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人說,書法於人類而言,上溯數千年乃至無窮之後世,都將有著無盡的藝術意義,但書法於普通人而言的現實意義,也就只能是掛在牆上,讓人所身處的空間變得更有品位而已。
一己之難免不能周全,但所謂的片面和膚淺,實則是道出了書法在大眾心目中的位置。
如果不是專業者或者愛好者,一般人拿著一幅書法往往是裝裱起來往牆上一掛,因為太貴重的名家書法往往一般人買不起,而買得起的書法無外乎就是提升下自己身處之所的人文氣息,或者說用「附庸風雅」來形容也可以。
正因為人們認識到把書法掛到合適的地方可以「附庸風雅」,所以我們也常常可以在中式的茶樓餐廳見到牆上掛著的那些眼花繚亂的各式書法,也可以在各種老闆、或者各種需要彰顯自己某種文化素養之人的辦公室見到書法的身影。
這類辦公室掛著的書法就給人強烈的暗示——主人是個有文化有素養懂審美有品位的「高檔」人士。
身處網絡社會,很多「高檔」人士努力保持著低調,但在洞察力超強的網友注視下,他們往往因為一包煙、一塊表或者一件大牌襯衫,瞬間就成為了揚名天下的高調人士。
而北大的知名教授黃益平其實也是一位低調人士,他在經濟圈內早就是知名人士,但一次極為平常的訪談,卻讓他成為了廣為普通人所知的大名人。
北大黃教授的出名,同樣也是得益於網友的超強洞察力,當然,別誤會,黃教授不像那些靠一包煙一塊表就揚名的人,作為北大的教授,他的出名是因為自己辦公室掛的一幅書法,怪不得人們都說北大就是一個處處有書香文雅之氣的地方。
那麼黃教授辦公室的書法有何特別之處呢?不過是一幅寫得龍飛鳳舞的《龍飛鳳舞》。
這可不是繞口令,因為這幅作品寫的是《龍飛鳳舞》,然後筆法也很「龍飛鳳舞」。
在接受訪談時黃教授特意選了這幅書法作為背景,可見這幅書法必定是黃教授心頭所好,作為一個經濟領域的北大教授,辦公室怎能沒有一點彰顯人文品位的字畫呢?
但就是這幅書法給黃教授惹了一身騷,這幅「搶鏡」的書法被網友質疑是標準的「江湖書法」,黃教授本人也由此被質疑:響噹噹的北大教授就這水平、就這審美?很多人認為黃教授辦公室這幅書法,水平和那些常被人拿來調侃的「婦女之友」之類的書法在同一檔次。
書法作品的水平當然也反映出收藏者的審美水平,黃教授的審美水平於是淪為了網友的笑料——堂堂北大教授怎麼能掛如此土味濃濃的書法呢,這不和咱們城鄉結合部小老闆的審美一個層級了麼?
很多人覺得,城鄉結合部的小老闆在辦公室掛個啥《龍飛鳳舞》《天道酬勤》之類的書法,那多少還能唬人。
而黃教授的圈子早就已經是頂層精英級別的,再掛這樣「土味審美」的「江湖書法」實在就說不過去了,不僅拉低了黃教授自己個人的審美,順帶著把北大的審美也給搞到了城鄉結合部水準。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黃教授的審美不行。
畢竟,像北大教授都覺得這幅《龍飛鳳舞》好看,那麼自然也就有許許多多的人也覺得這幅書法「挺香」的,憑什麼就能說這幅《龍飛鳳舞》水平很「江湖」呢?掛這樣的書法就是審美水平低,又是誰定的審美標準呢?
如此看來,並非是北大教授就這審美水平,而是書法審美的標準和認知,是一個全民化的現象級問題,如果大家都不知道什麼才是美的,那也就無所謂醜了,問題的關鍵是,你認為的美和他認為的美,完全是對立的,這就是當下書法審美需要解決的問題所在。