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 少點鹽
作者:半夏
今天是大寒,是二十四節氣裡的最後一個。
《春秋繁露》裡說:大寒而物畢藏」。是說,整個冬天漫長的斂藏期,終於從大寒開始,準備結束了。
這會看起來依然是冰天雪地的寒冷,但你知道在層層的寒冰下,某些僵硬已久的東西,鬆動了一下:
雖說河水凍到了水中央,但鷹隼卻到了捕獵能力最強的時候,母雞也開始咕咕叫孵化起小雞,萬物都有了毛絨絨的新生。
大寒的背後,春天早就已經在那裡等候著了,我們不急,只需慢慢地、溫和地走過去就能相遇。
為入春後肝氣的生發做好準備」
從大寒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了2021辛丑年的初之氣。去年,我分享給大家的是冬末溫補腎陽的方式。
但今年初之氣的運勢,比較特別,這會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抓住這15天時間,好好為自己滋養腎水。
來看看大寒、立春、雨水、驚蟄這60天的時間:
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知道厥陰風木是什麼意思,它其實就是一種生發的力量,是植物想要發芽、長大的前提。
這會有兩個「木」,生發之氣也會比往年更加旺盛。
植物最先能感受到這股氣息,從大寒之後,天氣會迅速變得暖和。
最近你可以觀察一下,會發現掉光了葉子的樹枝,很快會萌發出一絲新綠,極小極萌,悄悄躲在那裡,如果不留意,會很容易被忽視。
對應到身體來說,今年肝氣的生發比起往年會更厲害,帶動著陽氣也會咕嚕咕嚕往上冒。
這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以給身體積累足夠的能量,以便能順利過渡到春天。但在這種生長加速的過程中,會對腎水產生很大的消耗。
腎主生長,是我們身體能量、生長力的來源。
五行裡有「腎水生肝木,腎水之精以養肝木;肝木過盛,勢必耗水過多」的說法,就好像一顆亟待成長的大樹,想要長得粗壯、挺拔,都需要足夠的水液滋潤。
大寒這15天滋養腎水,就是為了趕在立春前,為肝氣的生發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肝氣生發太快,對腎水產生過度的消耗。
可能整個這60天,不少人會發現:
「腦為髓之海」,腎水不足以傳輸精華到頭腦的地方,不少朋友還會感覺頭暈暈的。平時很難以集中精力,工作、學習著的時候還會想著看看手機。
②
腰部和膝蓋有股酸酸的脹痛感,走起路來沒什麼力氣。因為腎主骨生髓,腎水就是體內的骨髓、精華,相當於汽車的「潤滑劑」,缺少潤滑劑的濡養,四肢就容易感覺遲鈍、不適。
稍微嚴重點的,可能還會影響到耳朵,出現耳鳴的情況,老是感覺耳朵嗡嗡作響。睡眠一般都不會太好,感覺心情煩躁,難以入眠,就算睡著了,也比較容易做夢和醒來。這不是單純的上火,而是腎水沒辦法上濟心火,火氣就會呼呼往上冒。針對這種情況,這段時間,我會有兩件事情要跟大家強調。一方面,我們要注意減少腎水的消耗。
不要熬夜看手機,把精力花費在碎片化的信息上,因為睡覺是養精的時候,錯過了就是耗損。
另一方面,通過飲食來給身體直接滋養腎水,如此下來,才能更好的為身體補充腎水。
從大寒開始,很推薦大家可以把每天的下午茶,替換成這杯清清甜甜的葡萄桑果茶。
裡面只用到了3樣簡單的食材,分別是:桂圓、葡萄乾、桑葚幹。不需要加糖,果子本身自然的酸甜味,完全不輸給外面奶茶店裡賣的果茶。
①
桑葚
《滇南本草》記載,桑葚「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在古人看來,桑葚是自古以來的補益果,它有兩個很重要的功效,一個是補益腎臟,給身體養好腎水;一個是滋養肝血,柔和過旺的肝氣。
可以說是一邊補,一邊防止消耗,是整個春天都很適合吃的小果子。
②
葡萄乾
每天吃一把葡萄乾,是古人一個很可愛的補腎小方法。
這個可愛的方法在《隨息居飲食譜》裡面有記載,葡萄能「補氣,滋腎液,益肝陰,養胃耐飢……可幹可釀。」書中提到的「幹」,就是葡萄乾。
把葡萄乾和桑葚搭配在一起,它們倆同時入腎經,相當於滋養腎水的作用直接增強了兩倍。
③
桂圓
很多女生朋友都知道,桂圓是補血的,但桂圓本身並不直接生血,而是通過健脾來達到補血。
脾胃是生化之源,它的正常運行可以把食物轉化為水谷精微,然後傳達到心臟的位置,通過心火煉化為血液。
在中醫看來:肝木克脾土。肝氣過於旺盛,就會克制脾胃的運化。
這時候搭配一些桂圓,一方面能讓脾胃更好地吸收葡萄乾+桑葚的補力,同時也是給脾胃鼓鼓勁兒,避免被生發過旺肝氣給克制了。
食材:葡萄乾 7g/桑葚 5g /桂圓 3顆
做法:
1、把葡萄乾、桑葚幹用溫水稍微衝洗一下,洗淨上面的浮塵。桂圓需剝掉外殼,取出桂圓肉備用。
2、將所有食材放入杯中,衝入250ml,100℃左右的開水。等待約三分鐘,茶湯漸漸變濃呈玫紅色,稍微放涼,就可以喝了。
這款小茶方本身非常溫和,雖然桑葚幹稍微有一些寒涼,但搭配的桂圓乾自帶溫性,剛好平衡了桑葚的涼意。
除開孕婦媽媽,像是哺乳期,或者經期的朋友,都可以正常飲用這杯清甜的小茶飲。
想要滋養腎水,除了飲食上的調理外,古人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方法就是叩齒。
《雲笈七籤》云:「冬月夜臥,叩齒三十六通,呼腎神名以安腎臟,晨起亦然。」
在中醫看來,我們的唾液是由腎精化生的。腎精在腎氣的作用下,沿著少陰腎經到達舌下或齒縫,分泌津液,這就是我們的唾液。
當我們腎精充足時,口中的唾液是很充沛香甜的,但如果最近因為疲勞過度、熬夜等原因,過度消耗了腎精,會明顯感覺到有口乾、口臭的情況。
所以古人認為,如果能用一些小方法多生成一些唾液,再慢慢咽下去,是可以回滋腎精的。
叩齒就是這個小方法,每天早晚刷完牙之後,可以輕輕叩齒36次,會感覺到口水明顯增多,再慢慢咽下唾液,就能起到滋養腎精的作用了。
要提醒大家的是,叩齒的時候一定要輕輕的,不要太用力,否則反而會損傷牙齒~
-END-
大寒的到來,在我心裡才意味著2020年的正式結束。它就像一個優雅的謝幕,在冰天雪地裡,帶著過年的喜慶和春天即將到了的那一絲萌動,款款而來,為全年畫上了一個句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