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聽過這樣一個詛咒:葉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了愛新覺羅。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詛咒是否為真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它確確實實地印證了——葉赫那拉氏的慈禧太后終於憑藉各種「騷操作」成功將曾經擁有「萬國來朝」輝煌局面的大清朝搞垮。
因此,慈禧在大眾眼中一直都是自私、愚昧、頑固的負面形象,但其實她並不是無惡不作,在她統治中國的半個世紀中,也曾經做了一件深得民心的好事。那就是,為楊乃武和小白菜平反冤情。
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就取自「清末4大奇案」之一的楊乃武和小白菜的故事。
傳聞,小白菜原名喚作畢秀姑,嫁了葛品做媳婦,所以也稱葛畢氏。
她長得十分嫵媚,常著綠衫,腰間系了一條白色的圍裙,好似一顆水嫩嫩的小白菜,久而久之,鄰裡街坊都給她起了個外號叫「小白菜」,並且迅速流傳開來。
某天,本身就體弱多病的葛品突然暴斃,屍檢結果顯示他是砒霜中毒身亡,當時的知縣劉錫彤經過一番調查,發現楊乃武和這小白菜交往甚密,因此懷疑這兩人通姦,合謀毒殺葛品。而且劉錫彤本身就因為和楊乃武之間有過節,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二人進行了嚴刑逼供,最後屈打成招。
後來,經過四年數次的重審,終於為這兩人沉冤昭雪,其中,慈禧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慈禧是個自私自利的人,搜刮民脂民膏只圖自己的享樂,她為何要替這兩個素未謀面的小老百姓洗脫冤屈呢?
原因主要有三點:
信仰使然
之所以會嚴令刑部徹查楊乃武與小白菜的案件,很大程度上和慈禧的個人信仰有關。
慈禧太后信奉佛教,常以觀音菩薩自居,經常在宮中禮佛,甚至還拍了不少觀音模樣的照片,足以可見她信仰佛教之深。身邊的太監李蓮英等人最喜歡拍她的馬屁,所以給她起了一個新的尊稱——老佛爺。一口一個老佛爺簡直要把慈禧太后吹上天了。佛法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此信奉佛教的慈禧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
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儘管個人平時的作風過於驕奢淫逸,但慈禧還是有良知的。既然讓她知曉這樁冤情,她便不會不聞不問。否則,她又怎麼好意思以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自居呢?又或者說,在她眼中,如果放任冤情,楊乃武和小白菜因此而冤死,她就是對佛的背叛,是會下十八層地獄的。出於個人角度,慈禧也是因為有了對佛的敬畏之心,才會替他們平反冤情。
迫於社會輿論的壓力
慈禧下令為楊、畢二人平反其實還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輿情影響。
在當時的晚清社會,信息傳播主要通過車馬等原始工具,雖然遠不如現代社會的信息網絡化技術,但也已經出現了《申報》這樣一個利益超越官民兩級的新事物,它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可以說,《申報》的出現影響了晚清社會的公眾思想。
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時間跨度長達四年,在這四年裡,《申報》堅持不懈地進行了連續的追蹤報導。《申報》對於當初的中國意味著什麼呢?
想必大家的手機裡面一定安裝了微博這款APP吧?沒錯,作為一家新興媒體,當時的《申報》所扮演的角色就等同於如今的微博,抓住了中國輿情的命門,影響力之大不可小覷。而楊畢的冤案無疑是《申報》的熱搜霸主,一百多年前的民眾和現在一樣,都有一顆八卦之心,對於風流韻事更是樂此不疲,大街小巷都在談論這件事情,也因此傳到了慈禧的耳朵裡。
經過多次對案情的追蹤和渲染,民間早已表達了對清朝官僚和上層統治的不滿,再加上之前太平天國運動尚有餘熱,大清國的統治早已搖搖欲墜。
作為一個女人,慈禧垂簾聽政,將同治皇帝視如傀儡,照當時的封建禮教來看,這是對祖宗禮法的大不敬。因此,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使自己對清朝的統治更為體面一些,慈禧必須通過這起受大眾廣泛關注的案件,給自己創造一個「洗白」的機會。為了穩定當時的社會,慈禧不得已也要為楊乃武和小白菜平反,以平民心。
藉此打壓湘軍,手握大權
不難看出,慈禧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其旺盛的女人,這也是為什麼一起發生在民間的普通案件會引起慈禧太后的關注。 除了受到自己的信仰和輿論的影響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想來一場「借刀殺人」的好戲,藉此來打壓湘軍的勢力,清肅腐敗,以振朝綱。
這就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分析。
楊案發生在1873年的浙江,當時的晚清朝廷早已搖搖欲墜,官僚作風更是腐敗無能,以慈禧為代表的清朝統治者早就想找到一個契機來清肅腐敗,之所以為楊乃武與小白菜平反冤案也是政治鬥爭的需要。
當時的浙江官場,大多數都是曾國藩統率的湘系軍閥的手下,而十多年前,曾國藩正是率領這些人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通過十年的不斷發展,湘軍早已成為一股和清廷分庭抗禮的政治勢力,慈禧正是忌憚這股勢力,所以憑藉自己敏銳的政治嗅覺,她知道,眼前的這個案件就是最好的契機。
楊乃武其實也不算普通的窮苦老百姓,他是讀書人,家境也比較富裕,也因此認識不少官場上的人,再加上《申報》的推波助瀾,這個案件轟動了整個浙江官場。
而當時浙江的一幹官員仗著自己是曾國藩的手下,大多數沒有什麼學識,只是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有功,獲得了一官半職,因此在他們手上發生冤案是常有的事,貪汙腐敗更是不在話下。
他們之間還相互包庇,官官相護,面對這樣的情況,慈禧早就想除之而後快。
通過為楊乃武平反,慈禧壓制了湘軍的氣焰,該案件牽扯到的100多名官員不是被撤職就是被發配邊疆,如此一來,曾國藩的湘軍勢力就不再令朝廷懼怕,皇權也得到了很好的鞏固。對於權力欲望極其旺盛的慈禧太后來說,這無疑就是她最想要的結果。
總的來說,慈禧在楊案這件事上確實是功不可沒的。沒有她的介入,普通老百姓根本無法清洗自己身上的冤情,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情,慈禧對大清朝的統治更加根深蒂固,她才是最大贏家。而楊乃武和小白菜雖然洗脫了冤屈,但一個終身不得入官場,落魄而死,另一個削髮為尼,抱憾而終。
這二人說到底還是政治犧牲品罷了,直到一百多年後的現在,也讓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