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
在作家陳忠實的經典作品《白鹿原》這部小說中,要說前後轉變最大的,最讓人討厭的人物之一就要屬白嘉軒家裡的大兒子白孝文了。白孝文一開始的形象絕對是屬於整個小說中比較正直,正派的,但是後來田小娥和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出現,讓他逐漸放棄了之前的一切拘束,仁義、面子、形象什麼的全都不顧了。那麼白孝文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變得陰險狡詐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白孝文的轉變。
白孝文是白嘉軒家中的長子,他的降生給白家人帶來了無限的欣喜,白嘉軒娶了六個老婆之後,第七個老婆終於給他帶來了白家的後人,他自小就和弟弟孝武是奶奶的心頭肉,從小他們也受到了父親良好的家教。小時候他和孝武,鹿家兩兄弟,還有鹿三家的黑娃一起在學堂裡上學。從那個時候起在黑娃的視角來看,白孝文身上已經有他父親那種耿直、不苟言笑、嚴肅的品性了,但這種品性中似乎隱藏著另一些蠢蠢欲動的叛逆。在他和黑娃,兆鵬去給徐先生砍柳條的時候,他們偷偷外出觀看了牲畜場上的一場別樣的表演,並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反應,還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大人們的懲罰。
後來成年之後,他的一些惡劣的品性開始逐漸展露出來,這種現象最早在他新婚的時候露出端倪。白孝文成親之後,不曉得男女之事,所以仍然保持著晨誦夜讀的良好習慣,後來被媳婦點撥之後,他仿佛發現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沉浸其中,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對媳婦惡聲惡氣,爆出粗口來。再後來,孝文繼承了父親族長的地位,深得父親的信任,開始逐漸掌管白鹿原族人們的一些事情,並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來。但是薑還是老的辣,白孝文心思上還不成熟,所以在鹿子霖的陰謀詭計下,白孝文成功地跌了個大跟頭,拜倒在了原上名聲最臭的女人田小娥的石榴裙下。
但是在小娥勾引他的前期,白孝文還是懷著羞恥之心,恪守著一些禮法規矩的,所以他幾次面對小蛾的誘惑,都是臨陣不行,一直沒能做出什麼來。但是這種事情傳開來之後,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所以他和小娥的事情傳開之後,不管有沒有發生什麼,他都受到了父親嚴厲的懲罰。這次懲罰也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從此之後,白孝文開始無可救藥地向著另一個極端發展了,從此,他在原上的名聲就變成了敗家子,從前在小娥面前那些顧慮也全都消失不見,他開始終日和小娥在那口破窯裡廝混,甚至還抽大煙敗光了所有家產。
再後來,白孝文在人生中即將餓死的那個時候,去搶了一碗舍飯吃,被鹿子霖看見之後,他在眾人面前給了白孝文一個官職,這是他給白孝文的一個巨大的恩惠,從此白孝文又一次站起來了,從窮困潦倒的敗家子搖身一變,變成了縣裡的保安隊長,再往後官途坦蕩,他慢慢地從一個打手變成了營長,再到後來成為了滋水縣第一任縣長。在冷先生的調和下,他重新回到了白家認祖歸宗,獲得了父親的原諒。最後,白孝文。竟然出賣了自己兒時的玩伴,利用陰謀詭計處死了已經變成好人的黑娃,成就了自己的地位。
一開始的白孝文確實是整個族人裡的典範,但後來他漸漸的變得恬不知恥,窮困落魄到極致之後再次觸地反彈,慢慢又活出個人樣來,後來,白孝文回到白鹿原上之後,看似一舉一動之間充滿禮儀,但是實際內心裡卻是充滿了瘋狂的報復,他想十分渴望挽回自己的名聲,但是卻是通過犧牲別人來襯託自己有出息,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層面上的腐化,是另一種墮落。總之,白孝文這個人已經徹底的變了,曾經刻在他身上的白家人特有的忠義仁厚的標籤已經完全被磨滅了,又或者說這標籤對於他來說只是存在於表面的遮羞布,但是內心深層次上來說,他還是一個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小人和陰謀家。
這樣的白孝文,你們是怎麼看的呢?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們也歡迎大家動動手指點讚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