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

2021-01-07 女人小知識

《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

在作家陳忠實的經典作品《白鹿原》這部小說中,要說前後轉變最大的,最讓人討厭的人物之一就要屬白嘉軒家裡的大兒子白孝文了。白孝文一開始的形象絕對是屬於整個小說中比較正直,正派的,但是後來田小娥和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出現,讓他逐漸放棄了之前的一切拘束,仁義、面子、形象什麼的全都不顧了。那麼白孝文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變得陰險狡詐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白孝文的轉變。

白孝文是白嘉軒家中的長子,他的降生給白家人帶來了無限的欣喜,白嘉軒娶了六個老婆之後,第七個老婆終於給他帶來了白家的後人,他自小就和弟弟孝武是奶奶的心頭肉,從小他們也受到了父親良好的家教。小時候他和孝武,鹿家兩兄弟,還有鹿三家的黑娃一起在學堂裡上學。從那個時候起在黑娃的視角來看,白孝文身上已經有他父親那種耿直、不苟言笑、嚴肅的品性了,但這種品性中似乎隱藏著另一些蠢蠢欲動的叛逆。在他和黑娃,兆鵬去給徐先生砍柳條的時候,他們偷偷外出觀看了牲畜場上的一場別樣的表演,並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反應,還因為這件事受到了大人們的懲罰。

後來成年之後,他的一些惡劣的品性開始逐漸展露出來,這種現象最早在他新婚的時候露出端倪。白孝文成親之後,不曉得男女之事,所以仍然保持著晨誦夜讀的良好習慣,後來被媳婦點撥之後,他仿佛發現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沉浸其中,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對媳婦惡聲惡氣,爆出粗口來。再後來,孝文繼承了父親族長的地位,深得父親的信任,開始逐漸掌管白鹿原族人們的一些事情,並慢慢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來。但是薑還是老的辣,白孝文心思上還不成熟,所以在鹿子霖的陰謀詭計下,白孝文成功地跌了個大跟頭,拜倒在了原上名聲最臭的女人田小娥的石榴裙下。

但是在小娥勾引他的前期,白孝文還是懷著羞恥之心,恪守著一些禮法規矩的,所以他幾次面對小蛾的誘惑,都是臨陣不行,一直沒能做出什麼來。但是這種事情傳開來之後,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所以他和小娥的事情傳開之後,不管有沒有發生什麼,他都受到了父親嚴厲的懲罰。這次懲罰也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從此之後,白孝文開始無可救藥地向著另一個極端發展了,從此,他在原上的名聲就變成了敗家子,從前在小娥面前那些顧慮也全都消失不見,他開始終日和小娥在那口破窯裡廝混,甚至還抽大煙敗光了所有家產。

再後來,白孝文在人生中即將餓死的那個時候,去搶了一碗舍飯吃,被鹿子霖看見之後,他在眾人面前給了白孝文一個官職,這是他給白孝文的一個巨大的恩惠,從此白孝文又一次站起來了,從窮困潦倒的敗家子搖身一變,變成了縣裡的保安隊長,再往後官途坦蕩,他慢慢地從一個打手變成了營長,再到後來成為了滋水縣第一任縣長。在冷先生的調和下,他重新回到了白家認祖歸宗,獲得了父親的原諒。最後,白孝文。竟然出賣了自己兒時的玩伴,利用陰謀詭計處死了已經變成好人的黑娃,成就了自己的地位。

一開始的白孝文確實是整個族人裡的典範,但後來他漸漸的變得恬不知恥,窮困落魄到極致之後再次觸地反彈,慢慢又活出個人樣來,後來,白孝文回到白鹿原上之後,看似一舉一動之間充滿禮儀,但是實際內心裡卻是充滿了瘋狂的報復,他想十分渴望挽回自己的名聲,但是卻是通過犧牲別人來襯託自己有出息,這實際上是另一種層面上的腐化,是另一種墮落。總之,白孝文這個人已經徹底的變了,曾經刻在他身上的白家人特有的忠義仁厚的標籤已經完全被磨滅了,又或者說這標籤對於他來說只是存在於表面的遮羞布,但是內心深層次上來說,他還是一個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小人和陰謀家。

這樣的白孝文,你們是怎麼看的呢?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喜歡小編文章的朋友們也歡迎大家動動手指點讚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白鹿原》的精髓是什麼?從對比中看你我的人生選擇
    我認為《白鹿原》的精髓在於對比,不同選擇不同生活,你可以選擇屬於你自己的人生陳忠實,用了6年時間,寫了50萬字,展現了白鹿兩家的世代糾葛。這是一部白鹿兩家的家族史、風俗史,也是白嘉軒、鹿子霖等個人命運的沉浮史,更是一部濃縮性的民族命運史、苦難史、心靈史,不愧被被譽為「史詩級的著作」。
  • 《白鹿原》:相比於白家守舊的教育方式,我更欣賞鹿家
    裡面發人深思的東西很多,白嘉軒作為小說的男主人公,身為白鹿原的族長,半個世紀以來,堅守著整個村的文化傳統祖訓教條。白嘉軒娶了七房女人,從人們的流言蜚語中成長起來,成為白鹿原德高望重的族長,在他一步步踐行祖宗的家訓時,時代在巨變,他只是埋頭踩好眼前的棉花機,他的子女卻投身於革命,每一個都執拗得像他。
  • 你知道「忠孝仁義禮智信」指的什麼嗎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優良的中國傳統美德—忠孝仁義禮智信,從孔子時就提出來了,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兩字,支撐著國家、民族以至於整個家庭;「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 仁」不僅是最基本的
  • 當代青年自省錄:忠孝仁義 莫掛嘴邊
    前言關於忠孝仁義,老子曾說過一句讓很多人費解的觀點:「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本文著重來探討下忠孝仁義為何伴生邪惡,以及幾個大義滅親的跌宕小故事。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為什麼對」仁義道德「如此毒舌?那是因為歷史一直在循環播放著同樣的劇情:大義。舉報。批鬥。食人。
  • 《白鹿原》中一句話,揭露黑娃黑暗心理:他死在白孝文手下真不冤
    看過小說《白鹿原》的人都知道,書中有個叫黑娃的人物,一生勤勞本分,滿懷理想,在與「蕩婦」田小娥結識後,更是滿心的雄心壯志,想著能逆風翻盤與田小娥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為此,他不斷的折騰,他的人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的,最終他還是死在了自己昔日的兄弟——白孝文的手中。
  • 《白鹿原》結局惹爭議,人狠心黑話不多的白孝文,竟成最大贏家?
    陳忠實因為之前看過電影或者電視劇,總感覺太悲太真實,不太敢看,但我偶然間看完了整本《白鹿原》,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麼幼稚,因為這本書帶給我了心靈的震撼。和看電視劇不一樣,看書是帶來靈魂的震撼。何況電視劇和電影也只是經過編劇修改,失去了陳老先生的原思想,失去了書裡的靈魂。如果可以,我建議你讀讀實體書《白鹿原》,絕對帶來想不到的震撼。
  • 《白鹿原》:何冰飾演的鹿子霖入木三分,實力演戲高潮迭起
    何冰在《白鹿原》紀錄片中曾說過:觀眾看戲無非就是要在一部戲中找到自己。在他塑造的平凡小人物身上,我們可能看到自己的渺小和確幸,在他塑造的豐富人格中,我們可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或者失望。#白鹿原#偏遠的白鹿原上,世世代代流傳著一句古訓:「白不離鹿,鹿不離白。」
  • 白鹿原:舊時婆媳有多難,新婚蜜月期,奶奶要在孫媳婦被窩裡打牆
    在孝文和新媳婦的被窩裡打牆這事,最後還是父親白嘉軒做成了。為了給家裡添人口,抱孫子,孝文剛滿16歲時,家裡給給他娶了媳婦,媳婦比他大三歲,凡事懂得比他也多一些。孝文年紀小,也沒接觸過奶奶和媽媽之外的任何女人,對男女之事一竅不通,晚上只知道讀書。
  • 忠孝、仁義、勤勞、善良 珠海千戶家庭「曬」家風
    忠孝、仁義、勤勞、善良 珠海千戶家庭「曬」家風 2014-08-05 15:04:00 導讀: 近日,珠海市吉大街道辦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推廣評選活動,引起轄區市民的熱烈響應,上千戶家庭爭相「曬」家風,展示中國家庭忠孝、仁義、勤勞、善良等好傳統。
  • 宋元時期常將忠孝聯繫在一起,從家庭的「孝」走向社會的「仁義」
    宋元時期常常將忠孝二者聯繫在一起,並將其延伸為包含忠孝仁義在內的一種儒家倫理道德。換言之,無論是宋代還是元代,「孝」是包含「忠孝仁義」在內的廣義的孝,是從家庭或家族的「孝」走向社會的「仁」、「義」。而一些儒士出身的地方官員往往以忠孝仁義的倫理思想教化地方百姓,宋仁宗朝,王結在出任順德路總管期間,「教民務農興學、孝親弟長、戢奸禁暴,悉登於書,俾朝夕閱習之」。元代儒士認為,要實現元朝社會的長治久安,必須要推行以忠孝仁義為核心的倫理思想,這是鞏固人倫、維繫人心的關鍵,他們認為,「儒者之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國家鹹治。」
  • 貪婪且好色、卑鄙又冷血,《白鹿原》中鹿子霖的性格分析
    陳忠實用辛辣的語言,近似寫實的風格,無情的批判,揭露了發生在白鹿原上的人和事。01吃人的禮教、黑暗的婚姻、殘酷的男族制度,不僅毒死了守活寡的冷秋月,鎮壓了追求真愛的田小娥,也逼走了敢愛敢恨的白靈。我們感嘆發生在白鹿原上的愚昧、黑暗和無奈,看到了由鹿兆鵬和黑娃掀起的風攪雪,聽見了很多無辜女性悽涼又低沉的吶喊。
  • 白鹿原:老實本分的鹿三,為何要親手殺了水性楊花的田小娥?
    鹿三離世的那個早晨,他的東家白嘉軒說了一句:「白鹿原上最好的長工沒了」鹿三是白鹿原上仁義村白家兩代唯一的長工,他是個忠僕,他忠於白家。在饑荒的時候主動提出離開白家,生怕自己白吃白住,拖累了白家。忠僕鹿三也遇到了好主子白嘉軒,白嘉軒和鹿三處得像兄弟。
  • 元代社會的「孝」被賦予更深的涵義,是忠孝仁義為一體的孝道觀
    元朝建立之後,主張以孝治國,並大力宣揚忠孝仁義一體思想;此時,理學宣揚的孝道觀對人民思想控制加深,「愚孝」行為屢禁不止。種種原因致使元代盛行孝親敬老之風,孝子人數增多,《元史·孝友傳》中有言:「元以孝義聞者,蓋不乏焉。」
  • 曾經的禁書《白鹿原》為什麼作者要在首頁寫下秘史兩個字?
    文:餅子[主編專欄]《白鹿原》在第一頁就引用了巴爾扎克的那句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我們不妨回憶過去的歷史小說,如我們熟悉的三國,以往像三國這樣的歷史小說,我們都應該有這樣一種認識,它是一種趨從於權威話語的敘事角度,(以此類推)到現代和當代,仍有很多這樣的歷史小說,都是通過宏觀時代潮流框架下,展現微觀的人物命運的浮沉,並且最終這種個人的命運遵循了歷史潮流的規律,融入了這種歷史潮流當中,也就是我們知道了一個大潮流的結果,我們只能看這種框架之內人物起起落落的故事。
  • 隸書新作忠孝傳家仁義處事對聯(每日一品第989期)
    「忠孝傳家德為本,仁義處事信當先」是一副人們喜聞樂見的修身聯,廣泛流行於民間。「忠孝仁義禮智信」從我國春秋孔子時代就提出的修身要義,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忠孝仁義禮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國之本,「孝」是立家之本。
  • 「傻白甜」李逵是梁山好漢中為數不多的忠孝仁義的漢子?
    (新版李逵)後因傻白甜李逵生性魯莽,情急之下打死了人,從牢中逃了出去,但得到了赦免,被戴宗留在江州當牢子(相當於看守所獄警)。因此發怒,後來魚牙主人「浪裏白條」張順見身形魁梧不可一世的鐵牛搗亂,便與他廝打起來,從陸上打到水中,打得火熱,岸上觀眾看直播是看得都是一個爽啊,這可比拳擊手格鬥還帶勁啊!直到鐵牛男神宋江、戴宗兄弟來叫停。「江湖好漢,不打不相識」,經此一事,張順竟然也與宋江哥哥三人成為好友。
  • 【山歌唱文明第十一彈】忠孝仁義禮智信,光宗耀祖家門興
    【山歌唱文明第十一彈】忠孝仁義禮智信,光宗耀祖家門興 2020-07-15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鹿原》:年輕貌美的田小娥,為何被鹿子霖「騙了身子」
    但鹿子霖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表面仁義禮智信,背地裡卻是一個小人。他看田小娥年輕貌美,就起了歹心,於是告訴田小娥說只要和他行歡作樂,就幫她救黑娃。聽到能救黑娃,田小娥捨去了臉面,以自己的身體為代價,和鹿子霖廝混在一起。她不知道的是,鹿子霖從一開始就是在騙她,他根本就沒有幫黑娃的打算,只是想要田小娥的身子。
  • 《白鹿原》的原著中,他的兒媳婦是餓死的,白嘉軒難辭其咎
    《白鹿原》是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電視劇。可以這麼說,不論是原著還電視劇,都是十分經典的作品。那麼,在小說《白鹿原》中,是誰的兒媳婦餓死了,他難辭其咎呢?這個餓死的女人,又是誰的媳婦呢?她是白孝文(翟天臨飾演)的媳婦。
  • 《瘋狂動物城》裡的狐尼克奸詐狡猾,為何卻會讓人覺得他很帥?
    一開始就用花言巧語和精湛的演技欺騙了朱迪,就是一個一如既往的奸詐狡猾的狐狸形象。然而影片結束,他去收穫了一大群的粉絲,不少觀眾看了之後不僅不覺得狐尼克很壞,反而覺得他很帥。這是為什麼呢?狐狸身上有的奸詐、虛偽、狡猾,這些缺點,狐尼克都有,為何還這麼的招人喜歡呢?小編認為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