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將領中的三個學霸,抗戰時期都很厲害,內戰則一個比一個慘
戰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構成,並非是單純的軍隊之間的較量,它永遠都是作為政治和經濟的外延,包括軍事鬥爭、政治博弈、經濟基礎等多方面的因素。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很多在抗戰中表現非常優秀的國軍將領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卻一塌糊塗了,畢竟戰爭的勝負,並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甚至他們自己在戰爭中的作用或者表現也往往都會受到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
在國軍的眾多將領中,有這麼三個人學歷之高無與倫比,堪稱學霸,在抗戰中的表現也非常亮眼,但是到了解放戰爭的時候,這三個人的結局一個比一個慘,一個被俘,一個去了臺灣,一個被擊斃。
這個被俘的就是廖耀湘。
廖耀湘,1906年5月16日生於湖南邵陽市新邵縣釀溪鎮回龍村,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卻是壯志在心。1925年,廖耀湘決心南下廣東報考黃埔軍校,但是一家人竭盡財物也湊不夠路費,無奈之下,廖耀湘就近從軍。
但是是金子總是會發光嘛,不過一年之後的1926年,廖耀湘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騎兵科,並且在黃埔軍校的成績異常優秀,但是在1930年的留德考試中,成績排在前三名的廖耀湘卻因為其貌不揚,個子矮小被刷了下來。
最後是蔣介石給了他一次一次機會,把他送去了法國聖西爾軍校,在抗戰全面爆發的前一年,廖耀湘以機械化騎兵科第一名的成績學成歸國。
廖耀湘成名於緬甸戰場,他手下的新六軍戰鬥力強悍,給日軍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並且作為中國軍隊的代表在南京接受日軍投降。
在解放戰爭除期,廖耀湘也有著不錯的表現,曾經在東北給時稱東北民主聯軍的解放軍造成很大的困擾和打擊,但在遼瀋戰役中,大名鼎鼎的廖耀湘兵團,竟然五天的時間裡就被東北野戰軍全殲,自己也成了俘虜。
逃往臺灣的則是孫立人。
1900年12月8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的孫立人的學歷之高在國民黨軍中只此一人,別無第二家。
孫立人第一個學歷就是北京清華大學,1924年他從清華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直接考到了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的三年級。
之後,孫立人深感學建築救不了中國人,決定步入軍旅,於是考入了有「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在之後又開始周遊列國學習先進的軍事思想,成為國軍現代化的先驅。
孫立人成名之戰是在淞滬會戰,他所訓練的稅警總團在淞滬會戰中表現出了正規軍都難以企及的最強大戰鬥力,給予日軍沉重打擊。
但是孫立人主要活躍在緬甸戰場上,連戰曼德勒、胡康河谷、密支那等地,打通了滇緬公路這條生命線,威振異域。
解放戰爭初期,孫立人也在東北作戰,但是因為和杜聿明不和,又調到南京進行行政工作,最後則去了臺灣。
不過孫立人後來被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長期軟體,晚景悽涼。
最後就是被擊斃的邱清泉。
邱清泉這個人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抗日猛將,而且破有幾分名士之風,對待一般人無比粗魯,但是對待自己看重的人則是敬重非常。
邱清泉比孫立人小兩歲,最初的名字非常俗氣,叫邱青錢。也是一位投筆從戎的將軍,最初是上海大學的高材生。
1924年考入黃二期工兵科,到了1933年,已經做到了少將,並於次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德國柏林,後又進入德國陸軍大學深造。
學成歸國後參加抗戰,曾在南京淪陷之後深陷南京,九死一生方才逃出,又參加血站崑崙關,從此聲名鵲起,又因為打起仗來不要命,被稱為「邱瘋子」。
淮海戰役期間,邱清泉的第二兵團被圍殲在陳官莊,邱清泉也被擊斃,另有一說是自殺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