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體現,更為嚴重的就是孩子的平衡能力嚴重失調,出現四肢不協調、身體平衡功能障礙、空間感知能力差等情況。
平衡障礙有哪些變現:
患兒走路容易跌倒,重心不穩,手拿不穩東西,注意力不集中、組織邏輯能力差、心煩氣躁、好動不安、交際關係不和諧、造成感統失調的主要原因,嚴重者甚至伴有攻擊性。
平衡功能訓練:
平衡功能訓練是指身體所處的一種姿勢狀態,並能在運動或受到外力作用時自動調整並維持姿勢的一種訓練方式。針對患兒平衡障礙的關鍵因素,提高患兒坐、站和行動時平衡能力的鍛鍊方法。常用於多動症兒童或者感統失調的兒童的康復訓練。
平衡功能訓練內容:
1、平衡木
訓練方法:選擇面積大的、平坦的、堅硬的支撐面進行訓練,通過手拉手輔助幫助孩子通過,慢慢退到單手輔助,最後過渡到孩子獨立完成,待其平衡能力有所提高在逐漸提高訓練難度(縮小平衡木的面積,提高平衡木的高度),再逐漸退除輔助。
2. 平衡板
訓練方法:剛開始我們可以把雙腳放到平衡板的兩側,努力保持平衡板不晃動(靜態平衡),等到孩子技能穩定後在微抬雙腳,讓平橫板進行輕微晃動(動態平衡),逐步增大晃動的幅度。
3. 平衡器訓練
訓練方法:先輔助孩子抬起一隻腳站立2-3秒,慢慢過渡到雙手扶著孩子手腕站立,再到單手輔助,最後過渡到獨立完成單腳站立。等技能穩定後,可加長時間進行訓練。
平衡功能訓練作用:
主要是強化身體的雙側配合、平衡反應和視覺運動協調,有助於本體感覺的建立
1、 促進肌肉生長
兒童平衡訓練是一種適度運動,進行訓練時,參與活動的肌肉血液流動加快,使新陳代謝變得旺盛,肌肉因此變得結實強壯。
2、促進骨骼形成和發育
兒童進行訓練時,覆蓋在骨骼上作為肌腱收縮媒介的骨膜會受到刺激,使骨骼的生長更為旺盛和堅固。
3、提高運動協調能力
對兒童運動平衡能力差及動作不協調效果顯著。對那些運動協調能力差的兒童,訓練後能得到顯著改善。
平衡感是隨著人體發育不斷形成的,屬於運動控制的範疇。如果孩子的平衡感不協調,就會影響到神經、肌肉骨骼、視覺等各個身體的的發育與整合。嚴重者還會導致產生其他疾病。所以,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存在平衡功能失調,是對孩子的負責一起守護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