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白鹿原》的精髓在於對比,不同選擇不同生活,你可以選擇屬於你自己的人生
陳忠實,用了6年時間,寫了50萬字,展現了白鹿兩家的世代糾葛。這是一部白鹿兩家的家族史、風俗史,也是白嘉軒、鹿子霖等個人命運的沉浮史,更是一部濃縮性的民族命運史、苦難史、心靈史,不愧被被譽為「史詩級的著作」。
小說中提到:
白不離鹿,鹿不離白,書中充滿了各種對比,人的對比,人性的對比,對錯的對比,善惡的對,選擇的對比。
千萬別以為看過電視劇就是看懂了白鹿原,電視劇和原著小說還有差距,更別說王全安的電影《白鹿原》了,那部電影連及格線都達不到。
大家要讀,一定要讀未刪減版的原著。
說到精髓,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這取決於不同的喜好和價值觀。
既然前面我提到的對比,那我就將你感受一下書中的各種對比。
1、小說前後的對比,白開頭,鹿結尾
書中以白嘉軒作為開頭,「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白嘉軒娶過7房媳婦,前6房都早早過世,均無子嗣,以至於有克妻之名。
後來娶了仙草,生活進入開枝散葉的正常軌道。
這種對比說明,老婆不對,努力白費。
結尾卻以鹿子霖結尾:
「入冬後第一次寒潮侵襲白鹿原的那天夜裡,前半夜還聽見鹿子霖的嚎叫聲,後半夜卻屏聲靜氣了。天明時,他的女人鹿賀氏才發現他已經僵硬,剛穿上身的棉褲裡屎尿結成黃蠟蠟的冰塊……」
鹿子霖這一輩子,離不開的一個字就是「爭」,爭面子失了名聲,爭權力失了良心,為了爭,丟了良心,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最後瘋了,還與狗爭食,依然沒有放下了他的爭,當然,他的爭,最後連自己是誰都忘記了。人生終極定格是褲襠屎尿成冰,撒手人寰。這應該是最不體面的結局了。這個結局有普世意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行事不在旁人知不知道,而在自家知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裡,做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裡,都抹不掉。
2、白嘉軒重義持重;鹿子霖重利好色
書中有句話:朋友是義交,而不是利交,義交才能長久。
白嘉軒作為族長,崇禮重義。
白嘉軒在村裡修祠堂,制定鄉約,讓白鹿原成仁義之村。
對待朋友夠義,對待長工鹿三如同自家兄弟。黑娃派人打傷他腰板,一生都直不起來腰,後來還是豁達地讓改邪歸正的黑娃入祠堂。
最後黑娃被批鬥準備處死時,他還要擔保救黑娃。
相反鹿子霖嫉妒白嘉軒在鄉裡的威望,也覬覦他的族長之位。
純粹是為了打擊白嘉軒,他授意跟他勾搭成奸的田小娥引誘白嘉軒的大兒子白孝文,讓當時正直並準備接班的白孝文,沉淪成一個迷戀田小娥、沉迷大煙、日漸墮落的混混。
最終導致白孝文被白嘉軒趕出家門,差點餓死荒野。
最後,鹿三不是看到這一幕,也不會對田小娥下殺手,當得知田小娥慘死後,鹿子霖還覺得少了一個麻煩。
白嘉軒就是義交,夠朋友,對人無害;
鹿子霖就是利交,自私自利,對人有害。
3、白家後代白靈在鹿家後代中比較選擇
白嘉軒女兒白靈長得漂亮,聰明伶俐。
她和鹿子霖二兒子鹿兆海青梅竹馬,上學時口頭私定終身。
鹿兆海和白靈拋銅圓決定誰如入哪一個黨。
「規則是「有龍的一面是『國』,有字的一面是『共』。」
結果白靈是國,鹿兆海是共。
後來再次見面,白靈興高採烈地告訴鹿兆海,現在我們一樣了,她也選擇共了。
結果,此時的鹿兆海已經選擇國了。
命運就是這樣在情侶之間開了一個玩笑。
二者因為信仰不同,最後不歡而散。
最後,白靈選擇了同黨派的鹿兆鵬。
只不過最後,白靈死於內鬥,鹿兆海沒有死於抗日,而死於內戰。
4、白孝文在自我掙扎對比選擇
白嘉軒從小培養孝文,對大兒子寄予厚望。
孝文也是文質彬彬,不苟言笑,外表持重,處事練達,像極了白嘉軒。
如果人生不分叉,他將走一條繼任族長,第二個白嘉軒之路。
但他卻被鹿子霖算計,鹿子霖對田小娥說:「你能把孝文拉進懷裡,就是尿到他爸臉上了」白孝文終被田小娥勾引,抽大煙,和父親分家,將家裡的田地房屋悉數變賣,最後討飯求生,險些被惡狗所食,跌入人生谷底。
白孝文在瀕臨死亡的時候,突然體會到對於生的渴望。
鹿三一句調侃:你去吃舍飯吧。
他於是開啟了舍飯場那一段死亡之旅。他明白了一句話:好好活著,活著就是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
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完了。
結果他觸底反彈,再一次走上人生巔峰,最後當上縣長。
所以,說到精髓,就是對比中做好人生選擇。
白嘉軒有句話:
世事就倆字:福禍。凡遇到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
延伸閱讀:
餘華的所有小說中,為什麼我最喜歡《兄弟》,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
名著金句撈,莎士比亞的《奧賽羅》,「黃先生」可讀讀10大金句
名著金句撈,一生必讀的經典《伊索寓言》,短小的故事蘊含大道理
名著金句撈,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15大金句勸人,句句扎心
名著金句撈,《白鹿原》中我最喜歡朱先生和白嘉軒,及21個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