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目瞪口呆的歷史,一艘船竟騙了一個國家的海軍

2020-12-15 王二三在此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艘帆船參戰了,而且還把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耍得暈頭轉向。

而且還不是像二戰中的波蘭、衣索比亞那樣,國小民弱,只能拿騎兵長矛去對抗裝甲坦克,這艘帆船隸屬於堂堂德意志帝國皇家海軍。

就是這玩意兒:

yy戰勝一戰時的海上霸主英國海軍可以,但別人yy都是往回穿越,拿現代的潛艇航母去降維打擊,你非要往後穿越,拿這差不多中世紀的老爺子去打鐵甲利艦,還想打贏……

就問你扯不扯?

想出這個瘋狂主意的是這位爺:

盧克納爾出身名門,卻自小我行我素、叛逆不羈,13歲時化名離家出走,週遊世界,做過各種工作:水手,燈塔管理員,拳擊手,酒保,鐵路工人,袋鼠獵人,魔術師……甚至墨西哥總統的警衛。

20歲的時候浪子回頭,回到德國,進入海軍學校學習,1912年加入帝國海軍。

一戰爆發後,德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後一蹶不振,再也無力挑戰英國皇家海軍。英國艦隊封鎖了德國港口,德國軍艦隻能龜在家裡裝孫子了。

盧克納爾給德皇出主意,既然主力艦隊不中用,要不您給我艘帆船,我偽裝成商船,出去找英國人的晦氣。

本來把商船改裝成武裝劫掠船襲擊協約國商船也是德國常幹的事,但收效甚微,而且現在被英國城管取締了不少,再說,帆船?現在都是鐵甲蒸汽時代了啊……

威廉二世一想,都這樣了,死馬當活馬醫吧,反正下雨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但那時候,大型帆船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了,不好找啊,就算找到了,也是德國風格太明顯了,掛相。好不容易找到一艘俘虜來的英國三桅帆船(1888年下水,擱帆船裡也算爺爺了),盧克納爾如獲至寶,改裝了一下,加上兩門大炮,配備上機槍,兩臺500馬力的輔助蒸汽引擎,以及擴建了的船員住艙,取名「海鷹號」(Seeadler),就算加入德國海軍序列了。

盧克納爾把「海鷹號」偽裝成挪威商船(偽造航海日誌,水手全部熟練學習挪威語),高高興興出海了。憑著高超的演技和好運氣,海鷹號順利穿過英國的封鎖線,躲過了英國軍艦的檢查,來到了浩瀚的大西洋上,開始大顯身手了。

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發現協約國的商船,靠上去套近乎,比如問問現在幾點了?對方見了,都會挺同情的:這該死的戰爭,瞧把人家逼得,都把老古董拉出來跑生意了……而且就一條破帆船,還能咋地?

等離得很近了,突然露出隱藏的大炮,炮口對準對方,升起德國海軍旗,宣布:你們已被德國皇家海軍俘虜了,馬上放下武器,不準反抗……

帆船是帆船,可也是軍艦啊,大炮可是真傢伙,打是打不過,跑也來不及了,只好乖乖投降。

盧克納爾把對方船長和船員全部帶到「海鷹號」上,把對方的商船鑿沉了。(對,本大爺只要人,不要貨)

就這樣,一艘,兩艘,三艘……協約國的商船接連被俘,統統鑿沉,船員全部成了俘虜。前邊說過,「海鷹號」的船艙是擴建了的,帶的補給也足夠多,養幾百個俘虜綽綽有餘。盧克納爾是個紳士,對這些俘虜禮遇有加,在漫漫旅途中雙方逐漸培養出感情,和很多人後來都成了朋友。

商船接連失蹤,終於引起英國海軍的注意。看樣子,應該是被德國的武裝劫掠船襲擊了,但這事怎麼看怎麼透著邪性,搞不明白啊:

——封鎖那麼嚴密,德國軍艦是怎麼跑到海上的?(盧克納爾:這,你得問你們家海軍去……)

——我們成天在海上巡邏,怎麼從沒碰見?(盧克納爾:碰見過啊,前幾天咱們還打過招呼呢……)

——失蹤船隻遍布赤道南北,沿途都是我們的據點,德國船怎麼可能在不靠岸補充燃料的情況下航行這麼久?(盧克納爾:廢話,我這是帆船,燒什麼煤……)

——這麼多船被襲,為什麼沒有一個船員獲救或報案?難道都被殺了?(盧克納爾:別鬧,我又不是奧地利下士……)

英國海軍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派出大量軍艦瘋狂尋找這艘看不見的幽靈船……

有時候海上遇見「海鷹號」,英國海軍還會叮囑幾句:

——你好啊,看見過一艘德國船嗎?

——沒有啊老總,前邊大大的安全。

——你們小心點啊,這幫德國佬不留活口的。

——謝謝您嘞,軍爺辛苦!

盧克納爾抓俘虜上癮,但「海鷹號」的空間畢竟是有限的,俘虜快裝滿了,怎麼辦?總不能真學奧地利下士吧?那放了?放了他們英國人不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啊,那還怎麼玩?

正好又抓獲了一艘法國船,巧了,也是帆船,沒蒸汽機,也沒發報機。

盧克納爾有主意了,把這艘法國船的上桅砍掉,附加的船柱和船帆也都收走,裝上充足的補給品,把所有俘虜都放到船上。這時候是在南大西洋,這艘去了勢的帆船要漂到最近的巴西海岸,也得十多天。

那位說了,不怕他們路上出事了?

多新鮮,十多個船長湊一起,還伺候不了一艘破船?

等漂到裡約熱內盧,船長們馬上向英國海軍報了案(倒不是船長們絕情,而是法律規定,被劫持的船員一旦獲救或靠岸後有義務報告情況。所以盧克納爾釋放戰俘的時候,有個君子協定,你們靠岸後才能報案,路上就算遇到其他船也不能主動報案,也算鑽了個法律的空子。而船長們也很紳士地遵守了這個約定)。英國人這才明白過來,嘛玩兒?帆船啊?跟我玩逆向思維啊,誰說德國佬死板的?氣急敗壞的英國海軍直撲南大西洋,瘋狂尋找一艘挪威籍三桅帆船,這時候的「海鷹號」,早溜達到南太平洋去了。

英國的商路主要在大西洋,太平洋上沒什麼英國船。「海鷹號」變度假了,好無聊啊。

這天遠遠看見一艘船,盧克納爾精神一振,追了上去,一看,美國船。

美國是中立國,不能打,真特麼的沒勁。

盧克納爾正無精打採地要放棄,沒想到美國船還挺熱情,主動上來打招呼:

——哈嘍啊,最近有什麼新聞嗎?

——沒有(盧克納爾懶得理他)

——唉,參戰以後還不知道仗打得怎麼樣呢……

——嗯,我也不知道……嗯?等會兒……參戰?美國參戰了?……二營長,把你的義大利炮他娘的趕緊端出來……

美國人懵逼了,what?what?what?why?why?why?fuck!fuck!fuck!我tmd就想聊個天,怎麼成俘虜了?!

盧克納爾原地滿血復活,捕獵美國人行動開始!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海鷹號」遇到海嘯,在一個小島上擱淺了。「海鷹號」畢竟是老爺帆船,經不起這麼大折騰,無法修復了。

盧克納爾沒辦法,讓船員和俘虜們都待在島上,自己帶著幾個弟兄坐一艘小艇前往最近的斐濟,尋思著抽冷子再劫一艘船,接著幹。

一開始挺順利,但最後盧克納爾一行人被一隊警惕性高的斐濟警察盤查。盧克納爾不希望有人流血,只得投降。投降之後才發現,這隊警察身上沒槍,只有手銬……(警察們也嚇一跳,本以為就是一幫德國海軍失事軍艦的船員,沒想到,他們有槍?!)

盧克納爾只得搖頭苦笑:老子終日打雁,沒想到今天被雁啄了眼……

戰爭的剩下時間,盧克納爾和他的兄弟們在紐西蘭的戰俘營度過,戰後回到了德國。

二戰時,盧克納爾拒絕與納粹合作。1966年,盧克納爾在瑞典馬爾默去世。

在「海鷹號」8個月的傳奇冒險中,共擊沉14艘敵船,俘獲462名俘虜,只有1人在交戰中死亡(還是誤傷),盧克納爾的部下則無一傷亡。

這個戰果,聽著好像也挺扯淡的。

這裡是王二三在此,關注我,為你講有趣的歷史故事!

相關焦點

  •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後英國皇家海軍宣布支援,將派出一艘「間諜船」
    「企業」號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USNI News)網站8月6日消息,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大爆炸後,英國海軍計劃派遣「企業」號(H-88)
  • 美版「軍民融合」:美海軍這樣投資民間科考船
    但在如此摳門之際,竟幾十年如一日捐錢給一個民間組織造新船?這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得了。截至2017年,這個機構擁有19艘民用海洋科考船,大家一起來共享船隊資源,安排船期,搭載各種人員和設備進行各種海洋科考研究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19艘科考船中,竟有6艘都是美國海軍掏的錢,且都是大中型船隻!
  • 一艘船是一個城市,大德索羅號是一個黃金城,傑爾馬王國會玩兒
    大航海時代,很多人都選擇出海,追尋羅傑口中的ONEPIECE秘訣,如果成功了,那是一件名副其實的好事情。當海賊當然要有海賊船,要不就憑自己的本事搞一艘,要不就加入別人的海賊團。在一個巨大的海賊世界裡,海賊們的船隊大小不一,就像下面的三艘大海賊船,是在海上移動的。
  • 飛翔的荷蘭人:幽靈船背後的歷史
    這是一艘註定無法靠岸返鄉的幽靈船,在海洋上永寂地漂泊著,它總是與狂風暴雨為伍,籠罩神秘離奇的光芒,沒人知曉這艘船究竟經歷了什麼。見過它的目擊者都言之鑿鑿——它真的存在。10點45分,早先發現「飛翔的荷蘭人」的海員從前桅中部頂橫桁墜落到前甲板上,摔得粉身碎骨。「飛翔的荷蘭人」指就是那艘傳說中的幽靈船,這艘幽靈船大有來頭。
  • 西非海域海盜猖獗又一艘船遭襲擊8人失蹤
    西非海域再發海盜襲擊案,近日一艘掛葡萄牙船旗的貨櫃船在西非國家貝寧停靠時遭到海盜攻擊,8人下落不明。4月19日,「Tommi Ritscher」號在貝寧科託努(Cotonou)港口拋錨停泊時,遭海盜登船。
  • 聯軍只能幹瞪眼:美日澳聯合軍演,一艘「間諜船」在旁邊自由航行
    撰文:利刃龍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三國的海軍力量近日正在澳大利亞北部海區進行一場大規模海上聯合演習,不過ABC關注的並非是本次三國聯合演習,而是關注的一艘前來"圍觀"的中國軍艦。根據澳大利亞軍方的說法,這艘船應該是一艘中國的"間諜船"。
  • 印尼一艘軍艦突然沉沒,被越南海軍擊沉?兩國曾爆發多次海上衝突
    就在剛剛,印尼海軍一艘軍艦突然沉沒,有媒體稱,疑似被越南海軍擊沉,畢竟兩國曾爆發多次海上衝突。截止到目前,越南海軍仍頻繁出動艦艇在蘇門答臘島等海域挑釁,印尼海軍則做出同等回應。但在7月15日,印尼海軍發布了一則聲明解釋了事件經過。
  • 美日戰「疫」,為啥想到海軍醫院船
    船上配備了300名海軍醫護人員和61名普通水手,被派去為受傷的倖存者提供醫療服務,除救治受傷人員外,還提供心理諮詢。多年前,筆者曾隨中國海軍官兵登上過停泊在聖地牙哥軍港的「仁慈號」醫院船。 中國醫院船也不擅長防疫目前,只有美、俄、中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醫院船,其中大多數為改裝船或多用途船,而中國的醫院船則不一樣。舷號866的「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大型海上醫療救護平臺,也是中國海軍唯一一艘制式遠洋醫院船。
  • 考古|最後一艘奴隸船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Gale——圖書館的合作者、知識與發現的推動者今年2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故事:「最後一艘奴隸船」引得全球讀者關注。這艘沉沒水底160年、見證了美國黑奴貿易的最後一艘奴隸船終於在阿拉巴馬州被發現。
  • 俄羅斯有一艘木頭戰列艦:它的誕生,向全世界發出一個強硬信號
    利刃/縱橫論軍隊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吞金獸,而海軍更是最消耗金錢的存在,十年陸軍百年海軍的說法可不是誇張,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需要長期的重金投入。美軍從不敢小看俄羅斯海軍的戰力,除了因為俄羅斯海軍保有的軍力和技術儲備外,還因為俄羅斯民族還是一個奮發、激昂甚至有難以遏制的擴張性的民族。即使是國力不足的今天,俄羅斯海軍在艱難發展的過程中,沒有忘記國家的理想,這一點從他們的一些行動中就能看出。
  • 隸屬美國海軍的科考船湯普森號停靠高雄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16日報導稱,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的公務船託馬斯·G·湯普森號(T-AGOR-23)於10月15日停靠高雄港,該船目前正由美國大學暨國家海洋實驗室使用,執行氣候研究任務。
  • 派海盜搶中國船?美國海軍腦洞真大
    估計和一年前《軍事歷史》雜誌中那句有名的:「奈何共軍有高達」(2019年第5期的「孟良崮戰役戰例研究」)一樣,編輯發稿的時候發晚了,就當是給全世界的一個遲到的愚人節玩笑好了。我們今天的重點不是批判某個服役了幾十年基本常識都沒有的四等人上校,而是科普一下海盜/私掠船戰術和相應的反制措施。
  • 組圖:海軍又一艘萬噸級補給艦舾裝
    原標題:海軍又一艘萬噸級補給艦舾裝 該船屬於903A級的第6艘艦,艦名目前還未定。 人
  • 事故丨馬士基一艘貨櫃船被海盜襲擊,KMTC貨櫃船發生撞船事故
    馬士基一艘貨櫃船被海盜襲擊據搜航網獲悉,12月19日,馬士基旗下一艘名為「MAERSK CADIZ」的貨櫃船,在奈及利亞邦尼Bonny南部的幾內亞灣遭到海盜襲擊。事發時,「MAERSK CADIZ」輪正從加納特馬港駛往喀麥隆克裡比港。
  • 諾亞方舟: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英美海軍醫院船
    從1850年代世界首艘規範化海軍醫院船「墨爾本」(Melbourne)號在英國投用並受派駛往中國參加第二次鴉片戰爭起,海軍醫院船已伴隨人類軍事史、醫療史走過了一又四分之三個世紀。期間,兩次席捲全球的世界大戰成為了海軍醫院船履職的重要舞臺,而真刀真槍的戰爭語境又讓各國海軍醫院船在建設、醫療服務乃至國際公約保護等方面向前跨出了重要一步。以下我們將溯流而上,重溫兩次世界大戰中英美海軍醫院船的表現。
  • 北洋海軍,中國史上第一支叫作海軍的國家武裝,就其本質名不副實
    作為光緒皇帝生父,居於當時清王朝政權高峰的醇親王對海軍建設產生了濃厚興趣,甚至親身體會到了海軍將士的辛勞,這對此後北洋水師獲得國家編製成為北洋海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鮮為人知的是,醇親王校閱結束凱旋之際,途經山東蓬萊附近的廟島,竟見到了極為難遇的海市蜃樓奇觀。醇親王興致所至,命令隨行的造辦處如意館御用畫師將海市蜃樓從產生到消散的每一次重要變化都記之於畫,回京後上呈皇帝、太后御覽共賞。
  • 廣東陽江海域一艘運砂船翻扣,6人獲救另有10人仍失聯
    廣東陽江海域一艘運砂船翻扣,6人獲救另有10人仍失聯 人民日報客戶端9月30日消息,記者從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了解到,9月29日下午,一艘運砂船在廣東陽江海陵島以南附近海域翻扣,目前已有6人獲救,10
  • 最後一艘美國奴隸船殘骸現身
    海洋考古學家詹姆斯·德爾加多帶領的團隊確定,在阿拉巴馬河口的淤泥中發現的木質大船殘骸是克洛蒂爾達號——最後一艘美國奴隸船,一艘見證了奴隸貿易黑暗歷史的船隻。在阿拉巴馬河口的淤泥中,發現了一艘木質大船殘骸。海洋考古學家詹姆斯·德爾加多帶領的團隊確定了船隻殘骸是克洛蒂爾達號——最後一艘美國奴隸船,一艘見證了奴隸貿易黑暗歷史的船隻。當研究人員第一次見到它時,保留下來的舊的木質船體看起來已經所剩無幾:只有些殘破、泡水的木板和生鏽的金屬零件。
  • Day 332 人生如同在風暴海上的一艘船
    在《老人與海》書中,海明威寫出動人的大海故事,一個明亮、樂觀,充滿盼望的老人,為了捕捉一條頑強的馬林魚,用盡生命的力量與它搏鬥,最後拼搏只能將巨大的魚骨頭靠岸,或許少有人的一生像海明威那樣的精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歲的他奔赴義大利前線,頭部受重傷後回國,不久後又參加西班牙內戰,甚至於1940年到中國抗戰前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明威以記者身份出現於歐洲戰場,還親眼目睹盟軍的諾曼地登陸
  • 中國又一艘新型飛彈驅逐艦下水(圖)
    中船重工官方微信號6月28日報導,6月26日,「七一」前夕,我國海軍又一艘新型飛彈驅逐艦在中船重工大船集團二號船臺成功下水。中船重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胡問鳴親臨現場為新艦砍纜並講話,海軍驅逐艦某支隊領導、齊齊哈爾市委書記孫珅等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