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邱漢橋「北勢南氣」山水畫傳承之中盡現代

2020-12-15 騰訊網

邱漢橋認為,畫家要有思想,光是為筆墨而筆墨不行,畫思想才是大家,畫筆墨只是畫匠,筆墨要靠思想來支配,有思想才能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他在新世紀初講過四句話:一、筆是中國畫中的形;二、墨是中國畫中的靈魂;三、寫生是畫家與生活的對話;四、畫家也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

邱漢橋 主題山水畫 《永恆的記憶》

當下有人注意到,中國畫的寫意觀使中國畫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在寫意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畫既主觀又客觀,既具象又抽象,既有再現的因素又有表現的因素,既重視寫意又重視寫實。這種極大的包容性,對畫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必須把所見、所知、所感、所想,整合成一種整體意識,然後藉助筆墨和形象表現出來。如果你沒有這種意識,你的筆墨沒有內涵,沒有能力在畫面上營造出好的意境,那麼作品就談不上民族魂魄、民族精神、民族氣質,這就是中國畫的傳統。在談中國畫發展的問題時,必須要在保留這些「基因」的前提下,進行發展和創新,這就是中國畫的傳承和發展的關係。中國畫所蘊含的這種文化精神,是一代一代薪火相傳的,不能說想怎麼創新就怎麼創新;也不能說傳統陳舊了,要重建一種新的樣式。離開了基本的傳統精神,創新就與中國畫沒有關係了。

有人認為,從中國畫的發展過程中可看出中國畫海納百川的能力,像文學入畫、詩詞入畫、書法入畫、金石入畫;像文學的敘事性、哲理性,詩歌的意境、抒情性、節律性,書法的時序性、書寫性、抽象性,金石的韻味、裝飾性等,都能在中國畫裡體現出來。到了近代,西方寫實技術的運用、構成因素的融入,使中國畫更加豐富完美。中國畫這種極大的包容性,決定了它的傳統筆墨精神是有強大的生發能力的,有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東西在裡面,它是一種良性的循環,如果向縱深發展,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間,這就是中國畫千年不衰的根本原因。這番理論很有道理。

邱漢橋 山水畫 《千裡江山澄氣象》

邱漢橋的山水畫以氣勝,也以精心的布置和墨法取勝,更重要的是,他對當代審美趨向的敏銳把握,使其作品呈現出盎然的時代氣息,通過表現田園生活的旺盛生機,傳達給觀者朝氣勃發的現代精神。這使他的作品成為了當代山水畫的代表。現代的中國畫家,生存環境、生活習慣、審美趣味都不可能同於古人,只有緊跟時代的發展,用當代人的眼光、思想觀察生活,用深厚的傳統來表現當代感受,才有可能產生「與時俱進」的創造。邱漢橋自覺地實現著山水畫由傳統向現代化的轉化。他的作品,既與古代山水畫拉開了距離,也有別於現代大家如傅抱石、黃賓虹、李可染、張大千的意趣。他對藝術有著高遠的目標,心繫中國畫的發展命運,而不是滿足個人一時的名利。中國畫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低迷後,在新的世紀必將重煥光彩,邱漢橋兼備傳統與現代意識,兼具傳統與創新精神,有膽識,重實踐,高天分,善前瞻,把握生機破障而出,這是無可置疑的。

邱漢橋 山水畫 《金湖山莊憶》

在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之間保持「張力」是高難之道,在行進中,很多人放棄了,很多人退縮了,但邱漢橋依然前行。

相關焦點

  • 北勢南氣 山水大成—邱漢橋繪畫藝術欣賞
    「北勢」、「南氣」,是畫家在追尋最高精神境界過程中產生的結晶。將這種「南北」雙重境界融合為一,邱漢橋達到了。 ,揚長避短,從而形成了自家「北勢南氣」的山水大格局。
  • 邱漢橋「北勢南氣」繪畫的學識,膽量與功力
    一個畫家的藝高不高,重要在於悟性;膽子要大,見識很重要,這是成功者的一個基礎條件。邱漢橋先生的顏色用得比較單純,但單純中求不單純,達到單純不單調的豐富的藝術效果。 山水畫的觀察方法一般是畫遠景,邱漢橋則開始轉向全景式的構圖,團塊式的全景構圖裡,陰陽調和、起承轉合都在裡面了。 此外,邱漢橋強調繪畫的線條、品質,構成及潑墨、潑色的運用,尤其注意淡墨的表現,因為淡墨能起到調和的作用。現在他畫的作品拘泥於形式的東西少了,越來越傾向於畫自己的感覺,畫整體的感覺,視覺上不是近景而是遠景,考慮氣勢為主。
  • 錢憲倓:邱漢橋「北勢南氣」繪畫技法中的空間感
    邱漢橋 主題山水畫 《晨》 基於這樣的認識,山水畫在中國畫研究中的地位,應該放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來認識和研究。對於當代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邱漢橋的成功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他開宗明義,不遺餘力地展開了對繪畫語言的研究、深入和純化,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大氣、暢神,直指人心。 邱漢橋總是非常自覺地把對「山」「水」形與色的感受、感覺轉化成筆墨形態,這樣他就具備了一位畫家對於語彙自覺的優秀素質。
  • 邱漢橋「北勢南氣」山水畫率真與自然之和
    邱漢橋 山水畫 《秋日思故裡》 在面對邱漢橋巨幅畫作《眾山之巔》,一股雄渾之美撲面而來,不經意間,「真率天成之」似一種電流湧上心頭。
  • 斯圖聞:邱漢橋國畫的形式美與寫意精神
    邱漢橋 山水畫 閒看仙翁謝晚晴 在中國畫創作中,筆墨結構、位置經營從文化背景上來講是遵循一種基於傳統上的審美規律,它是有內在規律的。
  • 藝術人物:畫家周銘作品賞析
    周銘在創作中把濃清灌注,投射到形象之中。他的畫重氣勢,重神韻,重意趣,他把氣、理、情、意、趣融為一體,他以自己的方式方法,真誠地寫自然之神韻,有「盡廣大而致精微」之妙,較好的展示出其高超的繪畫技能。周銘先生在繪畫修行的道路上,勤學苦練,加上天賦相資,盡得山水畫藝術真諦,已然成為當代實力派山水畫家。
  • 徜徉在畫家張佩的山水畫裡,真是賞心悅目!
    縱觀畫史,山水畫在晉宋之際已初具規模,到唐末五代已然成熟,南方則有「董、巨」等,名家輩出,百搭楷模。元代山水畫在傳承中創新,達到抒情寫意的高峰。明、清乃至近現代,更是派別林立,燦若星河。古人認為好的山水畫必須具備「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功能,如此方臻「妙品」。
  • 畫家袁松年: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袁松年 秋江泛舟 立軸 設色紙本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西洋畫。與同時代的傳統山水畫家比,西洋畫背景出身的袁松年先生更注重寫生與創作。袁松年 春訪草堂圖 立軸 設色紙本深厚的西畫功底使他在山水畫創作中始終保留著西畫透視比例、色彩光影的運用,同時又吸收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養分,取法荊浩、關仝、李成、範寬,旁及李唐、劉松年
  • 中國山水畫藝術網新加盟畫家:陳正義
    2010年版畫《凱歌進新疆》被編入《新疆現代版畫發展史》一書中。並被農四師文聯評為「先進文藝工作者」稱號。 2011年油畫作品草圖稿《梅蓮》、《軍墾魂》入選兵團文聯舉辦的「新疆兵團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草圖觀摩展」。同年被四師文聯評為先進文藝工作者。
  • 著名畫家江楓先生的山水畫解讀
    入選〈當代中國畫院〉等大型畫集及〈當代中國畫家大辭典〉等大型辭書。作品著意追求和探索大自然內在的韻律和意境,融南北二地畫風,清勁而雄渾,形成自己的風格。「守住傳統,探索現代,取眾之長,融匯南北」是他的藝術理念和藝術實踐的道路。
  • 現代宮廷畫派畫家陳仰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作為現代宮廷畫派畫家,陳仰曌既繼承了中國宮廷畫派儒雅的氣質,又融入了現代畫家特有的細膩與寫實。陳仰曌幾十年來,他飽覽華夏大地的靈山秀水,拓展了陳仰曌畫家的心胸,使其為人磊落仗義。隨著對山水畫認識的逐漸深入,為尋找自己的筆墨語言,陳仰曌內營丘壑,外師造化,在寫生地點的選擇上另闢蹊徑。他的工筆山水畫充分顯示了中國畫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以及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 畫家陳澄波:大自然的歌者,生命的吟唱
    陳澄波 碼頭 布面油畫 三十歲的考入當時畫家的聖殿東京美術學校學習。他的藝術思想活躍,性格開朗,視野開闊,以藝術的現代新變為曲向,在研究繪畫「西法"吸收立體派、野獸派、表現派畫風的同時,致力於融合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與語言,是在現代層面上中西融合的一位藝術革新者與創造者。
  • 傅抱石山水畫中點景人物,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襯託畫面氣韻
    說到山水畫我們會想到張大千,其實在近現代山水畫上的表現傅抱石絲毫不遜色於張大千,傅抱石山水畫有一種詩意,這也是傅抱石的藝術特色,與張大千相比他的山水畫更具有內涵和魅力。傅抱石的山水畫是一種傳承,他能夠從石濤、陳洪綬等山水畫那裡繼承了詩意畫的創新和傳承。眾所周知,張大千的山水畫是以潑彩見長,而傅抱石的山水畫則以寫意為主,傅抱石的山水畫藝術特點並不僅僅表現在表面的形式上,他對傳統技法的突破和自我風格的確立是前無古人的。
  • 畫家蔣偉先生筆下的鴻運當頭山水畫
    今天分享的手繪山水國畫是:鴻運當頭山水畫名家蔣偉:濃墨重彩表現鴻運當頭主題的山水畫作品。 鴻運當頭山水畫一直延續著中國幾千年來就有的「紅」文化。紅色的東西能讓辦公室、家居等場景充滿活力,這些跳動的「精靈」,讓我們感受到它為這些場景帶來的勃勃生機。朋友,泡杯茶,讓我們細細品味蔣偉老師筆下鴻運當頭山水畫作品中所抒發的美好寓意及個人情感。
  • 美術研究|黃賓虹、李可染、傅抱石等畫家,重視山水畫中造型法則
    人與自然是既古老又現代的主題,也是人類面臨的永久主題。因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面對自然,親近它,崇敬它,感隋與之交流,畏瞑它,試圖徵服它……各種心情與態度,促使藝術家去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一課題。人類的自然觀,在歷史的長河中,表現為三種類型:樸素的自然觀;神秘的、有宗教色彩的自然觀;近代科學的自然觀。樸素的自然觀,形成於中國的戰國時期和歐洲的古代希臘,它們一直對現代人類產生影響。
  • 醉心翰墨天地間——程義偉的山水畫
    程義偉山水畫的最大特色,是兼具格局與氣韻,他立足於傳統筆墨,追求既博大、包容又深邃、精微的境界,通過大氣磅礴的畫境、蒼鬱雄健的筆墨與強烈的現代意識,建立了自己的山水畫風格。澄懷觀道,乘物遊心。學者畫家程義偉自1991年第一次把審美眼光投注黃山,他已經十二次深入黃山採風或寫生。他在黃山勝境中去感悟藝術與人生,從中發掘自然的生命活力。
  • 創作談 ▏傳承創新 融鑄西北心像——大西北山水畫筆墨語言的傳承...
    大西北的山水畫創作也必須在筆墨語言的傳承創新中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時代精神,體現出「同天境界」「立象盡意」的中國藝術精神,進而升華展示出新面目、新氣象。「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反映了南北不同的風物境界,折射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真諦。南方的雋美秀潤,北方的雄渾蒼莽,生活於其間的人得到了不同的感悟。
  • 「直擊書畫」畫家李洪臣的山水畫
    李洪臣作品 1山水畫,有眾多的說法和講究,也有眾多的門派。山水畫和其他中國畫門類一樣,都需要紮實的繪畫功底和對中國畫畫理的認知與解讀。只有在這兩項的前提下,加入個人的領悟和認知去創作的山水畫作品才能夠稱為藝術品。
  • 畫家陶一清:畫當形為心役,不當心為形役
    現代著名山水畫家。祖籍上海,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寒的家庭。1934年畢業於京華美術學院,後歷任開封東嶽藝術師範及北京、熱河等中學和師範學校教員。1961年始執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為該院教授。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
  • 任重而道遠 孫廣信字畫家助力中華文化之傳承
    中華民族自古傳承五千年,在時代的長河中,有壯闊的大好河山,亦有悲壯的朝代更迭。古人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把時代的畫面呈現在字畫當中,讓我們能跨越時間長河領略當時的人文情懷。在當代,有那麼一位畫家,他肩起畫壇傳承的重擔,以別樣的手法,描畫出當代獨有的筆墨世界,他就是孫廣信字畫家。我曾有幸拜讀到孫廣信先生的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