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的精髓是什麼?從對比中看你我的人生選擇

2021-01-11 榮振環

我認為《白鹿原》的精髓在於對比,不同選擇不同生活,你可以選擇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陳忠實,用了6年時間,寫了50萬字,展現了白鹿兩家的世代糾葛。這是一部白鹿兩家的家族史、風俗史,也是白嘉軒、鹿子霖等個人命運的沉浮史,更是一部濃縮性的民族命運史、苦難史、心靈史,不愧被被譽為「史詩級的著作」。

小說中提到:

白不離鹿,鹿不離白,書中充滿了各種對比,人的對比,人性的對比,對錯的對比,善惡的對,選擇的對比。

千萬別以為看過電視劇就是看懂了白鹿原,電視劇和原著小說還有差距,更別說王全安的電影《白鹿原》了,那部電影連及格線都達不到。

大家要讀,一定要讀未刪減版的原著。

說到精髓,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這取決於不同的喜好和價值觀。

既然前面我提到的對比,那我就將你感受一下書中的各種對比。

1、小說前後的對比,白開頭,鹿結尾

書中以白嘉軒作為開頭,「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白嘉軒娶過7房媳婦,前6房都早早過世,均無子嗣,以至於有克妻之名。

後來娶了仙草,生活進入開枝散葉的正常軌道。

這種對比說明,老婆不對,努力白費。

結尾卻以鹿子霖結尾:

「入冬後第一次寒潮侵襲白鹿原的那天夜裡,前半夜還聽見鹿子霖的嚎叫聲,後半夜卻屏聲靜氣了。天明時,他的女人鹿賀氏才發現他已經僵硬,剛穿上身的棉褲裡屎尿結成黃蠟蠟的冰塊……」

鹿子霖這一輩子,離不開的一個字就是「爭」,爭面子失了名聲,爭權力失了良心,為了爭,丟了良心,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最後瘋了,還與狗爭食,依然沒有放下了他的爭,當然,他的爭,最後連自己是誰都忘記了。人生終極定格是褲襠屎尿成冰,撒手人寰。這應該是最不體面的結局了。這個結局有普世意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行事不在旁人知不知道,而在自家知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裡,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裡,都抹不掉。

2、白嘉軒重義持重;鹿子霖重利好色

書中有句話:朋友是義交,而不是利交,義交才能長久。

白嘉軒作為族長,崇禮重義。

白嘉軒在村裡修祠堂,制定鄉約,讓白鹿原成仁義之村。

對待朋友夠義,對待長工鹿三如同自家兄弟。黑娃派人打傷他腰板,一生都直不起來腰,後來還是豁達地讓改邪歸正的黑娃入祠堂。

最後黑娃被批鬥準備處死時,他還要擔保救黑娃。

相反鹿子霖嫉妒白嘉軒在鄉裡的威望,也覬覦他的族長之位。

純粹是為了打擊白嘉軒,他授意跟他勾搭成奸的田小娥引誘白嘉軒的大兒子白孝文,讓當時正直並準備接班的白孝文,沉淪成一個迷戀田小娥、沉迷大煙、日漸墮落的混混。

最終導致白孝文被白嘉軒趕出家門,差點餓死荒野。

最後,鹿三不是看到這一幕,也不會對田小娥下殺手,當得知田小娥慘死後,鹿子霖還覺得少了一個麻煩。

白嘉軒就是義交,夠朋友,對人無害;

鹿子霖就是利交,自私自利,對人有害。

3、白家後代白靈在鹿家後代中比較選擇

白嘉軒女兒白靈長得漂亮,聰明伶俐。

她和鹿子霖二兒子鹿兆海青梅竹馬,上學時口頭私定終身。

鹿兆海和白靈拋銅圓決定誰如入哪一個黨。

「規則是「有龍的一面是『國』,有字的一面是『共』。」

結果白靈是國,鹿兆海是共。

後來再次見面,白靈興高採烈地告訴鹿兆海,現在我們一樣了,她也選擇共了。

結果,此時的鹿兆海已經選擇國了。

命運就是這樣在情侶之間開了一個玩笑。

二者因為信仰不同,最後不歡而散。

最後,白靈選擇了同黨派的鹿兆鵬。

只不過最後,白靈死於內鬥,鹿兆海沒有死於抗日,而死於內戰。

4、白孝文在自我掙扎對比選擇

白嘉軒從小培養孝文,對大兒子寄予厚望。

孝文也是文質彬彬,不苟言笑,外表持重,處事練達,像極了白嘉軒。

如果人生不分叉,他將走一條繼任族長,第二個白嘉軒之路。

但他卻被鹿子霖算計,鹿子霖對田小娥說:「你能把孝文拉進懷裡,就是尿到他爸臉上了」白孝文終被田小娥勾引,抽大煙,和父親分家,將家裡的田地房屋悉數變賣,最後討飯求生,險些被惡狗所食,跌入人生谷底。

白孝文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突然體會到對於生的渴望。

鹿三一句調侃:你去吃舍飯吧。

他於是開啟了舍飯場那一段死亡之旅。他明白了一句話:好好活著,活著就是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

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完了。

結果他觸底反彈,再一次走上人生巔峰,最後當上縣長。

所以,說到精髓,就是對比中做好人生選擇。

白嘉軒有句話:

世事就倆字:福禍。凡遇到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

延伸閱讀:

餘華的所有小說中,為什麼我最喜歡《兄弟》,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

名著金句撈,莎士比亞的《奧賽羅》,「黃先生」可讀讀10大金句

名著金句撈,一生必讀的經典《伊索寓言》,短小的故事蘊含大道理

名著金句撈,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15大金句勸人,句句扎心

名著金句撈,《白鹿原》中我最喜歡朱先生和白嘉軒,及21個金句

相關焦點

  • 《白鹿原》:在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中,讀到人生的感悟
    人生不過兩個字,學懂參透卻需要終其一生。人性沒有好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善惡,至於選擇善良還是狡詐、單純還是世故、裝傻還是精明、執著還是隨意……都得有一個度。這是《白鹿原》讓我體會到最直觀的感受。《白鹿原》,陳忠實先生寫了六年,一場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躍然紙上。
  •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就令人叫好,但書中最後一句才是精髓所在
    但是這並非是書中最精華的一句,反而是最後一句揭示了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應該是什麼。在書中鹿子霖機警敏銳,能言善辯,善於發現形勢,創造機會,向下有手段拉攏,有權勢制約;向上彼呼此應,投其所好,看似時時刻刻都完美應對變化,實則是轟轟烈烈的自掘墳墓。
  • 《白鹿原》中的十句經典名言,句句人生哲理,一生至少讀一次
    陳忠實先生在世時曾說過:「我要創作一本死了以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作枕的書。」現在,他做到了。陳忠實先生用筆墨去描寫這樣的人物,是希望我們能跳脫出當下的生活,以上帝視角去審視白鹿原上故事,進而從他們身上探尋真實生活的哲理,引導人們變成更好的自己。除了經典的角色外,陳忠實將他凝練的人生哲理全藏在了這些句子裡,句句人生哲理,一生至少讀一次。
  • 張雨綺版《白鹿原》,用身體「泡棗」的田小娥,悲劇原因何在?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李沁版的田小娥,尤其她扭娜著腰肢對黑娃說:「你款款的吃」,抿著嘴的媚態和柔情其實更符合田小娥生於秀才家的身份。因此,張雨綺版的田小娥要想演透,也就沒別的演員什麼事了。所以說,王全安的《白鹿原》是名副其實的《田小娥傳》,因為與張雨綺因戲生情,即便策劃了多年,最後也不得不因為一個女人而推翻了重建。
  • 《白鹿原》:命不由「我」田小娥,註定是悲劇的一生
    隨著事情的敗露,田小娥人生的悲劇也拉開序幕。一、 命不由「我」註定是悲劇田小娥在地主家,不僅要照顧兩位年邁的地主夫婦的生活,給家裡的長工做飯,還要用自己的身體給地主泡棗(地主得一偏方說吃年輕女人下體泡過夜的棗子,對身體大補)。
  • 鬥陣《歡樂頌2》,《白鹿原》的殺手鐧是什麼?
    《白鹿原》刻畫的是時代更迭下的人性群像,這一宏大格局的構建,離不開劇中演員細膩、真實、立體的演繹。白鹿村每個人,無論是大家族還是小人物,都在時代變遷下顛沛流離,人物命運和現實矛盾的交織讓他們的人生軌跡迥異,每個人的成長史就像一出獨立的傳記,成為時代的縮影。
  • 我在看《白鹿原》,媽媽翻了前兩章,說太露骨,不讓我看怎麼辦?
    這位媽媽翻開了《白鹿原》前幾章的內容,覺得不合適,就不讓孩子看,這樣的反應可能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反應,實話實說,可以理解,但我並不提倡,因為有些東西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首先,現在的父母必須要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你的孩子遠比你想像的成熟得多!有些東西不是說你不想讓他們知道,他們就不會知道,也不是說你認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就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 陳忠實《白鹿原》:濃縮成最經典10句人生哲理,第一句就戳中人心
    如今陳忠實先生雖然已千古,但《白鹿原》將永遠在文學的長河裡熠熠發光!陳忠實《白鹿原》:濃縮成最經典10句人生哲理,第一句就戳中人心好好活著!我權當狗咬了。人嘛,不能跟狗計較。白鹿原劇照世上有許多事,儘管看得清清楚楚,卻不能說出口來。有的事看見了認準了,必須說出來;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說。
  • 我這一生都不會再演《白鹿原》,李夢為何說出這樣的話?
    你可能對她不太了解,但她身上有一種魔力。即使不用眼神和肢體語言,李夢依然有著一種瞬間能吸引住你的魅力。她靠演技說話。她因為出演了王全安導演的電影《白鹿原》而踏進了娛樂圈。「那一刻我整個腦袋是空的,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說,因為大家都知道我演了《白鹿原》,現在全刪沒了,我覺得大家都會笑話我的……當時甚至想是不是我不適合,要不要退學離開北電算了。這是我的一個重大的人生轉變。」在李夢的那段低潮期,《天註定》的賈樟柯導演讓她去面試。「聽說你還拍過《白鹿原》?」李夢說是啊,不過全剪了,賈導開玩笑地說「王導怎麼這麼不靠譜啊」。
  • 以455萬版稅登上作家富豪榜的陳忠實:《白鹿原》是墊棺之作!
    路遙自然不必多說,他的《人生》是陪伴我成長的一本書,而《平凡的世界》更是史詩一般的小說。賈平凹的作品更是令人驚嘆,《廢都》一出,捨我其誰,新書《暫坐》也正在大賣。而陳忠實在五十歲前,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比起路遙來,他真是自嘆不如,儘管路遙短命,但是他45歲寫完了《平凡的世界》,火的不得了,雖然人已故去,令人十分惋惜。陳忠實壓力很大,都是陝西的作家,憑什麼我就不能獲個大獎,憑什麼我50歲前就不能一飛沖天?
  • 陳忠實:白鹿原上白鹿現
    因此,《白鹿原》的存在才更有意義,或許正因意識到這一點,當其還未出版時,完稿後的陳忠實有這樣的想法:我在當時審時度勢,要不要拿出來;待到什麼時候文藝政策再放寬了,拿出來也不遲。如他將《白鹿原》當成「枕頭」來打造,預示著當這本書完成的時候,他就可以「以欣慰的心情枕著離開這個世界」了。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來《白鹿原》和陳忠實的文學生命緊密相關:當1992年3月25日,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到西安取稿的時候,陳忠實寫到在交出文稿的那一刻,「突然湧到口邊一句話:我連生命都交給你倆了」——只是沒有說出來。
  • 白鹿原:得到神鹿的秘密使白家暴富,但真正的「神鹿」另有其人
    罌粟種植則讓白嘉軒一舉豪富,製成的鴉片比黃金都貴,並帶動了白鹿原上此後幾十年火裡烹油的罌粟種植。在《白鹿原》的結尾,白嘉軒向已瘋的鹿子霖說:子霖,我對不住你。我一輩子就做下這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我來生再世給你還債補心。
  • 《白鹿原》:從細節情節看,田小娥為何在眾多長工中選擇黑娃
    所以鹿兆鵬才會對黑娃說,在整個白鹿原他最佩服的人是黑娃。黑娃的叛逆,貫穿整部小說。因為他叛逆的性格,我們可以理解成他娶田小娥一方面是為了跟給他壓迫的白嘉軒和鹿三對抗,一方面是覺得自己害了田小娥,要對她負責任到底。而田小娥是一個比黑娃更叛逆的女子,她因為是女子而被時代所局限,很多事情都不能如她所願去做。
  • 1992年陳忠實想買本《白鹿原》,被告知賣光,高興道:不用養雞了
    "我要創作一本死了以後,可以放在棺材裡墊頭坐枕的書。"2016年4月29日7點40分左右,作家陳忠實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4歲。如今看來,他做到了。不僅是寫出《白鹿原》等作品,還是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
  • 陳忠實《白鹿原》:原著為女性吶喊自由,影版為何飽含爭議?
    01《白鹿原》VS《田小娥傳》,哪個更成功?2012年,電影《白鹿原》一經上映就飽受爭議。「跟原著小說相比,該電影不該稱之為《白鹿原》,而應該是《田小娥傳》。」電影版《白鹿原》2011年開拍,總時長220分鐘。這部作品首先在柏林上映,獲得許多國內外的名家讚賞。「張雨綺表現得非常非常好,讓我大吃一驚。」
  • 白鹿原結局,白嘉軒說對不起鹿子霖,兩家人恩怨幾十年為了什麼?
    《白鹿原》這部小說的結尾,有一個細節讓人印象很深刻,就是白嘉軒對著已經發瘋的鹿子霖說子霖,我對不住你。我一輩子就做了這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我來生再世給你還債補心。說著忍不住流下了淚。白嘉軒為什麼要對鹿子霖說對不起到底呢?
  • 《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
    《白鹿原》:忠孝仁義或是奸詐狡猾,看白孝文的兩面人生在作家陳忠實的經典作品《白鹿原》這部小說中,要說前後轉變最大的,最讓人討厭的人物之一就要屬白嘉軒家裡的大兒子白孝文了。白孝文一開始的形象絕對是屬於整個小說中比較正直,正派的,但是後來田小娥和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出現,讓他逐漸放棄了之前的一切拘束,仁義、面子、形象什麼的全都不顧了。那麼白孝文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變得陰險狡詐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白孝文的轉變。
  • 為防《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領導故意使絆;悲催結局大快人心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陳忠實創作《白鹿原》時所經歷的辛酸和考驗!質疑:你怎麼寫不出路遙的《人生》?在陝西作家協會中,陳忠實、路遙和賈平凹可謂是相互激勵的關係。他們喜歡和其他作家聚集在一個房間,交流創作信息,議論新發表的小說。
  • 茅盾文學獎作品《白鹿原》,濃縮成經典10句話,第1句就戳痛人心
    《白鹿原》,濃縮成經典10句話,第1句話就戳痛人心1.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 陳忠實:回不去的白鹿原
    後來在他的散文《汽笛·布鞋·紅腰帶》裡,陳忠實以第三人稱的口吻寫到這段日子,「他被划進劉少奇路線而註定了政治生命的完結,他所鍾情的文學在剛剛發出處女作便夭折了……很快便覺得進入絕境,而看不出任何希望。不止一次於深夜走到一口水井邊,企圖結束完全變成行屍走肉的自己。」  時代沒有改變陳忠實對文學的熱愛,卻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