有一個強壯的自我,才能發現它的不存在。」

      內觀禪修就是使我們看穿身心的造作,以達到涅槃和解脫的善巧法門。涅槃和解脫不是人人能夠做到的,它需要智慧上的洞見,需要修行的實證,一切蠻幹和盲修瞎練都是徒勞無益的!

        內觀禪修教給了我修煉的捷徑,使我知道了怎樣才能活在當下,怎樣才能身心合一,怎樣才能放下一切!

        內觀禪修使我收穫到了一顆沉靜的心,這顆心不光幫我破掉了很多的迷障和執著,還讓我看到了很多事情的真面目。通過覺知呼吸,覺知感受,使我逐漸脫離了對一些東西的攀緣,清理了我內在的垃圾,改善了我的心理和狀態。 

        內觀禪修期間的止語,使我理解了「水平不流,心平不語」的深刻內涵,還使我看到了某些事物的內在,也訓練了我的專注力,隨著我的專注力的加深,我的定力也在加深,使我對人對事的洞察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對過去沒有想明白的很多事情都能做到透徹透明。

        內觀禪修使我有意識的把得到的洞見拿來支撐自己,滋養自己,讓自己擁有更為強大的心理力量,成為生活的主人。

        這次內觀禪修使我的身心更加和諧,對自我的認知和堅持變得更容易,為自我的實現打通了道路,使我在修行道路上的阻礙變得很小很小,也是我邁向戒定慧的紐帶。

        我們凡人想得到幸福的生活,想得到智慧的人生,內觀禪修是最最善巧的方便之門。

學員  閆  欣

相關焦點

  • 靜下來,一切都會變好
    都說靜能生慧,靜下來才有冷靜思考的空間,才能理出萬全之策;靜下來,不受外界幹擾,體內就會凝聚一股無形的力量。人越浮躁越智昏,越焦慮越容易陷入生活的泥濘,從而看不到未來的情景。唯有心靜,才能梳理好事情的輕重緩急,把當下的事做好。猶如《平凡的世界》中所說:「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實現。」
  • 打坐禪修原來如此厲害!經常這樣做,就能定心凝神、開啟智慧!
    有人說,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而在這個注意力缺乏的時代,很多人都像金魚,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轉身就忘了。甚至還有人無病呻吟說:「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條金魚,因為它的記憶只有7秒鐘。」潛臺詞是,希望自己像魚兒一樣,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裡,只有無盡的憧憬和希望,沒有無聊,沒有憂愁,7秒之後他就不記得過去的事情了,一切都可以重新來過。
  • 禪修是靈性覺醒的唯一途徑,禪修的本質是什麼?
    這個低維度世界既有定律的變化,就如同天命不可違般的枷鎖,一切的發展早已經預先安排妥當,事物的發展都是按照設定好的路線在進行。如果我們靈性不覺醒,就被局限在三維及較低的不同維度的世界裡,反覆體驗各種苦樂,被各種設定好的懲罰和獎賞機制所支配,毫無自由可言。
  • 一篇深度好文,幫助您了解什麼是禪修
    【推薦閱讀】國人對禪修這個詞都不陌生,但是對禪修的內涵、歷史了解的並不多。有的人一提起禪修,會誤以為是宗教,也有不少人落入誤人的迷信。到底什麼是禪修呢?本文為陳履安院長此前在北京大學及浙江大學校友會上與大家分享「覺性科學與禪修」的演講稿,陳院長分享了自己禪修的體驗與感受,並結合世界知名高校的研究成果,解析禪修給人的身心帶來的積極作用,是一篇客觀認識和理解禪修的深度好文。
  • 禪修實錄(二):呼吸之間連接靈(核心價值)與魂(自我認同)
    專欄02期:禪修實錄(二)編輯:愁雲試著友善地看待面前的一切內境與外境,運用友善來訓練覺知和舍心,以抵消抗拒與抑壓的習性。禪修就是「覺知」(awareness)和「舍心」(equanimity)的訓練。當人們缺乏「覺知」時,生活就變得機械化,被周圍的環境牽住鼻子走。當不如意的事發生時,只會煩厭;當如意的事發生時,只會雀躍。將一切的悲喜和周邊的環境變化掛鈎,緊緊地連繫。
  • 靜下來的都在歸位
    每臨大事須有靜氣 諸葛亮在《誡子書》有句名言: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寧靜,是臨危不亂的智慧。 心靜使人理智,在冷靜的觀察中審時度勢,做出合乎理性的判斷,而急中生智,也只不過將腦中一切無關的事,快速調整為「靜音」狀態,頓時生出化解危難的智慧。 水靜下來才會清澈,才能映照世界。 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靜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細細品味生活。
  • 女詩人愛斐兒在緬甸出家:人到中年,想靜一靜了
    愛斐兒隨後表示,自己去年年底便前往緬甸寺廟閉關禪修,並完成剃度受戒儀式。今年回到國內繼續閉關禪修,如今居家修行。「今天很多人都在聯繫我,其實我不希望這點小事打擾大家。」愛斐兒說。愛斐兒「我不是像有些朋友猜想的想不開才出家,而是單純喜歡這樣清靜無為的生活方式。」
  • 只有老師先「靜下來」,學生才會「靜下來」
    臺下的觀眾也沒閒著,他們的任務是提煉新聞標題,和同學分享感悟,點評PPT製作中的優點和不足。「有時候某個話題討論得很熱烈,我寧願放棄課堂內容,讓學生充分表達,這比我灌輸式的講解要好得多。」熊芳印象深刻的是,學生在播報11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的報導時,PPT裡加入了一些烈士遺物的照片。那天窗外下著小雨,同學們都沉浸在哀悼之情中。
  • 禪修真的會走火入魔嗎
    這裡所說的實際操作淺意上就是指禪修,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很多名詞如打坐、內觀、靜心、冥想。禪修印度譯為心靈的培育,就是要把心靈中良好的狀態培育出來。透過禪修的力量我們就能輕易地保持內心的平靜祥和。那麼在家居士能修習禪修嗎?其實任何一個發心修習的人都能從平實的修習中體會到極具價值的覺悟真理。
  • 嶽雲鵬曬妻子側臉照,情話表白:靜下來想你,覺得一切都美好的!
    14日中午,嶽雲鵬曬出一組妻子的側臉照,並配文:靜下來想你,覺得一切都美好的不可思議!甜蜜表白妻子,網友酸到:「好一把狗糧!」「嫂子好帥啊!」照片中鄭敏一身素衣在烹茶!嶽雲鵬出身農村,農村家家戶戶經濟條件都不是太寬裕,家裡有兒子的,在兒子還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張羅人生大事。嶽雲鵬也不落俗套地成為廣大「找媳婦困難戶」中的一員。嶽雲鵬和鄭敏是經媒婆相親認識的,初次見面,鄭敏聽到嶽雲鵬對自己的未來很有想法,雖然現在窮一點,但嶽雲鵬已經開始準備學相聲了。當天,嶽雲鵬給鄭敏講了很多關於相聲的趣事,鄭敏也漸漸對他有了好感。
  • 周圍的一切,都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切的事物當中,都和我們直接或間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鄰居,沒有他們你自己在這個大樓裡不害怕嗎?沒有他們,建築商也不會單為你建一個小區。所以要珍惜鄰居,感激鄰居。所以,凡是和你住在一個地方的人,你都要珍惜和感激。人類如果沒有了動植物,那麼也會逐漸消亡。因為食肉動物控制食草動物,食草動物控制植物生長,都有一個平衡制約。沒有了植物,大地會沙漠化;沒有了動物,植物會瘋長,威脅人類居住環境。所以,動植物缺一不可,要珍惜,要維護,要感激。
  • 用「心」的覺知,抵消抗拒與抑壓的習性,體會「禪修」妙用與功德
    專欄01期:禪修實錄(一)編輯:雲彌試著友善地看待面前的一切內境與外境,禪修就是「覺知」(awareness)和「舍心」(equanimity)的訓練。當人們缺乏「覺知」時,生活就變得機械化,被周圍的環境牽住鼻子走。當不如意的事發生時,只會煩厭;當如意的事發生時,只會雀躍。將一切的悲喜和周邊的環境變化掛鈎,緊緊地連繫。
  • 到緬甸禪修中心體驗修行
    事實上,在緬甸短期出家就是一種學習經歷,沒有人因為出家而和親人斷了聯繫,禪修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修行要過午不食緬甸的冬季不那麼悶熱和潮溼,是最佳旅行和禪修時節,因此,很多禪修中心在12月至1月會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國際禪修營,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齊集在道場裡學習內觀禪法。
  • 止觀丨全國如來禪止觀禪修基地——如來禪止觀禪修課程資訊更新至2020年11月20日
    願每個人都能在一生中,撥出七天的時間來修習如來禪止觀禪修。只有透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體會它是什麼。然後透過實修得到屬於自己的快樂、安詳、解脫、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更為可貴的,是他胸懷宏願,想將自己禪修之所證和難得的師傳公諸於世,令更多的人分享,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現代社會、現代生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為科學的發展、文明的建設作出貢獻,利樂眾生,造福人類。
  • 佛陀在圓覺經中說的有無俱遣 是怎樣的禪修功力
    已經知道,只要能隨時隨地用自己的覺性,與世界萬物接觸,就是在用清淨的圓覺與自己周圍的世界接觸。要以自己每個覺的覺性,接觸自己周圍的人事物,我們就要有無俱遣送的禪修功力。這一章,我們就來學習和理解,有無俱遣是怎樣的禪修境界。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
  • 馬拉松傳教士魏普龍分享 健康防疫 萬人禪修超級達人分享會第二季
    2月7日下午三點,馬拉松傳教士魏普龍老師魏普龍作客"健康防疫,萬人禪修"超級達人分享會。用一位老兵獨特的聲音,將自己的人生故事、信念、和對馬拉松的理解,分享給每一位聆聽者,將堅持,堅定和心勝的信念融入每一位的心田,為當前的防疫人民戰爭貢獻自己的力量!
  • 增福寺微步清涼丨青年禪修第四期回顧及【下期預告】
    大鵬感言: 很高興能參加這次禪修體會,因為是第一次來,感覺我自己有點拘謹。以前對寺廟也都是燒香拜佛的想法,這次是真的走近了佛教文化。陳姿利感言:晚間,師父指引下,我們點燃千盞佛燈,照亮了黑暗的世界,給芸芸迷途眾生帶來光明,指引方向,重燃希望~我們也要做這燈火燃燒自己,溫暖周圍,幫助他人,佛光之火耀耀生輝普照世間~水母水母英感言:人終其一生的時間,都在了解自身。在親情,友情以及愛情中,不斷地了解生而為人的價值。
  • 人到中年,要明白靜下來的意義
    我這位叔叔一直都是一個靜不下來的人,做生意,跑應酬,各種酒局,各種交際,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時候,他放鬆的方式卻依然是打牌和喝酒。每一天都要到很晚才回家,到了家也不能安靜,妻子吵,孩子鬧,每天都像唱戲一般。
  • 大手印、北傳觀心、南傳禪修,多種禪修法門,修學次第應怎樣?
    一、各種禪修課程我們聽說過不少禪修法門,包括藏傳佛法的大手印、北傳的觀心,南傳佛法的禪修,都有些許接觸。剛開始學習禪修的朋友們,我相信在一定的階段上,也一定曾經出現跟我類似的困惑:為什麼一樣是佛法,但不同的宗派對於禪修技巧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啊!最簡單的例子來看,大手印等許多強調「頓悟」的禪修系統,反對過度使用標籤化、刻意的念頭運作等技巧,但在南傳佛法、唯識宗等繼承阿毗達摩的的禪修系統中,則認為標籤化的禪修,不論貼的是什麼標籤,其實都是某種刻意與造作。
  • 毛淡棉帕奧禪修中心
    緬甸毛淡棉帕奧禪修中心位於森林中,居高臨下,有山有水,環境甚佳。全寺比丘有100~300位。1994年開始有外國人來學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