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艘帆船參戰了,而且還把大英帝國皇家海軍耍得暈頭轉向。
而且還不是像二戰中的波蘭、衣索比亞那樣,國小民弱,只能拿騎兵長矛去對抗裝甲坦克,這艘帆船隸屬於堂堂德意志帝國皇家海軍。
就是這玩意兒:
yy戰勝一戰時的海上霸主英國海軍可以,但別人yy都是往回穿越,拿現代的潛艇航母去降維打擊,你非要往後穿越,拿這差不多中世紀的老爺子去打鐵甲利艦,還想打贏……
就問你扯不扯?
想出這個瘋狂主意的是這位爺:
盧克納爾出身名門,卻自小我行我素、叛逆不羈,13歲時化名離家出走,週遊世界,做過各種工作:水手,燈塔管理員,拳擊手,酒保,鐵路工人,袋鼠獵人,魔術師……甚至墨西哥總統的警衛。
20歲的時候浪子回頭,回到德國,進入海軍學校學習,1912年加入帝國海軍。
一戰爆發後,德國海軍在日德蘭海戰後一蹶不振,再也無力挑戰英國皇家海軍。英國艦隊封鎖了德國港口,德國軍艦隻能龜在家裡裝孫子了。
盧克納爾給德皇出主意,既然主力艦隊不中用,要不您給我艘帆船,我偽裝成商船,出去找英國人的晦氣。
本來把商船改裝成武裝劫掠船襲擊協約國商船也是德國常幹的事,但收效甚微,而且現在被英國城管取締了不少,再說,帆船?現在都是鐵甲蒸汽時代了啊……
威廉二世一想,都這樣了,死馬當活馬醫吧,反正下雨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
但那時候,大型帆船已經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了,不好找啊,就算找到了,也是德國風格太明顯了,掛相。好不容易找到一艘俘虜來的英國三桅帆船(1888年下水,擱帆船裡也算爺爺了),盧克納爾如獲至寶,改裝了一下,加上兩門大炮,配備上機槍,兩臺500馬力的輔助蒸汽引擎,以及擴建了的船員住艙,取名「海鷹號」(Seeadler),就算加入德國海軍序列了。
盧克納爾把「海鷹號」偽裝成挪威商船(偽造航海日誌,水手全部熟練學習挪威語),高高興興出海了。憑著高超的演技和好運氣,海鷹號順利穿過英國的封鎖線,躲過了英國軍艦的檢查,來到了浩瀚的大西洋上,開始大顯身手了。
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發現協約國的商船,靠上去套近乎,比如問問現在幾點了?對方見了,都會挺同情的:這該死的戰爭,瞧把人家逼得,都把老古董拉出來跑生意了……而且就一條破帆船,還能咋地?
等離得很近了,突然露出隱藏的大炮,炮口對準對方,升起德國海軍旗,宣布:你們已被德國皇家海軍俘虜了,馬上放下武器,不準反抗……
帆船是帆船,可也是軍艦啊,大炮可是真傢伙,打是打不過,跑也來不及了,只好乖乖投降。
盧克納爾把對方船長和船員全部帶到「海鷹號」上,把對方的商船鑿沉了。(對,本大爺只要人,不要貨)
就這樣,一艘,兩艘,三艘……協約國的商船接連被俘,統統鑿沉,船員全部成了俘虜。前邊說過,「海鷹號」的船艙是擴建了的,帶的補給也足夠多,養幾百個俘虜綽綽有餘。盧克納爾是個紳士,對這些俘虜禮遇有加,在漫漫旅途中雙方逐漸培養出感情,和很多人後來都成了朋友。
商船接連失蹤,終於引起英國海軍的注意。看樣子,應該是被德國的武裝劫掠船襲擊了,但這事怎麼看怎麼透著邪性,搞不明白啊:
——封鎖那麼嚴密,德國軍艦是怎麼跑到海上的?(盧克納爾:這,你得問你們家海軍去……)
——我們成天在海上巡邏,怎麼從沒碰見?(盧克納爾:碰見過啊,前幾天咱們還打過招呼呢……)
——失蹤船隻遍布赤道南北,沿途都是我們的據點,德國船怎麼可能在不靠岸補充燃料的情況下航行這麼久?(盧克納爾:廢話,我這是帆船,燒什麼煤……)
——這麼多船被襲,為什麼沒有一個船員獲救或報案?難道都被殺了?(盧克納爾:別鬧,我又不是奧地利下士……)
英國海軍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派出大量軍艦瘋狂尋找這艘看不見的幽靈船……
有時候海上遇見「海鷹號」,英國海軍還會叮囑幾句:
——你好啊,看見過一艘德國船嗎?
——沒有啊老總,前邊大大的安全。
——你們小心點啊,這幫德國佬不留活口的。
——謝謝您嘞,軍爺辛苦!
盧克納爾抓俘虜上癮,但「海鷹號」的空間畢竟是有限的,俘虜快裝滿了,怎麼辦?總不能真學奧地利下士吧?那放了?放了他們英國人不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啊,那還怎麼玩?
正好又抓獲了一艘法國船,巧了,也是帆船,沒蒸汽機,也沒發報機。
盧克納爾有主意了,把這艘法國船的上桅砍掉,附加的船柱和船帆也都收走,裝上充足的補給品,把所有俘虜都放到船上。這時候是在南大西洋,這艘去了勢的帆船要漂到最近的巴西海岸,也得十多天。
那位說了,不怕他們路上出事了?
多新鮮,十多個船長湊一起,還伺候不了一艘破船?
等漂到裡約熱內盧,船長們馬上向英國海軍報了案(倒不是船長們絕情,而是法律規定,被劫持的船員一旦獲救或靠岸後有義務報告情況。所以盧克納爾釋放戰俘的時候,有個君子協定,你們靠岸後才能報案,路上就算遇到其他船也不能主動報案,也算鑽了個法律的空子。而船長們也很紳士地遵守了這個約定)。英國人這才明白過來,嘛玩兒?帆船啊?跟我玩逆向思維啊,誰說德國佬死板的?氣急敗壞的英國海軍直撲南大西洋,瘋狂尋找一艘挪威籍三桅帆船,這時候的「海鷹號」,早溜達到南太平洋去了。
英國的商路主要在大西洋,太平洋上沒什麼英國船。「海鷹號」變度假了,好無聊啊。
這天遠遠看見一艘船,盧克納爾精神一振,追了上去,一看,美國船。
美國是中立國,不能打,真特麼的沒勁。
盧克納爾正無精打採地要放棄,沒想到美國船還挺熱情,主動上來打招呼:
——哈嘍啊,最近有什麼新聞嗎?
——沒有(盧克納爾懶得理他)
——唉,參戰以後還不知道仗打得怎麼樣呢……
——嗯,我也不知道……嗯?等會兒……參戰?美國參戰了?……二營長,把你的義大利炮他娘的趕緊端出來……
美國人懵逼了,what?what?what?why?why?why?fuck!fuck!fuck!我tmd就想聊個天,怎麼成俘虜了?!
盧克納爾原地滿血復活,捕獵美國人行動開始!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海鷹號」遇到海嘯,在一個小島上擱淺了。「海鷹號」畢竟是老爺帆船,經不起這麼大折騰,無法修復了。
盧克納爾沒辦法,讓船員和俘虜們都待在島上,自己帶著幾個弟兄坐一艘小艇前往最近的斐濟,尋思著抽冷子再劫一艘船,接著幹。
一開始挺順利,但最後盧克納爾一行人被一隊警惕性高的斐濟警察盤查。盧克納爾不希望有人流血,只得投降。投降之後才發現,這隊警察身上沒槍,只有手銬……(警察們也嚇一跳,本以為就是一幫德國海軍失事軍艦的船員,沒想到,他們有槍?!)
盧克納爾只得搖頭苦笑:老子終日打雁,沒想到今天被雁啄了眼……
戰爭的剩下時間,盧克納爾和他的兄弟們在紐西蘭的戰俘營度過,戰後回到了德國。
二戰時,盧克納爾拒絕與納粹合作。1966年,盧克納爾在瑞典馬爾默去世。
在「海鷹號」8個月的傳奇冒險中,共擊沉14艘敵船,俘獲462名俘虜,只有1人在交戰中死亡(還是誤傷),盧克納爾的部下則無一傷亡。
這個戰果,聽著好像也挺扯淡的。
這裡是王二三在此,關注我,為你講有趣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