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是一種呼吸吐納的方法是一種意識模式是一種內氣導引且配合身體的運動一種運動。可以把氣功的定義壓縮成六個字呼吸、意識、導引。
氣功能強身健體相對來說也能治病。
那麼氣功修煉都需要注意什麼首先就是入靜。
入靜的三層境界
入靜是氣功修煉的重要內容之一。入靜是修煉者取效的關鍵所在修煉的成效如何取決於入靜的程度深淺。功夫的高低幾乎可以用功者入靜的深度來衡量。精神上的入靜層次深淺關係到功夫進展快慢和功力的高低。
入靜又稱虛靜。人靜是氣功修煉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思想寧靜意念集中輕鬆舒適頭腦有序化的境界。人靜狀態即不同於正常清醒狀態亦不同於睡眠狀態更不是萬念俱息寂然無物因為它還保持著煉功的意念活動。由於每個煉功者的情況不同每一套功法要求也不盡一樣所以入靜的程度有高低和快慢之分。入靜的狀態還與個人的修養神經類型、年齡、性別、文化等有關。一般說修養好的不易因外界因素的刺激而波動情緒的人易於入靜神經類型屬於抑制型的易於入靜而興奮型的則難以入靜德性高的人易於入靜德性差的人難以入靜。
入靜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原理是一致的。所有的入靜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寧靜使思想專
一止住在一點上。要真正達到入靜的要求必須下一番苦功夫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也決沒有捷徑可走。隨著修鍊氣功的程度不斷加深入靜程度也就逐步顯現出不同層次來。入靜大體上可經過三個步驟達到三個層次。
第一步一念代萬念達到初步入靜階段。初學氣功者最難做到的是調心入靜越想入靜越是百念俱起「心猿意馬」不知所措閉上眼睛一切景物還歷歷在目。通常煉功者多選用替代法即一念代萬念的方法誘導人靜。如觀想法以觀想藍天白雲山川大海森林花草等意守法把意念引向百會、羶中、會陰、湧泉等容竅數息法默念自己的呼吸或聽自己呼吸的聲音等讀數法從一到十反覆重複數數等還有捻珠法念訣法誦佛號等等„„通過上述方法使煉功者的雜念相對減少隨著導引進行煉功煉功中感到身體舒適情緒安定常出現輕微的氣感如輕、重、熱、涼、麻、癢、動等感覺。
對於初煉者或層次較低的人來講用一念代萬念的過渡修煉方法它僅能使紛壇的雜念得到收斂拴住「心猿意馬」。但進入初級入靜階段後切不可著相執著否則會妨礙人靜的深入發展和功力的增強也難以達到較高層次的人靜階段。
第二步遺其欲澄其心。達到中級入靜階段。入門易入化難要進入靜境絕非易事。煉功者經過初級入靜階段只是一種暫時的替代法而不能持久仍存未純之心這就是多妄想、多遊思。妄想生貪慾遊思多不覺。法在於止觀收心人內修心自慮以心制心以心悟心斷盡煩惱安定心神關掉分別心直至進入佳境。這時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修到無我方是法行到無心方人道。
修煉人靜是個慢功夫長功夫。往往一念剛息雜念又生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 要「念起即覺覺之即無」。要獲得心靈的解脫就要做到見景不生情見物不動心也就是說心不要被景物所牽解脫就是你找到永恆的生命。所以在修煉中要採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眼不斜視耳不旁聽人耳即流的態度。《清靜經》上講「遺欲自靜澄心而自清。」滅欲自然清靜神凝氣聚真氣足而神自靈凝神聚氣全在清靜。無所求無所欲妄想也就無能為力了。氣不清而神不安神不安而無成矣。寧心無一事少思必定神安功夫就在不知不覺無私無欲之中漸臻上乘。
遺欲澄心這既是人靜的好方法也是功力的一個飛躍。修煉到這個層次煉功者就會一念圓融是太空立清之玄要心身飄浮一靈獨存真氣勃發會不斷出現各種景象即由熱到光由光到象美景現前萬物在動超出自然力返觀內照內景外現可見到眾象。如閃電、流墾、長虹、旭日、鉤日或五彩繽紛的光亮嗅到奇異的香味甚至看到佛像。出現身外有身或聽到有人在講話等等。對此要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景象都是氣功態下人體自性所為本性的反映。煉功者對一切景物要不驚不奇、不追求、不貪戀以防人魔。一切特異現象都是物質、能量、信息相互轉化和作用切不可神秘化、更不能宣揚封建迷信才能達到真正的身心的解脫得到宇宙的真諦。
第三步修德行貫全程達到高級入靜狀態。入靜到高級階段煉功者主要是陶冶情操。涵養道德和引發特殊效應。修德是氣功修煉的根本原則煉功的成敗從根本講就是看道德修養得如何。有志求功學道者不但應修身更應修德。古人曰「三千內功易成八百外行難圓。三千內功修身也八百外行修德也。」修煉者只煉功不養德像一邊蓄水一邊開閘只養不煉則切斷活水源頭無以濟事。功從德上來德為功之源作為內心修養的德從它的含義上講德就是得。養德則功進無德則功損。道德是靈魂的力量道德能彌補智慧的缺陷。簡而言之修德不煉功到老一場空煉功不修德心定要著魔。道門名聯有「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